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高油价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的讨论,总结下来,关于高油价的成因,无非是供需矛盾、美元贬值、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等。其间也不乏对阴谋论的肯定与否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事后的分析,无论强调哪种因素,总不免给人“永远正确”的感觉。因为现在讨论的这些原因,似乎并不比10年前先进多少。至于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预测,学术界、能源界以及金融界似乎都显得底气不足。一个经常被提起的例子是,2003年左右,大部分国际机构和国内机构都认为油价将长期徘徊在二三十美元每桶左右。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尽管笔者之前也通过研究论文和评论对该问题作过一些解释,但总觉得不满意。且不禁想,这就是问题的全部吗?
2005年前,笔者参与了我的博士生导师张宇燕教授主持的一个全球化的课题。当时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对全球化起始点的判断,即新一轮全球化实际上始于柏林墙的倒塌,其经济含义在于,它开始逐步扫除经济活动的非经济障碍,国际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为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创造了条件。笔者比较认同这个判断,苏联解体和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轮全球化正式启动的标志,自此以后,新的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走向了重构。
所谓新的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那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下,计划和市场两种体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合流,我们姑且把它称为“第三种体制”。意识形态问题被淡化,地理上的分割被打破,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受到认同,全球经济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美国主导世界政治的格局慢慢被打破,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一个强大的中国走上复兴之路,崛起于古老东方的土地上。20 世纪 90 年代末,印度也开始崛起。
新的经济力量(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等)崛起打破了旧世界的平衡格局,有限的资源能源供应体系开始慢慢适应这些新兴经济力量的陆续加入,旧世界的老大帝国也从无视、漠视到重视、惊讶于新的经济力量陆续、整体的变动。旧有的利益分配和资源占有格局被撬动、打破,新世界格局蓬勃欲出。于是我们看到了国际油价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结束了近20年低油价周期的徘徊,走进了高油价周期。很显然,新的经济力量的崛起严重挑战了旧世界的既得利益格局。尽管这种挑战是必然的,但成本和代价也是高昂的,大宗商品大牛市的繁荣莫不与此相关。旧世界也不得不承认新的经济力量的横空出世,整个世界为这种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躁动不安,高油价不过是旧世界对新的经济力量崛起的反应。
就在旧世界为商品牛市弹冠相庆的时候,就在他们为新世界受制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暗自得意的时候,新世界的崛起也为旧世界廉价占有和使用能源的时代唱响了挽歌。高油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者改变了旧世界的力量对比。产油国势力上升,特别是一些反美的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而西方大国对此几乎束手无策。高油价虽然让石油公司大赚其钱,但也损害了这些所谓民主国家的经济和消费者的利益,当政者也不得不面对来自选民的强大压力。
这场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残酷的、血腥的。未来的世界图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世界如何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重新分配和占有资源。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果资源分配不均,很可能会重燃战火。我们似乎也不必因为高企的能源价格而太过于担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受益,包括产油国和美国。
换一种眼光看待问题,也许我们能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