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径来剔除祸根,则人生的灾患便可消灭过半。
——爱迪生
(一)
1888年2月的一天,爱迪生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中埋头忙碌。秘书走到他面前通报说,有一位名叫埃德沃德·麦布里奇的客人来拜访他。
麦布里奇是当时的一位著名的摄影师,他曾进行过一次特殊的试验,就是沿着跑马场的跑道架设了一连串的照相机,这些照相机的快门通过电线与铺设在跑道上的木板相互连接。当奔跑的马一踏上木板,照相机的快门就会被打开。这样,照相机就可以连续拍下马在奔跑时的照片。
麦布里奇将所有的相片放在一起,投射到屏幕上后,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一匹奔跑的骏马在屏幕中间起伏腾跃。如果再加上马蹄声和鼻孔不断的喷响,任何人都会认为眼前就是一匹有血有肉的骏马。
麦布里奇又用同样的方法拍下了其他动物和鸟类的动作,然后将它们装入一个他命名为“动物图像反映机”的装置上。接着,他就带着这台机器到美国各地进行表演。对于看惯了静止图片的人们来说,第一次看到动态的画面,其惊讶程度可想而知。而麦布里奇也因此一举成名。
这次,麦布里奇刚好来到西奥兰治表演,当地的报纸对他进行了连篇报道。当爱迪生看到关于麦布里奇的介绍后,若有所思地对同事们说:
“可不要小看这个动物图像反映机,这里可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没想到,现在麦布里奇主动前来拜访爱迪生了。原来,麦布里奇也十分钦佩爱迪生的发明才能,这次前来,就是希望可以与爱迪生商谈一下,看是否能将自己的机器与爱迪生的留声机结合起来使用,创造出更好的影像效果来。
麦布里奇的提议正好提醒了爱迪生。其实早在对留声机的改进过程中,爱迪生就曾萌生过这样的想法:是否能够发明一种机器,可以像留声机给耳朵带来愉悦的感受一样,也能为眼睛带来快乐?而现在,麦布里奇将自己的想法说给爱迪生听,让爱迪生原本朦胧的设想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虽然麦布里奇拍摄出来的影像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但他的拍摄方法却十分繁琐。仅为拍摄马在一分钟内的奔跑,就需要在跑道上沿线架设720架照相机。而且,这样拍出来的照片,马匹都是在照片中的相同位置。虽然连贯看,马匹的腿是在运动的,但马的躯体看上去却并没有移动位置,只是背景在向后飞掠而已。
这时,街头的一种“转盘画”的游戏设备提醒了爱迪生。这种设备就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的原理,预先将一些差异很小的图片贴在转筒上面。当转筒旋转起来后,人们就能看到一组连续活动的图像了。
爱迪生仔细地研究这种装置,最后得出结论:只要能够制造出一架可以在一秒钟内拍摄几十次的照相机,拍摄后再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放映,就可以重现当时的活动画面了。
爱迪生的助手劳利·迪克森是个热心的摄影爱好者,所以爱迪生就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具体负责,让他设计出一架拍摄活动目标的照相机,并对他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当时,各种照相机的差别都不大,但仍可以挑选最适合这一项目的类型。1888年初,迪克森依照所选用的相机拍摄了许多活动目标的照片,而且每个“画面”的尺寸都不超过1/16平方英寸(约为1.6×1.6毫米)。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总和应构成所拍摄物体动作的一个完整过程。
不过,迪克森的解决方法并没有让爱迪生感到满意,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用快速拍照的方法来进行连续拍摄,这样就能获得大量图像,并通过利用视觉惯性现象的装置来观看这些图像。
尽管试验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爱迪生还是在当年秋天向专利局提交了一份预先通知,告诉对方,他正在研制一种取名为“活动电影放映机”的新设备。
可是,爱迪生的助手们又被一个难题挡住了前进的步伐,那就是现有的胶片感光度太低,拍出来的图像模糊不清。而麦布里奇使用的干板术虽然感光较好,但底片颗粒太过粗大。一旦将底片放大,画面就变得粗糙模糊了。
这个难题一直到1889年才出现转机。这年的5月,每个人乔治·伊斯特曼推出了以赛璐珞为原料的照相胶片。爱迪生闻讯后,马上写信给伊斯特曼,请求他为自己提供一批新型的胶片。
伊斯特曼答应了爱迪生的请求。当胶片送到爱迪生面前时,爱迪生兴奋地对助手们说:
“就是它!这才是正宗货!伙计们,该加油干了!”
(二)
1889年夏天,爱迪生接到了法国政府的邀请函,请他参加此次世界博览会。但爱迪生却不希望离开研究所太久,浪费宝贵的时间。妻子米娜却开导他说:
“旅行也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好机会,再说你参加的是世界博览会,可以去那里见识一下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爱迪生觉得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也许会场上可以遇到刺激自己的展品呢!
于是这年的8月3日,爱迪生偕夫人米娜和女儿多特一起乘船横渡大西洋,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在大洋的彼岸,爱迪生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隆重的接待。
博览会上,爱迪生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业界骄子了,整个美国展览馆的展品有四分之一都出自爱迪生的公司。前来观展的人们无不在爱迪生的发明成果前面驻足不前,连连赞叹。
在法国,爱迪生所到之处更是受到至高无上的待遇,巴黎政府还特别赠送了一枚金质奖章给爱迪生,以表示对这位美国大发明家的崇高敬意。
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就是为纪念这次博览会而建造的。埃尔夫铁塔高达300米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在塔的底层,法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地为爱迪生举行了9000人的大宴会。请帖是由法国总统卡诺亲自签名的。
随后,爱迪生又被邀请到一家歌剧院观赏演出。在这里,法国总统特意将他请到自己的私人包厢,以示对爱迪生的重视和敬重……
不过,对爱迪生本人来说,此次出行最大的收获还是意外地获得了摄影机的设计灵感。
8月19日这天,爱迪生应邀参加了达盖尔公布摄影术50周年的庆祝宴会。在会上,爱迪生结识了法国摄影家艾迪安尼·朱尔斯·马雷博士。
马雷博士向爱迪生介绍说,自己设计了一种被称作“摄影枪”的新鲜玩意儿。是用一块圆形的玻璃片和一个圆形金属盘,盘上配有快门,使两个圆形呈相反方向旋转,用以摄影。
爱迪生一听,眼睛马上开始发亮了。他当即请求马雷博士让自己一睹为快。
随后,爱迪生参观了马雷博士的工作室,在那里还见识了一种连续显示相片的装置。这一切让爱迪生暗自吃惊,他没想到摄影技术上已经有人超前了这么多;同时他也暗自高兴,因为他从中找到了研究的正确方向。
此次巴黎之行,给爱迪生的电影设备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推动。在返回美国的航船上,爱迪生画出了一张他所设想的摄影机草图。
此时,迪克森也在国内努力地工作着,并成功地制造出一台“电影记录器”。这种机器可以将几个动画形象地记录在一条短胶带上。同时,他还制作了一台观景器。这是一个盒子,人们向里面看时,可以看见画面在里面移动。这种观景器被称为“电影视镜”。
10月初,爱迪生回到西奥兰治。这时,迪克森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当爱迪生和女儿多特被迪克森神秘兮兮地拉到实验室的一个大厅里后,突然看到前面不远的墙壁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的银幕,接着,银幕里走出一个人来。多特仔细一看,走出来的人竟然是迪克森叔叔!
只见他煞有介事地说道:
“早上好,爱迪生先生,欢迎您回来。希望这台电影留声机能够让您满意。”
迪克森的话音刚落,爱迪生就带头鼓起掌来,高兴地说:
“小伙子,好样的!胜利女神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接着,爱迪生向迪克森介绍了马雷博士的装置,并建议将马雷博士的技术和他们现在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集中精力研究即将获得成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
随后,爱迪生开始集中精力试验条形底片,这种底片爱迪生曾在马雷博士的工作室中看到过,它可以重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