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曹操借鸡生蛋,借壳上市,借尸还魂,一路“借”下去,最后,把老刘家的国家“借”到自己家里,变成儿子的私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曹操死后三四十年,曹操演过的一出戏,又有一个名角重演一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一点不错。曹家的天下坐了不到五十年,司马氏如法炮制,将曹家的天下拿了过去。
⒈该死的司马懿
读了《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一死,《三国演义》就不好看。总共一百二十回的皇皇巨著,罗贯中将诸葛亮死后的三国剧情,仅用十五个章回的篇幅,匆匆交代过去,草草收场了事。似乎,三国历史,是刘备的三国史、诸葛亮的三国史。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罗贯中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超级粉丝呢。
在我看来,三国的故事,曹操死前的那一部分好看。曹操、刘备、孙权等等,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平,也打出了一个三国。袁绍、吕布、公孙瓒,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准,也打了几场闻名的恶仗。
三国故事,唯独不好看的部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在蜀国掌权的十二年中,那些断断续续、虚虚实实的北伐,看了让人堵心;诸葛亮劳心伤神、呕心沥血,为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战的无奈,看了让人泄气。三国的故事,诸葛亮死后的那一部分本来也应该是好看的。司马懿父子打来打去,打得再无赖,打得再没章法,毕竟打掉了三国。问题是,罗贯中偏偏要让司马懿的历史不好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真正主宰三国历史的,除了曹操,就是司马懿父子;刘备、孙氏兄弟,多少还掺和了一些三国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呢?一边去。没有他,蜀国照样建立;没有他,说不定蜀国还可以晚几年灭亡。
我们现在来看看,重演曹操历史大戏的这个名角:司马懿,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司马懿没有曹操幸运。至少,曹操是忠臣奸臣、英雄奸雄的问题,全国各族人民还可以讨论一番,折腾一阵,满天的口水可以替代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曹操还可以在阴间地府看看热闹,偶尔冷笑几声,或者痛苦一阵。
如果请什么零点公司调查一番,问问普通民众,司马懿是忠臣还是奸臣?是英雄还是奸雄?调查结论会毫无悬念地高度一致:司马懿是奸臣、奸雄,而且还是奸人,而且……还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直至诸葛亮死后,仍然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三国演义》里,不是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的故事么?
司马懿知名度很高,可美誉度很低。
近代著名历史学者吕思勉先生写了一本《三国史话》,其中一章叫做《替魏武帝辩诬》,情真意切地、苦口婆心地、甚至脸红脖子粗地为曹操平反昭雪,辩诬正名。只要谁说曹操的一句坏话,他老人家就生气,就跟人家急。此书紧接下来的一章是《从曹操到司马懿》。老先生继续替魏武辩诬漂白,还要拉上一个垫背的——司马懿。
吕先生说:“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也可以说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已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按照吕先生的观点,司马懿是狡诈凶狠的武人的代表,曹操则似乎是文明和博爱的集大成者。在吕先生看来,曹操是封建伦理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司马懿是封建伦理的破坏者,封建政治道德的毁灭者。中国封建道德的沦丧,司马懿该负全责。一句话,曹操该上天堂,司马懿该下十八层地狱。他不仅篡夺了曹氏孤儿寡母的万里江山,还撕毁了封建统治的温馨面纱——封建统治的纲常伦理。
我有些想不通的是,吕先生为何对曹操如此厚爱有加,对司马懿竟如此大张挞伐。
在民间就更不用说,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有点文化的人,或听过三国戏的文盲都知道,司马懿这个人,不仅无赖、无能,还彻头彻尾地没有出息。公元234年,诸葛亮带了十万大军,对曹魏帝国进行第五次攻击,司马懿率兵抵抗。诸葛亮三番五次地挑战,司马懿像缩头乌龟似地不敢出来。甚至,诸葛亮叫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衫,司马懿还是不敢应战。你说司马懿窝囊不窝囊?
事,是这么回事;话,却不能这么说。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说,同一个人从不同侧面去说,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以文学的形式,记载了三国的那一段历史,相当一部分还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哪怕是历史的真实,《三国演义》里的话,是罗贯中说的。罗贯中说的话,总是包含着他自己的情感、观点,难免有意无意地诱导甚至误导读者的思维、判断。
笔杆子杀人,不露痕迹不见血。难怪历史上的那些杀人如麻的赳赳武夫,对付笔杆子,要么利用,要么咔嚓。
既然后世之人用司马懿的“怯战”,来衬托诸葛亮的能征善战,我们就拿这两个对手、对头来做一个比较。比思想,比品德,比作风,那是很难比较的,因为缺乏客观标准。那就比能力,因为能力表现在过程,更表现为结果。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其对手是曹魏帝国的大将军曹真。公元231年,曹真去世,司马懿接替曹真,成为曹魏帝国的西方屏障,也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与司马,就要鸣锣开打了。
⒉司马PK诸葛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较量,并不是在北伐战场。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两人已经开打,可谓是先声夺人。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犹如现代数字化战争,敌人远在千里之外,连皮毛都没看见,轰隆!一发弹道导弹从天而降,预警机还未升空,“你妈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启动。
公元227年,刚刚上任的魏明帝曹睿,诏命司马懿率军驻扎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曹魏的“荆州”和南阳郡治所),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曹魏帝国的南方方面军司令),在首都的南面,东扼吴,西备蜀。
早先,襄樊之战(公元219年),关羽丢了荆州,蜀将孟达畏罪投降曹操,断了诸葛亮两路北伐的念头。两年前(公元225年),诸葛亮已平定南中,如今声称,他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孟达投降曹魏之后,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宠信,封侯,假节,为新城郡(今湖北房山一带,治所在上庸县)太守。孟达是个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人又狂妄自大。曹丕死后,朝中的一些元老重臣开始排挤、打压孟达。诸葛亮想策反孟达,作为北伐的右翼,至少可以牵制曹魏的兵力。
孟达果然与诸葛亮暗送秋波、明度陈仓,决定反魏归蜀。魏兴郡(今陕西安康地区,治所在西城——陕西省安康市)太守申仪与孟达不和,向司马懿检举(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郭模诈降,故意向申仪透露消息,逼反孟达)。
司马懿得到情报,急忙写信给孟达,在信中跟孟达说,你老兄早已弃暗投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蜀人对你切齿痛恨,故意中伤你要反魏,说你要造反,老夫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果然放松警惕,还给诸葛亮写信,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说,宛城距魏国首都八百里,距上庸(今湖北省房山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派使者请示中央,返回宛城,再率兵抵达上庸,至少要一个月,那时我城池已坚固,各项准备就绪,司马懿无能为力了。
孟达哪知,司马懿立即率兵出发,出军的同时派人进京请示,倍道兼行,仅八天,就兵临上庸城下。孟达如雷轰顶,措手不及。
上庸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孟达依山固守。司马懿派出打援部队,拦截援军。同时,立即挥军攻城,仅半个月,就灭了孟达。
从此,诸葛亮东西两路北伐中原的梦想,彻底破灭。
孟达的反魏,是诸葛亮策动的,是诸葛亮北伐行动的一部分,司马懿牛刀小试,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司马懿的大名,诸葛亮肯定早已如雷贯耳。诸葛亮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这个文官打起仗来,竟如此的出手不凡,如此的心狠手辣。
的确,司马懿一直是个文官,曾经干过相当于地方财政局长、太子侍从、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国务院秘书长、最高副监察长等职务。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孙权,46岁的司马懿留镇许都,才开始独立带兵。曹丕去世(公元226年)后,驻宛城,48岁的司马懿才真正成为军事上的方面大员。
司马懿灭孟达之后,回军宛城。
公元231年三月,司马懿接替曹真的时候,诸葛亮正进行他的第四次北伐,进围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司马懿令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率精锐四千驻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南下解救祁山之围。诸葛亮留一部分部队包围祁山,率余部挺进到上邽,趁机收割上邽之麦(注意,诸葛亮的军队也抢劫)。
车骑将军张郃等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司马懿不许,一直尾随诸葛亮,不与正面接战。将军贾栩、魏平等对司马懿大为不满,说,像你这样,畏蜀如虎,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可见,这些骄兵悍将对这位新统帅还不服气。
五月,司马懿命张郃出奇兵进攻祁山蜀军的南营,自己与诸葛亮正面对峙,以为牵制。诸葛亮命魏延等迎战张郃,张郃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六月,蜀军粮尽撤退,张郃追击至祁山东,遭伏击阵亡。
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此次北伐,老诸葛是来玩命的,空巢而出,率领十万大军(约占蜀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褒斜谷(今陕西省太白县西南褒河山谷),四月抵达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于渭水南岸扎营。
司马懿在军事会议上说,如果诸葛亮到达郿县以后,向东进攻并占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西部),长安会受到威胁,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如果诸葛亮向西占领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部,平地中的高地称为原),我们就平安无事。
诸葛亮果然进入五丈原,司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抢占五丈原的北原(东西流向的渭水将五丈原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切断蜀军北上之路以及与西方羌、胡少数民族的联系。司马懿命令所有部队,深沟高垒,闭关不战。
两军相持百余日,蜀军百般挑逗,诱惑,讽刺,辱骂,司马懿无动于衷,或者说不屑一顾。诸葛亮将妇女的衣衫送给司马懿,以示羞辱。魏军将士们群情激愤,“兵”怨沸腾。司马懿“无奈”,向朝廷请战,朝廷派卫尉辛毗持节(皇帝的全权特使)来到军中,任司马懿的参谋长。将士群情汹汹,纷纷要求出战。辛毗手持尚方宝剑,站立于中军大门,口宣圣旨:出战者,斩!
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内讧,自相残杀(指魏延“谋反”案),班师回朝。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锋,只有两次,即诸葛亮的第四次、第五次北伐。其实,这两次交手,就像乡下男女的相亲,互相深情地望了几眼,悄悄地拉了拉手,连个Kiss都没有,离别后留下一大堆的遗憾。
我搞不懂的是,后世之人竟把司马懿当成诸葛亮的老对手;而且,非要用司马懿的怯弱无能来映衬诸葛亮的能征善战。
诸葛、司马这两次若即若离的交战,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惨烈的阵仗,其实就是思想战、意志战、心理战。论思想,诸葛亮崇高而空洞,司马懿敏锐而具体。论意志,诸葛亮垂死挣扎,司马懿忍字为上。论心理,诸葛亮惶恐焦躁,司马懿闲庭信步。
历史学者们都认为,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运输问题。其实,这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准确的说法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来源问题和粮草运输问题。
蜀汉国小民穷,从汉中至关中只靠栈道运粮。与曹魏帝国相比,国家财政、资源(包括粮食)储备、军队数量、作战工具(主要是马匹),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仰攻作战,运输困难,对他们有利的作战方式是速战速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蜀军一旦有野战、决战机会,是会玩命的;玩命的军队,战斗力是强大的。
对于玩命的军队,当然跟它玩命。司马懿不,他玩的是智慧。
⒊智慧
司马懿的智慧,表现在对于敌我双方形势的研判。既然你诸葛亮寻求野战、决战,寻求各个击破。那么,我在险关要道挡住你,用我的时间耗你的粮食;我用大兵团固守,化解你的攻势,让你无法各个击破。等你的粮食吃完了,乖乖地收起作战地图,卷铺盖走人。公元231年的祁山之战,张郃出奇兵袭击祁山南营,被魏延打得大败。蜀军撤退时,张郃追击蜀军而阵亡,都用血的事实说明司马懿坚壁清野、闭关不战的正确。
司马懿的战与不战,是智慧的问题、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勇气的问题、荣誉的问题。古今中外,官方民间,却一致认定,司马懿是怯而不战。
《晋书·宣帝纪》(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他的爷爷司马懿为宣帝)在结尾处,给司马懿做了一个评注,其中说道:“……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反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作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懿百日平定辽东,半月消灭孟达,外断内决,雄才大略,不愧是世之良将啊。可是,与诸葛亮对仗的时候,却偃旗息鼓,毫无斗志,直至诸葛亮送来女人衣衫,才被激起一点羞耻之心。然而,还要假惺惺地千里请战,请来的是皇上不许出战的尚方宝剑,徒然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来,蜀兵勇武比不上魏军,魏军以逸待劳,司马懿若有勇气干他几仗,打败蜀军,建功立业,是显而易见的。不幸的是,司马懿反而闭军固垒,不敢出战。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惧怕蜀军的实力;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疑神疑鬼,吓得掉头而逃。如此作为,可不是良将之道啊。
《晋书》这段话的言下之意,跟诸葛亮相比,司马懿也就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良将了。
后世的历史学者论及司马懿时,多以《晋书》的评价为标杆,得出司马懿怯战、司马懿不如诸葛亮的结论。
司马懿真的是因怯战而避战?因惧怕诸葛亮忍受奇耻大辱么?
蜀军每次北伐,刚到敌国领土的时候,肚子填得饱饱的,斗志昂扬,锐气正盛,看起来确实有点可怕。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攻祁山南营的失败以及追击蜀军时的阵亡,证明蜀军是有野战战力的,这也是事实。
怕不怕只是浅层次的问题,就算司马懿怕诸葛亮,又怎么样?什么都不怕,未必是真豪杰;有时候知道怕,未必不是大丈夫;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深层次的,真正有意义的,是理念问题。
从理念上看,《晋书》“以此争功,其利可见”中的“功”,与司马懿心目中的“功”,肯定是不同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功”是指战功。究其实,《晋书》作者以及后世之人所说的战功,是战斗效果。司马懿心目中的战功,是指战役甚至战争效果。
具体来看,论将领、人数、战力,司马懿手下的军队绝不会亚于诸葛亮的北伐军。司马懿忍受奇耻大辱,不痛打蜀军一场,涉及作战意图和作战目标的问题。
此时的吴、蜀两国,已结成牢固的联盟,两国都在竭力(不是极力)扩张,甚至在地图上瓜分了曹魏帝国的版图。曹魏帝国的国策,是从长安、襄樊到巢湖三点一线的固守,并积蓄力量,伺机消灭两个敌手。对于司马懿来说,只要能守住关中,就达到了作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