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当初,这句话指导着大批投身商界的企业家。他们起步低,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都不成熟。要想生存下来,就要有一些非常的招数。最早一批投身商海的中国人,也就是在那样的现实中,以一种实用主义的理性直接影响着市场竞争。也就是在这种理性的导向之下,形成了一种像任正非和华为开始时颇有争议的竞争模式,这也体现出市场竞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注定了每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场和竞争对手之间的殊死较量。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想战胜对手,取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必须以“消灭”对手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生存下来的机会,这时商场就演变成战场,企业之间甚至员工之间的敌对状态是必然的。正是这种现实,使得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一开始都带有强烈的战争色彩,如“市场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不是生存就是死亡”、“快鱼吃慢鱼”等说法,正是这一残酷现实的写照。华为当然也不能例外,把市场竞争当成战场,集中力量与强敌周旋直至逐步予以蚕食消灭,这就是华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所做的。
对于华为有一种评价是这样的:“没有一家企业像华为一样使欧美巨头感到害怕,没有一位企业家像任正非一样影响全球行业格局,赢得国内外业界的一致瞩目。”而任正非也曾坦言:华为是“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了国际竞争,知道了什么才是世界先进。我们是在竞争中学会了竞争的规则、学会了如何赢得竞争”。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生存意识造就了华为的生存能力。任正非不停给员工们灌输各种概念:“活下去是硬道理”、“为了市场销售增长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耻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等信念。正因为这些信念,也让“狼性”这个词也就成了华为的标签。
这些鼓动性很强的概念,经过任正非富有煽动力的讲话,使一线年轻员工很容易进入大无畏的精神状态,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展开贴身肉搏。正是这些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成为连跨国巨头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
在占领了市场高地之后的华为身上,也许无法看到当初体现出的这种强烈的扩张性。后来的任正非对于市场竞争的本质也有新的认识,但在任正非的构想里,未来华为的战略方向不仅要足够大,大到可以支撑华为下一个10年甚至2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而且要保持足够的先驱性和侵略性。他仍然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把华为由过去的跟随者、同行人,变成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