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机场的苏联志愿飞行队不仅仅参与对日空军的作战任务,而且飞行队的指挥官还担负着搜集在中国的日本军队情报的职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并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四川盆地的闭塞,对情报搜集工作十分不利,苏联上级军事指挥机关决定从成都基地选派精干的人员,到中国一些被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以合法的身份活动,设立电台,扩大情报搜集的范围。通过观察,雷恰戈夫上校认定,季娜是在基地所有苏联志愿人员中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上校派一名通讯员去找季娜。季娜听说最高指挥官要见她不禁大惑不解,但还是随通讯员来到了上校的办公室。上校看到季娜后示意她坐下,先对她的工作进行了极大的肯定和赞扬。然后自然而然地谈起了战争的形势:“季娜,你应该知道,现在的战争非常激烈,德军纳粹分子越来越猖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野心勃勃地想吞掉我们,而且战争迟早有一天也会蔓延到苏联。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战士在沙场上出生人死,浴血奋战,也要有人和敌人斗智斗勇。在所有的战争中,情报战永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准确的情报能让我们减少损失,事半功倍;而错误的情报会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现在,我们正急需大量优秀的情报人员,只有他们搜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才能更好地保证战争的胜利。我找你来就是想告诉你,经过我的考量,觉得你非常适合于做这项工作。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从事这样危险的行动。”
上校的一席话让季娜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因为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间谍搭上关系,她只是一个战地服务人员,根本没经历过有关情报员的培训。她仔细梳理了一下上校的话,便爽快地答应了。虽然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季娜有着勇敢顽强的性格,从来不惧怕危险和挑战。深藏于内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更是让她愿意为祖国的和平与安全做任何事情。
上校对她的回应非常满意,同时他也知道,季娜现在的条件还不能适应那些惊心动魄的工作,任何一个间谍的成长都需要通过最初的训练和一次次行动,才会积累到更多的经验,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此,上校立即与苏联国内联系,让他们速派一个专门的培训小组,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正在培养未来的谍报人员,只是声称要给飞行员们进行健康普查,实际上,这个小组专门为季娜而来,他们将对她进行短期但颇有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
也许在外行人看来,间谍工作的确是危险了些,但还不至于整天在炮火中穿行。尤其是女间谍,往往牺牲一下色相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她们想要的东西。事实上,没有哪一个间谍,是完全没有经历过专业性培训就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这样训练既是保证窃取情报的成功,也在保障着情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所以马虎不得。
特别培训小组抵达后,抓紧时间开始对季娜进行专业培训。试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个可以出手的情报员也实属不易。好在教官教得用心,季娜也做得认真。她的聪明和勤奋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通常季娜都会训练到很晚,把教官教的东西一遍遍重复演练,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无线电收发电报、反跟踪、反窃听、反审讯等多项技能在季娜的努力下都一一被攻克了。
强化训练以惊人的速度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季娜将要以实际行动向间谍这个职业迈出第一步。面对即将去执行任务的季娜,专门小组经过反复思量,最终为她确定了一个合理又恰当的身份。他们要季娜牢牢记住自己新的“身世”:1916年出生在新加坡一个中等英裔家庭,名字叫“艾伦·蓓薇”,在新加坡上了英语小学和中等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打算到上海寻找更好的深造机会。父亲是专门制造包装茶叶、咖啡用木箱的小工厂厂主。
季娜将这些全部牢记在心,从此,季娜·彼得罗娃这个名字要在一段时间内消失了,她是艾伦·蓓薇,并且摇身一变成了阔小姐,既而进入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艾伦·蓓薇的第一步是乘船去上海。当她在上海港走下舷梯的时候,中国陆军参谋部设在上海的情报站人员已等候多时,并把她送到了事先准备好的落脚点一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
艾伦·蓓薇提着自己简单的行李,走进了这座当时全中国最豪华的旅馆,将她此行最重要的物品一一只不大的小皮箱放进了衣橱。在这个小皮箱里,装着足够使她在中国生存半年的活动经费。在饭店的前台,艾伦·蓓薇一次性付给了账房三个月的房钱。尽管她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个房租昂贵的饭店里住这么长时间,自信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租到便宜的公寓,但是她必须这样做,因为这都是出发前由特派小组计划好的步骤,在上海一定要出手大方阔绰,这样才像来自海外的英裔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
一段时间之后,艾伦·蓓薇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住处,但她有意地在旅馆里拖满三个月,其他一切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掩人耳目,她故意在一家教会办的医学院里报了名,以继续深造的理由让自己的行动更不被人注意。
时间过得很快,各种准备工作也都一项项得到了落实。根据当初在成都所定好的活动计划,艾伦·蓓薇准时向她的联系人发出了约会的暗语通知。他们秘密见了面,这位化名“林克”的年轻人身材高大,长得也很英俊,谈吐问既有文雅之风,也隐隐地透着军人的英气。
初次相见,他们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彼此的情况,更为具体的行动任务还要等上级的通知。不过,艾伦·蓓薇从林克那里获得了有关自己家人的近况,这让她十分惊喜。毕竟很久没有联系,虽然她离开了祖国,但是没有一刻不想念着家乡的亲人。林克还告诉她,以后上校那边有什么消息,或者国内的上级有什么指示,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来通知她。
自从和这位同样化装成英国人的同胞联系上之后,艾伦·蓓薇孤身一人在异乡的寂寞感也有所减少,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了战友,也多了个可以说说话的朋友。在他们第三次会面时,林克给她带来了重要的国内机关的指示:情报战可以启用了。
此后不久,林克专门给艾伦·蓓薇送来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和密码册,并教给了她基本的使用方法和隐蔽方法。虽然她在国内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但面对一台新机器,需要认真探索和努力熟悉。就这样,艾伦·蓓薇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中。白天她只用不多的时间到这个上海有钱阶层子女们集中的学校里读书,那是她必须打的幌子。然后再用更多的时间借着购物的名义到处走走,反正谁也不会怀疑一个阔小姐为什么热衷于购物,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熟悉环境。晚上,她偶尔会陪房东太太打打牌,用这种无聊的消遣和融洽的气氛来证明她的确是个开朗大方的闺秀。但是到了深夜里,才是用无线电约会的时间,她偷偷地架起电台与上级联系。
艾伦·蓓薇经常在夜里辛勤地工作,而且毫无怨言,让她欣慰的是,无线电波为她和自己的祖国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她在发出联络员送来的所有情报的同时,也会收到许多国内和欧洲战场的消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种消息的传递工作,并知道这些对于战争来说相当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