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月的宝宝需接种多种疫苗,需口服小儿麻痹糖丸,需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353.为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卡介苗(BCG)
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菌感染。
新生儿出生一周内即可接种。宝宝若患有疾病,应推迟接种卡介苗。
BCG的接种方法是在左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接种后2~3个星期会局部红肿,大约4周结成疮痂,有时呈脓痂,不要用力摩擦,轻轻擦拭直到自然剥落为止。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为B型肝炎遗传工程疫苗。接种年龄为生后0、1、6个月,共3次,接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接种完成后如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接种成功,可每两年加强一次。
354.1~3个月宝宝预防接种
宝宝两个月时,应服第一颗小儿麻痹糖丸,3个月时服第二颗糖丸,以预防婴儿脊髓灰质炎。
355.4~6个月宝宝预防接种
4~6个月的宝宝需接种多种疫苗,需口服小儿麻痹糖丸,需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1)小儿麻痹糖丸
宝宝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宝宝体内产生了足够的小儿麻痹症抗体,可维持2~3年。
(2)百白破三联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
(3)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会忘记。如果第三针不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就不好,对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会降低。
(4)乙型脑炎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一般在每年4~5月份接种。
从婴儿满6个月开始接种。因为乙型脑炎疫苗是灭活疫苗,故基础免疫接种时需要连续注射两针,两针之间应间隔7~10天。
356.7~9个月宝宝预防接种
宝宝满8个月后要皮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菌。部分宝宝接种后有发热,可持续2~3天,多注意休息喝水即可。
357.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1)从接种前3天检查健康状况。
(2)尽量避免外出,保持清洁。
(3)测体温。
(4)带好预防接种手册和有关疾病挂号本。
(5)让宝宝穿宽松的衣服。
(6)尽量由妈妈陪伴。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接种当天让宝宝在家休息、观察。
(2)检查宝宝的状态,如有异常,可去看医生。
(3)在接种手册上做好记录。
(4)当天禁止洗澡。
如有以下情况,是否接种可由医生决定:
(1)感冒、发热、出皮疹。
(2)过敏:过敏体质较严重的孩子应慎重接种。
(3)急性疾病:应待疾病恢复,并于1个月后再接种。腹泻时要停止口服婴儿瘫糖丸。
(4)慢性疾病:许多慢性疾病患儿应慎重接种。接种时,若能设法预防副作用,即无多大妨碍。
(5)抽搐、惊厥: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有惊厥病史的小儿。若在1年内曾有上述症状的小儿,在未查明原因前,同年不要接种。原因清楚后,也要和医生商量,慎重接种。
(6)湿疹:避免接种卡介苗,湿疹处如附卡介菌苗的话,会形成严重的皮肤病。
(7)未成熟儿、难产儿、发育迟缓或身体虚弱的孩子应延期接种。
358.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个别孩子在接种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或合并症,有时较为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接种异常反应的种类:
(1)晕针
注射后突然晕厥,轻者只感心慌、恶心或手足发麻等,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脸色苍白,心跳加快,出冷汗,甚至突然失去知觉。晕针与空腹、疲劳、室内空气不好、精神紧张或恐惧有关。
(2)无菌性脓疡
因吸附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未被完全吸收,或接种部位不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一般于接种后24~48小时前后,可见注射部位有较大的红晕或浸润,2~3周后局部出现硬结,伴有疼痛,肿胀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随之发生脓疡、破溃,不易愈合。遇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处理。
(3)过敏性皮疹
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到数天发生,接种活疫苗在1~2周内发生,重者可给予抗过敏药,预后良好。
(4)过敏性休克
个别孩子预防接种后会发生休克。多在接种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凉及出虚汗等症状,重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
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儿科,或就地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争分夺秒,组织抢救。家长在孩子接种疫苗后,在现场观察半小时再离开。
(5)血管神经性水肿
个别孩子在接种后1~2天内,注射部位红肿范围加大,皮肤发亮,重者水肿可扩大至整个上臂及手腕。
处理方法是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
(6)接种后全身感染
多数因为孩子免疫缺陷,导致接种后引起全身感染。处理时应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浆。
(7)其他反应
低热,轻度腹泻,注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发痒等症状。
359.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为了使儿童增加免疫力,防止传染病,家长们应及时去防疫站给儿童打防疫针。但应注意,有些情况是不宜打防疫针的,否则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严重反应。
首先,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治愈后再接种。
其次,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接种。
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发烧的病情。
另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
同时,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可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生成。
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两周正在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的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及血脑屏障作用差等的儿童,也不宜接种疫苗。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儿童由于制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或反应严重,故不宜接种。
有过敏体质、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过敏体质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
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儿童麻痹糖丸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从而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未发病再接种。
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又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360.疫苗有哪几种
(1)活菌疫苗
减毒活菌苗作为疫苗用,如小儿麻痹、麻疹、卡介苗(BCG)等疫苗。接种活疫苗时,会发生轻微的感染,但免疫力长久持续,所以不用数次追加免疫。
(2)死菌疫苗
杀死病原体,只留下能够产生免疫力的毒素作为疫苗,如百日咳、乙脑、流行性感冒等疫苗。接种死菌疫苗,可在血中产生抗体,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死菌苗无法像活菌苗那样在体内增殖,所以必须经常追加接种,以强化免疫。
(3)类毒素
取出病原体的毒素,加以削弱毒性而进行无毒化,如白喉、破伤风疫苗。与死菌苗相同,不具有持续力,必须经常追加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