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复仇比男人更激烈,更不可想象。
高祖觉得太子刘盈为人仁弱,不像自己,一心想改立宠妃戚夫人所生、个性和他相似的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戚姬由于得宠,常伴随刘邦左右,便日夜啼泣,希望尽快立其子如意为太子。
太子之母吕后已经人老珠黄,常常留守长安,很少见到丈夫刘邦的面,因此被日益疏远,并对刘邦想另立太子的企图忧虑不已。
有好几次太子刘盈之位,就差点被赵王刘如意取代;每一次都由于朝中公卿大臣的大力反对,才使得戚夫人的美梦落空。后来因为有叔孙通引历史上废长立幼、自取乱亡的典故劝谏刘邦,又有留侯张良应吕氏之托,献请商山四皓之策,刘盈才终能稳居太子之位。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吕后如今成为皇太后了,下令将戚夫人囚于永巷,给她穿上犯人的衣服,做舂捣的工作。戚夫人一边工作,一边哀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捣,与死为伍;吾儿在赵,三千远路,谁当为使,诉传吾苦。”
吕太后闻言大怒,恨说:
“你想靠你的宝贝儿子来救你吗?只怕他就要自身难保了!”立刻派人去赵国召回赵王刘如意。
赵相周昌知道太后想要诛杀赵王的意图,因此朝廷使者前后来了三次,他都不让赵王前去赴死。吕太后便先召周昌回朝,再派人召赵王,终于把刘如意召回了长安。
惠帝心地仁慈,心知太后意图,不忍赵王刘如意被害,所以亲自出郊迎接弟弟入宫,并从此起居饮食都和他形影不离。一连过了数月,吕太后都找不到下手谋害赵王的机会。
有一天汉惠帝早起,不愿吵醒正在睡觉的弟弟,独自一人外出。吕太后获悉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刻派心腹强灌赵王毒药,将他给毒死。惠帝知道弟弟死后非常难过,但却也无可奈何。
害死赵王后,吕太后余恨未平,又将戚夫人砍断手脚,刻去双眼,刺聋耳朵,再用药剂毒哑她,丢弃在窟室之中,称之为“人彘”。
数月后,吕太后请惠帝去观赏人彘,惠帝问知其为戚夫人,回去后大哭一场,因为过度伤痛而患病,一年多不能视事问政。从此心灰意冷,终日饮酒纵乐,不再理会朝政,国家大事皆听任吕太后处决。
戚夫人为什么日夜啼泣,希望刘邦尽快立刘如意为太子?
可能的原因是:刘邦不喜刘盈而独钟刘如意,这种心思已经外露,无形中让刘如意和戚夫人成为吕后的敌人。刘如意一天不立为太子,刘如意和戚夫人的生命就有危险;假如最后刘如意还是没被立为太子,刘邦一死,刘如意和戚夫人恐将遭不测。
这也就难怪戚夫人要日夜啼泣了!她是在为她和儿子的危机啼泣啊!
一般来说,宫廷的权力斗争一旦尘埃落定,除非落败的一方势力庞大,须进行彻底的刨根,否则多半以放逐、幽禁等手法来处理残存的势力。但吕后的手段却似乎凶残了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
吕后曾杀了韩信和彭越,这是为了刘氏天下的思考,是为了刘氏政权的稳固;但吕后先把戚夫人囚禁,当成犯人看待,在戚夫人发出想念儿子的心声之后,又把她儿子害死,最后还把戚夫人弄成人氦!
吕后的这种做法似乎不纯粹是权力斗争上的需要,而是一个女人的“复仇”!这种复仇的心理来自于当年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和太子差点被废;事实上,吕后是因人老珠黄而被刘邦疏远,但在吕后的认知里,她会认为她被刘邦疏远是戚夫人造成的!所爱所依被夺,这是一个女人最深沉的恨,吕后也不例外。另外,太子是否被废,吕后也有和戚夫人同样的焦虑。刘如意是戚夫人的儿子,吕后当然把刘邦想废刘盈改立刘如意的想法归罪于戚夫人!恨上加仇,死还不能解恨消仇,必得羞辱、虐待、凌迟才行!
在“情”这个字上,女人的复仇和男人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