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别人不一定会领受,有时候这“好意”甚至会成为伤害自己的武器,所以,给人“好意”要“无悔”。
狄君是一出版社的负责人,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才高八斗”“才气纵横”,服务于一公家单位的朋友。狄君知道这位朋友平时也写一些文章,便要了几篇来看。虽然这些文章内容平平,没有特殊见地,不过狄君还是很热心地表示要为他出书。这位朋友也就“随缘”地把稿子整理出来交给狄君,并不是很重视。
稿子排出来了,狄君把稿子送给那位朋友,请他看一看,谁知一放一年半,那位朋友直说“忙”,一个字也没看。有一天,那位朋友来电,表示稿子看好了,并希望半个月内出版,因为他有升级的机会,这本书或许可助他一臂之力。狄君明知半个月不可能出版,但仍答应一试。
结果,书一个月后才出版,那位朋友也没升级,二人见了面,那位朋友不但没有过去那副“感谢”的样子,反而对狄君有责怪的意思。狄君向他解释出书有一定的流程和时间,可是那位朋友好像不太领情……
说起来狄君是相当冤枉、委屈的,因为他为那位朋友出书纯是一番好意,也没考虑到书出后能不能卖,谁知最后反而被责怪了。
狄君确实很冤枉、很委曲,而那位朋友相对地就显得不近情理了,因为他自己耽搁了稿件,想用这本书时才急急忙忙要出版,时间赶不及,他也只能怪自己,怪不得别人!不过我们倒可以借此来了解他的心理转折。
狄君的朋友原本对出书抱持无所谓的态度,既然有机会出版,在人情上总要有“感谢”的意思表示。但从他把稿子一放就一年半来看,他是不十分重视出书这件事的,忙碌固然可能是原因,但主要还在他不把出书当一回事。之所以突然急起来,是因为要利用这本书来增加升级的机会,并不是突然对出书起了兴趣。结果事与愿违,失望之情无处宣泄,狄君于是成了出气筒!
对这件事,狄君也只能抱着无可奈何的态度了,因为最后的状况并不是他能掌握的。
不过,表现在人性上,这个故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加以了解:
——人情变化常在一线之间。因为时空产生变化,有时“好意”会变成“坏意”,而“坏意”也会变成“好意”。像狄君的例子,只因为没赶上他朋友升级之用,本来的“好意”反而变成对方责怪的目标。所以有时候要帮别人忙,也得看时间、地点和方式,否则有时你的好意“变质”,你会怪对方“不明理”。其实不是对方不明理,而是对方也是“人”,具有和一般人都一样的自私情感。虽然理智上仍然“明理”,但情感却是不讲“理”的,是自然产生的、无法压制的,于是喜怒哀乐便起了变化。这种人情变化我们很难去掌握、预测,但只要了解这个现象,就不会因为人情产生变化而心生怨忍了。
——很少人会把失败归诸于自己的因素,总要找个归罪的对象。像狄君的朋友,他升级未成,应该从他的工作成绩、人际关系及长官的好恶来检讨,而不应把罪归到狄君一人身上。可是大部分人都和狄君的朋友一样,因为“检讨自己”就等于承认自己不行,所以,当有人无端把气出在你头上时,你就可以了解,你遇到的是一个没什么内涵又怯于自我反省的人!
有了这样的了解,就可以进一步掌握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