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500000027

第27章 一个“天才”的荆棘路

———书画家陆籽叙素描

在某些人眼里,他是个傻瓜,一个“脑子有问题的神经病”。

在一些专业人士眼里,他却是个“天才”。

考大学考研究生考了19年,屡考不第。

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学历。

他高中毕业,但因毕业就应征入伍,没去拿毕业文凭,这一疏忽为他日后带来无穷的麻烦,在2007年初调整工资时,单位张榜公布的他的学历一栏仍填的是“初中”。

学历上的空白并不意味着学业的空白。没有大学学历,他却在为大学生上课;没有研究生学历,他的研究成果却很丰硕:出版了11部专著,还有3部正在出版中。他的《名家风景写生探秘》还是美院大学生喜读的专业书,《当代青年篆刻家精选集·陆籽叙》一书为金石专家所称道;他的《金石之悟》和《写意印风》两部专著被列入美术教学“名师讲座系列丛书”;他的书法作品曾获浙江省书法金奖,还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展;他的画作《晌午》、《佛光》、《吴山冬日》等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等全国性赛事;他出版有诗词专集,曾获全国诗词成就奖。

一个在绘画、书法、金石、诗词方面均有成就的专才,一个饱受讽刺讥笑的傻瓜,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统一体。

陆籽叙,这位杭州市群艺馆美术干部、中国美院附中和浙江教育学院兼职教师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

小荷早露尖尖角

“陆籽叙多才多艺,长书法,擅绘画,工金石,擅长格律诗。像他这样全面的艺术家不多见。”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一对记者说。

2007年9月初的一天,这位“天才”抑或“傻瓜”坐在了记者面前。

一只中学生双肩背书包已破出了好几个豁口,着一件黑色老头衫,理一头短发,个不高但清秀儒雅,乍一看,近50 岁的他倒像30多岁。

我们的交谈在他快捷的语速中进行。

陆籽叙1958年出生在杭州一个平民之家,少时即喜欢对着家里的四壁发呆———壁上的糊墙纸是杭州扇厂废弃的扇面,上面满是各式的画。看着看着,陆籽叙伸出稚嫩的笔开始临摹。一次将扇面上的寿星临摹得惟妙惟肖,邻居争相观赏,一时名满里巷。

全家7口人,仅20平方米,蹬黄包车的父亲见他常一人霸住桌子写字绘画,甚怒,扬言要把他逐出家门。

邻居汪心一———一个长书法、工诗文的老人倒是爱而怜之,常留他在家中写字作画。汪见其聪慧之极,一点就通,常叹其“孺子可教”,遂悉心指导十余年,陆的书画日渐精进。

陆6岁时,一次代姐姐完成一幅美术作业,引起学校注意,后发现此系幼童所为,学校老师无不称奇。

初中时,他的处女作《给奶奶读报》发表在《杭州日报》上,继而又在《工农兵画报》上发表《小后勤》、《叔叔,添一块砖吧!》等作品。

1976年,陆也成了“叔叔”———他应征入伍,任电影放映员和文工团舞美。1980年复员,到杭州新中国剧院当电影放映员兼美工。同年报考浙江美院,但却没拿到准考证,原因至今不明。

寂寞求学路

他渴望上大学深造,他希望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

机会来了。

1984年,陆在南京师范大学遇见一位老人,见他手拿一卷书法作品,老人好奇地邀他打开,读罢,老人大惊:“谁写的?”他答:“我!”

老人系南师大书法教授尉天池,他认为陆的书法“已完全达到专业水平”。然而当听说他连大学也没读过时,尉教授感慨万分:“这样吧,你报考我的研究生!”

陆闻言大喜。

但是,1985年的研究生考试,另一考生以比他多一分的成绩胜出。

中央美院王镛、梁树年教授看了他的书法也很赞赏,鼓励他来考。1987年,他报考中央美院书法研究生。临行前,母亲煮了许多茶叶蛋让他带去。不想天气暴热,鸡蛋坏了,他却浑然不觉,照吃不误,结果食物中毒。他是被扶进考场的。面对考卷,他浑身发冷,头晕眼花,但仍坚持考完。专业课倒都合格,外语却未过关,他再次名落孙山。

他是个激情澎湃的诗人。考研屡屡受挫,他赋诗以寄愁绪:“薄似蝉衣一芥飞,屡从科举陷重围。苍凉落第归家日,至爱亲朋半已非。”

此后数年,他屡屡报名参考,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有诗云:“孤舟寻梦近芳枝,万木霜天独醒迟。仰首观梅梅不语,冰心默默两心知。”“清风残月两茫茫,相祭无言泪满觞。一曲撕心声不起,裂弦痛作九回肠。”

1991年,他报考西南师大中文系书法研究生,但又是因差几分落选。

1993年,陆终于考入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教师研究班,他激动地赋诗:“莫道霜天终复复,雁归北国喜春迟。”跨入美院大门,他更感慨系之:“推笔临窗忆旧哉,秋风拂面又重来。童心夙愿行将了,始有丹青染画材。”

然而教师研究班非正规研究生学历。1995年,陆再度参加中央美院山水画研究生考试。口试由姚有多教授主持,姚看了他的书法后赞叹不已,问:“你是怎样把书法写到这个程度的?”

这次考试,他专业均合格,外语差几分,他又落选了。

中央美院贾又福教授很为他惋惜:“你的画很好,考我的研究生吧,只要上线,我就录取你。”1997年,他又去报名,但因当年政策规定无学历不得参加考试,他又一次失去机会。

1998年,浙江省教育厅特许他参加考试,40岁的陆最后一次报考。但发准考证时,又没有他的? ?

至此,他报考大学和研究生首尾已近20年,悲愤交集,他只能用诗来浇心中块垒。《廿年科举祭别》:“浪打潮回叙籽篇,吟将旧梦话心田。水流困厄周遭在,科举流亡已廿年。”

种种原因,终于将一个人才永远拒于中国高校门外。

当年徐志摩将沈从文推荐给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然接纳,仅读过3年小学的沈从文登上大学讲台,中国人文传承因此多了一桩盛事。

浙江教育学院现任院长鲁林岳听了陆籽叙的遭逢后说,对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包容,沈从文是什么文凭?臧克家是什么文凭?如果都唯学历唯文凭,这些名家还能成为名家吗?要是沈从文生在今天,他还能登上大学讲台吗?

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在陆的《名家风景写生探秘·序》中称:“陆籽叙给我的印象是勤学苦练,注重全面修养,强调学习传统与对景写生相结合,诗书画印的综合冶炼与其他知识的积累。正因为如此,他经常表现出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思辨与想象,因而常常引发一些新颖的思考。”

“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新颖的思考”又有何用?陆依然在传承知识的殿堂外徘徊。

考场屡屡受挫,他的书画、金石、诗词却在磨难中迅猛精进,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赛事,他因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而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诗词协会。并且,他的专著一部部地问世。

文化局长的“穷亲戚”

2002年,时任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一偶闻陆的传奇,好生奇怪:一个人同时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湖诗社理事等资格,实不多见。

不多见的还有他的行止:带学生去写生时路遇乞丐,他马上掏尽囊底,将干粮和囊中的钱悉数给了乞丐。

他因此饿了一天,又因为无钱乘车,只好徒步回家。

他与母亲同住,住房狭窄,晚上常住办公室,或晚上上完课,几张课桌一并就睡在课桌上。

他的生活以艺术为中心,不懂生活。为了写生,他常常晨曦出门,夜阑方归,常日食一餐,因此得了胃病。

他生活在艺术里,却常常忽略了人最必需的生活,当现实生活因为他的忽略而反过来惩戒他时,他只能也只会躲进艺术里自成一统。

1986年,他调到杭州市图书馆。但因没有文凭,又是工人编制,他成了“临时工”,哪里忙到哪里去,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单位得知他要考研究生,放出话来:要考研究生就离开!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他的军地两用人才纪录片。某领导说:“你也算人才?你是人才你自己去找工作,不要在这里!”

文凭、身份像两座大山压在他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没有文凭,就像凤凰没有羽毛,无法飞翔啊!他只好在诗中宣泄:“无羽凤凰人可想,侧身天地只飘萧。”

1986年9月,他借调到浙江美院附中教书法。此后他长期在美院附中、杭州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讲授书法、篆刻、山水画、花鸟画、素描、美术史和诗词等课程。他的遭逢深得一批关心他的美术界名人的同情,中央美院王镛教授给美院附中校长写信举荐:“他在书法、篆刻方面颇有才华,基本功扎实,创作风格质朴浑厚,有独到之处。如此青年,是十分难得的。”1995年,中国美院孔仲起、吴山明两位著名画家联名给杭州教育学院领导写信推荐。

他早已年逾不惑,却一直独身。他谈过几个女朋友,也曾爱得如醉如痴,但终因沉溺艺术不能自拔,女友都离他而去。

在许多人眼里,他行止怪诞,孤独无助,“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他在诗集《积梦纪行·后记》中说:“予自少时起致力书画,至今仍未曾懈怠。然而立未立,不惑而惑,一如梦遇。于是亦轻其书画所不能启人心目者,转以诗文聊抒胸中块垒。”

悲夫!谁能理解艺术家的苦衷?

也有人理解他,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王翼奇先生在为他的诗集《积梦纪行·序》中称:“籽叙仰止前贤,希踪往哲,修艺励志,沉潜书画金石,斐然有成,又孜孜矻矻,于诗词之写作,未尝以之为余事,诚有足多者? ?读籽叙之诗词,见其才学,尤见其性情。籽叙之性情,一言以蔽之曰痴,痴于艺,痴于情,痴于道,种种痴态,悉于诗中见之。惟其痴,故其思也深,其悟也彻;而身世之坎坷颠沛,倍增其奇逸苍凉之气。”王翼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陆是一个有才华,有成就,勤奋率真,不懂世事的人,面对复杂的社会,他无法扭曲自己去迎合,于是就遇到种种磨难。

个人的不幸遭际使这位不善生活痴迷于艺术的艺术家开始信佛。

陆籽叙的传奇使陈建一慨叹不已。时代发展到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艺术家?这样的奇才居然如此不被重视!

2002年10月的一天,陈建一拨通了陆籽叙的电话。于是陆籽叙背了一大包书来到陈建一办公室。

“这些书都是你写的?”陈建一问。

他颔首。

“很有成就啊!”陈建一翻着这些书感叹。

他确实很有成就,在诗、书、画、印上均有建树,并均有专著论其心得体会。可是因为没有学历,他只有中级职称。即使是中级职称,也是许多名家出面说项才解决的。中国美院孔仲起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俞建华等都曾专门给评委写信为他评定中级职称游说。

彼时浙江文化系统正在评职称,他虽已申报,但有信息表明,评上的可能性很小。

看着陆黯然的眼神,看着陆的书小山似的耸立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陈建一感到心里堵得慌。尤其是,当陈建一获悉陆因为人生屡屡不顺而信佛时,更感不平。“我不相信你这样的人才会得不到重视,我要看看,是佛灵还是共产党灵!”陈建一拍案而起。

当天晚上,陈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遂披衣而起,给省文化厅的职称评委会写信。他以一个文化局长的名义,为一个普通艺术家呼吁和请求。他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党的文艺方针,时代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讲学历但不唯学历,陆籽叙的职称问题应该解决!

陈带着信和陆的书去找省文化厅分管职称的副厅长,找评委游说。

这场“共产党与佛”的较量,结果是“共产党”大获全胜:这封信深深打动了评委的心,陆评上了副高职称。

陆得知陈之所为,感激涕零,逢人就说:“遇到陈局长,我遇到了菩萨!”

他不知道,他的“广告”效应适得其反:有人以为陆与陈是亲戚,遂给纪委写信:陈建一以权谋私,为亲戚解决职称问题。

“对陆籽叙这样无权无势的人,我这个局长当他一回亲戚有何不可!”陈建一苦笑着对记者说。

职称解决后,陈又给陆所在的杭州市群艺馆领导打电话,希望给陆解决住房问题。

群艺馆很快为陆落实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住房。

从此,他可以安然地呆在自己的房子里,又写又画。

近几年,陆又出版了若干本书,他的书法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省选拔赛金奖。

“他快50岁了,该结婚了。”陈建一说,“但这样的事,我也无能为力啊!”

陆籽叙原名陆文龙,他自己改的名。问及名字的含义,他答:大陆上一棵小草的叙述。

一棵小草的悲吟,有谁愿意听呢?

附杭州市文化局局长陈建一今年9月赠陆籽叙诗:

寄语陆籽叙

籽叙无声因微言,飞入沧海起波澜。

文龙藏首云水阔,诗凤舞翼玉兔寒。

厚衾薄履金身在,小楼风餐趣自闲。

拍栏应是当年事,心有明灯身入禅。

(载《光明日报》2007年11月7日)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戏影半契

    戏影半契

    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宅男,在一次奇遇下身边陆续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情,陌生人的的话,好友的失踪,在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和阴谋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名门晚爱:首席的头号前妻

    名门晚爱:首席的头号前妻

    为了救爷爷,她把自己卖给了他,从此,她的人生由他接手!两个人公开结婚之后,唐晚歌便成为了京城人人羡慕的顾家少夫人!只是人前无数风光的顾太太很清楚,这个男人之所以娶她是另有原因的罢了!后来的后来,她和情敌双双滚下楼梯,各大头条纷纷报道说‘顾少夫人因为嫉妒把情敌推下楼!’据说是顾先生亲自说的!从那以后,唐晚歌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三年后,她再次出现,顾先生把她堵在了走廊上,眯眸浅笑:“顾太太,抛夫弃子这种事情你都做得出来,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
  •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叶菲凡十岁因车祸失明,被家人丢到老人小区安养,陪伴她到末日的是她养的一群忠心的宠物。叶菲凡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却不知怎么自家的毛孩子越来越聪明,竟硬是让她在末日中存活下来。变异狗、变异猫、变异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大家看到她都要闪得远远的呢?
  • 青春不疯狂,何为叫青春

    青春不疯狂,何为叫青春

    她对他说:你驾驭不了我,靠近我,你只会遍体鳞伤。他却不死心:哪怕遍体鳞伤,只要是你,我都无所谓……她是集齐于所有宠爱一身的掌上明珠,她拥有着守护她的死党,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他是黑白两道独特的花花公子,家大业大颜值高,唯一搞不定的就是那位令他爱恨交加的女孩。
  • 我的女神有点坏

    我的女神有点坏

    人?妖?好吧——半仙!她一朝梦醒,天下竟已风云万变。醒来的第一时间,她身上插着箭,居然还没死掉!然后,就在她刚刚想接受自己的和夏王朝祭祀身份,辅助这个魔魅君王,安定乱世时。满朝文武,甚至望眼天下,集体控诉她:扰乱朝纲,倾国妖孽!神马?她不就是一头的银发、银眉、银睫毛。
  • 沐雨晨阳

    沐雨晨阳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如果再来一次,我选择的是---
  • 甜心很妖娆

    甜心很妖娆

    本小说是短篇小说,有多个故事组成,不定期更新,谢谢合作!
  • 涅槃仙歌

    涅槃仙歌

    正统本土修仙,不言情,欢迎入坑——天地初开,洪荒初成,人为至灵,悟天地之玄妙,得道而成仙。是为正道。及至上古,有大能之士,效法灵、植、鸟兽之道,不以悟道为要。乃以身沟通天地灵机,洗练凡体,成就法身。由凡入法,以法入道,得求长生。是为法道。后法道渐兴,正道湮灭,人间沧海桑田……凡俗出身一小丫头,游历人间。所见:至愚至慧,至浅至博,至情至性,至狡至诚,至邪至正,至尊至卑,至浊至皎,至空至痴。所历:半仙半魔,半佛半道,半阴半阳,半死半生,非曲非直,非钝非锐,非善非恶,非逆非顺。天纵之资,是资本?是灾厄?生存之道,何处去寻?兜兜转转,终于还是迎来宿命之战……
  • 都市之绝品兵王

    都市之绝品兵王

    人若挡我,我必杀人!佛若挡我,我必杀佛!天地若挡我,我必毁天灭地!易天曾经站在世界巅峰,驰骋佣兵界。如今却隐于都市,面对纯情校花,霸气女警,美女总裁等等各路红颜,易天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