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司马懿,跟一千八百年后的我一样,早已看透了诸葛亮所谓的北伐,只是莫名其妙的折腾。那就让他折腾去吧,既然能达到作战目标,又能让敌人穷折腾,死折腾,何乐而不为呢。我自安如磐石,你要拿一篮篮鸡蛋来碰,随你吧。送女人衣衫这样的小把戏,对付村妇匹夫还可以,我老司马是什么人?
至于司马懿顶不住部下的压力,向朝廷请战,只是对魏军主战派将领玩的一个障眼法。这一点,连诸葛亮的学生姜维都看得明明白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役一旦开始,哪次战斗打与不打,何时打,如何打,打到什么程度,根本就用不着请示朝廷。辛毗来到司马懿大营以后,以皇帝全权特使的身份,手持尚方宝剑,制止将领们的激愤行为,也只不过是与司马懿演的一出双簧。
一句话,诸葛亮爱打你打去,俺司马懿不打,吃饭、喝酒、看书、睡觉。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倾巢而出,不同寻常。到达前线后,求战的心情不是一般的急切。在国际上,各国政要包括司马懿在内,都认为诸葛亮是个谦谦君子。这次,诸葛亮竟然用女人衣衫来羞辱他的对手,司马懿可能从诸葛亮这个反常的行动中,嗅出蜀军大营中的一丝不祥气味,这就更加坚定了他闭门不战的决心。
所以,当蜀军的使者送来女人衣衫的时候,司马懿不仅没有勃然大怒,喝斩来使,反而心平气和地招待使者喝酒聊天,和蔼可亲地与使者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开口闭口不谈军事,只问诸葛丞相的饮食起居情况。使者说,俺们丞相起早摸黑,日理万机,辛苦得很,士兵二十板以上的军法处置都要亲自定夺,而每天食不过三升。司马懿不禁感慨,诸葛亮事烦食少,岂能长久。
诸葛亮听了使者的报告以后,也不禁感慨,知我孔明者,只有司马懿啊!只有当时的司马懿也许了解蜀军北伐的动机和诸葛亮内心的痛苦。从相关情报来看,司马懿很可能已得出一个结论:诸葛老弟快玩完了,诸葛亮玩完后的蜀国,就更没得玩了。那就干脆抱定一个宗旨:不打,再睡几觉。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进行稀里糊涂的北伐,求战而不得。求战而不得,就用女人衣衫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偏偏不上当。诸葛亮了解自己么?了解司马懿么?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寻求野战、决战,却偏偏深沟高垒;诸葛亮用激将法诱使自己出战,面对奇耻大辱,却泰然处之,并借用最高权威化解将士们的激愤。
司马懿预感到蜀军的北伐和诸葛亮的生命已是强弩之末,安然等待蜀军失去最高统帅后的撤退。可以说,司马懿是真正的智而明。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至少,司马懿这一招,算是不战而退人之兵吧?
什么叫智慧?明目标,察形势,度人心,这就是智慧。
后世之人,尤其是不少的历史学者,认为司马懿的不出战,是怯弱,是害怕诸葛亮,是司马懿被诸葛亮吓破了胆。
依我看,司马懿的不出战,并不是被诸葛亮吓破了胆,倒是诸葛亮被司马懿气破了脑血管——脑溢血,或被司马懿气闭了心血管——心肌梗塞。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让诸葛亮不费一枪一弹,气死周瑜,骂死王朗(这两件事都是罗贯中的杜撰),诸葛亮的唇枪舌剑,气势磅礴,令人心仪。
这一次,诸葛亮被司马懿气死,诸葛亮的粉丝们当然不甘心,不仅不说诸葛亮被司马懿气死,反而要振振有词地说,即使死了的诸葛亮也把司马懿吓得落荒而逃,司马懿不是被吓破了胆么?《晋书》的作者更是有意思,说司马懿与别人作战,堪称世之良将;而与诸葛亮对垒,就有失良将之道。明眼人一看便知,《晋书》作者的醉翁之意,在于扬诸葛贬司马。
在与诸葛亮的两次军事对抗中,司马懿对自己的战役目标很明确。这个时候的曹魏帝国,在积蓄力量,伺机消灭两个敌国,处于守势,并没有进攻蜀国的军事意图。
司马懿的军事目标和任务,是不让诸葛亮占领长安。在军事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司马懿对自己该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也很明确,那就是等待诸葛亮粮尽退军,甚至在等待诸葛亮的死亡。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和蜀军的战力,司马懿了然于胸,成竹在胸。
司马懿刚到长安时,他的弟弟司马孚对战局很是担心,给司马懿去了一封信,司马懿在回信中说,诸葛亮志向远大而不察形势,谋划多多却缺少决断,穷兵黩武却不知随机应变。虽率十万大军而来,却已在我的算计之内,打败他是毫无疑问的。
司马懿并不是什么轻浮之辈,不可能在家信中对自己的弟弟吹什么牛皮。司马懿对弟弟说的家常话中,透出他的深沉机智以及对形势的洞察、对人性的体悟,丝毫看不出对战局的惶恐,对诸葛亮的惧怕。如果有必要,司马懿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也是敢出手的。
司马懿可谓是诸葛亮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碰到这样的对手,应该是死无憾恨的了。不过,诸葛亮的心胸的确比较宽广,不至于临死前说出“既生亮,何生懿”这样令人气短的话来。
学者们也可以找出诸葛亮的确厉害的证据来,而且要司马懿亲口说出来。《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死后,北伐军内讧之后班师回朝,蜀军退军后,司马懿检查诸葛亮留下的行军布阵的后勤设施,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请注意,在这里,司马懿并非说,诸葛亮是天生的将才;而是说,诸葛亮是后勤管理的天才。司马懿是在察看诸葛亮留下的后勤设施后,才说这番话的,当然说的是诸葛亮的治军(而非布阵)之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诸葛亮“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交手的时候,早早就作出了总结。
拿现在的话来说,诸葛亮做个国务总理,比当总司令合格得多。诸葛亮即使到军队干活,最好的职务是参谋长或联勤司令;做总司令,是勉为其难的。
诸葛亮的打仗,避开目标错乱、宗旨离散以外,就其作战方法而言,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当然,我这样评价诸葛亮,很多人会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诸葛亮的神谋鬼算,是罗贯中晚上喝了点小酒,睡不着的时候想出来的。诸葛亮轰轰烈烈的战争,是罗贯中在纸上挥毫泼墨帮他打的。当然,诸葛亮的功劳也不能只归于罗贯中一人,后世之人也添了不少油,加了不少醋,出了不少力,费了不少劲。
七擒孟获,不过是收服了边远山区里的几帮叛乱山民。五次北伐,真正动真格的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第一次,街亭大败,损兵折将,斩了爱将马谡,自己连降三级。第五次,司马懿睡大觉,诸葛亮赔了老命又折兵。第四、第五两次北伐,与司马懿近距离接触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到底谁厉害。
从文学的角度,情感可以掩盖事实。从历史的角度,事实胜于雄辩。
司马懿这个人,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文武全才;文理兼修,上下通透;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能做联勤部长,能做参谋长,更能做总司令,理民行政,也不在话下。
司马懿中青年时代,干过相当于地方政府财政局长、人事部司长、国务院办公厅主任(曹操时代)、国务院秘书长(曹丕时代)等一系列职务,深得上级赏识,处处表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
在行政管理方面,诸葛亮琐碎繁杂,不得要领;司马懿抓大放小,纲举目张。诸葛亮是行政管理人才、参谋型人才;司马懿是综合型人才、统帅型人才。
概而言之,比行政能力,诸葛与司马之间,各有所长。比政治能力,司马懿隐忍狡诈,伺机而动,诸葛亮稍逊一筹。比军事能力,尤其是比综合能力,诸葛亮可以跟司马懿比,但只能作对比,不能作类比。
司马懿的作战,是独特的,与别人没法比较。司马懿自己进行的不同战役的战法,自己跟自己比,才能充分展示其艺术性。
⒋司马懿PK自己
不像曹操,司马懿谈不上什么身经百战。魏文帝曹丕时代,司马懿开始带兵,但未指挥过著名的战役。第三任魏帝曹芳时代,受曹爽排挤,剥夺了兵权;政变夺权后两年即告去世。
司马懿率领大兵团独立作战,基本上集中在魏明帝曹睿在位的十三年(公元226-公元239年,48-61岁)。在这十三年中,司马懿打的大战役,也就是平孟达之叛和平辽之战。司马懿与诸葛亮在陇右的周旋和五丈原之战,有战役的规模,没有战役的实质,实际上称不上战役。
上文分析了司马懿的平孟达之役、五丈原之战,现在来看看司马懿的平辽之战。通过自身前后对比,看看司马懿打仗是怎么一回事。
辽地分为辽西、辽东两部,三国时属幽州,战国时为燕地。辽西郡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滦河中下游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下游以西的一个三角形地带。辽东郡相当于今天辽宁省辽河以东的东南部地区。辽东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与首都洛阳距离遥远,交通阻塞,民情各异,或叛或附。
东汉末年,朝廷委任公孙度为辽东郡太守,公孙度死后传位给其子公孙康。公元228年,公孙康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年幼,部属们便拥立公孙康的老弟公孙恭为辽东郡太守。公孙恭昏庸愚劣,数年后被年纪渐长的公孙渊夺去权位,并获得朝廷的承认,为扬烈将军,辽东郡太守。
公元232年,公孙渊欲与东吴结盟(此时孙权称帝已三年,也干起招降纳叛的勾当来),反叛朝廷。尽管东吴帝国举国反对,无奈孙权大头症发作,乐陶陶地封公孙渊为燕王,屁颠颠地送给公孙渊一万兵马和大量金银财宝。曹魏帝国出兵镇压,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今山东省北部)之兵,从海道北上;幽州刺史王雄率兵从陆路从西向东进军。结果,水陆两路大军大败而回。
公元233年,公孙渊杀孙权的使者,吞并护送使者的东吴部队一万人,重新归顺朝廷。曹魏帝国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公元237年,公孙渊故态复萌,又露反志,魏明帝曹睿下定决心,要铲除这颗毒瘤。
公元238年正月,魏明帝将太尉司马懿(公元235年,司马懿升为太尉)从西部前线长安征调回京,准备平辽之役,讨伐已经独立、自称燕王的公孙渊。
在军事会议上,魏明帝问司马懿三个问题:一、平辽需多少兵马?二、公孙渊作何反应?三、整个战役需多长时间?
司马懿分析如下。平辽,四万部队足够。如果公孙渊放弃根据地襄平,进入深山打游击,对他来讲是上策。如果在辽东西界阻截我们,是下策。如果他坚守襄平,被我们擒获无疑。要公孙渊主动放弃襄平,他的智商达不到这个层次。他会判断我们孤军深入,不能持久,肯定会在辽河阻截我们,然后退守襄平。我们就在那里干掉他。至于此役时间,一年足够,其中往、返行军各一百天,作战一百天,休整六十天。
公元238年三月,平辽大军从首都洛阳誓师出发,六月抵达辽河西岸。公孙渊派他的大将军卑衍、杨祚,在辽河西岸的辽隧(今辽宁省海城市西北)阻截,构筑围墙、战壕二十余华里。
司马懿的军官们建议立即攻击,司马懿道,我们长途行军,敌人以逸待劳,锐气正盛,现在进攻,正好进了他们的圈套。敌人主力在此,首都襄平必然空虚,我们攻击襄平定能取胜。
于是魏军制作大量旗帜,擂起战鼓,虚张声势,作出南下迂回的态势。卑衍率领主力南下拦截。司马懿却掉头北上,渡过辽河,直扑襄平。辽军察觉后急忙退回襄平固守,魏军进抵襄平首山(位于襄平西南)。公孙渊命卑衍迎战,司马懿迎头痛击,大破卑衍兵团,完成对襄平的包围。
七月,秋雨延绵,辽河水位陡涨,襄平周围一片汪洋,魏军的运粮船只可以从辽口(今辽宁省营口市,辽河入渤海口)直抵襄平,魏军补给充足。大雨连续降了一个多月,魏军阵地水深数尺,官兵们大为惶恐,欲将营垒移往高处,司马懿下死令不准移营,以防敌军逃跑。
司马懿的军政官(司马)陈珪(这个陈珪不是与曹操同时代的、陈登的父亲陈珪)说:“从前平孟达的时候,我们八路并进,倍道兼行,抵达上庸后立即攻城,十五天就砍下孟达的人头。这次,我们深入敌境,却空耗时间,我实在是不理解。”
司马懿说:“上次打孟达,他们人少,粮食足够支持一年。我们人多,粮食只能支持一个月,用一个月去拼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何况我们的人数是孟达的四倍,即令死亡大半,最终的胜利仍然属于我们。这次情况正好相反。公孙渊人多,我们人少;他们粮少,我们粮食充足。何况大水泛滥,即使攻城,又如何攻法?战争是诡诈的行为,必须根据实际的、具体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
此次战役的目的是要消灭敌人,如果掳掠他们的牛马和出城放牧的居民,是逼他们逃走,那就后患无穷了。敌人依仗人数众多,又有大雨帮忙,等待与我们决战,空耗粮食。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粮食很快就要耗完,等他们粮食耗完了,我们再作毁灭性的攻击,一定一举成功。”
雨停水退之后,司马懿迅速完成对襄平城的包围,立即日夜不停地攻城。此时城里的粮食已经吃完,居民相互格杀,烹食对方的尸体。八月下旬,襄平城陷落。公孙渊父子出逃,在梁水(今太子河,辽河支流)河畔被斩。辽东四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相继收复。
公元238年底,曹睿病重,司马懿星驰电掣赶回洛阳,接受魏明帝的托孤重任。平辽部队于次年春班师回朝,平辽战役,时间正好一年。
平辽之战,司马懿可以说是料事如神,算无遗策。战役整个过程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在司马懿战前的谋划之内。司马懿对司马陈珪的分析,无疑是司马懿对自己作战艺术的剖白。
诸葛亮的指挥作战,能与司马懿相比么?
当然,也不能说司马懿天下无双。
⒌司马懿Pk曹操
三国名人中,指挥大兵团作战真正能与司马懿类比的,唯有曹操。曹操身经百战,整整打了四十年的仗。这一点,司马懿无法相比。若论打仗的稳、准、狠、忍,则曹操不如司马懿。
曹操打仗,身边总是带着一个智囊团,而且,曹操的智囊和谋士,在当时都是一等一的角色。曹操指挥作战,看起来有点潇潇洒洒,进退自如;实际上是跌宕起伏,胜败难料。有过名垂青史的大胜(如官渡之战),也有过臭名昭著的大败(如赤壁之战),还好几次身陷险境,死里逃生。
司马懿身边几乎没有什么谋士,至少没有著名的谋士,从出谋划策到行动实施,事无巨细,几乎是亲力亲为,帮手主要是两个儿子。正史里,几乎找不到司马懿战败的记录,也没有在战争中受过皮肉之伤。司马懿打仗,动静进退,完全是基于目标,合于形势。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进如疾风,退若流水。
曹操是个战略家;司马懿既是个战略家,又是个战术家。司马懿适合从排长到到司令长官的每一个职位;如果曹操做个排长、连长这样的下级军官,可能早已马革裹尸。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意志品质比不上司马懿。官渡之战,在恶劣的形势下,曹操几乎崩溃。在战友们尤其是他的精神导师荀彧的鼓励下,才咬牙坚持下来。公元197年南征张绣,不战而屈人之兵,张绣投降。曹操贪图片刻之欢,奸淫张绣的婶母,逼反张绣,损兵折将,痛失爱将爱子。司马懿胜不骄,败不馁,心无旁骛,行弗乱其所为,古今大将,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