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深藏名自显,自夸争功易招祸。
齐景公是个很有野心的君王,他任用贤臣晏婴为相,并提拔许多勇士为官,自以为人才济济,一心想恢复祖先齐桓公时代的霸业。其中有三名勇士,都曾立过大功,深得景公宠信。但这三人勾结朝中奸臣,骄横跋扈,作威作福,晏婴深以为忧。
某一天,鲁国国君前来齐国访问,景公予以隆盛的招待。宴席间,晏婴特地进献了六颗珍贵的桃子。景公和鲁君先吃了一颗,然后各赐一颗给晏婴和另一位鲁国大臣。还剩下两颗桃子,晏婴便向景公建议,让臣下们说说自己的功绩,看看谁的功绩最大,就赏给谁吃。景公觉得有趣,便吩咐左右传令下去,让众臣叙述自己的功劳。那三名勇士这时都在堂上,其中一人听了立刻站出来说:
“有一次我随主公打猎,突然有只猛虎向主公扑来,我赤手空拳把他打死,救了主公一命。单凭这件事,就应该吃个桃子吧?”
景公称是,赏了他一颗桃子。第二个人接着说:
“哼!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罕。当年主公渡河的时候,有只巨鳖跑出来咬住船头,我赶紧下水杀死巨鳖,救了全船的性命。这功劳不见得小吧?”
景公觉得不错,便也赏了他一颗桃子。最后一名勇士见桃子都分完了,气冲冲地大声说:
“我曾经奉命征伐徐国,斩杀敌将,俘虏敌兵五百,吓得徐国投降还不算,连邻近的郯国、莒国也归顺我齐国。凭这种功劳,竟然吃不到桃子,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说罢当场拔剑自刎。全场的人都吓了一大跳,而另外两名吃了桃子的勇士,马上走到景公面前请罪说:
“我们凭着自己一点小小的功劳,抢了别人的赏,吃了桃子,如果还活着,怎么对得起他呢?”讲完话后,也跟着举剑自杀了。
其实就算这三个勇士不自杀,这两个桃子也会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没吃到桃子的那位勇士心不能平,而吃了桃子的勇士则有两个可能:
一是就此自认为他们两人才是真正有功的人,并且在心态上看轻没吃到桃子的那位勇士;二是这两位吃了桃子的勇士自觉心虚,但又不愿面对自己抢功的事实,且也不相信没吃到桃子那位勇士没有怨言。于是三个人形成各有所思的两边,到这个时候,若再加以挑拨,三个勇士还是会互相毁灭。
晏婴用两个桃子轻轻松松的就除掉了三个勇士,主要是他掌握了这三个勇士的个性。也就是说,这三个勇士纯是浅薄的武夫,只知夸耀,不知深藏,因此他就设了这个让他们夸耀武功的局!如果他们是个谦谦君子就不会如此了,因为君子只会颂扬别人的武功成就,自己是不居功也不抢功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若他们是君子,就不会有吃桃事件了!因此“桃子”固然可以用来“杀人”,但也要看对方的性格才杀得成呢!至少这一招对君子是无效的。
“桃子”其实就是好处、荣宠、权力,在权力场中丢出几个“桃子”,就可以制造矛盾,至少也可从一堆人的抢夺中看出某些人的性格。这是统御的秘器,有帝王学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