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楼无花,也没有洋楼,只是江城汉口中心城区的一条普通的街名。何时开始有这个街名,不太清楚,只自打祖辈起,就开始叫了,等我记事,它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常听母亲唠念这个名称,能挂在嘴边,谙熟于胸,大概都与生活有关。在大西北居住,牵挂是一枚小小的乡邮,每次,一封封厚重的信笺都会装进同一个地址。然后从天山一端飞越千里,落脚在江岸的街屋里。来来去去,扯不断的就是花楼里的亲情。那里居住着外公外婆,远远的,无法牵手,唯有邮票上的花楼可亲可读,正是这个街名,让我留住了一份乡情。
多少年后,等我回到江城,它清晰的轮廓才凸显出来。
那年,第一次回乡探亲,当小小的足跟初次踏上迷宫一样的街道,想象就像泡沫一样烟消云散。眼前的场景,都与花楼无关,却原来花楼只是一条古老的小巷。街道狭窄而又幽长,两边大都是居民的低矮楼房,高不过三层,狭小而又拥挤,是一处热闹的平民居住区。稚嫩的想象无法张开翅膀,坚实的唯有脚下这花楼街的路面。它一头连着中山大道繁华的正街,另一头延伸到江边的码头。在它的内巷里,细巷众多,如同一个水汊繁密的苇湖迷巷,承载着密如芦草而生的平民,实实在在地卧榻而居。
最是清晰的,就是街头的小吃,热干面、欢喜坨、面窝随处可见。“好吃佬”是江城人出了名的外号。在西北,从没有出外过早的习惯,可江城人却不这样,早餐大都在街上用餐,这与戈壁滩走来的我的习惯形成强烈的反差。记得外公看我总是垂涎于小巷的烧卖,于是,捋一捋胡子,笑呵呵地领我走进老通城豆皮馆说:“这里最有名,毛泽东来这儿吃过。”
小餐一顿,我仍意犹未尽。外公不慌不忙补上一句:“不用急,等明天我们再去四季美尝尝那里的汤包。”就这样,我记住了家乡,原来江城就是浓浓的美味,这就是一个懵懂少年的初次印象。
与大舅牵手,就是想去胡同尽头的江船码头,只要一坐上他的轮船,天南地北就可以到处游览。那个时候,大舅带着我总是脚步匆匆,兜里揣一盒廉价的游泳牌香烟,可总不见他带火柴,烟瘾上来,找个擦肩而过的烟民,笑嘻嘻地借火点烟。这是街民的习惯,还是花楼的风格?我总是看不明白。节俭大概就是胡同人的本色。
开心的是西北人不曾见过的游戏,每每与表弟在一起玩,都会到街的另一端姨妈家里,拿出克朗棋玩个尽兴。你一杆,我一杆,杀个昏天黑地。余兴未了,姨妈叫几遍后,才揪着耳朵把我们拽到桌前吃饭。
走在街道上,小舅的点子最多。他比我大不了几岁,手中总是拿着一把自做的火柴梗手枪,自行车链条拼在一起,简单地拼成一个枪管,再用铁丝固定在手枪上,很是新颖。撞针一击,火柴头就燃出一股烟,从链条孔飞出老远的火柴棒,不偏不斜正中别人身上。
租界在西侧,没有自然的分界,是当年英、法、俄的居住商务区。听外公说,早年洋人用坚炮利舰闯开了武汉的门户,就比邻江边划定了自己的租界。江汉关钟楼高耸、森严,成了洋人奴役华人的标志。西式洋楼林林总总,一溜铺陈,把个花楼街衬托得寒碜不堪,明显矮了一头。如今虽然洋人早已走了,但是钟楼仍然矗立,当年悠悠的钟声已经停止了报时。
屈指算来,上百年的历史,条石砌成的石墙花楼仍是江城的风景。层楼厚重,花纹斑驳,形同我儿时摆过的积木洋房,几何形状与花楼街真有天壤之别,相比而言,“花楼”只是空有虚名。也许,就是当年居住在此的平民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美好用名而已。
中国的建筑,少有长久的概念,就像外公的老屋,大都是木式砖瓦建筑,楼梯“吱吱”……踏上去颤颤悠悠,即使是瓦当盖顶,也总是与木梁檩椽结为一体,朽也,木也!短暂得如同一辈人的生命。而此地高高在上长久保存的,只能是那些西洋式建筑。赶走了列强,这里才真正换了主人,如今已经成了步行街的一部分。商铺,琳琅满目,好不热闹。
花楼街的南面是改革开放名噪一时的汉正街,如今已经是车水马龙,进进出出都是商品。物流的交易,人流如潮。繁华,早已成了华中地区的商品集散地了,楼房也改变了旧日的模样。三十年的商品经济浪潮,它大器晚成,已经脱颖而出了。如今,春节到了,才稍显安静,批发市场,毕竟不同于零售商店,年节前打货,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一旦入年倒安静下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该回家的都踏上了归家的路程。逐利而来,追赶商业的大潮,成为时代的弄潮好手。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唯有花楼街不改旧貌,小处着眼,死守着街区。与旧屋同在的还有我的外婆。外公走了,母亲也没有等到回江城的那个时刻。慢慢湮没的是等待拆迁的居民。旧楼老屋,跟着时间一起慢慢变老,剩下的就是流逝的记忆。
雪过初霁,江城的春节,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水汽。三十的年夜,鞭炮声不断,汉口的街里巷口,散发着烟花燃放后浓浓的火药味。当年从这儿走出去的晚辈相约一起回到了老屋,我和弟弟也不例外。
路弯弯曲曲,弯过了一个世纪,仿佛总也走不到尽头。有时候它真会让我迷路,曲巷众多,弯不好,就会走到临近的大街上去。民权,民生,民主已成路名,中山先生铜像就竖立在三街路口,他背负长江,拄杖迈步,向中山路的腹地坚实地走来。延展的思维,让人想起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正是他指引着黄皮肤的贫民埋葬了封建帝制。随后的毛泽东,从农讲所又义无反顾地走向井冈山,走向四面八方。他追求、探索,衍生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红红火火中国结的色彩。难怪今日屋里屋外满眼皆是,装点一个偌大的小巷街面鲜艳火红。历史就像这滔滔江水,前仆后继,永无止境。
仍然是挡风遮雨的旧巷,花楼街老得如今已淹没在繁华的街市中了。满街的灯光,灿若星河。道边的小摊店铺商品摆上了路面,把一个本就只有三四米宽的道路挤对得更加狭窄。延伸出去的道路艰难地向外曲展,汉口的地界,寸土寸金,有一处老屋生存,已经算是幸运。拥挤也是别样的情怀,外婆总是守着这条巷子,早年是等待夫君,迎送子女归屋。如今,三三两两的爹爹婆婆悠闲地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唠唠家常。
我曾多少次地走过这条巷口,我曾多少次地迷失在迷宫一样的街口巷中。不是我找不到回家的道路,而是小小年纪就离开了花楼,那时还不到三岁。跟随父母一走就是三十年,等再回到江城,拥挤的街道依然拥挤,旧貌依然,只是多了一些新建的楼房。我又怎能再找到家门呢?
一条花楼悠悠长长,深深浅浅蜿蜒在繁华的汉口楼群中。旧巷里住着我年迈的外婆,楼门的阶石盘绕起岁月,坚实地奠基在大门口,衔接起花楼街与花楼主人出入的阶梯,为老人默默地垫步。在晨钟的朝辉中,目送老人出门;在暮鼓的帮子声里,迎接老人返归;市井艰难,看得出,风雨洗刷的胡同光亮无比,走过多少足迹,只有他俩默契认可,聆听儿时的童音就是这熟悉的声音。
外婆不老,步履坚实,精神矍铄,谁能看出她是九十岁高龄的老妪呢?只有小巷还记得她的背影。外婆不亲,只是母亲的继母。然而,花楼确是属于她的街道。在这里,她生育了四个子女,在这里,她操持着整个家庭。母亲走后,都是她辛勤劳作,相夫教子,忙忙碌碌只有日子,忙忙碌碌总是这条胡同,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条窄窄的花楼街了。
听母亲说,早年抗战时,外公避难监利,等回来,外婆也随外公来到了江城。从此,她成了江城人的媳妇。住进花楼街,成为弄巷小屋里的主人。艰苦的岁月,一间十平方的木楼小屋,扎堆一样挤着一家六口。她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儿女,母亲鞭长莫及,只能寄回钱和粮票周济老家的生活。而真正的苦寒,只有外婆才体验得深切。岁月剥蚀了花楼街的身影,困难时,简陋木房还吊装着板床睡厢,两代人就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做饭只能在过道上。如今,老屋的吊床还在,而地面的木板已经洼陷。每每晚辈们回家把外婆接到子女宽敞的花园小区去生活时,外婆住不了一段时日,仍会惦记着那间吱吱作响的木屋。岁月的情感谁能忘怀呢?
三十的夜这里是流光溢彩的不夜之城,三十的年饭依然是浓浓的亲情。今年没有去餐馆预定年饭,子女们就是想再回到花楼的老屋,体验一下当年的滋味,想亲口尝尝外婆熬制的排骨藕汤。一鼎老式沙锅,两枚蜂窝煤球,当年最有滋味的藕汤就在这文火中细细地炖煎,熬的是亲情的记忆,煨的是民家早年的向往,因为,唯有那鼎老汤原汁原味,煨着岁月的浓浓香醇,是我们喝惯了的味道。
显然花楼老了,启动的规划已在城市的蓝图之中,不久的将来,它会退掉旧日的模样。
然而,在老去的街道里,外婆也会随昔日的街屋一起老去。走过风风雨雨,走过岁月沧桑,我知道,是老屋和旧街,把一个大武汉抚育成如今这般繁花似锦的气象。谁能说花楼不是风景,谁能忽略它当初的存在?记忆的身影,是实实在在的街巷人生。
也许有一天,它会轰然倒塌,可从它身上崛起的一定是一个崭新的江城巨人。眼前消失的都该消失,不该消失的永远留在心上。它是我的记忆,我的花楼。因为,没有那一块基石,永远走不出江城的后人,如果没有那一条悠长的街巷奠基,永远完成不了偌大江城的新老更迭。有什么能比它敦实,厚重呢?!
此刻,拆迁是飞速变化的江城一大景致,到处都在敲敲打打,渗透在新建筑里,也寄望在期许中。新的来了,旧的自然要消亡,停停当当是众多的大家闺楼。旧貌随时间一点点流逝,乔迁的新居多是年轻人的身影,留守这里的,只有总也劝不走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