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3100000003

第3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3)

五、税率仍按旧制,不必增加数额。税越轻,甘愿冒走私危险的人就越少。

六、弛禁一旦实现,鸦片的价格当然会下跌,没有必要预先确定鸦片的价格。

七、用船运鸦片到国内各省,应交付广东海关的“印照”,没有印照的,就视为走私运输。走私运输是白银外流的根源,应该严加禁止。

八、对民间种植罂粟的地点加以规定,限在山头角地、丘陵之地栽种,良田不得改为罂粟地。

九、严禁官员士子兵丁吸食鸦片。

从以上九条意见可以看出,邓廷桢等人赞同许乃济的弛禁主张。

与此相对,朝廷中的一些官员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兵科给事中许球、内阁学士朱樽、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等人以整个民族的自尊为长矛,以全社会赖以维系的道德意识为盾牌,立即对弛禁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敏锐地抓住许乃济奏文的要害,将他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

对于鸦片泛滥、白银外流的原因,许球认为,守边官吏玩忽职守是导致鸦片泛滥,白银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以货易货禁止白银外流的做法是否行得通呢?朱樽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能以这种方法阻止白银外流,那么,防止鸦片输入也是可能的。袁玉麟也认为,解决白银外流问题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认真监督,如能认真监督,严禁鸦片的做法行得通,禁止白银流入外洋也就不成问题;如不能认真监督,虽然放松鸦片之禁,禁止白银出洋也是不可行的。

对于准许内地民众栽种罂粟,让非公职民众吸食鸦片的主张,严禁派亦严加反驳。如果用种粮食的土地裁种罂粟,无异于将外症驱入人体。严禁鸦片在贸易上的意义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防止民众的堕落与衰弱。说什么愚民自缩寿数不足为惜,这完全是“痛心疾首之言”!难道皇恩不应沐浴所有的人民吗?如果只禁官与兵,可是官和兵都来自于士与民,叫人怎样预防呢?况且,明知鸦片是毒人的物品,却让它任意泛滥,还要从中抽税,堂堂天朝怎会有这样的政体!

弛禁派所说的禁烟导致贿赂盛行也是没有道理的。贿赂的现象是否存在,完全取决于执法者。执法者奉公执法,禁鸦片也不会有贿赂,否则,即使放松禁例,贿赂也会横行。

在袁玉麟等人对弛禁论进行激烈批判后,再也没有人向皇帝建议弛禁了,各地的禁烟工作也逐步认真起来,比起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将近两年的实践表明,严禁鸦片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帝上了一本名为《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的奏折,这似乎彻底地埋葬了弛禁论。

黄爵滋认为,导致白银流到国外的原因是鸦片走私。严查海口,禁止通商,惩办鸦片商贩,弛禁罂粟栽种等措施都不能起到遏制鸦片走私、防止白银外流的作用。白银外流起因于购进了鸦片,贩卖鸦片之所以盛行,是由于吸食鸦片的人众多,如果没有人吸食,就不会有人贩卖,外夷的鸦片自然就不会来。总之,如果没有人吸食鸦片,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要将吸食鸦片的人处以死罪,以惩戒其他的人。

黄爵滋在奏文中提出了一个确定刑罚的设想:从今年某月某日起,到明年某月某日止,给予一年的期限戒烟。不管烟瘾有多大,都必须在这期间将烟瘾戒掉。如果一年之后仍然吸食,那就是不守法的乱民,应处以重刑。

黄爵滋还用人们对处罚避重就轻的心理及其他国家的实例,证明对吸食者严加处罚是可行的。按过去的法律,对吸食鸦片的人的处罚只是带枷挨杖,这些都是“活罪”。戒烟的痛苦甚于枷杖,所以人们甘愿受刑罚而不肯戒烟。如果以死罪论处,那么,临刑的“惨急”更甚于断瘾,所以宁愿断瘾而死在家里,必定不愿受刑而死于大庭广众之下。由于可以立即辨清吸食者是不是有烟瘾,所以,重刑不会累及无辜的百姓。

爪哇人本来是轻捷善斗的种族,红毛人(即欧洲人)制造鸦片,诱使他们吸食,因此,爪哇人精神大衰,最终被红毛人征服。红毛人自己对于吸食鸦片的人予以严厉惩罚:在众人环视之下,将吸食者绑在杆子上,用炮击入海中,所以,红毛人都不敢吸食鸦片。各国只有制造鸦片,而没有人吸食。以外夷的力量能令行禁止,何况天朝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那么,任何愚顽的人也会戒掉鸦片。

总之,黄爵滋认为,如果严禁吸食鸦片,就可以防止白银外流,银价也不会上涨。然后,研究理财的方法,就会给天下万世臣民造福。

道光帝深知,白银是统治者的命根子,白银大量流失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因而对黄爵滋的奏本颇为重视,便把它抄送给各地的总督、巡抚以及盛京、吉林、黑龙江的将军,征求他们的意见。其结果是:赞成者8人,反对者20人,另有众所周知的弛禁派幕后巨头穆彰阿因位高而不参与投票。28票中,反对票占了多数,说明官家人吸毒者众多,也反映鸦片走私这张巨网已张得很大很深了。

道光帝难下决心,犹豫不决。在黄爵滋上奏一个多月后,湖广总督林则徐跟着也奏上一本,遥相呼应。在听到表决结果后,林则徐再追上一本《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奏本中的“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深深地触动了道光帝的神经,促使他下定了禁烟的决心。于是,道光帝立刻召林则徐进京,并委任他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省禁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是清王朝中最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之一,虎门销烟则是使他名垂青史的一大壮举。

林则徐在走上仕途之后,既能秉公执法,不畏权势,又能体恤民众,减轻他们的疾苦,被誉为“林青天”。在鸦片烟害在中国蔓延开来时,林则徐就对烟害深恶痛绝,一贯坚决主张禁烟。

早在1832年任江苏巡抚时,林则徐就与两江总督陶澍一道上奏皇上,请求搜查英国人胡夏米等人乘坐的闯入长江口的“阿美士德”号,将鸦片等物当着英人的面焚毁,不留一丁半点。

在调任湖广总督以后,林则徐更加奋力禁烟。他的认真用心和效果都是全国第一流的。仅在武汉一地,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拿获并查缴烟土12000多两,烟枪2000多支,并将这些东西全部用桐油焚烧之后抛到长江之中。林则徐还自己出钱创制了4种戒烟药方,由于效果良好,使很多瘾君子解除了烟害,以至于每逢林则徐出门就有老人、妇女在路边叩头称谢。

在弛禁派与禁烟派的论争中,林则徐站在严禁的立场上。在对黄爵滋奏折所作复奏中,林则徐不仅全面赞同黄爵滋的严禁论,而且还提出了一些禁烟措施:将烟具收缴干净,以禁绝馋根;各省都要出示劝令自新,以免因循观望;必须加重对开烟馆、贩鸦片及制造烟具者的处分,等等。

在大多数高官要员都反对严禁吸食鸦片、道光帝正处于犹豫不决的状况时,林则徐又上了一个奏本,十分严厉地向道光帝指出,如果还不重视烟害,那么,几十年以后,中国就不仅几乎没有可以抵御外敌的军队,而且也没有可以作军饷的白银,从而提出了鸦片可以亡国的警告。

林则徐的禁烟理论与实践使道光下决心禁烟,在接到林则徐的奏折后,道光立即要吏部将林则徐从武昌接到北京。

1838年10月11日,林则徐从武昌启程进京。11月10日到达北京的长辛店。第二天,他就赶到乾清宫入朝参见道光帝。

君臣相见的时候,道光帝准许林则徐坐在毡垫上,垂问达一个半小时之久。从12月26日到1839年1月8日,道光19次召见林则徐,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道光还准许林则徐在紫禁城内骑马,看到不善骑马的林则徐在马上战战兢兢的样子,道光对林则徐说:“你不惯骑马,可坐椅子轿。”

皇帝之所以给林则徐这么多破例的待遇,无非是想给朝臣们这样一种印象:林则徐是拥有特别权限的人物,要向一般的人们显示林则徐的权威,从而为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大造舆论。

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接到敕令,道光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要他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厉行禁烟。道光为了使林则徐能在广东顺利地禁烟,要求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等人密切配合林则徐的工作,以解除中国大患的根源。

道光帝的信任更加坚定了林则徐查禁鸦片的信心。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启程,冒着严寒向广东进发。途经直隶、山东、安徽、江西等省,沿途考察民情,调查烟害,了解鸦片走私的情况,听取各界人士对禁烟的看法和建议,为查禁鸦片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月25日,林则徐还在江西境内时就给广东布政使和按察使发出机密公文,要他们按照所开列的名单把61名与鸦片走私有关的人犯(大多数是下级官吏和士兵)逮捕起来,等他到广州后处理。邓廷桢、怡良等人积极配合,逮捕内奸、处决烟犯。这样,在林则徐到达之前,广东就已经刮起了逮捕烟犯的大风暴。

禁烟的声势使广州的洋烟犯们胆战心惊。绰号为“铁头老鼠”的英国大鸦片走私贩子查顿奸诈妄为,在广州走私鸦片10多年,竟被广州的禁烟声势吓得慌忙地逃回英国。停泊在零丁洋面的20只鸦片走私趸船,看见禁烟风声越来越紧,也准备转移到其他地方,以避风头。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天字码头,受到鸣9响礼炮的欢迎。第二天,钦差大臣就贴出布告,公开申明他这次来广州查禁鸦片走私的纪律,命令同外商接触最多的行商集中寄住在公馆附近,以便随时问话。

在以后的8天中,林则徐秘密地会见有关官员,拜访当地知名人士,传讯商馆翻译,努力获取有关广州政治和鸦片走私形势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调查分析,林则徐进一步认识到,鸦片走私是导致鸦片烟害泛滥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一面下令整治海防,加强防务,一面限令外国烟贩缴烟,并保证今后不再夹带鸦片来华,否则愿受处罚。

3月18日,林则徐发出了两道谕帖。一道是颁给公行的,命令公行在三天之内要夷人出具汉文、夷文的保证书各一份。在谕帖结尾严厉警告公行说,如果这件事也不能办,就表明公行的商人平日与夷商串通,私心向外,他将立即请示皇上批准,将少数不法商人予以正法,并抄没家产。

在给《谕各国夷人》帖中,林则徐指出,数十年来,夷人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获得了不可胜计的不义之财,为人心共愤,为天理不容。因而正告夷商:大清皇帝已决心根除鸦片,对贩卖鸦片的人、开设烟馆的人以及吸食鸦片的人都要处以死刑;夷商必须遵照谕帖,将趸船上的鸦片全部上缴清朝官府,不得藏匿丝毫半点。并限令夷商在三天内作出答复。

夷商们在接到由公行转交来的谕帖后,表示拒绝交烟。因此,尽管三天期限已过,鸦片贩子依然没有一点动静,使得公行首领伍绍荣拼命地四处劝说,但他们都抱定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国家的官吏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只不过是装腔作势吓唬人,目的是索取大批贿赂。不要上当!”只是在伍绍荣说明“钦差大臣”只在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才任命之后,烟贩们才觉得这次也许光靠一点钱是不能蒙混过关,便答复说愿缴出储存的1037箱鸦片,但避而不谈有关保证书的事。

林则徐对鸦片贩子的态度大为恼怒,决定惩治首恶,命令“速将颠地一犯交出,听候审办”。尽管公行向夷馆传达成“招颠地氏进城”,但夷馆方面认为颠地有生命危险,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英国驻中国商务监督义律海军大校,更是依仗大英帝国的权威,仍然轻视中国。他认为,“强烈的言词和行动无疑地可以刹住当地政府轻率的气势”。他在澳门得知广州十三行街的气势险恶,急忙于3月24日奔赴广州在夷馆高高地挂起英国国旗,并准备护送大鸦片贩子颠地逃回英国。

义律从澳门赶到广州的英商馆,正中了林则徐的心愿。林则徐之所以一再忍耐,没有对夷馆采取行动,主要是他们的主将没有在馆内。既然义律自投罗网,林则徐就断然采取措施。3月24日,他下谕帖给伍绍荣:前已命令将鸦片全部缴官,并在三天内立下保证书,但至今仍然没有答复。因此,对停泊在黄埔的外国船只实行封舱,停止买卖、禁止装卸货物,各种工匠、船只、房屋等,不准给夷人雇用租借。违反者将以私通外国罪惩处。夷馆的买办及雇用人等全部撤出!

林则徐还命令1000多官兵包围夷馆,通宵吹着喇叭、敲着铜鼓。

义律趾高气扬地进入夷馆,却遇到被包围的局势,仍不肯轻易就范。他希望凭借停在口外的一艘军舰进行顽抗,并断定美国的军舰会帮助他们。他在直接呈交总督的申请发牌放行的信中宣称:“如果不发给牌照,本监督将认为自己已被扣留,将以本国国王名义宣布对于可能发生的后果不负责任。”

25日晚,义律还亲自将颠地送上江边的小船,企图将他送走,但还没有到岸,就被成群手持大刀的清兵轰了回去。江中外国人的小船也全被拖上岸来,近旁房屋上架起了突出来几米的“天桥”,以监视夷馆中的一举一动。

26日,林则徐在夷馆内贴出《示谕夷人速缴鸦片烟土四条》,从天理、国法、人情和事势四个方面告诫夷人,必须立即停止鸦片走私活动,否则咎由自取。一些夷商对义律的做法也提出异议,准备缴出鸦片并立下保证。

在饮水、食品缺乏,与外界联系断绝,内部有人对他公开表示不满的情况下,义律意识到如果再对抗下去,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括鸦片富翁在内的商人们会自动地屈服。3月27日,义律通过公行禀报钦差大臣:“同意严格地负责,忠诚而迅速地呈缴英商所有的鸦片20283箱”。

为了保证缴烟工作的顺利进行,林则徐奏准给予缴烟的外国商贩以一定补偿和奖励:凡交出一箱鸦片,赏给茶叶5斤。为了迫使英国烟贩缴烟,林则徐规定:在英国烟贩缴烟四分之一以后,可以恢复中国雇员;缴烟一半以后,可酌量允许水上往来;缴烟四分之三以后,可允许开舱贸易,缴烟结束,一切正常。

缴烟工作从4月12日正式开始,直到5月18日才全部收缴完毕。在这一段时间里,林则徐总是和邓廷桢等人在虎门亲自监督验收。没收的鸦片共有19187箱和2119袋,除去包装,净重2376254斤。

在将鸦片烟收缴到虎门以后,林则徐遇到了怎样处置这些鸦片的问题。为了向朝廷中反对禁烟的人表明禁烟的功绩,林则徐考虑将鸦片解送北京。

5月25日,林则徐召集关天培等人开会,研究将烟箱全部解送北京的技术问题。5月28日,他再次上奏道光帝,请求将烟土由海路解送北上。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是什么?没来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片传奇的江山。来到之后,才发现,它是一个江湖,是温柔乡也是英雄冢,是地狱也是天堂。猪脚意外回到这个时代,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却悲催地发现一群恶人气势汹汹地要抢他的妹纸。怎么办?当他要抡菜刀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战争系统。神马情况?居然可以买各种士兵?更重要的是,那些兵可以来到现实世界中,成为他的小弟。而且,这个系统不过处在最低级的原始模式,只要满足条件,它可以随时升级,带来不断的惊喜。于是,一个牛叉的故事拉开了华丽的窗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猪脚哈哈大笑。“让票票、收藏、粉丝来得更猛烈些吧,保证完本!”——俺笑嘻嘻地说。
  • 刺秦萧寉著

    刺秦萧寉著

    六王毕,四海一。铁马金戈之势,怎抵暗流涌动?有人仗剑行天下,有人玉龙报君恩。热血快意?无愧于心?张弓,拔刀。为天下?为自己?一条决绝路,从此不复回。哪管王侯将相,爱恨情仇。秦王,我必诛之!
  •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军队,而精锐的军队便可堪称劲旅。孙武的吴军、吴起的武卒、白起的秦军、项羽的楚军、霍去病的汉骑兵、沈庆之的南梁军、岳家军、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曾国藩的湘军都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十大劲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史上的劲旅》即是为您介绍这十只军队。
  • 大清悍妇

    大清悍妇

    耀眼的骄阳不管在哪里都能照耀到人的心中。在草原她是尊贵的草原之女,在四方城她是权力巅峰家族最彪悍的女人。人常说:“投胎就做萨齐拉”!康熙:“不要以为朕真不敢杀你!”太后:“乖孩子,别怕,草原女儿就该如此!”太子:“老十,管好你福晋,把你嫂子都带坏了”老十:“娶个蒙古彪悍福晋怪我咯!”萨齐拉:“不要这么看我,我会害羞哒”众人:“……"
  • 英雄称霸

    英雄称霸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所有英雄豪杰数日之内全部消失一天夜里放学回家的刘康发现一根神秘的棍子,上面刻着条纹,和奇怪的文字......
热门推荐
  • 系统异界游

    系统异界游

    一个从天才变成废物的家族子弟,在大马路上偶然被一个天外石头给砸的头破血流,谁想既然意外的融合了系统,他今后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 泰帝斯传奇

    泰帝斯传奇

    斩妖台神石炸裂,化为四块。神石含有强大的神力,惊动三界。三界紧盯神石不放,地界妖魔为谋求更大的力量,四处寻找四块神石。玉帝为保天下太平派王宁等人去找神石。与此同时,尸王正在招兵买马,欲攻上仙界。导致凡间混乱不断......
  •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阎罗王妃

    阎罗王妃

    黑白两道上无人不知晓--阎君这个名讳,无人不恐惧,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将死在她枪之下的冤魂。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传闻,阎君是个心狠手辣、收金买命的无情杀手,只要来人出得起价,要她去杀一名孩童她也肯,将其形容得极其残恶、嗜金如命,而又有传闻说,阎君不过是纯粹为己而活,一个单纯且自私的人罢了。无论是哪一段传闻,都已经无法掩盖阎君在黑白两道上掀起的大风大浪,她的神秘、她的冷酷、她的残忍,都是众之所惧的。因为无知,所以惧怕。
  • 你曰梓木,我曰灼灼

    你曰梓木,我曰灼灼

    大二女生颜梓寒假前夕被母亲称病骗回家中,心急火燎横冲直撞,却撞上了这一辈子的命定丈夫——大她十几岁的中医药大学校长段青丛,而段青丛的堂弟,与颜梓同在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段青颂,也早在颜梓高中时便对她念念不忘。一个是儒雅深沉严肃板正,一个是阴魅睿智深情不悔,生性凉薄的颜梓如何在两人的感情中载沉载浮?段青丛说,那天你直直一头撞进我怀里,再抬脸的时候,我便惊奇——这小人儿就像老天特特为我打造的一般,那种浑然天成的契合感是我过往的三十多年中从未有过的,相信以后也再不会有。这番话被我好好的记在纸上,存在电脑里,刻在脑海中,时时拿出来温习,每每都有一朵傻不拉唧的甜笑挂上唇角,就像段老师给我的绵延无尽的幸福。段青丛回回见我如此,便要摘了眼镜眯细了眸子瞅我,悠悠的说一句:小东西,你能遇见我,命委实忒好了些。
  • 错过了就不再

    错过了就不再

    六岁的尹珊和洛昱希,从那架空的洛国穿越而来。初见欧阳晨,尹珊就一见倾心,一心想着如何掳获欧阳晨的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尹珊慢慢明白,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爱情,她的人生还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尹珊加入了“星际模特公司”,从此,便踏上这条模特之路。当她事业,爱情都得意的时候,一个意外把她打入了万丈深渊。此时,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最终,她选择了远走他乡。然而这一路,并非是她孤单一人,有一个人始终陪着她,伴着她,愿意放弃一切只为她。
  • tfboys之你从我身边借过

    tfboys之你从我身边借过

    三个小女孩来到了重庆遇到了三只,而且她们三个女孩,有着共同的梦想,梦想就是能当明星,并且也能见到tfboys。后来她们成了朋友,女孩为了tfboys放弃了好多.............
  • 回唐

    回唐

    黑夜里,摇曳的树枝上的蝴蝶的翅膀,随风煽动着,那一骑黑马哒哒的马蹄声穿过光化门,穿过西市,进了怀德坊,宣告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因为方炎这个特殊的人的到来,因此而变动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万道修途

    万道修途

    从家族中走出……在无尽境域之中崛起……入圣贤……超脱凡人的桎梏,顿悟天地的奥秘,追求成神的道路。一切都是无悔。只为了让她复活!
  • Essays on Paul Bourget

    Essays on Paul Bourg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