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余自幼闻“月华”之说,终未见也。同年王大司农秋瑞梦月华而生,故小字华官。后见平湖陆陆堂先生云:“康熙辛酉,八月十四夜,曾见月当正午,轮之西南角,忽吐白光一道。已而红黄绀碧,约有二十余条,下垂至地,良久结轮三匝,见月不见天矣。”先生赋云:“今宵才见月华圆,织女张机也失妍。五色流苏齐着地,三重轮廓欲弥天。”先生名奎勋,掌教桂林,作《礼经解义》,请序于金中丞。中丞命余代作,先生夸不已。中丞以实告之。先生曰:“此古文老手,不似少年人所作也。”纪先生有句云:“檐低丝网蛛常断,沼浅莲房子半空。”先生祖名葇,字义山,当国初鼎革时,马将军兵破平湖,掠其父,将杀之。葇才九岁,伏草中,跳出,抱将军膝,求代。将军爱其貌韶秀,取手扇示之,曰:“儿能读扇上诗,即赦汝父。”葇朗诵曰:“‘收兵四解降王缚,教子三登上将台。’此宋人赠曹武惠王诗也。将军不杀人,即今之武惠王矣。”将军大喜,抱怀中,辟咡曰:“汝能随我去,为我子乎?”曰:“将军赦吾父,即吾父也。”遂哭别其父而行。将军之为泪下。已而将军身故,葇得脱归。康熙己未,举鸿博,入词林。圣祖爱其才,一日七迁,从编修、赞善、庶子,授内阁学士,才一年,先生引疾归。又十年,卒。自题华表云:“一日七迁千古少,周年致政寸心安。”有病不治,吟曰:“无药能延炎帝寿,有人曾哭老聃来。”
“译文”
我从小就听到过有关“月华”的传说,但始终没有见到。我的同年大司农王秋瑞是他母亲梦见月华后出生的,所以小名华官。后来见到平湖的陆陆堂先生说:“康熙辛酉年的8月14日夜晚,曾经看到月亮像正午的太阳,从月亮的西南角突然吐出一道白光。之后是红色黄色绀色绿色的光,大约有二十多条,向下垂到地上,许久之后结成三个光圈,人们只看见月亮,看不见天了。”先生赋诗一首:“今晚才得以看到月华的圆润,织女摆出织机也大为失色。五颜六色的流苏整齐地垂落地上,三弧月轮将天都遮盖了。”先生名叫奎勋,在桂林掌管教育,作《礼经解义》,请金中丞作序。中丞让我代作了一个,先生看后称赞不已。中丞把实情告诉了他,他说:“这是出自古文老手,不像是少年所作。”先生有这样一句诗:“屋檐低矮蜘蛛网常被碰断,池塘浅了莲蓬大半是空的。”先生的祖父名葇,字义山。当开国初期改朝换代之时,马将军兵破平湖,掠走他父亲,正准备要杀。葇才九岁,伏在草丛中,立马跳出来,抱住将军的膝盖,请求代替父亲去死。将军喜爱他长相秀美,将手摇小扇取出给他看,说:“你要是能读出扇子上的诗,我就放了你父亲。”葇朗诵道:“取胜收兵四次给投降的敌人松绑,教育子女三次登上上将台。’这是宋朝人赠给曹武惠王的诗。将军您不杀人,就是当今的武惠王啊。”将军非常高兴,将他抱入怀中,把嘴贴在他的耳边说:“你能随我去,做我的儿子吗?”他回答说:“将军赦免了我的父亲,你就是我的父亲了。”于是哭着与父亲告别而去。将军为之泪下。后来将军去世,葇得以解脱回家。康熙己未年,他被推举为鸿博,进入词林。圣祖喜爱他的才华,一日之内让他升迁了七次,从编修、赞善、庶子,授为内阁学士,才满一年,先生托病引退。又过了十年,他去世了。他自己在华表上题诗:“一日升迁七次自古少有,从政一年寸心也安稳。”他曾有病不治,并吟诗道:“没有药可以延长炎帝的寿命,有人曾哭着请求太上老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