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0000000012

第12章 活在危机中

冬天也是可爱的

有人认为,正是冷静、清醒、韧性和团队的协调作用,再加上任正非大会小会时时灌输的危机意识,华为与国内其他企业取得一丁点成绩时的张狂、自大形成了鲜明对照,因而,华为能够一骑绝尘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企业的危机意识,人们总是喜欢用任正非举例子。人们也确实觉得,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他就这样一路喊下去,从国内市场喊到了国际市场,从第三世界喊到了发达国家市场,一直喊到华为能够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任正非还在继续喊。

细细想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未雨绸缪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有多少企业树立了危机意识?“温水中的青蛙”实验,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耳熟能详,但没有多少企业真正能做到引以为戒。任正非做到了。危机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预防。任正非一直都在提醒华为,要预防时时都可能面临的危机。

任正非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世界巨头都云集中国,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得不在市场的狭缝中求生存;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

这说明华为一诞生就处在危机之中,而危机能够让人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奋力一搏的竞争魄力与勇气。

任正非就是用这样一种意识来激励着华为的员工,他说:“我们所处的行业方向选择太多而且还处在巨大变化之中,我们一直生存在危机中,华为的衰退和倒闭一定会到来,而只有时时警醒我们自己,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延迟或避免衰退和倒闭的到来。面对我们所处的产品过剩时代,华为人除了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十八年来,我们公司高管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节假日,所有主管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连轴转地处理事务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健身的时间都在忘我工作,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根本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危机,这是驱使一个企业不断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差距的动力。任正非用一种哀兵必胜的策略,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和一种冷静的超前意识,给华为以动力,使华为时刻保持着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优化,整合出内部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华为总是能够比它的同行们更早地找到过冬的“棉衣”,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不断预言危机的存在,预言冬天就要来临。这不是任正非悲观的体现。只是证明,华为是在忧患中成长,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前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居安思危”这两句话在任正非那里获得了新的注解。他说:“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渡得过去的。”

无独有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可能也正说明了看似悲观的危机论背后,其实有一种浪漫的乐观情怀,就像雪莱在枟西风颂枠里写的那样:“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能面对危机,做好准备,在冬天的严寒中活下去,就必然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案例1·第一次过冬———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第一次冬天的预警是针对企业内部做出的,随着枟华为的冬天枠一文的出炉,这次预警也让整个中国企业界感到寒意的影响力。这篇文章让华为在中国的企业界确立了新的地位,它的重视危机的企业文化开始拥有了扩张性的影响力。就在2000年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达152亿元,以29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其创始人任正非关于冬天的预报却声音洪亮。

大量网站和企业内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众多的企业家和MBA学员将其作为重要资料进行精读。任正非在此文开头便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如果那一天到来,应该怎么办呢?问题是人们并不容易意识到,这一天会到来。任正非在文章中把一定会到来的危机直接抛给员工和管理层,他说:“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接着,他又针对工资和裁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员工工资减一半,裁掉一半人就能救公司的话,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连裁员和减薪都不能挽救公司的话,这种情况怎么办?任正非在那个时候提醒大家祛除麻痹思想,让人觉得他是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在任正非的意识里,危机一直都存在。任正非说,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但是有些人喊狼来了的时候,狼真的会来。这是一种危机感,也是一种远见。2000年喊出“冬天来了”这句话,也确实正当其时。2000年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和欧洲3G建设泡沫的一年。他认为,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电信设备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期。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而且就华为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华为尽管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还很年轻。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也是华为最大的弱点,这也就使得华为完全没有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冬天来临,华为的冬天就可能会更冷一些。

因此任正非清楚地意识到,华为应该做什么。他说:“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谈完理念之后,就是行动。任正非制定了十项措施,包括改进管理,要抓薄弱环节,找最短的木板,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提高贡献率。另外,全公司还建立起统一的考评体系,用来确保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规范化管理等等。

任正非不仅对冬天做出了预警,还在危机之后预测了下一次春天。2002任正非作出了枟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枠的讲话。他明确指出:“大家总说华为的冬天是什么?棉袄是什么?就是现金流,我们准备的棉袄就是现金流。”他当时透露:“好在我们银行里还有几十亿现金流,大家说是不是要多发一点,多分一点,我们说把困难渡过去后,再看看。”

任正非在这种危机来临的时候,为华为渡过行业的冬天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他表示,活下来才是真正的出路,搞好客户关系是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合同金额,公司规模是未来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但公司从上到下杜绝500强这个名词,永远不说进入500强。只有这样,华为公司垮了再起来,再垮再兴起,才有可能。

华为在当时认识到,公司是一条供应链,将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华为供应链上要连着数百个厂家,有器件的、标准的、系统的、制造商、分销商、代理商,是非常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要当华为的同盟军。当一件件的小夹袄送来,过冬的棉袄就够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华为也确实做到了第一次安全过冬。

案例2 ·第二次过冬———2004年华为内部会议

任正非第二次预警冬天的时候,其实对于IT业而言,算是一个“暖冬”,但是,暖冬也是冬天。没有足够的过冬准备,一样是会冻死人的。

2004年正是中国宏观调控严峻之年,这一年一大批企业落马。在缓解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之后,国内互联网企业大批奔向复苏的纳斯达克。这种良好的势头让IT行业开始乐观起来。2004年有多达9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或香港成功上市。联想也在年底出手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

任正非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关键时候,任正非再次预警,提醒华为要注意冬天。这次预警是在2004年三季度的华为内部讲话中提出来的。在长达13000字的讲话稿中,任正非检讨、审视了华为目前遇到的严峻困难,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但与上次相比,任正非更加细致地探讨华为的内部问题,就业界的影响力而言,并不如第一次预警那么有影响力。这可能也说明,很多人在好的形势面前丧失了危机意识。

而任正非却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冬天理念,他认为:“我们需要把困难真实地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未来困难的能力,我们陷入的困境就会更加严重。”但是,他对于熬过冬天也更加具有信心,和第一次面临冬天的相比,他显得要乐观一些。“冬天也是可爱的”这一说法也正是这个时候提出的。他表示:“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渡得过去的,今年我们可能利润会下降一点,但不会亏损。与同行业的公司相比,我们的盈利能力是比较强的。我们还要整顿好,迎接未来的发展。”

这应该是和华为的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有关系的。2004年,华为的全球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8.27亿美元,创造该公司17年历史中最高的销售纪录。国际销售的强劲增长对华为的销售增长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在这种良好的势头之下,任正非这次作出的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暂周期上的预测。他认为,造成冬天是因为行业供给过剩,整个信息产业都在遭遇冬天。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越来越简单,技术领先产生市场优势不再存在,反过来重要的是客户关系和客户需求。

就当时而言,华为在成本问题上是占优势的,特别是与西方公司相比,华为在研发成本上只有国际公司的1 /3左右。另外华为的成长情况也比较好。根据任正非的分析,传统经济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资源来完成的,而信息产业中谁也控制不了资源。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一是数码,二是硅片的原料二氧化硅。它们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然会导致电子产品过剩。这场生死存亡斗争的本质必然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在分析了这些因素之后,任正非判断,以华为的实力,渡过困难时期的可能性要比西方公司大,同时也比小公司强。

华为再一次调整了它的战略。一方面,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允许国内市场上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不能低于别人。把质量提高,把服务做好,同时把成本降低。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在目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宁亏华为不能亏产业链同盟,因为华为亏一点能亏得起,同盟军亏一点就死掉了。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如代理分销商等,就可以生龙活虎地出去抢单,华为就缓过来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任正非继续强调了华为的另外一个主题,即人力资源。他要求,要利用市场低潮期这段时间,培育出一支强劲的队伍来,提高人均效益。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激活整个队伍。末位淘汰永不停止,研发体系的战略队形和组织结构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组织结构和战略队形保持不乱。

只要结构不散,组织不垮,前面烧掉的钱就会变成后来的无形财富,这些都是华为的增值财富。任正非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华为正处在一个好的时机,要享受以前投资增值,要团结起来使这个队伍不要散掉。与任正非和华为相比,当时的很多公司都热血沸腾,还有人准备要做第二个“思科”。但是任正非知道,没有那个时代了,过去的时代未必会重演。

案例3·第三次过冬———冬天常态化

任正非每一次发出冬天预警的时候,都是华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刻。2007年,华为销售收入已达125.6亿美元,并且成功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商的前五强。一个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应该都会觉得到了该庆功的时刻了。至少也应该考虑停下来,喘口气。但是,一进入2008年,任正非就发出了第三次冬天的警告。

这一次,他又有了新的高度。任正非指出,面对当前的形势,面对竞争对手,要做一个国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破坏者。要向强者学习,尊重他们的市场领导地位,积极、但有序地开展竞争。就是在这个关头,任正非再一次谈起他的危机经验。他说:“我们仅是比其他公司对这个竞争的残酷性早了一点点认识,我们才幸免于难。”

从他提出的新的看法中,人们不难感觉到,华为身上以前体现出来的浓重“狼性”开始有所缓和。任正非也用华为过去的经历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光传输产品,七八年来降价了二十倍。过剩导致绞杀战,就像拧毛巾,这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因此他说:“华为公司能长久保持这个状态吗?”

华为发展到这一步,是成绩,也是新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必须考虑如何解决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他可以悲观、苦闷,但是事情摆在面前,压力摆在面前,总要去面对。“当然我曾经悲观过啊,我曾经很发愁,觉得苦闷啊。”他说,“华为公司只要稍稍不行了,怎么发工资啊?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压力。”

现实摆在面前,既要把毛巾拧干,又要保持毛巾不断。这也是他所领导的队伍带给他的“寒意”,任正非不得不面对。2006年5月末,从华为员工胡新宇死亡事件开始,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不断有员工出现非正常死亡,甚至自杀等。任正非针对华为内部“非正常死亡”的现实,也发表了看法。他说:“近期有些员工自杀,我心里是很沉重的,也很理解他们,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其实我个人就多次有感觉活不下去的经历,我跟他们是同类,所以我才有这么多感触。”

任正非对员工出现自杀现象很痛心。这也让他认识到,一直以来华为忽略了心理测试,对这些员工的心理关怀也不够。对此,华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那些在前线进行投标、进行高强度作业、压力太大的员工,可以短时间到海滨去度假,费用由公司支付。还有一些强度太大,短时间身体不太好的,可以临时到五星级酒店进行缓冲。华为员工在海外若发生意外,有直升机送他们到认证的医院去抢救。他还劝告员工,不要做一个完人,做完人很痛苦。

内部需要深化调整,外部的状况并不容许华为喘息。当时华为的国际市场刚刚有了起色,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却比以往更严峻。业界几次大兼并都在给华为造成压力———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通信成立合资公司,一下子使华为与这些竞争对手之间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华为内刊中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漫长的艰苦跋涉。”

冬天比想象的还要漫长:信息产业正逐步转变为低毛利率、规模化的传统产业。电信设备厂商已进行和将进行的兼并、整合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这也需要华为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仍要坚持和传承,只有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内部机制,才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活力之源。也只有推行人力资源的变革以适应新的企业情况,才能应对严峻的海外市场竞争。

这种意识也通过华为内刊加以强调,他们认为,当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少有企业思考这个问题,当企业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再思考生存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这些总结是发人深省的,就在冬天预警和危机意识成为了华为基因的时候,有些企业才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固然和外部竞争有关,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内部。一个企业只有保持持续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进而才能长期地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才能为企业提供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

本章启示

今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一个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不好的开始。危机总是悄悄来临。

危机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境。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未来不可预测,而且人不可能天天走好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以便应对那些突然发生的事情。

任正非正是把这种意识不断灌输到华为人的心里,让他们在企业还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就要为接下来会遇到的不好的情况做准备。只要企业还活着,就意味着它天天都可能会有危机。

任正非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种危机意识放进华为人的心中。在这样一种压力之下,使华为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让他们不会在安逸中丧失了斗志。当真正的危机到来时,只有那些提前做好了准备的人,才会更有能力和机会把危机变成机遇。

总结本章,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1 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更加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只有认识到危机的存在,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动力。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看上去发展得红红火火的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突然之间就倒下去,再也无法起来。究其原因,往往就是企业缺乏危机意识。

2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发生之前,必然会显示出一些信号。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就应该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任正非就是适当地扮演了这个角色,他能够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及早地发出预言冬天就要到来的信号。而危机的到来也是有迹可循的,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并不是意味着时时都在空喊危机会到来。这个系统要能够意识到危机什么时候会到来,会是什么样的危机,那才可能把危机变成机遇。

3 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准备。同时也需要把这种危机意识传递给企业的全体员工,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危机会到来,才能让所有人为安全地渡过这个危机共同努力。

4 不要被危机吓倒。危机意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但是也要有度。不当地运用危机意识,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就是在不断强调危机意识的过程中,逐渐变得麻痹。就像“狼来了”喊得太多了一样,当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就变得熟视无睹。另外一种就是由于过分地夸大了危机的存在,使得员工在危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出现了手足无措的现象。能够预言危机,还要有渡过危机的能力和信心,只有这样,冬天才不会可怕。

5 把危机变成机遇。一个企业面临的危机往往意味着是一个行业的危机,或者是整个市场的危机。你在面对这个危机时,你的对手也同样在面临这个危机。危机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就像赛跑比赛一样,超越对手往往会出现在弯道上。只有那些提前做好了准备的企业,才能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在关键时刻超越对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类推荐
  • 开家赚钱小店

    开家赚钱小店

    本书内容包括:开小店圆创业梦想、开小店走好筹备第一步、开小店个性经营最重要、开小店管理有门道等。
  • 全员品牌管理

    全员品牌管理

    本书告诉您,品牌不仅是老板的,也是供应商的、经销商的、员工的、消费者的……总之品牌是属于企业经营链上每一个成员的。只有所有的成员共同致力于品牌建设,才能让品牌真正的落地、开花。动员所有成员,实现全员品牌管理,才能让品牌如虎添翼。
  • 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

    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传统行业的困境和出路在哪里?电商模式下,传统行业将何去何从?他们的创造力与执行力又在哪里?只有转变思维和观念,转型才能成功。本书是企业成长的必备参考书,系统阐述和解读在电商模式下,不同行业所面临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个人及面临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行业的朋友们研读。
  • 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

    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结交有益的朋友是一门学问。做好生意赚大钱,交好朋友成大事。一个人缘好、会选择朋友并懂得维护好朋友关系的人,一个具有良好的经商心态并且有生意头脑的人,就能够把握和利用好各种场合,轻松交益友,顺利做成生意,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汇聚了众多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最终走向成功的卓越商人和知名企业家的经商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循序渐进地向读者介绍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交朋友、如何维护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如何把握好生意场上的感情投资等诸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生意场上更好地结交朋友,成功做生意。
  • 管理学教程

    管理学教程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已有与人类文明一样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却还只有百年左右的时间。目前,管理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其触角已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学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演进。目前,管理学科的专著、教材版本较多,这一方面为我开展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但另一方面,大量不同版本的专著和教材显得过于庞杂,在参考过程中有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汲取各方面的精华,结合最新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并用新的编排方式,编写一本更适合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实用型教材。
热门推荐
  • 帝尊大人:求放过

    帝尊大人:求放过

    21世纪闺蜜背叛,我忍,结果魂穿了,渣姐,恶毒妹妹,白莲花,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为毛追着她跑得帝尊的大人是种马,妈妈咪啊,帝尊大人求放过
  •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财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从爱钱开始”、“永不言败的精神”、“理好财,到处是财富”、“机遇是财缘的指南针”、“智慧就是金子”、“借鸡生蛋成大业”等九辑。
  • 仰望的天空

    仰望的天空

    肖菡在家人的介绍下去了北京工作,在北京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职场的争斗、死守爱情的决心。她在经历了丧夫之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活在她的回忆之中。经过亲朋的帮助她走出阴影,带着孩子努力争取美好幸福的生活时,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前世是谁埋了我?但愿是我最爱的人!前世谁又给了我衣衫?但愿是爱我的人!人问佛:谁是前世埋我的人?佛笑着答道:前世已定,自会遇到。”
  • 复仇

    复仇

    南宫幽栀与哥哥的父亲母亲相继去世,竟是谋杀。此后他们踏上复仇之路,一路结实好友······
  • 美男过来kiss一下

    美男过来kiss一下

    一个女生怀有目的的来到人类世界,却阴差阳错的遇到了他。本来,他也是心怀鬼胎。可是,他们都不知道一个词,日久生情。本是假意,却成真情。两个人又该如何面对家族,面对未来?
  • 战魄

    战魄

    易凡,一个体内缺少魂甲却立志要成为魂师的普通少年。机缘巧合拜入帝国退隐多年的重臣门下,无奈的被卷入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中。朝堂上,他是臣子;朝堂下,他是魂师。血脉觉醒,家族来人,父母身份,魂珠问世……都让年轻的易凡感受到了莫大威胁。为了保护家人、朋友,他别无选择!是谁!让这铁血男儿落下热泪?是谁!让这一方诸侯血染青天?拭目以待!“当你被逼迫到连装傻也进行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你只有精明给他们看了。”————易凡
  • 替人担责

    替人担责

    觉时春浅寒犹在,醒来夏沫花盛开;星空明月夜自饮,恍若隔世朱颜改。苏氏豪门,高攀不起,替人担责,缘尽于此,今生孽缘,来世不爱......(本故事纯属虚构,根本不可能有巧合)
  • 《肆意青春爱殇》

    《肆意青春爱殇》

    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500年一次,当凤凰的生命快结束时,便会集齐梧桐枝燃烧,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不要再哀悼那段过去了的感情,不要再悲伤,让我们在这里涅磐……
  • 末日僵尸日记

    末日僵尸日记

    不一样的写作风格!不一样的读者体验!当我醒来,世界早已变样:灰暗的天空,稀薄的阳光,在这个丧尸围城的时候,哪边是光明,哪边是黑暗?人?丧尸?这两者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这一切都得我去探索......
  • 横跨星空

    横跨星空

    当王青山成为机器人的那一刻起,他心中就知道,这头顶的星空,定然无法阻拦住自己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