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8700000007

第7章 窝阔台时期的建树(1)

(一)辅佐登基和制定法律制度

蒙古人有个习俗,就是一家之主死后,便由最小的儿子继承和管理财产;所以成吉思汗死后,暂时由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管理国家,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拖雷监国时期。但是成吉思汗在世时,已经指定窝阔台为汗位的继承人。尽管窝阔台是第三子,由他来继承汗位并不符合蒙古长子享有优先权和幼子具有受产权的习俗,但成吉思汗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可是,即使有成吉思汗的决定,等到他死后,汗位继承问题仍很难解决。依照蒙古草原旧俗,大汗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大会,由各地宗王贵族共同选举才能产生。

蒙古太宗元年(1229年)秋天,筹备已久的忽里勒台大会终于在怯绿连河的曲雕阿兰之地召开。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聚会,该参加的诸王贵族和大臣们都参加了,耶律楚材以占卜者和前任大汗侍从的身份,也参加了这次大会。在大会上,继承问题一直讨论了四十天。讨论的详情不得而知,但长时间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会上出现过严重的分歧。到第四十一天,事情才定下来。主要是根据成吉思汗的遗愿,同时占星家和很多珊蛮已经选定了一个“黄道吉日”——八月二十四日。而此时已经到了二十二日,却仍然没有结果。于是,耶律楚材站出来,对大会的关键人物拖雷说:“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如果不早定下来,恐有变故。”拖雷犹豫不决说:“再择日如何?”耶律楚材则说:“过此日皆不吉。”最后,在拖雷等人的坚持下,窝阔台终于如期登上了大汗宝位。窝阔台,蒙古人多称之为合罕皇帝。显而易见,是作为占星家的耶律楚材促成了窝阔台即位的大事。

在窝阔台即位时,耶律楚材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制订了册立仪礼。蒙古国里虽然有贵贱尊卑之分,但是从来没有像中原地区封建王朝那样有严格的君臣之别。耶律楚材对察合台说:“您虽然是兄长,但是论地位却是臣下,按礼制应该向大汗跪拜。你拜了,就谁也不敢不拜了。”察合台原本就是支持窝阔台的,认为耶律楚材说得有道理。到窝阔台即位那一天,察合台率领皇族及大臣们在帐下行拜礼。退下来的时候,察合台还夸赞耶律楚材礼仪制定得好。蒙元时代对汗的拜礼,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当时,有不少应当参加登基典礼的人迟到了,按照蒙古习惯,是要处死的。耶律楚材又奏请窝阔台,在这个即位的日子里宽恕了他们。参拜礼节的制定,使大汗在蒙古贵族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和巩固,增加了大汗的威严和权力。这是耶律楚材推行自己的主张,按中央集权的方式向蒙古统治者施加影响的第一步。

蒙古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都是古代蒙古社会的产物。成吉思汗热衷于不断征服,但来不及考虑如何治理国家。现在,这个问题摆到窝阔台的面前。此时想起父亲对自己说过:“耶律楚材是上天送给我们家的礼物,皇天委派他来帮助我们打江山。我死之后,你主持国政,军国大小事务,你都可以放心交付给他去办理。”现在,窝阔台确实需要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才,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了。

过去,蒙古人治理国家的方法很原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立即颁布了“大札撒”,大札撒就是大法典的意思,里面收录了成吉思汗颁布的所有命令。在“大札撒”里,成吉思汗对很多问题都进行了“立法”,如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可汗一个人身上,如果可汗死了,则要举行忽里勒台推选新的可汗,但是新的可汗必须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杀人、盗窃的人都会被处以死刑,为了更好地执行命令,成吉思汗任命他的义弟为总断事官,就是“法官”的意思。成吉思汗时期并没有制定完整的法律,“大札撒”只是一种适用于草原的习惯法。随着蒙古国统治地区的扩大,社会治安、吏制等问题日益严重。成吉思汗生前定下的类似于部落联盟内部规矩的“大札撒”根本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当时州郡长官贪暴肆虐,富豪任意兼并土地,地痞流氓杀人越货的现象十分严重。耶律楚材针对社会现实,依着中原的若干法律原则向窝阔台提出了“便宜十八事”,内容大致为:“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止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鹘、河西诸人,种地不纳税者死。监主自盗官物者死。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禁断。”这些建议,除了贡献之外,大都为窝阔台汗所采纳。耶律楚材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严禁地方官吏擅自滥杀老百姓,不准商人财主贪污公物,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禁止地主富豪夺取农民田地,这样,社会秩序渐渐稳定了下来。

窝阔台做可汗的时候,有个贵族向他建议说:“汉人对我们大蒙古国没有什么好处,可以把这些汉人清除掉,把汉人的地方变为牧场,那我们就有无边无际的牧场了。”放牧牛羊只能养活很少的人,适合地广人稀的蒙古大草原;而如果把整个中国的田地都改成牧场,那就会有数不尽的人饿死,而且织布的棉花也没了。幸亏耶律楚材及时劝阻,他说:“陛下行将南征,要有充足的供给。倘若在中原厘定赋税,每年可以得到税五十万两银子、八万匹绢、四十余万石粮食,这些财物足以供给军需,怎么能说没有好处呢?”窝阔台也问:“真的能这样吗?”耶律楚材说:“我计算了一下,每户课栗二石,以二十万户记;盐课以每重四百斤,价银十两,酒课按实息十取一,杂税三十取一;以户记出赋调,五户出丝一斤,正好是刚才所说的数字。”窝阔台听到这么大的数目,就采纳了这个建议。建立赋税制度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赋税征收机构,耶律楚材于是奏准设立了十路征收课税使,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而这十路的正副课税使,他都委派了儒士担任。

这是蒙古统治集团大批任用汉人之始。为了让这些课税使确能掌握征收赋税的实权,耶律楚材后奏准这些人专掌钱谷之事,各地札鲁忽赤、都元帅、知州等官,皆不得挟制。这些儒士出身的课税使,施展治国的本领,帮助耶律楚材实现征收赋税的计划。窝阔台虽然并不认识耶律楚材所任用的这些人,但仍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是蒙古国实行赋税制度的开始,也是大批任用汉族儒生的开始。

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春天,汗廷又颁布劝农诏书,使中原各地农村安于农业生产。当时窝阔台已开始大举伐金。秋天,窝阔台来到云中,耶律楚材让十路课税使把赋税簿册和征收到的金帛给窝阔台展示。窝阔台看到收来了这么多粮食、布匹还有银子,非常高兴,说:“耶律楚材真是神人啊!”耶律楚材说:“这些都是课税使们的功劳。”耶律楚材的财税征收初步取得了成效,他开始逐渐得到窝阔台的信任。由于征收赋税这件事做得比较好,窝阔台突然想起一件事,对耶律楚材说:“前些天你不是提议设置中书省吗?从现在起,你便是中书省的中书令!”耶律楚材故作焦急地说:“我虽然提议仿效南宋设置中书省,但中书令统驭百官,位高权重,非德才卓越之人不能胜任啊!”窝阔台说:“你不正是德才卓越的人?”于是窝阔台便下诏给各地,设立中书省,由耶律楚材任中书令,相当于南朝的丞相。镇海为中书右丞相(当时蒙古族尚右),粘合重山为中书左丞相,辅助中书令办理一应政务。窝阔台继续说:“以后,无论朝廷、地方,也不论是可卜温还是那颜,课税使也在内,有什么事要禀奏,都要以奏折先投中书省,由中书令与右丞相、左丞相商议,区别轻重缓急,轻的放弃,缓的往后延,选紧急的、重要的报于我知。便是我的至亲二阿哈可卜温,有要事见我,也得先禀告中书令,由他引见。”

在丙申分封的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蒙古政权的新赋税制度也开始正式确立起来。新赋税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税粮。在当时共分为两种:即丁税与地税。丁税的交纳者,主要为普通民户。此外,还包括了官吏、商贾。成丁每年征粟二石;驱丁(被俘后服杂役的男丁)每年征粟五升。地税的数额是:“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五升。”其交纳者,主要为工匠、僧、道等。当时实际情况是普通民户恐怕绝大部分交纳的是丁税,而不是地税。其次是科差。在当时主要为丝料,又称丝线。由于当时蒙古政权还没有正式发行货币,故丝料成为当时征收赋税的一个重要手段。实际上是“五户丝”制度。其具体内容为:“每二户出丝一斤,上缴汗廷以供国用;每五户出丝一斤,给予所赐之家。”再次是诸色课程,即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总的说来,这样的赋税定额是比较轻的,有利于当时已遭破坏的中原地区休养生息。新赋税制度虽然确立了,在戊戌年又曾免除天下赋税,但蒙古贵族往往在规定之外,随意征索需求,压榨百姓。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在制定赋税制度的同时,耶律楚材还实施了两项重要的政策。蒙古建国之初,社会秩序紊乱,盗贼很多,商贾常常被盗。蒙古国是保护商贾的,规定凡是商贾失盗的地方,限一年内破获,过了年限,失盗的货物由民户代偿。这样,因失盗而需代偿的货物,前后积累起来,每每以万计数。民户代偿不起,不断发生逃亡。耶律楚材规定,失盗不获的,以官银补偿;原来由民代偿的,也宣布作罢。另一项是制止羊羔息。“斡脱”源于突厥语,蒙元时期,西域商人善于商贾,其与蒙古接触后即代理蒙古人经营商业及银钱放贷,这些人被称之为斡脱,其所经营的货币资被称为斡脱钱。斡脱钱的利率是一年一倍,如果不能偿还,第二年要将利息计入本钱,再取一倍的利息,因而被称为“羊羔利”或“羊羔息”。这是十分严重的高利贷,如果向斡脱贷一两银子,借十年,本利可达一千零二十四两。由于战乱不停,蒙古国汗廷向各地征收了大量银两和马匹、粮食等等,再加上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百姓拿不出银两,只能以房屋甚至妻子儿女作抵押。州县官员只好向斡脱贷银,上交汗廷,若连年还不上,巨债如山,就出现一些地方官挂印弃官而逃的现象。一位知州还不上债银,为了家人不受牵连,也为了引起汗廷对斡脱钱暴利危害的重视,毅然服毒自杀,并写下了遗书。这件事惊动了朝廷,引起了朝廷的重视。耶律楚材奏请窝阔台下诏,命各路将其所欠斡脱钱现状查明上报。耶律楚材说:“各地债务年年增加,何时是个尽头?最后受害的,将是蒙古国!”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1240年﹐窝阔台汗不得不下诏由国库钱财支付民户和官吏欠下的斡脱钱债﹐总值达七万六千锭。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蒙古国规定:从今以后,不论岁月远近,“子本相谋,更不生息”。也就是说,不管借债多久,利息只能生到债本一倍,到了一倍,便不能再增加。这两项政策,无疑也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二)削弱地方势力与爱民、纳贤

在蒙古兴起、征伐金国的过程中,有一大批金国官将和地主武装的首领归附了蒙古,主要是汉人,也有契丹人和女真人。从13世纪20年代起,他们逐渐成为蒙古政权下新的权贵,形成了专制一方的地方势力。他们作为蒙古国的臣下,对蒙古统治者承担两项基本的义务:出兵从征和缴纳贡赋效忠可汗。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蒙古统治者承认他们称霸一方的权力;他们一旦遇到军事威胁,蒙古国也给以武力保障。这些权贵们的献纳,是蒙古国重要的财政来源。他们的军队后来为蒙古灭金和灭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权贵独霸一方的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利于蒙古统治的巩固的。权贵的官职是世袭的,甚至一门数人都担任要职。他们在管辖的范围内,集军、民、财权于一身,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他们可以自设衙署,任命官员;自定赋税,进行征收。这很像唐代的藩镇。各汉人世侯都拥有一批依附人口,这些依附人口,负担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不能随意迁离,身份地位很低。汉人世侯还占有大量驱奴,多到数百上千。汉人世侯形成了一个自治的割据性很强的势力范围。针对这些地方势力,耶律楚材曾多次向窝阔台汗提出过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十路课税所成立后,1230年,耶律楚材奏准“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总军政,课税所长钱谷,各不相统摄。”耶律楚材的目的,是想让地方的民权、军权、财权三者分开,互不统属,以达到削弱地方势力的目的。原来权贵们各霸一方,独掌军、民、财权,现在耶律楚材加强中央集权的这些举措,要这三权都分开,无疑是触动了权贵们的命根子。权贵们气愤极了,决心要除掉耶律楚材。由于权贵们的抵制、反对和攻击,使耶律楚材削弱他们势力的计划不能顺利实施。当时基本上做到的只是“课税所掌钱谷”,而军、民分治的方案,实际上一直没能得到贯彻执行。当时蒙古仍处在四面征伐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安抚了率领军队的权贵,也就延缓了地方上军、民分治的实施。一直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这件加强中央集权的大事,才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并得以实现。在他死去二十多年以后,元世祖所实行的罢世侯、行迁转法的措施,实际上正是在完成耶律楚材的未竟事业。尽管如此,从这里仍可以看出耶律楚材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

耶律楚材实施的劝农措施和征收赋税的办法,促使中原地区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相对安定、财政收入充足,保证窝阔台大汗成功地发动了最后灭亡金国的战争。

蒙古太宗四年(1233年),窝阔台在南征渡过黄河以前下诏:逃难的人和来投降的人,免死。但有人说:有些人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投降了,形势缓和了又逃走,不杀他们,就是帮敌人的忙,不应该宽恕他们。耶律楚材坚决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奏请窝阔台,制作了数百面旗子,发给归顺者,让他们手拿旗子为凭证,回归故乡,这样使许多百姓免于屠戮,获生者不计取数。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本书研讨生肖鸡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生活的儒学

    生活的儒学

    本书为作者自编文集,主要围绕“生活的儒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涉及礼乐文明、人文美、风俗美、饮食文化等。此外,作者近一年来以相同主题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讲演,颇受欢迎。本书初步目录具体如下:一、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二、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三、生活儒学的面向;四、人文美学的研究;五、人文美的道路;六、风俗美的探讨;七、生活美的追求;八、饮食男女之道;九、饮馔的政治学;十、生活的艺术化;十一、另类生活美:隐逸;十二、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热门推荐
  • 沧流记

    沧流记

    百世三生,难修共枕席。痴也好,惶也罢,沧流云荒未变色。芸芸众生忆炎皇,出生赴死只为情。何奈随性无奈何,堕入凡尘如凡流。落拓不羁终一生,痴情多情寡残生。——一切都是命吗?
  • 最后边缘

    最后边缘

    太空回收站工人罗海在一次回收任务中意外发现一个完好的航天记录仪,偷带回空间站后将其播放,了解了一艘名叫空帆号的巨型战舰失控并自爆的全过程,并且明白了联邦政府的黑暗内幕,后独自组建起一只支武装力量…
  • 饥荒游界

    饥荒游界

    一个人收集食物,制造工具,应对季节和怪物,孤独地在异界尽可能地存活下去——这就是三十年前的沙盒名作《饥荒》。而这款名作终于宣布了虚拟实境化的消息。这无疑是虚拟实境游戏装置问世以来最让人期待的游戏。午夜零点,十万玩家,在游戏装置胶囊安然入眠,满怀期待地进入孤独的异界……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我的高冷鬼君大人

    我的高冷鬼君大人

    原本以为阴阳眼封印,可保这一世安稳,但却意外的在十八岁时候解封。遇到鬼缠人,却万万没想到救我的人确是鬼君。为封印阴阳眼,却拜入捉鬼门。只求一世安稳,却厄运重重。原来这是一个结。
  • 阵纪

    阵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辰梦幻

    星辰梦幻

    九天世界,万族林立,异天魔族,亡灵幻兽,浩瀚古海,无数奇异古老的生灵在这九个天世界释放着独属于它们的幻彩。遁月神殿,执掌灵榜第一神器。万年之前,灭世之战,异天魔一族欲之支配九个天世界,九把钥匙,开启缺月幽轮,释放出吞灭天地的恐怖之力,灭无数异天魔,最终遁月神殿未逃过荡析离居的命运。万年之后,九位皎月神女,九把钥匙,影响着九天安危。神古天宗,叶逸,机缘巧合之下,步入了那集匙之路,无数的精彩将在这里展开············幻兽之皇,追风之影,巨神之兵,冰轮之翼。星辰梦幻,诉尽九天。
  • 永生幻想

    永生幻想

    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自在。大罗神仙居于大罗天,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情欲交炽。永生不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梦想,从古至今,从玄学到科学,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永生的追求。永生公司,一个全球百强企业,一直以来都在研究永生,终于,取得了突破……正当人类为此欢呼的时候,背后的黑手也随之而来。
  • 绝世神域

    绝世神域

    当斗气、武魂、魔法淡出人们的视野,脉术开始登堂入室。脉术以脉气催发,当脉术修炼到一定的地步,便能召唤脉兽。强大的脉兽力可崩天,召唤者藏身脉兽之中,御兽而斗。脉兽过处,鬼神退避,万法不侵。叶羽本是帝都的平民子弟,家世平庸,可他却有一颗强者之心。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因为袭了帝都魔女的胸,被魔女日夜追杀,为了能够逆袭成神,他从此便踏上了成为脉术强者的征途。等级:脉徒、脉士、脉师、脉王、脉皇、脉宗、脉尊、脉圣、脉神。
  • 小人物的修真传

    小人物的修真传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你最想改变什么????一位平凡少年偶然间得到一件穿梭时空的神秘之物,却不曾想这一切并未如预想的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