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西和县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依托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在全县广泛组建便民服务队伍,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便民服务在哪里,做到便民服务无缝隙、全覆盖,实现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载体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1.积极探索,适时组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有的甚至常年在外,农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范围逐渐扩大,不少家庭的农活、家务、重活缺少劳动力,生产、生活等方面出现了实际困难。如何有效解决广大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给群众带来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成为了农村党组织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2010年,西和县十里乡梁集、二郎等18个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传统的邻里互助基础之上,分别牵头组建了由村组干部、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热心村级公益事业的群众组成的便民服务队伍,义务为群众提供低保、五保供养、证件办理、政策咨询、环境卫生保洁及简单的劳务服务,累计为村民提供各种各类服务400多次。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农村现有资源和广大村民需求实现快速对接。
2.总结完善,全面推广。西和县认真总结、归纳十里乡组建便民服务队的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并进一步进行了系统的完善和深化,制定了《关于成立便民服务队的通知》,在全县各村广泛组建便民服务队伍。同时,完善了便民服务队员职责、便民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队员能进能退,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每一位队员的标准,做到阳光服务,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达到有人管事,用制度办事。全县累计组建320支便民服务队伍,队员达5000余人。
3.延伸内容,拓展功能。便民服务队以“听百姓之声,排百姓之忧,解百姓之难,做便民之事”为服务宗旨,不断延伸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一是无偿义务服务。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入手,关注弱势群体,积极主动为低保户、残疾户、贫困户、鳏寡孤独户等群众进行义务服务;依托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便民服务室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信息宣传、科技推广等服务,实现了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花一分钱,少找一个人”的目标,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欢迎。二是低偿便民服务。在抓好无偿服务的同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家里仅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缺乏劳动力的实际,便民服务队在征求农户同意的基础上,低偿为缺劳力家庭积极提供播种、田间管理和收割等务农服务,既解决了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又充分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十里乡为各村便民服务队统一配备了水泵、水管等抗旱增收设备,低偿为260户半夏种植户灌溉半夏700多亩,确保了全乡半夏增产增收,预计产值达2500多万元。同时,各村便民服务队积极吸纳瓦工、木工、电工、电焊工、水暖工等农村实用人才,为村民灾后恢复重建中提供维修自来水管道、修房、砌墙、电路维护等入户服务,扩大了服务范围。三是社会公益服务。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各便民服务队成立了由党员为队长的公路养护小分队、村容保洁小分队、治安巡逻小分队和红白理事会,在村道养护、农田道路抢修、环境卫生保洁、村庄治安等农村公益事业上固定专人负责,提升了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