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共活动是需要签名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到场的时候,签在纪念册或者报道簿上,还有一种就是在活动期间被要求签名。前者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名字签在特别显眼的地方,也不要签得特别大,以免夺人眼目。后者要注意,不要漫不经心地签名,一定要字迹工整。
如果去求人签名,在行动之前一定要分析自己和对方的相识度,不要莽
撞地直接过去找人签。被求签名一定要态度和善,最好不要轻易地拒绝,以免给人不近人情的感觉。
介绍禁忌
在公共活动中,如果要介绍人,要事前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每个参与者的基本状况和职位,不要在不知道对方资料的情况下介绍对方,这只会让被介绍者觉得难为情。在介绍的时候,表情不能有亲疏的差异。
如果你是被介绍的人,在别人介绍你的时候,一定要有所表示,或微笑点头,或起立致敬,不能不加理睬或表情冷漠,也不能嘻嘻哈哈、不知进退。在别人向你介绍人的时候,不能东张西望,给人一种你不尊重他的感觉。
在同一个场合,有自己的上司和别的公司人员在场,介绍人的时候,不能先男后女,不能先长辈后晚辈,不要一厢情愿地和别人互换名片,要懂得察言观色。
合影禁忌
在职场公共活动中合影留念,不要抢占在前排中间的位置来显示自己。如果是你来排位置,不要按照职位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来排列,应该按照先老后少、先客后主、先女后男的原则来排位置,同时还要考虑到服装的色彩等因素。如果参加的是慰问性的公共活动,应该将被慰问者和接见者安排在中心位置,这样才能体现出活动的重点,不能主从不分,喧宾夺主。
发言禁忌
职场上的公共活动,在发言的时候不能时间太长,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夸夸其谈。如果你是听众,在别人发言的中间,不能随便打断,也不要频频看表,会显得很不礼貌。如果临时有事需要提前退场,应该在发言人告一段落的时候再走,不要在别人发言途中离席,这会让发言人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影响到发言人的情绪。
主题禁忌
职场中的公共活动,通常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管是剪彩还是各种各样的座谈活动,在参加的时候都不要让自己偏离了活动的主题,不要节外生枝地干扰活动的进行,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越俎代庖。
情绪禁忌
在一些公共活动中,有可能会跟别人产生矛盾和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用人身攻击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因为人身攻击超越了活动的范围,贬低别人的同时也会贬低了自己,会让自己的职业形象受损,既伤和气又失礼。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心平气和,冷静下来,远离是非,以免因为你的行为而导致活动不欢而散。
职场中的称呼忌讳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称呼通常会反映出一个人的地位与尊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称呼也会体现出彼此的亲疏关系。从职场角度来看,称呼也能折射双方的隶属关系。人在职场,称呼是免不了的。称呼有时候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是在礼仪观念上,称呼却会成为你在职场是否如鱼得水的催化剂。
人在职场,既要学会适应不同人对自己的不同称呼,也要学会通过正确的称呼来与人交往。如果你不注意称呼,在没有顾及到别人感受的状况下,或者在没有定位好自己与对方的隶属关系的状况下,就盲目地“喊人”,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尴尬,还有可能不小心触碰到别人的痛处,阻碍你的正常人际交往。
晓波所在的单位是一家事业单位,在他进入单位的第一天,他就觉得单位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苟言笑,一脸严肃。在对同事的称呼上,他自己琢磨了很久,因为他觉得称呼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出错。在琢磨了整整一个礼拜之后,他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因为自己在单位里是新人,所以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司,都应该给予尊重的称呼。叫同事的时候,半开玩笑地称呼为“老师”,叫领导的时候,直接说“XX领导”。此招一出,果然所向披靡,在称谓上就没有出过错。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被尊敬,不管你的职位怎么样,被别人尊称,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不注意称呼,让别人感觉自己不被尊重,就有可能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你的职业前途。
程翔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员工,有一次跟同事出差到北京做一个项目。在做了一天的内部访谈之后,第二天就被安排到市场一线从事调研活动。他们到的地方,都是区域的经理来负责接待的。在调研活动快接近尾声的当天晚上,几个负责人一起吃饭聊天。本来应该可以很愉快地结束这次任务,但是负责接待他们的区域经理,因为喝多了,就开始跟程翔他们称兄道弟起来。在他得知自己比程翔还要大几岁之后,就自动将酒倒满,然后对程翔说:“来,小程,咱们干一杯。”
程翔一听,就不乐意了。自己的同事跟自己是一样的职位,只是因为年岁大一些,就被称呼为经理,自己怎么就成了“小程”了呢,这不是成心跟自己过不去吗?程翔跟同事都是对方的公司请过去的专业人员,被这么称呼,心里很不舒坦。
这么一想,程翔就开始推脱了,说:“真是不好意思,这两天工作太累了,吃完饭回去还得整理资料,我不太会喝酒,就算了吧。”谁知道那个区域经理听了却不领会,还大大咧咧地朝程翔的同事嚷嚷:“经理,你看小程真不够意思,咱们都喝了几杯了,他怎么就不喝呢?”
本来这一句开玩笑的话听听就算了,但是因为称呼上让程翔觉得不舒坦,再加上当时还有其他的业务人员在场,程翔的面子上就有点挂不住了,心里想:“这不是明显在其他人面前装‘大头蒜’吗,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什
么是职位高低!”于是程翔就端起自己的酒杯,很镇定地冲那个区域经理说:“请
问你贵姓啊?”区域经理一脸的纳闷:“我姓王。”“是吗,小王,我们才第一次见面,也不是特别熟,但是我有一句话却不得不跟你说,你可听好了啊。”区域经理还是一头雾水:“你说吧。”
程翔接着往下说:“我是来你们公司提供项目帮助的,即便是你的老板跟我在一起吃饭,给我敬酒的时候也要尊称我一声‘程经理’或者‘程老师’,你只是个区域经理,别拿腔拿调的,什么‘小程’,‘小程’是你叫的吗?言尽于此,我就先告辞了。”说完将自己手上的酒一饮而尽,转头就走。
那个区域经理经过这么一“轰炸”,酒也醒了大半了。匆忙追出去赔礼道歉,说自己没大没小,让程翔别跟自己一般见识,这才稍稍消了程翔心里的怒气。
你看,本来还想在自己的业务员面前装装“大头蒜”,结果弄到这么尴尬的地步,“称呼”可真是不能随便的事情。
很多人习惯在称呼别人的时候,在姓氏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字,觉得那样听起来比较亲切。其实并不是这样,尤其是在职场上,不同职位的人对这种称呼有不同的感受,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被称为“小某”,尤其是被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这么称呼。大部分的职场人只会接受两类人称呼自己为“小某”,一类是自己的前辈,还有一类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除此之外,任何想拉近关系的不恰当称呼都有可能引起对方的排斥心理,从而造成对方的反感,影响到你的职业前途。
在职场上,有时候第一次的称呼就会决定你跟那个人的关系,比起第一印象更加重要。你在喊别人第一个称呼的时候,对方已经在心里决定要不要跟你继续交往下去。
张静是一个职场老人了,在单位里也算是经理级的人物了。在平常的时候,跟下属或者同事之间的称呼比较随便一点,张静也觉得无所谓,这样还能拉近彼此的关系。直到有一天,她在走廊上,
遇到一个单位的新人,拍拍她的肩膀,问她说:“喂,这位大姐,请问经理办公室怎么走。”张静顿时就愣住了,觉得现在的新人真是没有一点眼力,随便逮着个人就叫“大姐”,自己看起来有那么像“大姐”吗?后来对那个新人就有意无意地带有偏见,那名职员直到最后被解雇,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为“称呼”惹恼了上司。
身在职场,其实称呼没有必要固定化,因为随着人的职位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称呼。在不同的情况和场合下,也会有不同的称呼。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新人,在正式上任之前,最好对企业的文化和人事作作调查。同事之间和上下属之间的称呼也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之一,一个企业彼此之间的称呼如何,跟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谁掌握了企业文化,在称呼上就比较不容易露怯。
在外企中,不管是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通常都会叫英文名,即便是下属称呼上司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摸清楚企业文化,用职位来称呼别人,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自在,所以在一些外资企业,不妨也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好融入公司的集体当中。
在一些文化意味比较浓厚的单位里面,比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等,大家可能会根据创业者的个人习惯,来用“老师”称呼。这个称呼能够很恰当地表现出对能力和学识的认可与尊重。如果你是在文化单位,那么在叫上司和前辈的时候,可以在姓氏后面冠上“老师”来称呼。
在比较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或者家族性的企业里面,通常等级观念都不会太明显。大家以职位来相互称呼的情况也比较少,直接唤名的情况比较多。
在一些国有企业,等级观念比较明显,最好是以职位或者行政职务来称呼,比如陈经理或者王总等等。在一些比较注重资历和等级的日资企业或者韩资企业,也要采用职务性的称呼,如李社长或者林部长等等。
在私底下,同事之间彼此的称呼可以随意一点。比如,叫一些女孩子的时候可以叫小名,或者使用昵称。不过使用比较亲密称呼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上,还是直接称呼名字会比较好。通常来讲,相同级别的同事之间,可以使用昵称。有些比较随性的职员之间,还会用“反称呼”的
方式,比如叫一个年轻的职员为“老王”,这样会增加趣味感,有一种调侃的意思。但是这样称呼别人的时候要看人,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被“反称呼”。
要想让自己的称呼不出错,还要看自己和他人所处的场合。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谈判、签约、会议上,要使用正式的称呼。而在一些聚餐、晚会等非正式的场合里,则可以放松一些,使用比较亲切的称呼。总而言之,称呼是一门大学问,职场中人千万不要小看了它,细节决定成败,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上处于不败地位,就要做到称呼得体、待人合宜,这样方是为人处世的正确行径。
办公室的礼仪禁忌
不要忽视专业形象
办公室是一个严肃的场所,在办公室里不管是穿着暴露、浓妆艳抹,还是不修边幅都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在工作的时候,要保持自己在举止和言语上的专业性,不要随便讲脏话,过多的方言也要尽量避免。不管是对同事还是上司,都要保持平等心理,以礼相待。
不能没有公共观念
单位里的公共设施是给大家用的,而不是私人的产品。在使用公共设施的时候要注意爱护,不管是电话、传真,还是复印机,都要有公共观念,不要出现随意毁坏或者敲打公共设施的失礼行为。公共设施的使用也要分场合、分用途,不要大肆地利用公司里的电话来聊私人的事情,以免影响到他人的工作,招致他人的反感。
不要污染办公室环境
很多职场女性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也会通过互换零食来联络彼此的感情。但是在吃零食的时候,千万不要影响到其他同事。如果因为你的咀嚼而让别
人不耐烦,那就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了。吃完的零食不要随意乱扔,污染到办公室的公共环境。
不要将办公室当自己家
有些公司的办公室设备比较齐全,也比较人性化,因此就有人将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家。中午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便当热热就吃,有时候还会利用公司的加热设备,做点小汤小饭。吃完之后将餐具随便一放,也不去收拾。其他同事在这种充满饭菜味道的办公室里,感觉能好吗?即便别人不说,影响也不好。
不要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