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如果产妇室内温度调节不当,会发生中暑,这对产妇恢复健康极为不利。所以,产妇要十分注意防中暑。
居室要讲究卫生
勤打扫,保持清洁。特别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产妇室内可安装空调或备有电扇,以利调节室内温度。但是,产妇不宜直接用电扇吹风,或在空调器下面纳凉。
注意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不当,身体多汗臭,也易引发中暑。产妇分娩1周后,每天都应用温开水擦洗身体,有条件的,稍后可以进行淋裕产妇宜穿宽大柔软又吸汗的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不要穿不宜透风散热的劣质衣服。
坚决不可捂月子
有些地区有捂月子一说,让产妇穿得厚厚的,盖得严严的,屋子内封得不透风,目的是怕受风得病,殊不知,这样会使产妇更易患病,极易中暑。
消化的食物
多吃易消化、营养高的稀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尤其可以大量吃西瓜,因为西瓜有降温、利尿、补充水分的作用,还可以多喝绿豆汤和水。
要及时治疗中暑症
如果在暑天产妇出现发热等症状,不要拖延时间,也不要误认为是感冒,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以降温,并应到医院检查,请医生处理。如果产妇持续发热,并伴有呕吐、腹泻、说胡话、面色苍白等症状,更应立即去医院抢救,千万不可延误。
产妇宜防范受风感冒
产妇分娩后10天内,一般出汗较多,这是因为通过排汗协助排出体内积蓄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此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是,产妇出汗过毛孔张开,易如受风寒,极易感冒。这不但对产后恢复健康不利,还会传染给婴儿。婴儿发病比产妇更不好治疗。
因此,产妇必须十分注意抵御风寒,防止感冒。产妇的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有冷风吹进。产妇的穿衣也要冷暖适度,不要穿得过少,冻着身子,也不要穿得过多,捂出更多的虚汗,更不能一会儿穿,一会儿脱,冷热不均,造成身体对外界抵抗力降低。盖被子薄厚也要适当,如果盖的被子很厚,夜间踢开被子,也会造成汗后受寒。
产后宜防范外阴发炎
产妇外阴部局部皮肤受损、产后卫生不当或产后营养失调,可引起细菌感染而发炎。
急性外阴发炎时,严重的可以引起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等。如果急性外阴发炎发作较轻,未引起重视,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外阴发炎,造成局部皮肤粗糙,外阴瘙痒,影响工作和生活。产妇防治外阴发炎可采取以下措施:
(1)产后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大小便用卫生纸擦净,并注意由前向后擦,防止污物进入阴道。大便后最好用清水冲洗外阴,每天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一次外阴。
(2)恶露未净的应勤换卫生巾,勤换内裤。若局部创伤、擦损,可用金霉素药膏、红霉膏油膏涂擦局部。
(3)如果发现外阴部有红色小点凸起,可在局部涂些20%碘酒,如果有脓点,可用消毒针头挑破,用消毒棉擦去脓液,再涂上抗生素油膏。
(4)如果外阴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局部可用热敷。也可用蒲公英50克,野菊花50克,黄柏30克,大黄10克,煎水洗涤外阴。
(5)如果局部化脓,除用上述的方法处理外,可用蒲公英30克,大黄15克,煅石膏30克,加水熬汁,坐裕
(6)如果产妇患慢性外阴发炎,局部瘙痒时,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裕不要用热水烫洗,因为反复烫洗,会使局部皮肤受到损伤,过后越来越痒。
(7)产妇患外阴发炎后,要忌食辛辣厚味、醪糟等刺激性食物,宜多吃清淡食物。
宜知产后淤血停滞引起腹痛的疗法
产妇在坐月子中若起居不慎,或受冷,或腹部触冒风寒,或用冷水洗涤,使寒邪乘虚而入,则血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小腹疼痛,喜温喜揉按,或喜温拒按,得热敷则减轻。治疗方法:
(1)小腹部热敷法:用热毛巾热敷痛处,或热敷脐下5厘米处的气海穴、脐下的中极穴。
(2)按摩法:手热后,用热手按摩下腹部,方法为先从心下擀至脐,在脐周做圆形揉按数次,再向下擀至耻骨联合(阴毛处之横骨)上方,再做圆形揉按数遍,然后将热手置于痛处片刻,再重复上次动作,但在做圆形按摩时方向应与前次相反,如此反复按摩,每次10~15遍,每日早晚各1次。
(3)热熨法:选用中药肉桂10克,干姜12克,茴香10克,艾叶20克,陈皮20克,吴茱萸10克,木香15克等温热药,以水浸润炒热装袋,趁温热熨痛处,冷后再加热,每次熨10~15分钟。
(4)服中成药益母草膏一匙,每日3次,以化淤止痛。
(5)加强食疗:可选用生姜红糖汤、醪糟蛋、益母草煮醪糟、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桂心汤。小腹胀痛,胸肋胀满者,可多食金橘饼、韭菜,忌食生冷瓜果、饮料。
(6)注意保暖防风,尤其要保护下腹部,忌用冷水洗浴,睡眠时盖好被子。
(7)不要久站、久坐、久蹲,也不要用一种姿势睡卧,否则持久体位易造成盆腔淤血,注意随时改变体位,适当活动,可活血。
宜知产妇大出血的防治
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毫升,为产后大出血。这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2%,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就容易导致产褥感染,休克时间过长还可因脑垂体缺血坏死而出现综合症,即产后大出血综合症。
造成大出血的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如产妇有过产后出血史或患有某些血液并重症肝炎者,极易发生产后大出血,要特别警惕。产妇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产妇在临产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不好,这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为防治产后大出血,应做到以下几点:
(1)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液并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
(2)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比如子宫收缩无力也可引起出血,此时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防止发生大出血。
(3)产妇要克服精神紧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有一定量的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另外,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4)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生育过多过密,使子宫纤维有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宜重视肛裂的发生
产妇极易肛裂。肛裂是肛管内齿状线下部反复损伤和感染,导致皮肤全层裂开,因未得到及时处理,裂口反复感染后形成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溃疡。发生肛裂一般表现为大便时疼痛,便中或便后带血。肛裂虽然不算大病,但给人造成的肉体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也是很大的。
产妇发生肛裂的原因较多:妇女怀孕后,由于胎儿逐渐生长发育,子宫体也随之扩大,向下压迫盆腔,使血液在盆腔静脉丛内淤积,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肛门周围组织水肿,抵抗力下降,加之有的产妇活动量很少,胃肠蠕动缓慢,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硬,排便时就容易造成肛裂。还有的产妇产后吃鸡蛋过多,出现便秘,大便困难,易发生肛裂。一般产妇肛裂在产后半个月内发病率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产妇如何预防肛裂,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产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轻轻擦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和湿润。
(2)产妇要避免久坐。长时间坐位可因腹中压力向下压迫,使肛门血管淤血,肛周组织水肿、脆弱,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孕妇和产妇要避免久坐。
(3)产妇要经常做提肛运动,每次做1~2分钟,每日做2~3次,以加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淤血。
(4)产妇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肛门干燥和加重肛门水肿等症状的发生。
(5)预防便秘的发生。孕妇和产妇活动少或因吃精米细粮多,吃青菜、水果少致使肠蠕动缓慢,易发生便秘。产妇要全面饮食,多吃杂粮和蔬菜、水果,并适当活动,便可防止便秘的发生。因为便秘易引发肛裂或使肛裂加重,发生便秘时,不要强行排便,要先由肛门注入适当的开塞露、甘油栓等润滑药物,以利大便顺利排出,避免造成肛门裂伤。
宜知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
造成产妇产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孕妇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手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尿潴留。
产后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排尿。
(1)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意再解,这样可从精神上放松,有利小便。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3)为促进膀胱肌肉收缩,可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也可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
(4)可取中药沉香、琥珀、肉桂各0.6克,用开水冲服。
(5)若以上方法仍无效,就应该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并将导尿管留置24~48小时,使膀胱充分休息,待其水肿、充血消失后,张力自然恢复,即可自行排尿。
宜知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的防治
盆腔静脉曲张是指盆腔内长期淤血,血管壁弹性消失,血流不畅,静脉弩张弯曲的一种病变。此病好发于体质较差的产妇。
造成盆腔淤血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妊娠期子宫长大,压迫盆腔血管,血液回流受阻,引起淤血,或因产后久蹲、久站、久坐,长期便秘,也有的是休息失宜,盆腔血管复旧不良。
由于盆腔淤血,可引起下腹疼痛,恶露多,白带增多,并出现尿频、尿急等现象。
防治方法:
(1)产后注意卧床休息,并随时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的下蹲、站立、坐等。
(2)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发生,应尽早服用蜂蜜1匙,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按摩下腹部:用手掌在下腹部正反方向圆形按摩,并同时在尾骶部进行上下反复按摩,一日两次,每次10~15遍。
(4)用活血化淤、芳香理气药物热熨。可选川芎、乳香、广木香、小茴香、路路通、红花各15克,炒热盛于布袋中,趁热熨下腹部、腰部脊椎和尾骶周围。
(5)缩肛运动:将肛门先上收缩,如大便完了收缩肛门一样,每天做5~6次,每次收缩10~20下。
(6)高抬臀部:平卧床上,两脚踏床,两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然后腰部用力,将臀部抬高,放下,每天做两次,每次20遍左右,以后可逐渐增加。
(7)手扶桌边或床边,两足并拢做下蹲、起立,每天两次,每次做5~10遍。
(8)如果症状较严重者,除做以上锻炼外,还可采用胸膝卧位,即胸部紧贴床,臀部抬高,大腿必须与小腿呈直角,每天做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这种位置可使症状很快缓解。
宜知子宫复旧不全的治疗措施
子宫分娩后缩复的快慢,与产妇的年龄、分娩次数、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分娩的性质、是否哺乳等都有关系。凡是年龄大、分娩次数多、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产妇子宫复旧均比较慢,产程长或难产者复旧也较慢。
子宫复旧不全,表现为腰痛、下肢坠胀、血性恶露淋漓不止,甚至大量出血。即使恶露停止,白带、黄带必定增多,子宫位置后倾。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永久性子宫改变,例如结缔组织增生,子宫增大,哺乳期后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产褥期发生以上情况,应去医院诊断治疗,经医生同意也可采用以下治疗措施。
(1)服用子宫收缩剂。麦角流浸膏2毫升,每日3次;或益母草流浸膏4毫升,每日3次,3天为一疗程。如有必要,停药3天左右,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中药益母草流浸膏无任何不良反应,可坚持常服。每日2~3次,每次一汤匙冲服,至病愈停用。
(2)子宫后位者,要做产妇保健操,尤其是膝胸卧式,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产后长时间出血或大出血而怀疑胎盘滞留者,子宫复旧肯定不好,应当手术剖宫,清除宫内滞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