登陆注册
7797500000013

第13章 沧海横流(3)

奏不奏看我的心情,准不准你随便,反正我是准了,和你说一声是眼里还有你。讨伐董卓本来是正义的,但是却需要否定天子,因为天子已经被董卓控制。而否定了天子,也就有了群雄割据,有了三国鼎立。

被表的,脸上有光;表的,落人情。你表我,我表你,做官成了哥们之间吭一声的事儿。各人表各人的,有时会出现一个坑好几个萝卜的现象,一个郡可能会有好几个太守。

袁绍做盟主,是民主推选的结果,但是济北相鲍信却认为盟主应该另有人选——那就是连会盟成员也算不上的曹操。他私下里对曹操说:“就才略而论,能够拨乱反正的,非君莫属。依我看来,不是真正有才干的人,即使一时强盛,最终也会失败。”“不是真正有才干的人”,当然是指袁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曹操望着鲍信,感觉到了温暖。可是,再回头看看身后的军帐,听着里面传出的饮酒行令的喧哗,曹操皱起了眉头,说:“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饮酒吗?”

他是问营帐里的人,还是问鲍信,或者就是问他自己?其实,他是在问上天。

起誓时辞气慷慨,行动时神气犹豫,酸枣诸将本来打着讨伐国贼的旗号征兵征粮,然后来此会盟,却都按兵不动,唯恐消耗个人实力。无事可干,他们就聚集在一起饮酒。

一月,各路大军会盟,诸将饮酒。

二月,董卓杀废帝刘辩,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吕布焚烧洛阳,大肆洗劫,挖掘皇陵,盗取墓中珍宝,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董卓迁都长安,几百万人被迫随迁,尸体铺满道路,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

当诸将再次端起酒杯痛骂董卓时,曹操闯了进来,对这群酒徒说:“我们举义兵诛除暴乱,现在大军会合,你们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董卓劫持天子,焚烧宫室,天下震动,这是上天要灭亡他啊!一战而天下可定,机不可失啊!”

大家都喝醉了,把头埋在酒杯里,谁也听不到曹操说什么。谁也没有勇气响应曹操,只能装醉。

英雄从来不孤独。鲍信站了出来,卫兹站了出来,他们来到曹操身边,要跟随这个唯一的真心英雄。

曹操有五千人,鲍信有一万多人,弟弟鲍韬随行,卫兹从张邈那里讨来一小股人马,三人组成一支混合部队,向西进发。

荥阳汴水,曹操军队与董卓军队遭遇。董卓派出的是久经战阵的西凉精兵,曹操联军却大都是新兵,未经实战。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联军大败。士兵减员大部分,鲍信受伤,卫兹战死,鲍韬战死。曹操被流矢射中,坐骑也受了重伤,后面的追兵眼看就要追上来,生死攸关时刻,一匹战马飞驰而至,悄无声息地停在曹操面前。曹操认得,这是曹洪的坐骑,名曰白鹄,之所以叫白鹄是说这匹马飞奔起来,就像鸟儿飞起来一样,只听得到风声,马蹄似乎并未踩在地上。在曹洪的一再坚持下,曹操骑上了白鹄,撇下曹洪一人,成功脱逃。

曹操浑身是血地回到酸枣大本营,却看到诸将仍在置酒高会。

曹操本来就不喜欢隐藏真情实感,他愤怒了,说:“请袁渤海(袁绍)率河内之众兵临孟津,我酸枣诸军进守成皋,控制敖仓,阻扼轩辕关和太谷关之险,袁将军(袁术)率南阳之兵威慑三辅地区,三路大军可先深沟高垒,不与敌兵交战,告谕天下大势,然后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天下即可平定。”

没有人搭理这个疯子,诸将埋头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像卫兹和鲍韬那样,被曹操忽悠了去打仗,命都没了,也没人给个说法,连酒也喝不成了,要多傻就有多傻。

曹操终于翻脸了,说:“如果我们犹疑不敢进兵,不仅天下人失望,我也为诸位感到羞耻。”

与这群猪在一起,会被猪粪味儿憋死。曹操离开了酸枣,到扬州募兵。

曹操从前线惨败,酸枣诸将更无人敢出战了,但是饭不少吃,酒不少喝,军粮很快耗尽了,酒也喝不上了,他们就解散了,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这时,先前对董卓按兵不动的他们自己却干上了,兖州刺史刘岱把东郡太守桥瑁杀了。

从一开始,豺狼一样的董卓,就没把这群猪一样的人放在眼里。这么多猪挤在一起,你扯我,我绊你,有劲都搞内斗,哪有心思去对付外面的豺狼呢?

四一个让董卓害怕的人

倒是独来独往的猛虎,让豺狼胆战心惊。有一个人,董卓分外害怕,他曾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多次失败,都畏惧我,只有孙坚这个愣头青,很懂得用人。应该告诉诸将,让大家都提防他。”

董卓想不到,南线反董领军人物袁术也在提防孙坚。

最近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因为近,所以利益相关,反而需要格外提防。

“张公(张温)要是过去听从我的话,那时就杀了董卓,朝廷今天也不会遭此磨难了。”孙坚得知董卓为祸朝廷时,不禁捶胸长叹。

曹操起兵反董的时候,孙坚毅然响应,举兵北上。

到了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孙坚拜访了正在这里一筹莫展的袁术。袁术逃出洛阳,在鲁阳停下,说是寻找机会,其实是无路可走。天下掉下一个孙坚,要跟着他打董卓。当然,孙坚对袁术也是有所求的,那就是要袁术抬高他的地位。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袁术离京前,接受了后将军的任命,而后将军是有权力表奏杂号将军和刺史的。孙坚选择的不是袁术,而是后将军。

袁术这个表奏传开,豫州刺史孔伷掀翻了吃饭桌子。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做豫州刺史吗?

对付董卓这样的国之硕鼠,还是孙坚这样的阿猫阿狗管用。孔伷这种平庸的猪,只适合守着自己的位子吃吃喝喝。他也是在酸枣盟约上签过字的,但是从未见他发动一兵一卒。他真应该主动让出豫州刺史的位子。

红头巾,还是那方鲜艳的红头巾,从鲁阳出发,直抵阳人(今河南汝州西)。阳人东南百余里是鲁阳,西北百余里是洛阳,在董卓的势力范围内。曾经同在张温帐下,董卓深知孙坚厉害,就派出他手下的明星班出场:吕布、华雄、胡轸。

阳人之战很搞笑,敌我之间的战争远不如双方各自的内战激烈。

吕布一方,吕布设计使己方士兵逃散,使得主帅胡轸无法攻城,最后无奈退兵。吕布这样做,仅仅是因为他与胡轸有私怨。

孙坚一方,前线鏖战的生死关头,突然间得不到军粮供应了。原来,有人对袁术说:“孙坚如果攻占洛阳,那你就无法控制他了,这就是除狼而得虎啊。”于是,袁术就断绝军粮供应。第二天的早饭没着落,孙坚连夜驰马,奔波百余里,返回鲁阳,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奋身不顾,是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我与董卓并无灭门之怨,将军听信谗言,反而猜疑我!”

这里说一个灭门惨案。袁绍、袁术、袁遗,十一路反董大军,袁家就占了三路,而且盟主也是袁家人,董卓一声令下,太傅袁隗和袁术哥哥太仆袁基,连同袁家上下五十多口人,全被杀光。

不为国仇,单为家恨,袁氏兄弟就该担当讨董急先锋。可是他们非但畏首畏尾,还给讨董者出麻烦。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爱与恨,只有得与失。

一番慷慨陈词,并未打动袁术,孙坚准备撂挑子,对袁术说:“大功垂成而军粮不继,这就是吴起饮泣于西河,乐毅遗恨于垂成。”

吴起为魏国担任河西太守,秦兵不敢进犯,但是因为有人诽谤而被迫去了楚国;乐毅为燕国攻齐,将要成功时,因遭到离间而被迫去赵国。孙坚用这两个人的典故说明自己是被诽谤,也表明自己要离开的想法。

袁术打仗全指望孙坚,他知道孙坚是说到做到的,于是急忙调拨军粮。

吃饱了饭,打仗格外来劲,孙坚大破董卓军队,斩杀华雄。

董卓派来的特使李傕来了。李傕掏出一张纸,刺史,郡守,不管什么官,不管是谁,只要是孙家子弟,孙坚可以随便写,朝廷马上批准任命。

孙坚不看这张纸,他怕脏了眼睛,愤然说:“董卓逆天无道,颠覆朝廷,而今不诛你三族,把你的头砍下,悬挂起来以告示四海,我就死不瞑目!又怎么会与董卓老贼和好!”

孙坚挥兵推进到大谷关,距洛阳只有九十里。董卓害怕了,无奈迁都。

“惹不起,躲得起,董卓也懂这样的道理啊!”刘备说。他经常与张飞、关羽谈论天下大事。

关羽和张飞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的眼神:大耳朵他自己遇上事儿就跑,还说人家董卓。

五刘备有可能得0分

曹操和孙坚在讨董战争中崭露头角,已成天下瞩目的英雄,而刘备却默默地过着寄人檐下的尴尬日子。

在曹操手下募兵之后,刘备又到了一个叫毋丘毅的都尉手下,到丹杨募兵。走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遇上一支反政府军,那时叫“贼”,今天历史教科书上叫“农民起义军”。这次运气好,对手不怎么强大,刘备最后“杀贼立功”,或者说“残酷地镇压农民起义”,被拜为下密(今山东昌邑东南)县丞。

没等把县丞的位子坐热乎,刘备又丢了官。刘备丢官的原因不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又做上了高唐县尉。史书未记载刘备本次升官的原因,不过,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刘备没钱没背景,只能靠“杀贼”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立功升官。

安溪县尉——下密县丞——高唐县尉,在官场上,刘备就像一只蜗牛,爬到一定高度就跌下来,然后再爬,到这个高度再跌下来。

老天终于不忍心看刘备如此狼狈,赐他一点好运,让他突破了这个高度,从高唐县尉直升高唐县令,成了六百石的地方长官。

很快,刘备就知道做上高唐县令原来是老天对他的捉弄。反政府军攻打高唐,刘备还没从升官的喜悦中醒过来,就晕晕乎乎地被打败了,而且一败涂地,直接被赶出了高唐。其实,说赶并不恰当,因为刘备根本没进行像样的抵抗,就主动逃跑了。好不容易招来几个人,被打光了,以后还怎么混世界?

坚强的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更坚强的刘备在哪里爬起来就在哪里跌倒。扶不起,打不死,活下来就是胜利,这种弱者适应乱世的活法,刘备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敢折腾的曹操,能担当的孙坚,都不如打不死的刘备适合做草鞋摊主。

刘备又拿出那个作业本的时候,张飞和关羽知道,刘备要领着他们去投奔公孙瓒了。

公孙瓒在抵御鲜卑入塞和讨伐张纯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升任骑都尉,又升任中郎将,封都亭侯,而且他在幽州颇有话语权,有与上司幽州牧刘虞分庭抗礼之势。而刘备,被乱军打得无处可去,连栖身之地都没混出来,都是同学,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在讨伐董卓这场考试中,曹操70分,孙坚90分,而刘备最大可能是得0分。刘备是公孙瓒的部下,只能听从公孙瓒的命令。在天下掀起讨董热潮的时候,为了撇清与董卓的关系,公孙瓒也宣布反董,但他并无什么实际行动,连个打酱油的都算不上,最多算是一个围观者。而刘备,则站在围观者身后,在讨董的大舞台上,连个影子也没留下。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157年出生,220年因病去世,享年64岁。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谥号忠侯。他身经百战,屡委重任,为魏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在战斗第一线左眼致残,人称盲夏侯。他性格刚烈却操行清俭,身在军旅却热爱读书,位居侯位却乐为捐助。

独目亦能堪重任,魏国基石性刚烈。

刀剑丛里飘书香,马上将军乐捐助。

同类推荐
  • 楚氏物语

    楚氏物语

    荆州楚氏只这四个字,就让他有挥霍天下的资本而那个深秋的雨夜命运的轨迹渐渐偏离,或者,真正回归……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天都遗迹

    天都遗迹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红旗飘飘——红军与海原长征西征文献摘编;旧闻拾遗——沧桑岁月往事并不如烟的见证;风雨履痕——荣辱历劫无怨无悔的人生之路;天都访古——海原古代地理文化考述;金石览胜——海原钟铭碑刻宗教文化展示。
  •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本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领袖人物的经典评述、孙中山的评述、亲历者的忆述、学者们的评述。
  • 强汉之末民所思

    强汉之末民所思

    关于三国的一些小段子,故事主线是对的,某些细节么?由作者YY。当然,你也可以YY历史么?本来就是一群人在YY那么你准备好了么,进入一个从初读者到研究家的一本小说。轻松幽默了解三国。
热门推荐
  • 刀魔记

    刀魔记

    我本小人,怎能逆天?一柄来自地狱的染血魔刀,它的到来意味着什么?杀一人为罪,杀千人为雄,杀万人为雄中雄,杀亿亿万为神。五天十地,视我为尊。
  • 雄震天下

    雄震天下

    一个从山坳里出来的人;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名动天下的人;一个两世为人的人;一个从小立志成为顶天立地英雄的人;是什么让他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吃尽困难,挫折,却改变不了他的初衷;又是什么让他成为天地真正的巨擎;是友情,亲情?是坚韧不拔的坚持?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还是。。。。。。。。?
  • 晗月行

    晗月行

    “会有一堆男人挤到你跟前求着效力,会有无数少女尖叫着投怀送抱,去吧,少年!”于是十七岁的少年带着一往无前的信心冲向了晗月......“我真的还想再操五百年!”数年之后衣衫褴褛的青年红着眼睛狂吼着......“其实,当年在这里吼的那句话,如果把‘再’改为‘被’,意境应该会更深远!”不知道多少年之后,中年模样的人扛着一把剑一脸沉稳的感慨.....
  • 生死同盟

    生死同盟

    小说以中国古代明朝中期为时代背景,寻仇为故事主线的东方玄幻武侠小说。其中人物个性鲜明、脉络清晰、兄弟情义与男女爱情夹杂其中,无厘头式搞笑对话亮点颇多。仅以此作献与我那遗失的友谊.
  • 玄幻瓦罗兰

    玄幻瓦罗兰

    一本泛黄的厕纸,被泰达米尔的师傅郑重的赐予他修炼,并告知,修成此功,天下间你的对手将不再超出一手之数。后来的卡特琳娜、盖伦、斯维因,却教会了泰达米尔怎样做人。只是泰达米尔依旧不会放弃他追寻至强的梦想,只为跟上他的脚步....
  • 冰蛭

    冰蛭

    我和千年冰蛭的故事。刘宏朗:“那一天是我最难以想像的一天……我的璃……都是作者的错”作者:“你们又亲又x的怪我咯!←_←我只是刚好看见。”璃:“—……—”
  • 谍千变

    谍千变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此行业的人。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 原来是勋鹿

    原来是勋鹿

    你只需要在冗长的时光里面记得,我爱你这件毋庸置疑的事,无关岁月凋零。
  • 无限之顶级美食家

    无限之顶级美食家

    这是一个热爱烹饪的家伙在无限的世界中寻找食材的故事。
  • 我在异界逆袭中

    我在异界逆袭中

    因为一次好奇意外,跟踪我的恶魔妹妹,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被逼迫加入团队,做任务,然而,慢慢的,从前胆小懦弱任人欺负的我,变得自信满满,有仇必报。从前女生视而不见的我,现在周围女神围绕着,养妹吃醋,就连我的上司美丽高冷的女王都和我拉扯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