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翻阅有关文献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对于流动性以及流动性过剩的定义、计算、影响等诸多问题缺乏清晰的界定。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厘清相关概念。
何谓“流动性”?根据投资百科全书里的定义,流动性是指一项资产或一种证券能够在不影响自身价值的情况下在市场上交易的程度,或是指一项资产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狭义。在我们看来,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一般来说,在一国国内经济当中,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
实际上,流动性过剩这个词并不很准确。过剩是个量的概念,而流动性过剩却在表达一种状态。笔者倾向于用“流动性过高”来表达这种状态。不过本书还是约定俗成,用“流动性过剩”这个词。
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前面所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做货币。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流动性的定义,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把流动性仅仅看做货币现象是对流动性最狭义的理解,也是现实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理解。比如,欧洲中央银行(ECB)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我们再来看通货膨胀的定义。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但其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流通中的货币出现膨胀状态,即货币贬值,货币币值(购买力)的下降。第二,通货币值的变化同样体现在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化上。所以,通货膨胀还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地、持续地上涨。准确地讲,通货膨胀现象是物价上涨,但它又是物价上涨中的特殊情况,即物价普遍地、持续地上涨。注意到普遍和持续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把通货膨胀和其他的物价上涨现象区分开来,从而使我们能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现象的具体特征和成因。例如,一时一地的意外灾害引起的部分商品价格的波动,并不是通货膨胀;部分商业机构为了牟取暴利而抬高一些商品的价格也不是通货膨胀。持续意味着价格上涨的时间跨度较长,而普遍意味着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
“通货膨胀”字面的意思就是货币过多,Inflation 这个英文单词除了通货膨胀的意思之外,还有信用膨胀、物价暴涨的含义,从这些字义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通货膨胀现象表现为物价暴涨,而同时也意味着货币过多和信用膨胀,物价持续普遍上涨、货币多发和信用膨胀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现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认为,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的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货币购买力降低和物价总水平的持续提高好比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才能算是通货膨胀。
那么,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按照狭义的理解,既然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那么,这就表明货币发行量相对于均衡水平出现超发,即过剩。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也就是说,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出现超发的时候,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发生变化,即合意的物价水平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也有可能出现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现象。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在这一时滞过程中,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如果中央银行无法回笼过多的货币存量,那么物价水平就有可能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
实际上,对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的认识关键在于认清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如何超发以及从货币超发到物价普遍上涨之间的传递机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马歇尔认为,同其他大多数经济术语相比,使用“货币”这个词有较大的伸缩性。如果没有相反的意义,“货币”可以看成是“通货”的同义词,所以它包括一切不管在何时何地,作为购买商品和劳务及商业支付的手段,能够不受怀疑或调查就“通行”无阻的东西。在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贴现率或短期贷款所收的利率。
托马斯·梅耶认为,足值的商品货币是指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交换中介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如果货币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并且不能用以兑换商品的货币,就称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节省了稀缺资源? ?用银行账簿上的记录、纸张,或铸币中的贱金属,来代替生产成本高昂的金和银。货币是一种标志,它赋予持有者支取经济商品与劳务的权利。”
我们认为,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社会发行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信用货币表明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流通货币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债券。按照衡量流动性状况的标准———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这表明,持有货币的债权人希望尽快用货币交换其他商品,实现自己的债权。由于所有的债权人都希望把货币换回其他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表明货币出现贬值的压力越大。这个时候,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就不能得到等值偿还,这时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中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近几年M2/GDP继续维持高位,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货币超发压力到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有一定的时滞。尽管货币超发压力和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存在联系,但由于现代信用货币的复杂性和货币幻觉的存在,这种货币超发压力往往不会立即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也就是说,从货币多发到物价飞涨之间有着一定的滞后期。这种滞后期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程度、不同价格指数的重视程度、社会公众和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以及国家货币和财政部门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我们看到,现实经济中货币发行量尽管已经高位运行数年,而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仍然是负数;而当货币当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将各个口径的货币发行量降下来的时候,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仍然在上涨。这样,物价上涨相对于货币超发压力的滞后效应,仍然会造成反通货膨胀理论和政策上的混乱。例如,一些观点认为我国货币多发根本不会带来物价上涨压力,应当以货币超发来解决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价格下降。这样的观点就是把时滞效应理解成了货币多发与物价上涨没有必然联系。“通货”的“膨胀”,并不会立刻带来“通货膨胀”,但时间上的不一致并不能否认货币超发是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的最基本的成因。
第二,收入差距扩大。财富会向少数人集中,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居民把大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作为养老金、医疗费用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
第三,消费品企业的激烈竞争阻断了商品价格水平从原材料到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传递,不动产和资产价格上涨到普通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传递。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资产价格膨胀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余永定就指出,如果仅看到物价指数的稳定而不注意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价格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过松,以致不能及时制止泡沫经济。他提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上升,但物价指数却相当平稳,因而没有提高利息率,紧缩银根。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他还指出,由于目前在中国存在大量超发、但暂时沉积为居民储蓄存款的货币(笔者暂时将这一部分货币称为“沉积货币”),在存在大量沉积货币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过度发展(也可以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很可能激活处于冬眠状态的沉积货币,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将重返流通领域去追逐商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复活。
所以,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流动性过剩描述了货币的供求失衡现象,其本质上就是货币超发,而此时全社会物价还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