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4200000028

第28章 师恩永难忘

每次有机会回上海,俞鉴总忘不了去探望师傅。

第一次去看师傅,是在1956年,俞鉴随总政实验京剧团到福建慰问海军。演出结束后,她利用几天假期,先回青坛村老家看望双亲。家里已分到了土地和房子(村里最好的住宅,原先是地主家的二层楼房,有粗大的柱子,还有个小院)。

看见父母和家人生活得不错,俞鉴放心了。平时她也不时寄些钱回去,资助他们。

离开老家,俞鉴顺路来到上海。她是特地来看望师傅、师母的。

当年的小凤,如今已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艺战士。

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师傅、师母,一种沧桑之感从俞鉴心中油然升起。不知师傅、师母这些年来身体可好,生活得怎样?这些都是她时时牵挂的。

俞鉴花五块钱叫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当时的出租车),直奔马当路而去。

汽车一进弄堂,后面就跟上了一群围观的百姓。车径直开到师傅家住的四十四号门口,俞鉴下车叫门,开门的正是师傅。

认出是她,师傅惊叫起来:“这不是小凤吗?快,进来、进来!”

师傅这一叫,弄堂里当年的邻居都围拢过来。几个孩子好奇地喊着:“解放军,解放军!”几位妇女定睛一看,认出是她,喊道:“小凤回来了,小凤回来了!”见俞鉴身穿列宁式军装,头戴神气的军帽,这些当年的邻居还以为她当上了解放军的“大官”。

师傅惊喜地问:“小凤,今儿个你怎么到我这儿来了?”她仍按小时候的习惯称呼师傅:“三叔,我来看看您。我们三天后在上海集合,趁这点儿时间先来看看您和三婶儿。”

师傅高兴地问长问短。这边说着话,那边师母问她父母身体可好,她说:“好着呢,来您这儿之前已经去看过二老了。”师傅对师母说:“你忙什么!等我们俩说完话,你再跟她说!”

见到师傅和师母,俞鉴心里特别高兴,特别温暖。她告诉师傅,福建的演出已经结束,过几天还要在上海演出,慰问海军。

俞鉴事先在弄堂口的水果店里买了一只特大号的蛋糕,还有苹果、梨等水果。看见这些礼物,师傅和师母都说:“你花这钱干吗呀?都是自家人!”

师傅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儿子叫王关根,当时是上海京剧院青年京剧团的武生演员,俞鉴在师傅家学艺时他还没有出生。这以前一次俞鉴到石家庄演出,曾收到关根的一封信,信中称她为“师姐”,并写道:“我听我爸说您在我家住了七八年。听说你在石家庄演戏,我就给您写了这封信。我爸总向我们夸您练功刻苦,学戏认真,用功、听话,还说观众特别爱看您的戏。”

看了这封信,俞鉴给关根回了一封信,鼓励他好好学习,还想送他一件纪念品。送什么好呢?那时提倡学文化,干脆买支钢笔吧。她买了一支金星钢笔,缝了个小包裹,给这位小师弟寄到了上海。关根收到钢笔,又给她回了一封信,说:“要您破费花钱买钢笔给我,谢谢您对我的鼓励。”又说:“我爸妈很想您……”当时俞鉴正在乡下演出,抽不出时间去看师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师徒相见,话短情长。

这次来上海前,还有一段小插曲。出发前,俞鉴告诉石天团长说她要去上海看望老师。石天说:“如果你的老师王其昌愿意到我们总政京剧团教学,我们请他来。”她问:“每月给师傅多少包银?”石天说:“我还没请示呢,先暂定一百吧。”俞鉴见到师傅后,把这事告诉了他。下面是师徒俩的对话:

“你(每月)挣多少?”

“我是六级。”

“六级多少钱?”

“一百六。”

“那给我定的包银是多少?”

“一百。”

“一百?我的徒弟都一百六,我才一百?不让人笑话吗?我不去!”

俞鉴心里明白,其实石天团长只是顺口一说,若师傅真正来到总政教学,上级领导一定会根据他的资历和水平,为他定出相应的级别;师傅的“包银”,也一定不会低于她这个徒弟的。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1971年,宁夏京剧团招收了一批新学员,俞鉴是学员队负责人之一。冬天休假,她带着孩子们到北京去长见识,碰到好戏顺便学习学习。来到北京,听说上海青年京剧团带着一出新戏《战海浪》进京演出,引起了轰动。俞鉴便和李维坤老师商量去看这出戏。经打听,得知该团在颐和园一带演出,他们赶到了那里。在剧场门口,她问维坤:“你看看演员表里有没有认识的人?如果有,咱们打进去学戏。”维坤看过名单,说:“认识个师兄弟,我去问问。”

通过熟人,他俩进去看了戏。戏很精彩,俞鉴高兴地对维坤说:“咱们把这出拿下来,带回去让学员队演。”俞鉴又向维坤的师兄弟打听王关根来了没有,回答说来了,她请人把关根叫出来——他俩以前从未见过面。

见到俞鉴,关根高兴地说:“同事说外边‘小王其昌’找我,我一听就知道是您来了。师姐,想不到咱俩在北京见面了!”

俞鉴说:“你们的戏真好,演得也好!”说着,她从身上摸出六十块钱:“师姐没有别的东西给你,这点钱你拿上,自己想买点儿什么就去买吧。”关根推说不要。俞鉴说:“师姐给你的钱你一定得要!非拿着不可!就算是师姐给你的见面礼吧。”

回去后,关根把这两件事告诉了他父亲,师傅特别高兴,说她这个徒弟有良心、没忘本。以后她再到上海看师傅,师傅总提起这两件事:“你又给关根寄钢笔,又给关根钱花……”提起自己的侄儿宝宝和另一个徒弟,师傅说:“我这几个徒弟里,数这俩最没良心。这你知道,你来的时候就跟宝宝一起练功,我在他身上花的心血那么多,他最后竟连我这个叔叔也不认了……”

第二次到上海看师傅,是在“文革”后期,团里派出一个小组到上海学习《盘石湾》这出戏,俞鉴利用学戏的间隙去看师傅。这次她是和“亲家”高韵声一起去的。

来到师傅家,她先向师傅介绍高韵声,说他是高庆奎的小儿子。

师傅一听高庆奎的名字,高兴极了,说:“原来你是高庆奎的公子啊!我学的就是高派。当初你们老爷子在上海这个红啊!《逍遥津》里的皇上,一个倒板儿起码唱一刻钟,亮相那个漂亮啊!”又学高庆奎在《赵匡胤》里唱“桃花宫”的那段二六、捋胡子亮相的动作,“高内卿发火为哪宗……”师傅连比划带唱,还当着韵声的面来了个身段儿。

俞鉴告诉师傅:“我们两家是亲家。”师傅一听更高兴了,连声说:“好!好!”

1984年,宁夏京剧团在江西、湖北等地演出之后,上海是最后一站。

这次俞鉴想起给师傅带点儿宁夏的特产,她买了二斤驼毛。到上海后,又自己掏钱买了八张戏票,到家中请师傅、师母和亲友一起去看她主演的《陆文龙》。没想到师傅看后不满意,说没有老的好(老戏叫《八大锤》)。她演的《陆文龙》是戏剧改革后的新版本,与传统老戏区别很大。可是,宁夏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干部看后却一致反映说:这个《陆文龙》太好了,特别感人!俞鉴知道师傅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新版将旧版中的双枪、腿功等武功技艺都改掉了。

在上海共舞台演完首场,一位摄影记者到后台采访俞鉴,拍完照片,俞鉴告诉他:“我的老师就在上海。”记者问:“你老师家住哪里?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他吧。”俞鉴便带着这位记者一起来到师傅家。

在家门口,师傅指着前弄堂,又指着俞鉴,对记者说:“当年她就在这十字路口翻旋子。”又指指过街楼,说:“在这儿练跟头,还有个垃圾箱,当桌子使唤。当初练功就是这么简单,就在这水门汀地(即水泥地)上练。”

俞鉴顺着师傅的手望过去,垃圾箱已经没有了。她在前胡同里连翻了几个虎跳,走了一排翻身,回想起当年练功的情景,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沧桑。

这是俞鉴最后一次和师傅见面。回来以后没几年,一次,俞鉴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唁电,告知了师傅病逝的消息,享年八十四岁。俞鉴立刻让老伴儿发去了唁电。

听到师傅去世的消息,俞鉴心中很难过,想起师傅自幼对自己的培养,她觉得他对自己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追思如潮。可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刻,俞鉴的记忆深处涌起的既不是师傅口传亲授的武生技艺,也不是与师傅朝夕相处的那十年时光,却偏偏是师傅对她讲过的很小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师傅告诉她,他患了严重的痔疮,每次大便都流血,十分痛苦。大女儿请来一位大夫到家里给他做手术,可他不愿当众暴露自己的身体。大女儿就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起按住老爸的手脚,强行让医生给他做了手术,治好了痔疮。

讲完这件事,师傅说:“哎呀,你这大妹妹厉害呀!硬是把我按着开刀,治好了病。”她明白,师傅能给她讲这件事,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俞鉴心中,也早已将师傅王其昌当作了自己的又一个父亲。

同类推荐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慈禧全传2

    慈禧全传2

    本书的作者对于写作本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是满洲正白旗侯爷裕庚大人的女儿。在同时代的为官者中,裕庚大人是最进步、最具改革思想的一位。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制法国侵台战争。
  •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热门推荐
  • 黑道至尊的复仇路

    黑道至尊的复仇路

    她本是一个善良天真的女孩,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她被诬陷,被扫地出门,被扫地出门的她没有恨,只怪自己懦弱,可是她还不放过她,她杀死了她的亲人,抢夺了她的家产,她怒了,她发誓要成为黑道至尊让她付出代价,
  • 双生契约双生子

    双生契约双生子

    千年前,人类自私;千年后,人类依然如此。难道,你们不该死吗?愚蠢的反抗者啊,竟然敢与神对抗,机会千年前已给,你们却置之不理。你们,难道不该死吗?
  • 傲视七侠传

    傲视七侠传

    北斗七星下界,化作了七道流光溢彩的流星,奔向了远古的七星大陆........七星大陆上,帝国、门派、联盟等势力纷纷林立,彼此之间战乱频繁,常年征战不休,一日,冥界大军大举侵犯大陆,妄想将大陆作为它们立足的地盘,而此时,北斗七星化作的七侠,也是应运而生.......
  • 岁月轻歌

    岁月轻歌

    岁月轻歌,勿忘你我!是谁从你全部青春路过?适逢其会,有人唤你小九,你愣怔了一瞬。小九……喔,你淡淡一笑,原来你在喊我!
  • 天降魂狐

    天降魂狐

    世界一分为二,生存在正面世界一无所知的人族,而反面世界的龙族、天族、灵族与傀族却是暗流涌动。灵族大陆一出生便被安上“未来族长”头衔的“魂狐一族”吴族长子——吴邪。年幼无知的他,却被卷入各种势力斗争,灵族大陆与魂狐一族为保他周全,竟选择将一无所知的他丢入完全陌生的正面世界。传送过程中,本就年幼的吴邪意外幼化,退化成为婴儿,不知身在何处、尚在襁褓中的他与一直陪伴他的灵猫“镜子”被一个小小年纪却穿着粉色衬衫的“漂亮哥哥”捡回了家,与一个爱戴大墨镜的痞子哥哥和一脸面瘫的冰山哥哥开始了漫长的养成之旅。身为灵族骄子的他在人类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颜玖玥幼年失怙,与爷爷相依为命。卓然被疾病缠身,休养在家。那一年,她六岁,他九岁。他们相识于人生最初的寂寞时光里,她明眸清澈,他干净如画。一场意外,让年幼的玖玥失去光明,同时也失去了最亲爱的爷爷。从此命运对她关闭了彩色的窗。年轻的姨妈将她接走,在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如果知道转身即是漫长的离别,那一日她一定会等他回来。再相遇已是十年后。颜玥的世界依旧没有光明,而卓然却成长为白衣翩翩的英俊少年。他是她人生最美好的牵挂与惦念,依赖与爱恋;她是他深埋心底的愧疚与自责,牺牲与偿还。当玖玥恢复光明,卓然悄然远走,那些尘封的往事一一揭露。背上行囊,她勇敢踏上飞往未来的客机。
  • 一缕叶落秋风残

    一缕叶落秋风残

    我只记得时间仿佛过了好久好久记忆中走过的路途就快要迎来又一个苍凉的秋而你终究还是把我遗忘那样的决绝仿佛当初的一切不过是虚梦一场
  • 咒戒

    咒戒

    元锦大神的修仙日常故事!凑字数的我们路过~~
  • 同桌,再见

    同桌,再见

    开学的第一天林悦对老师安排的同桌表示很不满意,可是过了一个学期,又到老师重新排座位的时候,好像……有点舍不得这个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