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对方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宜用此法。
隋朝时,有一善辩者,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
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涂之,即愈。”
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
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
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有个“神童”名叫郑大济。
一次,郑大济的祖父郑贡生得罪了县官。县官一怒之下,就把全乡的皇粮都派给郑贡生交纳,并且限令他在三日之内交清,否则就以“抗交皇粮”治罪。
这下可把郑大济的祖父给急坏了,郑大济见祖父整日长吁短叹,就向祖父问明情由。郑大济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这事好办,明天让我去见县官,我自有办法应付。”
第二天,郑大济戴上爷爷的帽子,穿上爷爷的长衫,大摇大摆地走进县衙。县官见了这个长衫拖地的孩子,认出是郑贡生的孙子——号称“神童”的郑大济。县官厉声说道:“没毛小子,为何自己的衣服不穿,要穿你爷爷的长衫?”
郑大济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县太爷,我是我爷爷的孙子,爷爷的长衫尚且不准我穿,那全乡的人还不是我爷爷的孙子,有什么理由让我爷爷来负担他们的皇粮?”
县官听了,竟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免了他爷爷“交全乡皇粮”的任务。
这种方法就是将对方诱入自己设好的圈套,一语点破其中的荒谬之处,从而使对方的“论点”不攻自破。
古希腊的文学家欧伦斯庇格有一次去某饭店用餐,店主的牛肉没烤好,可是他很饿了,店主这时建议说:“谁要是等不及正餐,可以先随便吃点现成的东西。”于是,他就吃了不少干面包。
吃饱之后,他坐到烤肉炉边,等到肉烤熟后,店主请他上桌就餐,他随意回答说:“烤肉的时候,我闻味儿都闻饱了。”说完之后就躺在炉边打起盹来。最后,店主来收烤肉钱,欧伦斯庇格因没吃烤肉,而拒绝付钱。店主则说:“掏钱吧!你不是说你闻肉味儿都闻饱了吗?所以你应与吃肉的人付一样多的钱。”
于是,他摇晃着口袋里的钱对店主说:“听到钱的声音了吗?”
店主说:“听到了。”
欧伦斯庇格说:“我的银币的声音正好够付我闻了你的烤肉味儿的钱了。”
店主无可奈何。
店主人将“吃肉”的概念偷换成“闻肉”,这种混淆是非的诡计被聪明的文学家看穿了,他即以“钱声”付“肉味”的钱,自然顺理成章。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能买到酒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地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事,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不花钱买酒”与“空瓶里喝酒”同类一比,其内在就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矛盾,由于前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则故事:
说是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了三个小孩当长工。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孩子们要求地主生火烧炕来取暖。但是,狠心的地主却说:“怕什么冷?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烧什么炕?”硬是让孩子们睡凉炕。
恰巧第二天,地主家来了客人,地主便吩咐小长工去烧开水,可是等了老半天,也不见开水烧出来。地主急忙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小长工屁股对着水壶,正坐着聊天!地主看了勃然大怒,大声喊道:“你们烧的开水呢?”
“正烧着呢!”
地主听完,更是火冒三丈:“你们连火都不点,这样怎么烧开水?”
其中一个小长工不慌不忙地答道:“老爷,您不是说过‘小孩屁股三把火’吗?我们三人共有九把火,怎么会烧不开呢?”地主又气又恼,要发作又说不出话来。
小长工巧妙地引用了地主曾说过的话,机智地把他驳得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
运用“以谬制谬”的方法时,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比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猪会唱歌。”甲反问乙:“猪怎么会唱歌呢?”乙便可反问甲:“狗如何会讲话呢?”由于“狗”和“猪”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所以甲便哑口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