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晚清时的1811年11月26日,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生了。他就是后来被誉为“晚清名臣”的曾国藩。
据说曾国藩出生时,他的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是巨蟒转世。曾国藩出生后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树竟然重新焕发出了生命,让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转世这一梦语。
更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后来他在岳麓书院学习时,因为怕别人看到身上的鳞片,所以夏天燥热时还穿戴整齐地读书,让先生大加赞赏。
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
说起来,曾国藩其实并不算是个聪明孩子。不仅不聪明,还笨得一塌糊涂。他小时候背书,一篇难度不大的文章却要反复背好几遍。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又在熬夜苦学,到了深夜,他家进了一个盗贼。盗贼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富裕家庭的子弟读书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就耐心地藏在房梁上等着曾国藩早早去睡觉。可是,曾国藩左一遍右一遍地念文章,就是结结巴巴地背不下来。
盗贼渐渐不耐烦了。眼看天色将亮,彻夜没能得手,气急败坏的小偷从房梁上跳下来,流利地将曾国藩反复念来念去的几个句子背诵了出来,然后扬长而去。
一个孩子反复背诵的次数甚至使旁听的人都能谙熟于心了,可见曾国藩确实不是机灵伶俐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曾国藩才更加发愤图强,刻苦学习。终于在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充文渊阁直学士,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
“买书不可不多”,是曾国藩的观点。1836年,25岁的曾国藩自京师到金陵,走过之处都要购书。归家后,“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几一年”。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曾国藩的另一观点。他最终所择者,于“四书五经”之外,就是《史记》、《汉书》、《庄子》及韩愈等人的文章。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从进士及第后,10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对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后世的我国社会,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书,在历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视。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共167卷,初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稿、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
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能取得无数荣誉,不仅和他自幼勤学苦练有关,也得益于他平日里为人处世得当又谨慎的态度和作风。在他与家中亲属的往来书信里,仍然能解读出不少这位晚清名臣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从小家教很好,对长辈的态度是十分恭敬的。但凡是他给父母的书信,开头无一不是以“男国藩跪禀”而开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儿子国藩跪着禀告”。而且信中总是有诸如“付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之类的恭敬语。
对于其余的兄弟姊妹,曾国藩也抱十分关切的态度。他在给父母亲的家书里时常询问家中亲属的状况,在跟弟兄间的通信里也时常细致地叮嘱对方。比如在“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写给“沅甫九弟”的家书中写道:
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最伤人,余平生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也。
由此可见,这个在军营和官场上铁面又不苟言笑的曾国藩十分重视家庭,这跟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谋而合。一个人对待家人的态度,往往就是他处世时最常见的姿态。
曾国藩对学业的态度也是要以勤奋、虚心为主。自小就明白“勤能补拙”的他,在“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给“四位老弟足下”的家书中,劝导弟弟们不要恃才傲物,还举出了例子来警戒弟弟: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对于那些恃着自己的才能傲视一切,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曾国藩认为他们实在也没有什么超人之处,而且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谦谨即谦虚恭谨。怎样识别谦与不谦?曾国藩告诫家人,谦谨是存之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流露在外表的,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面色,二是言语,三是书函,四是随员。
谦不谦,谨不谨,一看面色就知道,那些习惯于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往往一副“舍我其谁”的面色,目光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言语是思想的外壳,骄横的人并没有在额头上写上骄横二字,但言语之间透出的横气、霸气,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因之欲要谦谨,必得言语温婉。
言语一变成文字,就白纸黑字了,所以落笔亦慎,用词也要圆融,不能口气太大。
为官不但自己要谦谨,还要让随员们学会谦谨,有的随员颇有气焰,狐假虎威,反而添乱帮倒忙,毁了主子的名声。所以选带随员要慎,管教随员要严。
对曾国藩来说,谦和的风度和思想不仅能构成一位儒雅之人的重要素质,也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曾国藩能成就一番伟业,是因为他有着无数微小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坚持下来,成全了曾国藩原本并不聪敏的头脑,使他获益匪浅。他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给弟弟的书信中说道: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唯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在这封家书的末尾,曾国藩还“附课程表”,是他自己每日必做功课,其中包括主敬、静坐、早起、读史、写日记等13项内容。他也希望“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并做到“终身行之”。
曾国藩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除了自身严格律己之外,更是因为多有贵人相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已经强大到了即使对方并不想去做某个官职,也仍然愿意为了追随他而舍弃自己意愿的地步。
在曾国藩为官的时候,他的幕府里军事型、谋划型、经济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应有尽有,精英智囊团的高度集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正是因为曾国藩具有皇上不具备的、众多忠心耿耿的朋友缘分,并且精诚团结、多荐贤能,打造出了古今无双、由精英荟萃高度集成的湘军幕府军事智囊团,从而平息了连朝廷的御林军都无法压制的内乱。
那么曾国藩是怎样看待交友这件事的呢?他在几封和弟弟来往的家书里,不断地强调要多和有贤能之才的人往来,而且要勤于和对方联系,不能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去接近或者利用友人。
在很多家书里,曾国藩谈起昔日里有摩擦和争端的人时,都是一副十分平淡的口气。在历史上,曾国藩并没有因为私人恩怨而存心报复,比如举荐过历来和他摩擦很大的左宗棠,由此可见他宽广的心胸和良好修养。
从一封封家书里,能看出的是曾国藩不仅对有积怨的人宽容以待,对钱财更是毫不计较。
明清两代的京官之苦,时人皆知。在曾国藩刚刚成为七品京官的时候,他的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
后来的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京官的俸禄那么少,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
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名为“冰敬”、“炭敬”、“别敬”。这笔馈赠,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两。
但是曾国藩很少利用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所以这种馈送次数很少,于是借债就成为他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因为人品好,曾国藩借钱比较容易。
在1842年的年底,曾国藩已累计借银400两。这一时期,他在给父母的家书中多次出现“借”、“欠”、“窘”的字样,艰难形状,跃然纸上。他在“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给家父的书信中写道:
男目下光景渐窘,恰有俸银接续,冬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资。今年尚可勉强支持。至明年则更难筹划,借钱之难……用钱日多,恐无付银回家……
不过,即使在生计不困窘的时候,曾国藩也立定主意不多往家寄钱。这不仅是因为要保持清廉之节,还因为他认定从小经过生活磨炼的人更容易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曾国藩曾经说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曾国藩的一生,也始终是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的心境中度过的。清道光时的1854年,曾国藩升了官。但是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曾国藩表示不但不敢高兴,反而感到战战兢兢。
他在信中说:这次升官,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日夜诚惶诚恐,自我反省,实在是无德足以承受。你们远隔数千里之外,一定要匡正我的过失,时时寄信来指出我的不足,务必使累世积累下的阴德不要自我这里堕落。
弟弟们也应当长存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当官,于是就敢欺负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于是就敢于恃才傲物。要长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啊!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应该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因为子孙不肖的话,留了财产是祸害;要是子孙图强,留下财产也没意义。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曾国藩的祖父在他和家中兄弟幼小时总是教导他们要有志气,不能懦弱,因此曾国藩的不少持家之道都是从他祖父那里继承的。他在和弟弟的书信中说祖父认为治家有8个字的要诀,就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读书是要勤学,种菜、养鱼、喂猪都是养家的事,早字,是黎明即起的意思。扫字,是洒扫房屋庭院。考字是祭祀祖先,奉祭显考王曾祖考,当然妣也一样。宝,指与亲戚邻居,时刻往来,贺喜吊丧,问疾济急。在这个治家的8字要诀上,曾国藩又在和四弟曾国潢的信里提及自己新加上的治家“八本”的观点: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还在家书里不断强调,一个家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孝悌。孝,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在曾国藩的家书里,他写给弟弟的信甚至要比给自己孩子写的还多,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曾国藩在家书里,除了“和以治家”的宗旨外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所以,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映出来的曾国藩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更是后世的人们借以道德修养的范本。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清朝对其极不放心。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他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之意。
曾国藩家书自此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