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再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管理全面转向知识型。什么叫知识型企业管理?简单来看,知识型企业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注重企业有形资产经营和智力相结合,大量地引进和利用外脑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民企二代”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下,应该注重与学者、专家的交往,注重管理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把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作为自己的智囊团。高级阶段是指企业经营从家族式管理转向科学、专业的知识型管理。瑞典裔管理大师卡尔·E。斯威比博士于1986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知识型企业和知识管理的概念。他主张一个企业家应将知识管理直接建立在对企业资产的重新认识、测量、管理上,企业家的使命就是全面认识和掌握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有效地对企业资产进行成功运作,达到资产有机增长的发展目标。知识经济大潮下的“民企二代”,理所应当地利用自己教育背景、实践经验和一如既往的创业热情,开创中国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新浪潮。
1.投资于人才,这里的“人才”既包括普通员工,也包括管理者。对于普通员工来讲,自己不是工作的机器,而是被培育的后备力量,部门经理就是一个教练,经理必须明确提升员工工作态度和能力的培训之道,调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也就是说,经理不是命令员工做什么,而是教会员工该做什么、如何做——这样才是对员工的投资,才是知识型的蔓延。在这一点上,诺基亚可以作为参考样板。诺基亚为实施“以人为本”的薪酬项目,启动了名为“IIP”(Invest In People,投资于人)的计划。所谓“投资于人”,即“每年要和员工完成两次高质量的交谈,一方面要对员工的业务表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力,告诉他们特长在哪里,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以及某一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应接受的培训”。从更高层面上讲,管理者更是“民企二代”投资的重点。兵法上说:“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对于管理者,作为老板的“民企二代”应该博大胸怀,采用股权式激励手段,更多地授权,帮助管理者塑造管理风格和魅力,培养具备高素质、高忠诚度的管理者群体。
2.建立持续性学习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没有文化的民营企业家创建了大量的企业,至今还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但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市场规则的快速形成,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都要求一家企业建立持续性学习体制。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经营型学习,如学习现代的经营决策方式、资本运作的原理、税收筹划的方法、生产现代化的手段等,通过组织内训、参加系统性培训,让民企当家人、管理者、员工全面参与学习,既提高效率,又增强员工忠诚度。二是进行修养性学习,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现代社会科学包括美学、艺术等方面素养,既提升素质,又激发创造力。
3.构造通畅的价值链。俗话说得好:“刀快不如刀多。”参与竞争的企业即便是成为产业龙头,也会有致命的“短板”。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民企二代”应发挥自身的商业群体效应,放弃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方略,摒弃“同行是冤家”的旧思维,在产业的上下游实现联合,构造通畅的价值链,实现民营企业集群经济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