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有分工,而且越来越细;学问有许多,而且越来越多。一个人在某一项专业和工作上有所擅长,能发挥作用,就算是人才。会看病的医生、很能干的会计师、做出成绩的编辑记者、创造纪录的运动员、胜任工作的资料员以及烹饪高手、摄影师、杂技演员等都是人才,但他们未必都有出色的口才,可见,是人才未必有口才;然而,有口才都却必定是人才,而且是优秀的人才和难得的通才。所以,我们希望各行各业从事各种职务的人们不仅要精通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掌握口才和交际的学问。
为什么说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而且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呢?因为口才的能力比任何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活动更能促使一个人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更能促使一个人心志积极、自信主动、开发潜能、才思敏捷,并善于人际交流、心灵沟通。换句更简明的话来说,口才主要不是口上之才,而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和交流能力的体现。一个真正有口才的人,其整体素质较高,其交流能力较强,当然可以称得上是人才,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这难道不是很合乎逻辑、很符合事实的结论吗?当然,如此简单推理,恐怕仍不能让某些人完全信服。那么,我们就来做几点分析吧。
人为什么会成为万物之灵,不断地创造文明?进行人乐交流,就是开发自身的聪明才智,就会促使大脑发达。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或者说,思维是“内部语言”,语言是“外部思维”。尽管两者之间并不完全相等,但相互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比如你去买东西,发现物价又涨了。猪肉变成了5元一斤,买不买呢?你要想一想。这个极其简单的思维,就要有“猪肉”“5元”“一斤”等等词语构成的一系列的概念。假如你在路上遇到了熟人,还要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进行交谈,那就需要将内容变为复杂的语言和思维了,还需要反馈判断、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不掌握语言或语言不发达,我们凭借什么接受信息、进行思维、表达自己的意思呢?所以古人说:“脑之官动言传、言传而体行”。凡事总是听了想,想了说,说了行。这就从总体上说明我们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开发聪明才智。正如俄罗斯有个古老的谜语所说:什么东西能黏住一切?谜底是“语言”。
当然,语言作为总体概念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和各种形式的符号系统。一般人的习惯看法是若一个人会写,有点学问,这可以算是人才;而一个善说,具有口才,未必就是人才。其实不然,苦读勤写固然可以使人长知识、有学问,书面语言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但是忽视了口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却是毫无道理的。实际上,人要做到有口才比做到会写作需要更多更大的本事,需要更高的素质,尤其需要较好的心理素质。因为这是由口语传播和口语交流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口语与书面语言相比较而言,大体有六大特点:
①以声传意——有简便而广泛的实用性;
②直接交流——有表达与反馈的两重性;
③即兴构思——有及时感应的应变性;
④态势配合——有动态直观的整体性;
⑤通俗易懂——有生动活泼的形象性;
⑥句式简短——有快捷转换的灵活性。
在这六大特点中,最主要的是前四个特点。这些特点便决定了口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比阅读和写作能力更需要也更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真才实学。
写作当然也需要有学问、动脑筋,有些高水平、很重要的写作还需要有胆识、有新意,倾注许多心血。但写作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来看,它毕竟可以慢慢考虑,从容构思,反复斟酌和修改,还可以翻翻笔记,查阅资料,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努力去完成。而且写作不存在与接受者面对面地直接交流、相互刺激的问题,也不必顾及仪容仪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态与动作等体态风度的表现如何。而口语的表达与交流就不同了,口语不仅要随时随地地广泛应用,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且必须是和一定的对象双向交流、直接沟通,需要即兴构思,随机应变,一次性完成,还需要适应场合、控制情绪,需要有适当得体的体态风度……这一系列的特点必然要求一个人的语言感应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观察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等都要相当机敏灵活,才能做到有效说话,出口成章,具有魅力。
人们听某位领导干部做报告。如果报告者照稿宣读,而且讲稿是由秘书写的,他连念都念得不顺溜,那么人们就会感到这位领导没有真才实学,实在不怎么样。即使报告的内容不错,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某位领导讲话不用稿子,而且又讲得恰当得体,生动有趣,自然会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而且会使人们感觉到这位领导干部智能不凡,颇有才干,值得尊敬和信赖。所以,口才不同,信息的价值不同,人的价值也不同。
一位作家写了一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如果有一半读者对这篇文章反应冷淡,评价不高,并不影响这位作家的这个小小成就。如果这位作家当众演讲,听众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爱听,看书的看书,打瞌睡的打瞌睡,还有些人在小声说话,甚至有些人“抽签”走掉了……那么这种情景不仅使作家的演讲黯然失色,而且会使作家本人丧失信心,不知所措,最终遭到惨败。这种面对面的相互刺激、直接交流确实要比在案头上用功艰难复杂了许多,要求一个人必须要有积极心态和真本事。
相传,清朝大臣曾国藩有一次与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提到:“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有的幕僚接过话头说:“各有所长,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致,人不能欺。”曾国藩便问:“你们以为我怎样?”这该怎么说呢?大家一时没词儿了,只好低头沉思,这时有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走出来说了句:“曾帅是仁慈,人不忍欺。”这一一句话使曾国藩发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随后便对这个有口才的人大加提拔,委以重任。当然,幕僚们对曾国藩大都是奉承讨好,但是以曾与彭、李相比。话该怎么说,这不能不说要看一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如何了。曾国藩如此发现人才,认为“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是很有道理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与前苏联的关系尚未恢复正常,但在外交上还是有所来往。有一次当时的苏联外交部长库兹涅佐夫来北京访问,我国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前往机场迎接。因为是隆冬时节,库兹涅佐夫在和乔冠华见面的时候,说:“哎呀,没想到北京的天气这么寒冷啊!”乔冠华该怎么说?必须要立刻作出反应,而且要恰当得体,有点水平。如果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先陪送客人到迎宾馆下榻,等回到家里再慢慢琢磨,那么,你即使能想出一句绝妙的话,又有什么用?乔冠华毕竟口才不凡,善于应对。他当时就说:“这都是因为从西伯利亚吹过来了一股寒流啊!”这话真可谓应对得体,恰到好处,而又一语双关,绵里藏针。
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因为口才主要不是口上之才,而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外部素质和习惯素质的体现。有口才就意味着素质高、心态好、才能强,怎么不能说是人才呢?所以,我们可以有充足的理由认定这样一个结论:是人才者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人才l
会说话有益于被人了解
说话水平是一个人思维本领、认识高度、知识底蕴等的综合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社会、组织对一个人的认识了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说话来实现的。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看人,首先还是要“听其言”。一个人思想怎样、水平如何,听他说话、同他谈话,就可得知。当然,检验、衡量一个人思想、才能学识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那需要时间、条件。在组织、个人需要尽快认识、了解某人时,听其说话、同其谈话,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所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也是在“谈”了之后才有的感受。当今社会惟才是举,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下岗分流人员、外出打工者、工作调动者要求职,要为人所用,一般均要进行面试。面试的主要形式就是听其谈话或同其谈话,以从中获得对求职、求用者的认识、了解。
子路、颜渊都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要了解他的学生,对他们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便说:“我愿意把车马、衣服、皮裘和朋友共同穿用,直到破烂,我没有丝毫怨恨。”颜渊则说:“我愿意不夸张自己的好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子路、颜渊要认识老师,也是如此:“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一次,子路、曾皙、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孔子说:“平常你们总说‘不了解我呀’!假若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四位学生争先恐后地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待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特地留下来问老师:“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问:“那您为什么对子路微笑呢?”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要讲点礼让,可子路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要笑笑他。孔子对四位学生的了解,就是从他们各自的谈话中得出的,因此他对每一位都作出了评价。如他针对公西华所说“自己本领有限,只能做一个小司仪者”,而评价说:“公西华如果只能做个小司仪者,谁能够做大司仪者呢?”
奇才韩信不为楚王项羽所用,千里迢迢入蜀投奔汉王刘邦,因未得与刘邦言,也不得重用,只做了个管理粮食的小官。他又逃跑,被丞相萧何追回,力荐给刘邦。刘邦无奈,只好召见他:“丞相数万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韩信终于有了一吐胸中经纶的机会。他向刘邦分析了楚汉之间的形势优劣,指出刘邦虽弱,但具备战胜项羽的条件,言之凿凿,头头是道。“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拜为大将,言听计从,终于成就了汉朝大业。
一代绘画宗师徐悲鸿1916年21岁时报考复旦大学,校长召见新生,他的谈吐给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加勉励,后给予诸多帮助。1920年他留学法国,在一次茶话会上被介绍给法国当代最著名的画家达仰·布佛莱。久慕大名的徐悲鸿当即说道:“先生!我很盼望能得到您的教诲。”一句话便让达仰感到这个中国青年的诚恳朴实,立即将自己画室的地址给了徐悲鸿,嘱咐他每星期天的早晨到自己的画室去。在第一个星期天,徐悲鸿去见达仰,同达仰谈起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心,达仰非常喜欢他所说的一切,竟忘记自己已届68岁高龄而开心地同徐悲鸿谈起50余年来的往事。由于达仰的教导,徐悲鸿的学识、画技得到了很大提高。
徐悲鸿不仅以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而获得了别人对他的认识,而且也善于从别人的话语中认识别人。1931年,名满天下的大师徐悲鸿到南昌,闻讯找他、求教于他的人络绎不绝。当时,处于困境的画家傅抱石失业在家,得知后也赶去旅店拜见徐悲鸿。宾客满座的徐悲鸿同他简单交谈一两句后即约他晚上再去。当晚,徐悲鸿同他促膝交谈,像对待一位老朋友一样。在交谈中,傅抱石那横溢的才华使徐悲鸿惊叹不已。之后,徐悲鸿找到对自己慕名已久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竭力向他推荐傅抱石,希望他送傅抱石这样难得的人才去日本留学深造。傅抱石后来也成为画坛大师是与徐悲鸿的识才推荐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