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200000044

第44章 思想家(9)

朱熹认为“心”是知觉的作用,出于个人自私目的的是人心,出于义理目的的是道心。人心总是自私的,道心总难免遭受人心的蒙蔽,所以难以使它充分显露。正确的行为和动机,就是“道心”,不正确的行为和动机就是“人心”。封建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努力使道心处于支配的地位。使“人心”服从“道心”的支配。朱熹比较详尽地论述了道心和人心的关系:“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照朱熹的说法,道心是从纯粹的天命之性发出来的,所以是至善的,即使下愚的小人也具有天命之性,不能无道心。至善的道心常受形气的私情所蒙蔽,微妙而难显现。人心来自人的形体,它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出来的,可善可不善。即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结合生出来的,不能不具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能无人心。人心对外界的反应,常产生过与不及的偏向,不容易适得其中,故危殆不安。故超凡人圣的修养方法并不是消灭人心,而是使人心服从道心,使危殆的人心由危而安,微妙的道心由隐而显。这样,一切思想言行自然就会合乎封建道德标准。

朱熹认为这种道德修养,最终的目的就是求仁。广义的仁是包括仁、义、礼、智一切封建道德的总的原则。仁指的是仁的本体,义指的是对仁的决断,礼指的是仁的具体仪节,智指的是对仁的识别。一个人求仁得仁,就是由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识别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这就是智。识别仁时,他又有充分的勇气决断,按照仁的原则行事,这就是义。他在按着仁的原则行事时,又能熟悉各种合乎仁的标准的仪式礼节,这就是礼。这样他才能完成求仁的目的。但完成求仁得仁的过程,归根到底有赖于战胜人欲、恢复天理,使人心服从道心,道心得到完满的表现。而仁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就是天理。

朱熹认为修养的目的是求仁,修养的主要方法是主敬。主敬,是指体认天理的涵养工夫,做到精神专一,庄重肃穆,怀“畏谨”之心如事上帝,贯乎动静,表里如一。如此行事,就叫持敬。总之,“敬”的工夫,乃圣门第一义。

宋代与史学

宋代是一个史学兴盛的时代。时代风云际会、文化相对普及,造就了许多杰出的史学家,一批重要的史学著作也产生在这个时代。在北宋中期蓬勃兴起的儒学思潮影响下,宋代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上,其次表现在编纂体例上。

新儒史学家们认为,历史不应是史料或史事的单纯记载。而应通过史实来考察和揭示其治乱兴衰的轨迹,最重要的是要把儒家思想作为是非得失的评判标准。在当时,要求在史学领域中贯注儒家义理的风气流行。《唐史记》作者孙甫认为:为史之道,在于“明治乱之本,谨劝戒之道”,《尚书》、《春秋》就是最好的典范;曾巩以“明理”、“明道”为史之要务,他以儒家之道为“天下之通道”,史家以此“明一代之得失”。他们已把史学作为弘扬儒学的工具了。

一,欧阳修的史学正统说

欧阳修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也是开创宋代史学新风的大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故欧阳修自称庐陵人。

欧阳修撰有《正统论》多篇,在宋代首倡史学的“正统”说,引起了热烈的“正统之辩”。他认为“正统”是“王者所以一民而临天下”,也就是说那些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王朝的时代才有资格称为正统。他赞同前人关于正统的两个标准,一是“君子大居正”,二是“五者大一统”。因为历史上有“不正与不一”的情况,所以欧阳修作“正统论”来予以阐述。欧阳修分析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正统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居天下之正,统一了天下。符合正统标准的有尧、舜、夏、商、周、秦、汉、唐。二是其始不得其正,最终能合天下于统一。勉强算得上正统的有晋、隋。三是其迹尚正,然两立不能合一,正统难以确定。这样的有东晋、后魏。四是既不得其正,又不能统一天下,难入正统之列,有魏、五代。

从欧阳修对各朝的“正统”分类可以看出,统一天下是最主要的标准。北宋《春秋》学重在“尊王”,“大一统”之说得以流行。

二、司马光的“资治”史学

司马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政治上,司马光守旧,竭力反对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长期辞官退居。其间写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起开始编撰《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历时十九年。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他在《资治通鉴》的正文之外,对某些史实加以附论,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史学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司马光在著述中,遵照据实而书的原则。自谓《资治通鉴》不立褒贬之法,不承担“拨乱世反诸正”的重任。也不谈什么正统问题,“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使善恶自见。在编纂方法上,司马光并没有采取《春秋》“微言大义”这类做法。他说“每患于载籍之繁”,史书浩如烟海,一般人都看不过来,何况是日理万机的君主了。因此删削冗长,举撮机要,纂成《资治通鉴》一书。“不书符瑞,不语怪力乱神”是此书的一大特点。

《资治通鉴》是以“资治”为目的的。就内容而言,是一部政治通史,是要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的。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大凡刑赏、仁暴、义利、信诈、名实、才德、奢俭等,足以为统治者做借鉴之用者,记之尤详。

司马光强调统治者“不可以不观史。善者可以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他认为,自尧舜以来,每言“稽古”,就是要以古为鉴。后代史家对于《资治通鉴》所起到的借鉴作用,予以高度评价。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序文中就说到,若不知《资治通鉴》,为人君“则欲治而不知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则“谋划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司马光表示,他作《资治通鉴》的目的是要以史明道。司马光是以自己所理解的儒学义理作判断历史“借鉴”作用的标准的,他把史学看做是“儒之一端”,后人指出此书“鼓吹六经,羽翼名教”,是有道理的。

重建儒家理想的纲常伦理和礼乐教化制度,是司马光“资治”的主旨所在。在《资治通鉴》开篇中,他就发了一通长篇大论,明确无误地阐述了这一主题思想。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礼”,也就是明确君臣上下等级关系的“纪纲”和“名分”问题。进而司马光详论了春秋时代的礼制及其衰败。这种思想贯穿于全书之中,充分反映了司马光的政治历史观。

三、会通史学观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郑樵是两宋之际的史学家,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有传。

郑樵勇于疑经,论史则鄙薄人云亦云、没有自己见解的陋儒。他在《通志·总序》中,批评当时的经史之学为“经既苟且,史又荒唐”,因此立志要挽救这种颓唐的局面。郑樵反对以朝代来划分历史,甚至说班固是全无学术之人,斥其断代使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违背了孔子、司马迁的“会通之法”。他要“会天下之书”,“会天下之理”,成就自己的学说。

“会通”是郑樵史学思想的核心。他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万国殊途,必通诸夏”,认为史学如能像孔子那样,总汇天下诗书礼乐于一手、通贯二帝三王之历史演变,才能“其道光明”,百世不及。他称赞《史记》是“六经”之后的伟大著作,是百代史官的范本。唐代刘知几提倡“通识”,希望“总括万殊,包罗万有”,郑樵欧阳修塑像继承了这个思想,希望总汇百家之学,通而贯之,使史学有一个总体性,贯通性。

四、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马端临(1254—1323),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末史学家。宋元之际,战事频仍,文坛凋落,马端临感悟到时代的沧桑之变,于是叙历代典制,仿唐代杜佑的《通典》,撰写了《文献通考》这样一部“会通”性质的大作。

同类推荐
  • 实用对联三千副

    实用对联三千副

    本书包括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待业店铺联、治学联、修养联、风景名胜联等20类。这些对联有吉祥联、阳光联、科技联、民间民俗联。这瞟对联即可用于民间年节办事书写,也可供楹联爱好者欣赏研究。文字优美、可读可用。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异能者:瞳

    穿越之异能者:瞳

    黑道少女被人追杀,意外穿越,发誓绝不会再过之前的那种生活。冷漠少年身世成谜,机缘巧合,与少女踏上探秘之旅。怪事不断,危险连连,但却有他相伴。“你叫什么啊?”“……我也不知道”“那叫你连好不好?”“你知道吗,我这只眼睛是红色的呦,我都不给别人看的,但我让你看哟。”“离开我吧,我只会给你带来危险。”“凭什么!我是你的头儿,还轮不到你命令我!嘤嘤嘤,我才不要离开你!”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命运却故意捉弄:“你们有自己的使命,不可能在一起”“呐,连,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叫你的名字了。再见,希望我们能再次遇见。”
  • 灵界驱鬼人

    灵界驱鬼人

    过个情人节,竟然发现了女朋友的一件惊天大秘密,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为灵界驱鬼人中的一员......
  • 鬼手妖姬

    鬼手妖姬

    身上的云纹胎记,指明了她一生的道路,从此,她开始了招惹无数桃花的艰辛历程:穿来的青梅竹马、一直以来被她当师父看的大师兄、还有娘亲给她定下的夫君又是怎么一回事!!谁告诉她她是什么时候惹上的冰山?!她这是要将天下美男各种类型全部收藏的节奏吗?陌辰、陌澈,将他们给小爷轰出去!小爷不嫁人!她既是天下第一公子,十三公子之首,又是六界第一美人,同时还身兼N职……她的属下们对此表示:跟着这个变态又无良的主子,能够活下来,真的是他们一种福分;她的男人们对此表示:我家云儿果然最厉害了;她的敌人们对此表示:我死得不冤啊!美人貌倾城,医毒更无双,风华不再有,绝世学难藏!
  • 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

    钟圻喜欢顾凉...吗?顾凉知道有很多人说——钟圻喜欢顾凉。有的人直接询问,有的人则是偷偷的议论,可是后来呢?后来顾凉某一天遇见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三人成虎的意思是,当初编织谣言的人都已经回归现实,唯独她一人被困其中。“钟圻,我也不知道我喜不喜欢你,只是在某个假期里我会突然很想念你,迫切的想要回到学校里,然后看上你一眼。他们都说你喜欢我,可是我告诉我自己,只要不是你亲口说的,我都不信。”高中毕业很久之后,那个时候顾凉仍旧年轻,某一瞬间她突然觉得,好似她一生的眼泪全部奉献给了高中的后两年。
  • 崛起吧青龙局

    崛起吧青龙局

    神盾局神马的算什么,我有青龙局。穿梭于无数个时间轴,搞坏一个个宇宙。
  • EXO勇气

    EXO勇气

    男主:朴灿烈,女主因为一次意外死去,再次重生遇见了那个上一世深爱却遥不可及的人,成了那人一生唯一的挚爱。可那个他太过耀眼,有太多人爱,她不敢告诉他她爱他.......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和他在一起?她笑着说:就因为太过喜欢,所以不要。看着星空,弹着吉他喃喃道:小恩,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十年以来我真的好想你......
  • 上古世纪之新纪元

    上古世纪之新纪元

    远古的历史已成为散碎的传说,战争的号角却不曾停止过吹响。背井离乡来到新大陆的哈里兰、兽灵、诺亚、精灵厮杀不断,原大陆的封印正在崩裂,隐匿黑暗的恶魔筹划着颠覆的阴谋。我们的主角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走出了荒僻的小村落里,迎接他的又是怎样的新纪元呢?故事就从这开始。
  • 中二仙

    中二仙

    人间的小仙你尽力了敢站在本仙面前已经证明了你的勇气诸君可愿随本仙乘风起舞滑天下之大稽无纲亦敢成神否?
  • 火恋

    火恋

    《火恋》是一部关于爱情,事业双奏曲的故事。年轻女孩刘芳到一家私人电视台去实习,其间经历爱情?阴谋?潜规则?包装成明星?打落低估?创业?总之是在一个五味杂陈的老陈醋缸绽放出一个绚丽的人生。
  • 诉情殇:秋枫红叶人不归

    诉情殇:秋枫红叶人不归

    你是我睡梦惊醒的幻想,我为你等待千年,却还是触摸不到你,就让我一直一直守护你。如果开始就是个美丽的错误,那就让它一直错下去,谁也阻挡不住我们在一起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