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胃病同时又伴随有高血压、头晕的患者,涉及转圈的动作时要慢慢转,防止跌倒。假如我们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帮助胃肠蠕动,增强肠胃功能,消除精神压力等,对胃病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胃下垂患者这样做保健运动
在谈胃下垂患者的运动宜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胃下垂。通常,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肌肉也会逐渐失去力量,维持胃部的肌肉及韧带开始松弛,我们的胃就会慢慢下垂,低于它的正常位置。除了肥胖,很多中老年人大腹便便就跟胃下垂有很大关系,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胃下垂。
在讲胃时我们说过,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位于人的上腹部偏左,它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但它的位置有时会因为人的体型、体位、胃内容物的充盈情况等而发生一定变化,比如我们站着跟躺着的时候,胃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但不管胃的位置怎样变化,正常情况下,维持胃的腹膜及韧带强韧有力,不至于让胃的位置变化太大,怎么变也都在上腹部。
但是,瘦长无力型体质的人,以及那些营养不良、久病消耗、肌肉不发达的人,由于他们维持胃的韧带及腹膜不够坚韧有力,如果平时不注意调养,饭后参加剧烈运动或长久站立等,就有可能出现或者加重胃下垂。胃下垂的病人绝大部分身材消瘦,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比如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有些病人有时会出现上腹牵扯痛,有时会感觉到中下腹胀痛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更加明显。
显然,胃下垂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患者不适合饭后运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运动,相反,运动锻炼是胃下垂患者最好的保健方法。因为经常锻炼身体可以让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对于胃下垂的恢复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我们注意不要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尤其是跳跃运动,比如跳高、跑步等,也不要长时间站立。最适宜胃下垂治疗的运动项目是轻柔的体操、单杠、双杠、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利于腹壁肌肉力量的增加和胃肠肌肉紧张度的加强,病人可以根据体力情况适当选择。
上面提到的运动比较偏竞技性,日常生活中适合胃下垂患者的全身锻炼运动主要有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等。由于胃发生下垂,因此我们重点要锻炼腹肌,所以大家还可以试着做做下面这些小练习: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作休息后再重复做数次。也可以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或做下蹲动作。
除此之外,这里我再向大家推荐一组胃下垂的保健方法:侧卧弯腰练习:侧卧位,双腿伸直,两手交叉抱头,用力使头和胸部抬离床面,还原,重复5~6次。然后换成另一方向侧卧位练习。
抬腿练习:仰卧,双腿并拢伸直,抬高约45度,维持10秒钟,还原。重复进行,10次为1组。
摆腿练习:仰卧,双腿并拢伸直并抬高约45度,先向左侧摆动,还原后再向右侧摆动,重复10次为1组。
仰卧起坐练习:仰卧位,两臂伸展过头或双手抱头,用力收腹,前屈身体尽量靠近大腿。10次1组。
腹式呼吸练习: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腹部,体会呼吸时腹部的起伏运动,也可在腹部隆起时双手施加阻力,或在腹部放置沙袋,进行抵抗阻力的练习,增强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除了营养不良、久病消耗过重的患者,绝大多数胃下垂患者都需要运动来锻炼自己的腹肌,但是一定要避免剧烈活动,也不要饭后运动。关键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进行太极拳等轻度锻炼,继而可做一些腹肌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等到支持胃的韧带、腹膜锻炼得坚强有力了,我们就可试着进行一些更大强度的运动,至胃下垂完全治愈后,就可像常人一样自如地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了。
肠胃病患者这样运动,安全又有效
虽说不管是得了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还是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做些体育运动都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使消化器官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有助于治疗胃病。但是,肠胃病患者在运动时还是需要有所注意,假如运动不当,就很容易再次伤害到我们娇弱的肠胃。
得了肠胃病,运动要讲究
下面,我就跟大家讲讲肠胃病患者运动的时候都有哪些讲究。
首先,有以下这些情况时我们需要谨慎运动。胃出血、腹部疼痛者要等到病情恢复或好转后再进行适当运动;胃病患者饭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胃下垂患者应在饭后2小时之后再进行锻炼;溃疡处于活动期的患者,要避免或减少腹部运动,避免增加出血或穿孔的可能;有明显幽门梗阻时,也不宜进行运动;伴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时,也不宜运动。
其次,要注意运动量。对于任何肠胃病人来说,运动都要循序渐进,根据情况逐渐加大运动量。在开始进行运动锻炼时,运动量要小,运动时脉搏每分钟保持在120次左右,随着我们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加大,运动时脉搏可增至每分钟140次左右。注意,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就应当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坚持运动,千万不要盲目加大或突然加大运动量,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而且,肠胃病患者的运动保健,要注意全身运动与局部运动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保健作用。一般以全身运动为主,同时注意配合一些适当的局部按摩,不仅可以锻炼到身体肌肉,还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环,更好地促进肠胃病的痊愈。
然后,还要讲究运动环境。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氧气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前一定要热身,活动一下四肢,让自己逐渐进入运动状态。由于运动中出汗会大量损耗体内液体,从而使力量、速度、耐力及心脏的输出能力都有所减弱,故在运动前1~2小时、运动中及运动后都要饮用适当的净水,不要到口渴时才喝水。而且,进行户外运动时,尤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身携带衣物,及时增减,避免出现胃肠道受凉或感冒。比如,冬天不太适合户外行走,这种情况下,在居住环境里走动走动,效果会更好。
至于运动时间,倒是可以灵活掌握,未必一定要固定时间。因为一天当中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人而异,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和工作性质,找到自己的最佳锻炼时间。但是,不建议胃病患者早晨空腹锻炼,也不建议吃完饭之后马上锻炼,比较推荐的时间是晚饭至少半个小时之后。但是注意不要太晚也不要强度太大,否则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到睡眠。
饭后这样走才健康
大家可能都听过“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谚,可是大家应该也听到近些年来不断有人质疑这个观念,认为胃病患者并不适合这样做。那么,身患胃病的人,饭后到底能不能“百步走”?
按理说,散步对肠胃有明显的好处。因为身体活动少的时候,胃肠的活动也会跟着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如果饭后散散步,腹部肌肉的活动会对胃肠进行有效的“按摩”,会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所以,那些长时间伏案工作、体形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只要走上20分钟,就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肠胃是有好处的,他们特别适合饭后百步走。
但是,大家要注意,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的人,最好是“饭后不要走”。因为这类人群非但饭后不宜散步,饭后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最好能在饭后平卧10分钟。这是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胃下垂或加重原有肠胃病。
如果是有胃病的老人,就更不应该“饭后百步走”了。因为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会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且老年人消化功能本来就比较差,饭后大量食物集中在胃肠内,正需要较多的血液来供应肠胃,帮助消化,如果此时马上来个百步走,势必要使一部分血液向下肢肌肉输送,胃肠供血就会明显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反而伤身。
即便是一般的胃病患者或者健康人群,适合饭后散步的,也要先明确一些常见误区。所谓的“饭后百步走”,这个“饭后”,不应该是放下碗筷之后就马上出去散步。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而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给胃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正常的运作。所以,饭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这个“百步走”该怎么走也是有讲究的。“百步”当然是个约数,并不是说真的只走一百步。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走动的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至于“走”,一定要是慢速的散步,每分钟走60~70步就可以了,最多每分钟90步,不可以再快了。因为饭后只适合做轻微的运动,不然会造成腹胀、积气、结肠综合征,所以饭后肯定不适合上下楼梯或者小跑,比较剧烈的活动最好等到饭后一个半小时再进行。
最后再给大家提个醒,除了胃下垂等疾病之外,患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贫血、低血压的人,尤其是患有这些疾病的老人,饭后不要走动,最好静坐休息。否则很有可能因为心、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肢麻的症状,甚至还可能突然昏厥跌倒,这就十分危险了。所以,这饭后能不能走,还真不是一概而论的,我已经把原则教给大家了,大家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形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