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1800000003

第3章 禅、禅定及禅宗(2)

在论证心、身、境“三界”的关系时,僧肇认为,因为以“执心”为本的“妄心变化”,而迷失“真一”,由此而现出了“虚妄不实”的“三界”。

他举例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

僧肇的佛学思想体系非常完整,在中国禅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僧肇已把“法性”“法身”“佛性”“真如”“如来藏”等后来禅宗六祖慧能禅学涉及到的根本问题都提出来了。罗什一系禅法是后来慧能的“即心是佛”的理论基础。

道安(314—385年),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他早年父母双亡,12岁出家。活跃于东晋、前秦时期,他游学授徒,宣讲佛法,受到前秦王苻坚和官僚及文人的推崇礼遇,门下有僧众数千人,在长安主要主持佛典的翻译。在当时的佛教界被尊为泰山北斗,佛教史上称道安为“僧雄”。道安融会汉代传入的大乘般若学与小乘禅学,成为两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观悟入般若,再以般若学具体运用于禅定的修行,认为禅修必须与般若智慧相结合。

道安提出了僧尼应以“释”为姓,出家人皆改称释氏。他说“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他的主张与被后秦昙摩难提译介的《增一阿含经》的经文“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相符。从此,汉地僧尼以释为姓成为定式。另外,道安还制定了僧尼修行的轨范,当时“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认为,只有认识了“无”“空”的“本无”的实质,才能不执著于“有”或“未有”观念;只有真正体悟了“宅心本无”,才能达到心的本然状态与真如实相的契合。

“本无”的观念,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如出一辙。道安的思想,与后来禅宗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道安一系的还有其弟子慧远。慧远(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慧远跟随道安二十五年后,辞别道安,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长期住东林寺,创办白莲社,聚徒修禅和讲译佛典。据说慧远三十年未曾下过庐山,每次送客,以虎溪为界。慧远是东晋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佛教领袖,也是当时禅法的集大成者。慧远传承了道安的般若“本无说”,提出了“反本求宗”“统本运末”的思想,并构造了以“法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他认为“法性”与“本无”同实而异名,体悟了不变的法性,就证悟了涅槃解脱。

慧远在禅法方面,提倡“大乘念佛禅”。由于慧远倡导念佛,又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佛的像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他被净土宗尊为初祖。

另外,经过慧远的介绍和提倡,佛驮跋陀罗一系的禅法,在江南得以流行。

佛驮跋陀罗(359—429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比鸠摩罗什稍晚一点来到中国。他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到达长安。后来受到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他带领弟子南下来到庐山,受到了慧远的欢迎。应慧远之请,他译出了《修行方便禅经》(又名《不净观经》或《达摩多罗禅经》)。后来,佛驮跋陀罗与弟子慧观、宝云在江南大弘禅法,所住道场被称为“禅师窟”。

由于佛驮跋陀罗本人精通禅法,自他以后,习禅之风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

佛驮跋陀罗所传的《修行方便禅经》(又名《达摩多罗禅经》),以小乘观法为主,《修行方便禅经》全书论述了五停心观、四无量观、阴观(五蕴观)、入观,其中侧重于数息观和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修行方便禅经》把修行的过程分为“退”“住”“升进”“决定”四个阶段,主张智慧与禅定并重,智慧与禅定结合,在禅定的基础上修习智慧观照,使智慧观照融入禅定修行之中,并循序渐进地深化与提高。

慧远在《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中盛赞佛驮跋陀罗传译的禅经贯通大小乘禅法的思想,“搜集经要,劝发大乘”。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佛驮跋陀罗的禅学影响都很大。

僧稠(480—560年),俗姓孙,北齐人。他从师于佛驮跋陀罗的弟子学习禅法,又得到了佛驮跋陀罗的认可和指点,曾撰写《止观法》二卷。

关于僧稠的禅法,近代高僧太虚将其归入“五门禅”,就是罗什译的《坐禅三昧经》中的用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无我观”等“五观”来对治贪、瞋、痴“三毒”。他的禅法观想和对治的对象明确,修习的层次清晰,颇受一般禅僧和民众修习者的欢迎,以至于在当时形成了“高齐河北,独行僧稠”的局面。

佛驮跋陀罗禅学体系中,除僧稠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慧文、慧思、智 。

智 是天台宗真正的创立者,因其住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宗旨,故而也称为法华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宗派。

智 (538—597年),本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后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他18岁出家,先学律学,后来师从慧思,在天台山国清寺讲《法华经》十余年,被称为天台智者大师。

智 有近百卷的著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此外还有《童蒙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六妙法门》《四念处》《四教义》《观心论》《观音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维摩诘经三观玄义》《法华三昧忏仪》等。智把各种禅法纳入其“止观”禅法之中,建立起天台宗独特的禅学体系。智 的禅学主要包括“玄义”(即天台宗的教相)、“文句”(解释《法华经》等)、“止观”(行一心三观)三个方面。

智明确提出“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里所说的“一心”,即是指“真如”“佛性”。他在《法华玄义》中说:“其一法(心)者,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又此实相,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名如如;实相寂灭,故名涅槃;觉了不改,故名尘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来藏。不依于有,亦不附无,故名中道;最上无过,故名第一义谛。”“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

智 言简意赅地指出“三谛”是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如“明镜”的明、像、镜,它们并不对立。智 认为,运用“止观”的禅法,可以实现“一心三观”,领悟“最上无过”的“第一义谛”。

(四)“宗门”与“教下”——“禅宗”的定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和鼎盛的重要阶段,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不同学派判释佛说经教的“判教”导致“教派”性质的形成,政治上的统一,也为创立宗派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魏晋以来,禅智兼弘、定慧双修的风气,终于成为中国禅学的主流,酝酿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各宗派。

而以“禅”直接冠名的宗派,只有“禅宗”。

释迦牟尼以言语传授,四十九年说法,后来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下来并加入论述,称为“经、律、论”三藏。

禅宗教徒把据经论建立起的佛教宗派叫做“教”,而自称“教外别传”,是“宗”,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黄忏华先生在《佛学概论》中这样定义:“禅家者流,谓《楞伽经》有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等语。依此自称宗门,又称宗下;称他家为教门,又称教下。言教者,谓如来所说经教,即不问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依经化等之文义者,为教;禅者,谓教外别传之宗旨,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

这里所说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来自佛教经典中关于中国达摩一系的“禅宗”在印度初创时的故事。

(五)“拈花微笑”——禅宗在印度的初传

世尊在入灭前(前486年),有一天,在灵山万众法会上,大梵天王奉献“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请示无上大法,释迦遂拈花示众,时众僧都不明白世尊之意,都默然无语,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深喻其义,故得传正法眼藏的故事。

这则故事,原载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一直未入大藏经,也未被其他佛经收录。据说,唐末来华的日本留学僧圆仁慈觉法师,见此经后即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内达三百年之久,后来留存的残页被收归日本《断续藏经》的“补遗”编中。

世尊付法摩诃迦叶的记载,最早见于《大般涅槃经》。从禅史资料来看,在五代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由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所编现存最古的《祖堂集》中,有引自《涅槃经》载付法一事:“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吾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属于汝,汝善护持。’并敕阿难嗣二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过了约五十年,《景德传灯录》问世,稍后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相继出现,到了南宋,经过释普济的整理,将前“五灯”汇为一编,删繁就简,厘定成二十卷本的《五灯会元》,流行迄今。《五灯会元》中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拈花微笑”的典故,便由此广为人知。

“正法眼藏”,又称清净法眼、大法眼藏。眼即智慧之义。正法眼藏,如果体会了“正法”的内容,则如同拥有了可以照破一切迷暗的智慧之眼。

“涅槃妙心”,指佛所证得的甚深微妙的智慧境界。

佛把这个有关“实相无相”,又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微妙法门,传授给对“拈花”的旨意心领神会的摩诃迦叶。

“教外别传”,是指“不立文字”、重在“心印”。证悟了“涅槃妙心”,即便是极尽天下的语言文字,也无法表达其万一。未证无上菩提之人,与觉者之间,不可能直接感通,心心相印。

总之,“拈花宗旨”也就是旨在这一“心印之法”。

摩诃迦叶按照世尊的付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迦叶就被后世尊为禅宗在西天(印度)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传法给商那和修尊者,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曾付嘱达摩大师说:“我灭度六十年以后,你把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普利众生。”

这便是中国禅宗的缘起。

同类推荐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盛世云端

    盛世云端

    睿端是皇朝的太子,他与一个叫云娘的女子两情相悦,一路上的坎坎坷坷让他们好几次分离,后来,与他抢云娘的居然是自己的父皇,太子之位被废,就连他也差点被宰杀,与云娘的回忆在脑海久久不肯散去,云娘,若你没有给父皇殉葬,那该有多好,我想要的不是天下,只是你而已,几年后,真相浮出水面,云娘还在,只是她不在是以前的先皇妃了,而他,也不再为王了。两个人经历了这么多磨合终究在一起了,云娘,还好,你活着。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爱情与交易

    爱情与交易

    怀着各自的梦想,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努力地追寻心目中的幸福。有失意,有失恋,有失信,还有被欺骗;有拼搏,有辛劳,有付出,还有创业的艰辛。追寻的脚步步履蹒跚,但不曾停歇。洒下的汗水交织着泪水,有苦有咸。那么爱情的光辉如同阳光那般地明朗而热烈吗?他们有那么幸运吗?
  • 受箓次第法信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所谓的总裁

    那所谓的总裁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关于爱情的梦,我也不例外,从接触小说到现在大约有5年了吧?。五年,我一直沉迷于此、一个鬼灵精怪的千金小姐,撞上傲娇的仲裁。额……姑凉你就认命吧!我们也帮不了你!!
  • 女王的霸气:简梦的女王

    女王的霸气:简梦的女王

    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堂堂林氏集团的副总裁苏月,是什么让她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是什么让她打垮自家丈夫的公司?
  • 乱世问鼎

    乱世问鼎

    天下崩析,宇内分离,五王裂疆;东北以“苍茫”为国名,西方以“漠”为国名,北方“临洋”,东方“赤炎”,南方“云辉”。云辉帝萧刚将薨,云辉国王爷萧云逸以24岁之龄被定为候选继承者之一,携家臣萧玉臣、友边飞鸿及30余随从从边城顺州城向国都云州城进发。路上遇世间冷暖,有悲欢离合,屡遇险境的他们是否能够活下来?见惯了尔虞我诈的他能否迈向自己的王者之路?而他又能否保持初心,不忘始终?
  • 云隐九州

    云隐九州

    九州河山,浩土泱泱。云隐其中,暮色苍茫。西有众星,巧匠铸之,东望婵娟,不见吴刚。虎啸于林,吞天食地,一兽煌煌,百兽惊惶。北有贪狼,卧榻之旁,其欲逐逐,占山为王。浩荡江湖,卧雪眠霜,日升月落,唯有青江。砚台与竹,十里圆方,一人一剑,为情所伤。王室衰颓,负我所望,灌木之从,焉生榆桑?可有君子,亮剑提枪,荫庇众生,安入梦乡。
  • 秋夜澪之新校园

    秋夜澪之新校园

    被混蛋老哥要求转学,她妥协了,因为老哥是她惹不起的。老哥又给自己找个了面瘫嫂子?她还是妥协了,面瘫就面瘫吧,谁叫她身上还有一层母性的光环。学生会会长竟然是自己初中的室友!她妥协了,这样“幼稚”的学生会会长根本管不了她。新的校园生活,许多自己熟悉的事物,既熟悉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