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28

第28章 评论(4)

丰子恺的散文写作则表现为一种率真。作者饱受艺术的熏陶,真可谓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信笔所至,不假雕凿。用赵景深的话说:“他只是平易的写去,自然就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其实丰子恺这种文心除了性情外,还有识见。“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他接受李叔同的教导,认可了“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如此识见,再加上率真的性情,便成就了《缘缘堂随笔》那种平易清新而又趣味盎然的文风。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其实文风也一样。至于仍有相通的一面,则或许可以说明写作往往出之于一种自觉的意识,才不致漫然下笔。不过对散文来说,写作的状态在有意无意之间,最有兴味。关于散文写作,俞平伯在《重刊〈浮生六记〉序》中说:“文章事业的圆成本有一个通例,就是‘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这个通例,于小品文字的创作尤为显明。”为文当有感而发,不必强作。从这里,即可见一种良好的写作心态。

(原载于《写作》2005年8月)

反思散文的虚构

古时所说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则散文与韵文都不是某一体裁,而是一个类别,也可以说就是语言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现代以来的文学观念接受外来影响,流行的是诗、散文、小说与戏剧并列的四分法,这样散文就成了一体。不过理论上的要求并不对应于写作的实际,可包容于散文中的文体仍有许多。其中有的是延续着传统的,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带有时代特色,如小品、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这些体裁的写作不尽是文学的,但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又如何来界定,尤其是面对虚构这样的问题。也许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写作,仍可以诗与小说作为参照。散文可以像诗那样经营意象,但不是为了诗意的升华;散文可以叙事,但不像小说那样讲求叙事的完整。散文的空间,或许正在于诗与小说之间。立象以尽意,诗中写的是意象,小说中多聚焦于人物的形象,散文则是着眼于来自生活的印象,不外乎观察与体验。大致说来,源于观察的较为新鲜,来自体验的更加真切。散文是由印象出发的,文中多有细节与场景,并不追求叙事的完整,这才显得散。又不如诗那样概括,仍是有别于诗的文。

叶圣陶在《未厌居习作》的序中说:“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意想畅畅快快地写出来,在日常生活上就有不少的便利。”因而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也早已成了共识。文学创作,需要生活基础。不过大多情况下,生活所能提供的素材是零散的。为弥补这个不足,就需要想象的发挥了。想象中,免不了有所虚构。但汪曾祺在《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中这样说:“想象和虚构的来源,还是生活。一是生活的积累,二是长时期的对生活的思考。接触生活,具有偶然性。我写作的题材几乎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个作家发现生活里的某种现象,有所触动,感到其中的某种意义,便会储存在记忆里,可以作为想象的种籽。”在汪曾祺看来,想象是回忆或经验的重组。想象不是凭空发生,而要有生活的底子。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合乎情理。就写实与想象的关系来说,想象可视为写实的延伸。本来只要认可了写作不是照搬生活,那文中不妨有些虚构。散文中,为了行文的紧凑或事件的完整,也可有所添加,但又不可完全等同于虚构的文本。周作人晚年写了《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等,里面讲了不少与鲁迅的创作有关的事,尤其是提供了一些生活原型,与鲁迅所写的就不无出入。不过在小说中加以虚构,本就不成问题。只是散文中也有这样的写法,比如《风筝》一文中写到踩碎了小兄弟的风筝,据周作人的回忆就不是事实,或者说事实没有那么严重。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主旨的需要才加重分量的,从而表达出不懂儿童心理的一种救赎。

一般讲散文的虚构,多是指其中的叙事而言,而作为参照的就是小说了。作家莫言说他没有到过俄罗斯,照样写了《俄罗斯散记》,材料来源当然是间接的,出于书本或影视传媒,再加上一些叙事的穿插,但这是一种并不在场的写作。作者本是写小说的,叙事正是其长处。就文本而言,此种写作可以是散文化的小说,却不是小说化的散文。散文,就意味着自我的在场。汪曾祺在《散文应是精品》中说:“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是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小说家的长处在于写人,不过同为写人,在小说与散文中仍是有所区别的。散文中的人不能像小说中那样可以虚构,从而发挥叙事的长处。换言之,散文中的人是受生活限制的。虽有诗的成分,仍要以真为主。汪曾祺说小说家的散文笔下有人,除了观照上偏向于具体的人事外,或许还在于文中有个我在。散文的特征,就在于处处不离一个我字,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虽说为他人作传,其实仍是程度不等地写着自己的。就是转而写草木虫鱼,也为的是能从中显出性情的观照来。

散文中有一个自我,这是无法虚构的。凡所观感,都有一个自我蕴涵于其中。甚而,散文的写作对象往往就是自己。因而如何面对自己,这才是散文写作中无法回避的。《蒙田随笔》的作者说,他自己就是这部书的材料。“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自己就是写作的对象,这是对散文的最好界定。但从自我的角度来说,还有小于我与大于我之分,而自我恰在小我与大我之间,这就需要写作者的真诚了。不用说,时下的写作如同别的艺事一样多有策划之义,严肃些的尚不失一种整齐,此外花里胡哨的所在多有,不一而足。至于那些应景文章,比如到了什么节日就写上一篇之类,则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策划。然而俞平伯在《重刊〈浮生六记〉序》中说到:“文章事业的圆成本有一个通例,就是‘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这个通例,于小品文字的创作尤为显明。”为文当是有感而发,不必强作。

对散文来说,叙事只是一个因素,正如抒情与说理一样。发挥叙事的长处,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再说属于小说的擅长,不必要求散文也能做到。文体各有擅长,或者说各有表现的空间。若以小说的叙事转过来要求散文,没有多少道理。且小说作为优势文体,也在找寻与影剧的嫁接,其境况已大不如前。当然不是说小说也将被取代,而是别的艺术也在发挥叙事的长处了。在小说文本中,整个叙事框架都可以是虚的。倘若在散文中也这样整体地设计,那就与小说没有什么差别了。大致说来,散文中应有真实的印象、场景或细节,只是由此发端,再引申开去。因而散文中的叙事可以是缘起,也可以是补缀。叶灵凤在《我的小品作家》中说:“小品文是应该无中生有的,以一点点小引为中心,由这上面忽远忽近的放射出去,最后仍然能收到自己的笔上,那样才是上品。”当然行文中并非真的无中生有,仍有那一点小引的,这小引其实也就是感触或印象了。由感触出发,如此作文为的是还能够落到实处,免得蹈入虚空。散文中所写的不全是无中生有,却又不局限于那点有,才能拓展开去。就此而言,散文也是虚实结合的。换言之,散文总是由写实出发,进一步则是写意而已。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08年7期)

简论散文的实与虚

散文的实与虚,可实中有虚,也可虚中有实。先说实中有虚,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中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文眼,作用是在情绪上涵盖下文。心情的苦闷,当然有时代及个人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彷徨中苦于无路好走,不过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交代。倘若那样,不仅入题不够直接,还显得啰唆,所以只需一笔带过。至于下文所写,当然就是如何遣闷了。散心需要一个静境,而荷塘是一个适宜的去处。中间三段写荷塘月色的文字,各有侧重。先写荷叶荷花,再写塘中月色,最后写四面蓊蓊郁郁的树,则是必要的背景。这样,一个静谧的情境便形成了。只有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难以对应到心境上去。因为作者虽然在漫步中获得了一些喜悦,但终究抵不过愁闷,所以只能通过一句话排除在外。从这里,或许还可见出诗与文的不同。在诗中这样的细节可以不写,在文中则不可一概忽略,这正可表明散文家写实的一面。且针对他人的异议,作者还特地撰文表明自己确实听到过蝉声。这样的辩解,大可表明作者的观感是基于写实的。

当然,现实的境况不管如何渲染,总是有限,只有想象不受这个限制。由现实而想象,便进入虚写的层次,写的是另一种安慰。因莲想到采莲的旧俗,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作者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里的“热闹”与上文写蝉声蛙声的热闹,字面反复,但一者出于现实,一者出于想象。还有一个词是“风流”,二者并举,也可见出一种向往。文中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具体描绘了采莲的场景。那采莲的场面及人物的活动,情景如画。“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热闹也罢,风流也罢,毕竟离现实太遥远了。接着又引用《西洲曲》的诗句,仍是写采莲的。诗句中有“莲子清如水”,便又由眼前见不着水而想到江南的流水。这样地惦记着江南,又添出一种乡愁来。作者一边想,一边往回走,又由想象回到现实。现实是到了自己的门前,照应开头,环境气氛仍是寂静的。

再看虚中有实,比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文中所说的空中楼阁,是指一个理想的居处。为了突出空中楼阁之义,作者将建于山上的一座小屋写得甚为空灵。唯有空灵,才不碍于精神的往来,即作为一个精神的居处,超然物外。不过,空中楼阁并非全然浮于空中,也还要落到实处。那居处是在山上,先写小屋与山的关系。“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里把点缀在山上的小屋比作风帆及飞雁,呈现出一种灵动来。再写小屋与树,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色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里所说的“含蓄而有风度”,自是精神上的比拟。由近看改为远观,“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里的“轻灵而自由”,也是有虚有实。接下来写小屋的领土与领空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那有限是实在的,而无限则是空灵的。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用花蕊的绽开与收拢来比方小屋的光线变化,甚为巧妙,可谓妙喻。至于小屋与外界的沟通,是一条山路。“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小屋,是一个独立安静而又理想的栖息地。“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烟雾与星光及月影,都有助于表现出小屋的空灵。相形之下,那山与树及山路等,则是使其落到实处的。

就实与虚这一对审美范畴来看,最好的就是虚实结合。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说:“‘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散文中太拘于实,就无法展开心灵,或者说想象的翅膀飞不起来。但若过虚,又有可能无所凭依,显得太缥缈。换言之,落笔于具体的印象与细节及场景等,才算落到实处。但还可发挥想象,驰骋才思,自如地表达出精神意趣来。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年12月)

散文的叙事

叙事,顾名思义,就是叙述事情,以事件的呈现为主。对应于文体,叙事可以说是小说的擅长,包括情节的设置及角度的选择等。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之分,有的还有序幕与尾声,从而力求波澜起伏。角度有全知的,也有通过某个人物来叙述,还有就是人称的变换。就技法上说,又有悬念、抑扬、意外、突变、逆转、巧合、张弛、虚实等,甚为多样。相比起小说来,散文的叙事虽也可追求情节或事件的完整,但更多是片断的呈现,包括印象、细节及场景在内。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热门推荐
  • 少爷么的巨星之路

    少爷么的巨星之路

    千陌槿扮男装和其他四位古老家族的少爷闯入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而她的神秘身份是否会暴露?
  • 混乱的命运

    混乱的命运

    对于卫宫士郎来说,原本应该对他来说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普通的冬木市。多年之后,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却充满诡异的混乱。原本早以死去的魔术师杀手卫宫切嗣。不仅没有死去,而且还莫名其妙的多出了妻子爱丽斯菲尔和女儿依莉雅斯菲尔。而且还与士郎成为了陌生人。原本和士郎一起生活,情同姐弟的藤村大河。不仅不是士郎印象中的高中英语老师,而且还没有任何关于士郎的记忆。对士郎来说,唯一熟悉的只有那空荡荡的大宅子以及过去改变了士郎命运的火灾。在冬木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作为士郎故乡的冬木,对士郎来说现在却仿佛是一个熟悉的陌生地...好吧,其实,以上简介可以忽略不计。反正不是重点,这只是个卫宫士郎充满活力的故事
  • 纨绔小子闯江湖

    纨绔小子闯江湖

    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江湖风起云涌,英雄美人,爱恨情愁,乱世风波叠起。势均力敌的江湖门派,孰强孰弱,谁主沉浮?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大笑江湖!
  • 暗夜之吻

    暗夜之吻

    洛丽塔,妈妈是血精灵(以前精灵,转变成了血精灵),爸爸是人狼(初代血族和狼人的混血),而她则是血狼。她来到人类世界的达特茅斯大学!按她的说法就是来人类学校体验生活。但没想到是她救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后来被转变成血族。但事情还没完,学校遭到奇怪的攻击事件,凶手是别的血族和巫师,但矛头却指向那个男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更多无辜人受到攻击。洛丽塔该怎么办?男孩该何去何从?!
  • FQ财商:推开财富之门的50个秘密法则

    FQ财商:推开财富之门的50个秘密法则

    FQ(金融智商)是指一个人对所有财富(泛指所有的资产,包括品牌、人脉、时间、技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认知、获取、运用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财商,才能在今后的事业中游刃有余、人脉旺盛,机会自然也就接踵而来,对财富的渴望就有可能变成希望,变成现实。对于青少年来说,财商是迫切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FQ财商:推开财富之门的50个秘密法则》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合理利用金钱、学会合理储蓄、提升消费的智慧、培养赚钱的方法和习惯、正确看待金钱等方面,以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向青少年朋友阐述了财商的重要性。衷心希望每位青少年都具备使自己致富的优秀财商。
  • 帝少盛宠:夜枭甜妻1块1

    帝少盛宠:夜枭甜妻1块1

    (宠文)苏素依对天发誓,她去夜家只是为了做女佣,替苏家还恩的。可为什么……“我抗议!我不要陪睡,陪结婚,陪生孩子?”“抗议无效!”男人霸道狂狷的将她拥入怀中,“素依,谁让你注定是我的女人呢?”然后,婚后,他千方百计让她生孩子;她费尽心思要离婚!“老公,我给你买了一顶帽子,是绿色的哦,而且是绿得发光发亮的。”为了离婚,她苏素依不惜自毁名节。可是……“夜少爷,少奶奶说得都是谎话,我有录像录音为证!”男人还未发飙,那个自称是苏素依出墙的对象就一股脑儿的坦白从宽了。自此,苏素依的豪门阔太生活开始了,只是……为什么她的老公不会老?而且好像还会……特异功能呢?
  •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散文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散文

    这本《用耳朵听最优美的散文》以“用耳听”为学习理念,精选了130多篇精致散文,均用词精准简洁,语句流畅优美,将引领学习者进入趣、情、爱与理的博大世界,使其更加充满信心地去追求梦想。每篇文章并配有导读语、词汇注释、长难句解析、背诵指数及外教精心录制的录音。本书将为学习者展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并使其英语学习更上层楼。
  • 七年

    七年

    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美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她叫沈思思,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生。从小生活在景阳市的她,高中时期去洛水高中念书,辗转反侧的徘徊中邂逅了瑰姿艳逸的童乐,认识人生众多知己蓝颜。然后举案齐眉,待嫁新装。她认为他是她这辈子永远无法度过的劫。只是时光苍苍,风过添伤,曲终人散那一刻,花自飘零水自流。
  • 魄玄

    魄玄

    现代都市玄学,道法与法术的结合,还有一些
  • 深宫弃妃之皇上独宠

    深宫弃妃之皇上独宠

    凌香自打十五岁入宫,就一直安安分分的做着答应。可自从她娘和爹惨遭杀害过后,就决心要报复杀害她爹娘的人。一日在荷花池边,偶遇皇上,天降宠爱猛然袭来,她却不能忘记爹娘的死因,误会丽贵妃,霸道皇上插手查清此事。皇后设计陷害她,绝情皇上直接打入冷宫。从此,小答应一步一步升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