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淘气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多地指责,但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不致因淘气造成危险或财产的较大损失。
只要家长引导得好,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
292.孩子任性怎么办
孩子的性格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家长的后天教育。
适度关心,正确引导,孩子就会形成健全的性格。相反,过分溺爱迁就,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养成任性的坏习惯。
如何克服孩子任性的毛病呢?主要还在于家长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
对孩子的要求要分清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应尽量满足,如果不合理,则要通过教育使其放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对不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应讲明道理,使孩子明白为什么不应该做。长期坚持,孩子就会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千万不要一见孩子发脾气就慌了神,处处宠着孩子,这样孩子是不会珍惜父母之爱的。
父母应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约束能力。如有意识地给孩子一定条件的约束,诸如饭前洗手,玩具玩后放回原处,等家人到齐后一起进餐,客人送来的礼物待客人走后才可以打开品尝或欣赏等。决不能随便应允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
293.如何纠正孩子的嫉妒心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会自然产生嫉妒心,表现为不合群,自己的玩具不让小伙伴玩,当父母抱人家的孩子时,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
独生子女嫉妒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该积极教育孩子,可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邻居家有更小的宝宝时,可领着孩子去串门。让孩子试着摸摸小宝宝的手,并告诉他小宝宝会哭、会笑,比玩具娃娃更可爱,小宝宝长大后会和你一起玩,并让孩子从家里拿玩具给小宝宝玩。
在孩子做了这些举动后,要表扬他,鼓励他,离开小宝宝时要讲“再见”,不妨在1~2天后再拜访小宝宝,培养孩子的爱心。
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能矫正独生子女特有的嫉妒心。
294.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成人的爱抚、逗引和亲近,这就是最初的集体欲。当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时,身心才会健康成长。
1岁以后,孩子的这种集体欲就更为强烈,宝宝特别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玩,开始转向对社会性的需求。但是也有个别儿童不合群,这是不正常现象。
宝宝不合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心理压抑
如果父母感情不和或婚姻破裂,就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接近他人。父母之间的矛盾不应影响到孩子,要让孩子有一个温馨的家。
(2)依恋成人
有些家庭的孩子从小没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入托后爱哭闹,有时哭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走便盆就尿湿裤子。平时不愿和小伙伴玩,不能适应托儿所的生活。
(3)环境约束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更不允许孩子去别人家做客。
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显得胆怯,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得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与邻居、亲戚、朋友的孩子进行交往。
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总之,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因素,不合群的孩子共同的特点是缺少交际机会。
295.如何对待淘气的孩子
一般的父母都比较喜欢老实听话的孩子,对淘气的孩子常感到头痛。其实若掌握了淘气孩子的心理,你就知道应该怎样培养他了。
对于淘气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多地指责,但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不致因淘气造成危险或财产的较大损失。
只要家长引导得好,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
孩子淘气的原因:
(1)淘气行为是求知欲的表现
有的孩子看到闹钟会报时,感到很奇怪,就把闹钟拆得七零八散。大多数孩子拆玩具,都是受着这种好奇心的驱使。
(2)淘气行为是孩子勇敢的表现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们打赌,说他敢从五楼阳台跳到四楼的窗台。同学们不相信,于是他就麻利地跳下去了,同学们只好认输。
小普京还告诉过婶婶,他是如何保护女同学的:有一次他看见几个小伙子跟在几个女同学后面发出嘘声,女同学躲也躲不开。
练柔道的普京看不过去,就做了几个柔道动作,把那几个人吓走了。
(3)淘气行为是因为孩子想引起家长的注意
当家长由于忙而疏忽了孩子时,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会故意制造出一些淘气的事来。
296.如何对待孩子做错事
孩子有时故意考验家长的耐心,看你是否真心爱他。他会故意制造一些难题,看你是否翻脸,是否迁就、纵容他。
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故意做错事来发泄对父母的不满,或希望借此事引起家长的关注,或是对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以牙还牙”。
对那些淘气、调皮捣乱的孩子,应适当限制他的行为,对其加以必要的约束,使其发展成有自制性、独立性的人。决不可纵容孩子,对其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有时孩子的错出于模仿,他们看见大人做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家长要识破孩子的这些小把戏,始终坚持原则,真心地爱他。
其实在许多时候,孩子出错是其兴趣、爱好和天性的体现。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合理引导,粗暴的打骂、斥责往往会将孩子某方面的天分扼杀于摇篮之中。
孩子做错事还可能是因为疏忽大意、缺乏经验、自制力差等原因造成的,如打碎杯子、撕毁书籍、在幼儿园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偷偷地据为己有等。对待这类过错,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可过分宽容放纵,也不能用简单的斥责、打骂等方式刺伤孩子的稚嫩童心。
对缺乏经验的孩子,可以为他提供条件,让他多实践;对喜欢别人玩具的孩子,要教导他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合理地获得,如有礼貌地借、交换、向家长要求给自己买等,而不能采取偷偷地拿、无礼地抢等方法。这样就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许许多多东西都是新鲜的,他们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错来不断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通过观察、实践来积累生活的经验,用各种方式尝试满足自己、改变世界。所以家长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正处于不断成长中的孩子的各种行为,而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对或错,以草率干涉了事。
297.对待尿床的孩子
有些家长把孩子尿床看作一种懒惰的表现,往往在孩子尿床后粗暴地打骂孩子。时间长了,可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造成膀胱一有尿便想排尿,每次又排不了多少,稍不注意就会尿到裤裆里,导致神经性尿频。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宜责骂尿床儿童。
298.防止独生子女心理偏异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一般都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当,容易出现心理偏异。
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
如果家长不愿约束孩子,对独苗苗百般袒护,孩子在家庭中就无法养成尊敬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将来即使走向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在家里,父母如果代劳独生子女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较差,也缺乏劳动的自觉性。
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却忽视应有的思想教育,就容易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老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绘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家长用正确的态度教育孩子,发挥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势,独生子女的体格和心理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99.防止幼儿心理行为障碍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随年龄增长而渐趋成熟。在其发育过程中,如受到体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均可使其偏离正常而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常见的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智力低下、儿童学习困难、吮拇指、咬指甲癖、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遗尿症等。
300.照顾脆弱儿童
某女孩,8岁,身体稍有不适即感心慌气短,大口叹气,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母亲担心孩子患了严重的疾病,四处求医。
根据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该女孩患的是脆弱儿童综合征,其主观上的不适是由于对疾病的恐惧造成的。
母子心理上的相互作用随处可见。
如孩子外出,母亲总担心是否会生病,是否会出意外;有的孩子偶尔睡眠不好,母亲在旁照管,甚至弄醒孩子,看是否还有呼吸;有的母亲不让孩子外出玩耍,惟恐出问题。孩子一旦生病便紧张异常,频繁就医,即便疾病已好,也认为还没有完全康复,担心会复发,会有后遗症,甚至死亡,惶惶不可终日。
母亲的情绪会被敏感的孩子察觉到,会以为自己得了大病,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母子的这种潜意识恐惧会使孩子发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以致形成脆弱儿童综合征。
针对脆弱儿童,主要通过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出现脆弱易损的原因,了解脆弱儿童的症状、行为,明白其危害性,以消除母亲的紧张心理,从而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行为。
对患儿应进行心理支持疗法,使其建立起与年龄相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
幼儿期时期宝宝生长发育迅速,要密切注意有些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机理影响孩子的发育。要避免让宝宝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类固醇或某些含激素的制剂等,还应警惕某些中枢抑制药物对宝宝智力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