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7100000050

第50章 明朝后期(1522~1627年)(12)

残害忠良

周延儒既然得到崇祯帝的青睐,他在朝堂上的砝码无疑加重了。从此,他得陇望蜀,贪心更大了。本来就,不甘人后的周延儒此时便生了觊觎首辅权位之心。祟祯元年十一月,吏部会推阁臣,作为侍郎的周廷儒,暗中以为自己必定会被推举无疑。因为在会推阁臣之初,他即与他的临时同党--礼部尚书温体仁到处活动,与戚宛、郑养性、万炜和东厂的唐文征交好,作为内援。又花了8万锻两的巨资买通内廷,排挤东林党人。作为阁臣首选人物、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11人被推举,钱位列第一,而温、周两位野心勃勃的阴谋家财以“无素望”,未被列名,大出他们的预料。钱谦益的目的初步达到了,但此举却也加重了朱由检对大臣植党的怀疑。他见会推名单中无周延儒而大疑。而温、周见明的竞争不行,便利用这一点使出阴招--他们散布出流言蜚语,说这次会推枚卜,都是由钱谦益一手操持的。崇祯帝听信了流言,越发怀疑。周、温两人见时机成熟,一拍即合,在政治上搞了一次别有用心的联盟。他们利用崇祯帝的多疑,上演了一出恶人先告状的闹剧。由温体仁首先发难,“鸡蛋里挑骨头”,以钱谦益是否“关节受贿”为借口,旧案重提,集中火力攻击钱谦益,使崇祯帝怀疑他在植党,从而推翻整个会推名单,达到个人肮脏的政治目的。崇祯元年十一月初六日,朱由检召廷臣、科道官及温体仁、周延儒、钱谦益到文华殿,让钱、温对质。崇祯如此大张旗鼓地过问这件事,实际目的是想借此来消弭大臣的植党之祸。

钱谦益听得皇上要在文华殿召见自己,以为是宣布要他当首辅,于是穿戴好,春风满面地来到文华殿,垂首肃立在一边等皇帝开口。没想到皇帝一开口便是关于“关节受贿”的事。周、温这一招攻其不备,来得突然,一开始钱谦益还真懵懂不知所措。其实,天启元年(1621年)钱主持浙江乡试时,对考生假作的“关节受贿”之事一无所知,在发觉此事后又及时向朝廷报告了,最后还以“失于觉察”受到罚俸三个月的处分。审理这一案件时,观听者不下数千人,应该说是很公正的,没有什么疑问了。但在温口舌如簧的诘问下,钱谦益支支吾吾,一副理屈词穷的样子,又由于温体仁装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口若悬河地在崇祯面前陈述,这些表演更坚定了崇祯对大臣扶私植党的怀疑。这就构成了崇祯帝所最不能容忍的罪名,当下他便将替钱说情的大臣章允儒抓了起来。

作为温的帮凶周延儒,在这场闹剧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朱由检最后对大臣们大发雷霆的时候,周便趁机进言道说大凡会议会推,皇上明旨,下九卿科道,以为报公;不知外廷只沿故套,只是一二个把持定了,诸臣都不敢开口,就开口也不行,徒然言出祸随。温体仁观察皇帝的脸色,知道皇帝已经入彀,便装出一副极为可怜的姿态说他自己孤立,满朝俱是谦益之党,自己既然出面,就没有不恨他的人。他自己一人当然不能当众发怒。所以恳请皇上让他告老还乡,以避免惹来不必要的争端。其实这是他在以退为进的同时试探朱由检的态度。朱由检一听,如此之忠臣,哪里去找,于是说他不必离去。听了这些心理十分高兴。在周、温两人的夹攻之下,钱谦益只好“伏地待罪”。理所当然,这次会推的结果被付之东流,周、温两奸的阴谋得逞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延儒本来在群臣之中的评价就不高,这一下矛盾激化了。朝臣纷纷启奏:有的揭露周延儒“生平秽行”、贪污腐化;有的则指责周延儒与阉党冯铨的密切关系,不一而足。但朱由检对此都不屑一顾,而只是从自己心中对结党的厌恶与恐惧出发,一味地认为弹劾周的人越多,周在朝中便越孤立,就越不可能结党营私,于是更加庇护周延儒。

第二年三月,崇祯帝在文华殿召见周,君臣一直谈到深夜,谈了些什么,旁人不得而知。但后来没有什么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可知这是崇祯帝宠信周,欲委政于他的表现。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后金兵从防守薄弱的喜峰口突人关内,直逼京师,朝野震动。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大忠大义”的周延儒成了崇祯帝唯一可以依靠的救命稻草。他被破格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机务”,进入了明廷的最高决策层。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温体仁以同样的职衔人阁办事。生性机警,会耍一些小聪明的周延儒靠着揣摩皇帝的心意,通过一系列的阴谋诡计,终于从普通的一个廷官爬到阁臣,继而又由阁臣升到人臣极位--首辅。曾经为名利而奔忙的周延儒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从此,崇祯朝里乌烟瘴气;从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周延儒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还在他入阁的前二月,为了夺取皇帝的宠幸,进入内阁,他利用皇太极的反问计,做了件落井下石的蠢事。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今广东东莞)人,在蓟辽镇守多年,功勋卓著,富有谋略与胆识。面对日益败坏的国事,他身感责任重大,力图凭着一腔爱国忠君的热血,挽救危局。然主昏于内,哪有将领能建功于外的道理呢?崇祯二年正月到十月间,袁崇焕与皇太极议和,赢得了宝贵时间,修筑城池,整饬兵备,加强了宁锦防线,这是他善于选择谈判时间,取得了主动权的结果,然而事后他反遭崇祯帝的责备。

袁崇焕的存在,使蓟辽边防固若金汤,后金兵无法前进半步,只得绕道蒙古人边侵扰,皇太极气得牙痒痒的,加上袁崇焕曾用炮击死其父努尔哈赤,他更是非要拔掉这颗眼中钉不可。崇祯二年十月,清兵从大安口入关,威胁都城的安全。袁崇焕接到入京勤王的命令后,千里赴援,自以为是有功无罪。但京师里的人突然遭受兵祸,怨言四起,都说是袁崇焕故意纵敌。廷臣因为袁崇焕以前曾与金人议和,所以在不明真象的情况下也说他引诱后金兵来逼迫议和,将要缔结城下之盟。其实他们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他令人在京师散布谣言,同时又命令士兵在营中就此事议论纷纷,故意让被俘的两个太监听到,然后纵容他们逃走。两太监自以为刺探到了军事机密,回京后立即向崇祯报告。周延儒这时正愁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于是他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与温体仁勾结,推波助澜,诽谤袁崇焕,使平庸却又多疑的朱由检马上中了计。

十二月初一日,轻信又刚愎自用的朱由检在平台上召见袁崇焕等人。此前,袁崇焕正在前线调度指挥作战,得到皇帝的诏令,立即赶赴平台。他一到,朱由检便责问他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及援救、逗留两事,崇焕由于毫无思想准备,未能及时答对,立即被捆绑起来,交付锦衣卫下狱囚禁,最后被温体仁密疏冤杀,他的妻子兄弟被流放3千里。可怜袁崇焕,没有死在敌人刀下,竟倒在自己人的暗枪下。袁祟焕死后,本就人才寥若晨星的边关,从此更无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了。这为清兵今后长驱直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袁崇焕同难的还有一人叫王洽。他是当朝的兵部尚书,在这次后金兵入侵中,他急召各部入京,但由于金兵势大,不能抵挡,京师被围。崇祯帝忧心如焚。作为礼部侍郎的周延儒诬陷道:“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乘张。”检讨项煜背后捅刀子:“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昏聩的崇祯竟然点头答应,将王洽下狱。第二年,王洽在狱中病死后仍被问成死罪。本来,王洽死后,周、温还想以此为藉口,制造更大的“株连”,只因同党中无人敢出头而作罢。这样,周延儒助纣为虐,自毁长城,驱除异己,在排挤了钱锡龙与成锡命等人之后,终于踏着别久的头颅与肩膀登上了首辅的荣耀权位。权力是一种中性工具,掌握在正义之士手中,可以为天下苍生造福,而一旦被凶险狡诈之徒利用,则后患无穷。

手握大权

周延儒一朝大权在握,自是颐指气使,妄图排斥朝中所有不听命于他的人,他睚眦必报,不放过任何一个报复的机会。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他在崇桢元年时为顺天府尹,对朝廷忠心耿耿,赤减一片,但性格喇烈,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他刚上任便上疏指出崇祯帝“求治之心,操之太急”。崇祯五年,刘宗周“进祈天永命之说”,他写道:“然大君着,天之宗子,辅臣者,宗子之家相。陛下置辅,率由持简,亦愿体一人始生之心,毋驱除异己,鞲朝士以大狱,结国家册党之祸,毋宠利居成功,异人主以富强,酿天下土崩之势。”真是字字切中要害,句句射向大奸臣,其忠肝义胆,昭然若现。周延儒、温体仁见后气得发抖。当时正在祷雨,刘宗周自称患病,延儒便抓住他的这个小辫子,“指为偃蹇”,希望激起崇祯帝的怒火。朱由捡果然“拟旨诘之”,命令刘宗周陈述人才的状况及使兵饷充足的办法,幸亏宗周胸有成竹,从容“条画以对”,两人的阴谋才没有得逞。势倾朝野祸国殃民“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可是心怀鬼胎,经常挖空心思算计别人的人,便害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身败名裂。同时,有极强权力野心的人又想在庙堂上一呼百诺,当然想要培植自己的私人力量,以求树大根深蒂固,好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

为了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周延儒不惜任何代价。他引用大同巡抚张延拱、登莱巡抚孙元化。又使他的哥哥周素儒冒充锦衣卫籍,给了他一个千户的职位。他的家人周文郁平庸无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因周延儒得道,他也跟着上了天,被擢升为副总兵,简直是视国家军政为儿戏,将国家大事当家事。权与钱是形影不离的难兄难弟,当初一心一意往上爬的周延儒深知个中三味。居庙堂之高后,他忧的不是民,而是钱包。他上任后就接受巨盗神一魁的贿赂,私囊中饱。在接受他的姻亲陈于泰送的美女、金钱之后,竟将陈拔为廷试第一。他与武弁李元功亲近,借李元功在外招摇收受贿赂。此外,他还包庇刘宇烈等人,当然这也是贪欲对他的作用。周、温联盟事件过后,崇祯并没有从中看到幕后的隐患,反而得出朝廷大臣不忧国事、结党营私、借机报复的结论。他还大发感叹:“朕几误!”一个贪权庸碌之辈,在朱由检的眼光里竟成了有经天纬地、能挽救社稷于危难的人才,这当然使当时的正义之士心惊胆寒。

周登上首辅的位置后,除了能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中整天算计他人、培植私党以外,政治上却将崇祯帝寄予他的厚望抛在脑后,因循苟且,无所作为。在私人生活上,他不但酗酒,而且好色,前所述陈于泰贿送美女便是一例。周延儒五毒俱全,他败坏士风的行为,就是他的同伙温体仁也比不上。温体仁“为人阴鸷,机深刺骨,一言辄陷人于罪”,为了揽权争宠,什么绝情丧义的事他都能干出来,但他还有一点可取:“不纳苞苴是其一长矣。”但“天聪睿断”的崇祯对周的这些行为却一无所知,在朝臣愤而攻之时,一味庇护周延儒,还要“优诏褒答”,可见周在皇帝面前的演技有多高。

窃取高位的周自然要利用自己这棵大树去遮荫他的亲戚子弟,于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的奸贪伪诈,一一传给了他的侄男子弟。有他作后台,周氏家族在宜兴家乡横行霸道。他的子弟和豪奴悍仆抢男占女,盘剥乡民,胡作非为,弄得一县鸡犬不宁。由于县官的袒护,当地人告状无门。人们的怒火最终喷发出来,老百姓扛着锄头,“群聚数万人,蜂拥两家,杀其仆而焚其庐”,“发其先垄”,把周家的祖坟也给刨了。挖别人家的祖坟是要犯重罪的,后来崇祯帝挖李白成家的祖坟也是秘密进行的。但众怒难犯,周延儒权势再赫然,地方官与巡抚御史也不敢公开袒护,只好“枷责豪仆以谢诸汹汹者”而不了了之。

东窗事发

“小人之交甘若醴”,但这只是在相互利用时,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后,便会立刻反目成仇,交情破裂。

温、周两位在拱倒钱谦益、诬杀袁崇焕,相继进入内阁之后,他们的同盟也寿终正寝了。周由于资格比温体仁老,所以先入阁,并担任了首辅。首辅这一宝座同样是后入阁的温体仁所垂涎的。尽管温体仁的入阁,周延儒曾“鼎力相助”过,但为了权力,温体仁不惜过河拆桥,取而代之。他一面刻意做得柔顺谄媚,使崇祯被吸引过来,另一面又在周面前表现得屈己谨慎。其实暗中却与内廷勾结,同时刺探周的隐私。最后,他利用一系列对周延儒不利的事件,以四大理由对周弹劾:第一是包庇刘宇泰、陈于泰,放纵孙元化,第二是接受“巨盗神一魁贿”,第三“使游客李元功借势威人”,“招权罔利”,第四是“目陛下为羲皇上人,语谆逆”,唆使其党羽向周延儒发起轮番攻击。周山穷水尽,最后只好“引疾乞归”。震怒的崇祯帝在周延儒被千夫所指的情况下,仍“赐白金,彩缎,遣行人护行”,使周体面地回到了家乡。周愤愤不平地回到家乡后,便主动与东林党人交往。

同类推荐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热门推荐
  • 路上捡到失忆男神

    路上捡到失忆男神

    只是出来买包卫生巾经过这里,竟然捡到了一个美少年!那时的我们,就像夜空中璀璨夺目的星星,身上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一起闪烁,以为能到远方。幸福若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无论这双手,经历多多少少翻云覆雨,都在拼命地想牵着最爱的那个人的手。沉思两个人的世界,她却不知去向,独身离他而去。青春的我们,都在努力。可是,时间再也回不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倾城:王爷轻一点

    绝色倾城:王爷轻一点

    出生时间被写错竟然要她来一次穿越之旅,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原本以为古代生活会很是不错,可谁知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王爷,你可否告诉我?”
  • 至尊狂妃之逆天神医

    至尊狂妃之逆天神医

    她,21世纪顶级杀手“妖姬“又是杀手界喜好制毒的“鬼医”,她的任务从没失败过.........却惨遭男友设计陷害,竟然....穿越了?!痴傻?!无法修炼的废物?!欺她辱她?!没关系现在开始我会一一讨回,让你们尝尝被废物踩在脚底下的滋味......额....却被一只无赖缠上...“清儿,为夫好想你........”“......“
  • 剑宗神决

    剑宗神决

    龙吟清谷深,千里葬剑痕。鬼武泣幽境,天殊荡魔氛。上古至圣三剑经,万世更迭觅至宝,为名为利,为情为愁,中原正道剑派与异域鬼道邪魔,殊死博弈之战何时方休?一个初涉尘世的温婉少年,一步一昆仑地漫步在这曲折离奇的苍茫剑途中,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武学剑招,法力无边的无极剑阵,如梦似幻的天外仙境,风格迥异人物个性,都作了淋漓尽致的真情勾勒。本书是作者“墨染皇都”首部倾心之作,瑕疵难免,但仍希望瑕不掩瑜,少侠们,随我一同进入这“剑起千秋劫,剑道挽九歌”的神决剑途吧~
  • 凤睥苍穹:废材逆天大小姐

    凤睥苍穹:废材逆天大小姐

    她,27世纪最让人恐惧的暗夜女王——夜如梦;最让人迷恋的绝美神医,清纯而又魅惑,嚣张而又懂得内敛。黑白身份,双重性格,霸气绝伦。却一朝穿越到一个废材身上,啥?草包?花痴?废材?呵呵,有眼不识泰山,等着吧,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且看雏凤展翅,一鸣惊人,凤睥苍穹!“嗯,我把我的怀抱借给你一辈子,酬劳嘛,嗯,当我一辈子的老婆吧!”“去死!谁要当你老婆!”那个传说中的翩翩佳公子怎么可能是眼前的这个流氓呢?嗷嗷嗷!还我原本风度翩翩的太子殿下,他不是酱紫的!一起来看看这对腹黑的人儿如何称霸天下吧!
  • 小生背时

    小生背时

    一个被厄运诅咒的男人,一出生胸口就被打上了烙印,霉运缠身,还极易招惹鬼怪、妖魔,连抓个蛐蛐都不安稳,差点丢了小命不说,还因为烙印的关系被遣离了自小长大的村庄,从此与叔父等亲人分离。可世事难料,他竟无意中走上了一条修仙封神的道路,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易烊千玺在爱我一次

    易烊千玺在爱我一次

    前面的21章小说就不要看了。十年前他承诺她放心吧,即使我对外界说我不早恋。可我对你的爱一直不变。少女依偎在少年的怀里安静的睡去。她爱他,他也爱着她,少女依稀记得他的妈妈和她说的话,少女决定离开他。刚见面的两人是彼此厌恶对方。可两个人却没有想到会爱上彼此。她离开了他,他痛苦不已。而她也是痛苦不已。为他的未来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的这一段感情。10年之后再续前缘。十年后曾经的少年,变成了风流潇洒总裁。10年后的少女已变成凹凸有致的美女。她因朋友的嘱托上了有他的节目。当他知道了她又回来了,就狠狠的欺负她,让她知道那些年没有她的日子有多痛苦。当他知道了真相又会如何呢!(小说里面会写)
  • 大罗金天

    大罗金天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救世主圣帝临死前说过,我会让下一个圣帝诞生的。'于是,一位少年在修仙路上遇到数种宝物,背负重任,灭除古魔!
  • 超学女王

    超学女王

    本书电闪雷鸣,入坑谨慎,请自带避雷针,受伤概不负责
  • 神帝溺宠:魔妃很天才

    神帝溺宠:魔妃很天才

    前世她为魔界之主魔后,他为神界之帝神帝。两人因儿时一次玩闹成为彼此唯一玩伴日久生情。经历无数也并未分开,却无奈四界之内,竟有三界阻碍二人成婚。最终被迫分离。神魔大战之上魔后用尽全身玄力,将神帝的剑刺向了自己身死魂散。神帝大怒,怒自己无能,没保护好她;四界大乱又如何,没了她,这世界他又有何眷顾。那一天神界魔界人界所有阻碍他们的人,介被神帝手中之神剑所杀,一时间血流成河。神魔大战结束之后,神帝千夜子璟为让魔后冷雪尹能够得到转世重生,在世界兜兜转转千年终于找到聚魂转世之法。这一世再无任何人可以阻拦他和她,没有使命,没有神和魔的纷争只有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