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昌县位居天台、四明、会稽三山交叉盘结之地,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水秀丽、人文荟萃,素有“东南眉目”之称。这里自古便是越中胜地、佛教圣地、道家福地,千百年来不断有高僧名士隐居于此,墨客文人更是对此地情有独钟。
新昌有著名的大佛寺,长年香火鼎盛,香客云集。寺院内,一尊自石窟中凿出的巨大石弥勒像系南朝遗迹,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由于大殿与佛像深藏于幽谷之中,故有诗云:“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
新昌有天姥山、刘门山、南岩山、潜溪流……天姥山寻天姥寺,刘门山见刘门坞,南岩山中南岩寺,潜溪流间百丈岩……“穿岩十九峰”,峡谷“千丈坑”,悬崖之上“台头山”,石门坑中“倒脱靴”……胜迹遍布,地灵人杰。
新昌有沃洲山、沃洲湖,山为天台之脉,湖名来自沃水(《尔雅·释水》所记“沃泉悬出”)。
沃洲湖气质静谧安宁,风光清丽深秀。据文献记载,早在晋代就有十八高僧、十八名士长游于此,或结庐讲经,或翰墨游弋,盛极一时。至唐代,更因众多诗人涉足而留下数百诗文,成为国人热游之地和“唐诗之路”上的明珠圣地。
关于湖区一带林木葱茏、峰如波谷、水流如瀑的旖旎景致,古人有诗云:“一去人间长不见,千山万壑势森森。”“连峰若无谷,绝壑乃通舟。”李白年轻时也曾游历于此,并以诗赞云:“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晚年追忆湖区风光时,李白又在诗中写道:“终年风雨秋,听似三峡流。”
沃洲湖周边的一些村落,名中常嵌一“坛”字:上青坛、下青坛、黄坛……听来仿佛湖水似酒,村庄似盛酒的坛子。
沃洲湖畔,大市聚镇的上青坛村便是俞鉴的家乡。家门口正对的香炉岩,是新昌的景胜之一。1970年代,新昌人在沃洲湖修建长诏水库(一名沃洲湖水库。库区很大,既通船又养鱼,成为当地人的生存之本),水库建成后,青坛村与众多往日胜迹半入水底,只留下一些地名的概念。
如今,表示村名的标牌仍孤零零地悬挂在湖畔的路边,青坛村却早已不见踪影。然有大坝巍峨,青山碧波,大月角、鹅鼻峰、仙女石、香炉岩等诸多景胜依然露出水面,风光之美不减当年。
新昌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之乡”,自古便有深厚的戏剧传统,主要流行剧种有调腔、越剧、布袋木偶、紫云乱弹和滩簧等。
调腔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明成化、万历《新昌县志》即有“演戏文通宵达旦”“作杂剧颇为纷华”等记载。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不系园》中记述:“甲戌(1634)十月,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昆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足见在当时,调腔艺术堪与昆腔媲美。清乾嘉之后,新昌、绍兴一带班社林立;至清末民初,新昌尚有“宋凤台”“老凤台”“张老凤台”“吕老凤台”“五老凤台”“锦凤台”“凤舞台”“日日新”“日月明”“越舞台”“连升群玉”“大三元”“大通元”“新大统元”等十多副戏班。抗战前夕,乱弹诸腔崛起,调腔遂趋衰微,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濒于灭绝。
新昌又是越剧的发祥地之一,清咸丰年间即有“落地唱书”艺人活动,至清末首办“男的笃班”,民国初年有艺人继办于后,组建男班,率先推向宁波、绍兴,后以男女混演形式进入上海,演出于锦花戏院。1928年,新昌开办首副女科班,此后女班之风日盛,至1940年,仅新昌境内越剧女班即达六十余副,且造就出尹桂芳、王杏花、屠笑飞等一代名伶。
木偶戏与享有“戏剧活化石”之誉的目连戏,也都是在新昌流传悠久的地方剧种。在新昌流行的众多地方剧种中,唯“紫云乱弹”与京剧结缘,且出过一批生旦名角,包括新昌籍著名京剧武生石月亭、老生石根成(艺名“六六童”)、武旦俞见荣(艺名“一杆旗”)等。
“紫云乱弹”早期由轿夫班与道士班相融,组成坐唱班,主唱乱弹,旁及调腔,从《偷桃》唱词“身躯飘飘,身穿紫云霄”一句中撷取“紫云”二字作为班名。清光绪年间新昌首建“老老紫云班”,由坐唱演变为戏曲;宣统年间“周老紫云班”进宁波后,吸收部分京剧剧目,演变为“徽夹乱”(即乱弹兼唱京戏)的新型班社。此后,新昌新建的紫云班大多沿用这种格局和模式。石月亭、石根成、俞见荣都曾一度与紫云班搭班演出。
俞见荣是青坛村人,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幼时,他并没有机会接触戏剧。后来,四大徽班里有位名气很大、造诣很深的老演员年事已高,想培养几个徒弟,继承自己的演艺事业,便到新昌一带来挑人。在青坛村,他相中了俞见荣,又在村里选了几个孩子,收为弟子。
师傅见俞见荣身材瘦小,认为他适合学武旦(刀马旦),训练一段时间后,便为他定此行当。俞见荣聪明伶俐,肯于吃苦,学戏不久,他的刀马旦就在宁波一带红了起来。
俞见荣学成后,跟头翻得最好,几个小翻接一个“蛮子”,又高又“飘”;又因扯旗技艺高超,得号“一杆旗”。从此,他的演艺足迹遍及江南大地,还曾在南京与江南著名武生、“盖派”艺术创始人盖叫天和著名武生、“美猴王”李万春之父李永利(工花脸)同班演戏。杭嘉湖一带的戏迷都知道“一杆旗”的鼎鼎大名。
成名后,俞见荣每月的包银是六百大洋,在当时也算中上水平。他是个孝子,把唱戏挣的钱寄回青坛村,在村里盖了一幢房子,又把父母和哥哥接到一处同住。
二十来岁上,有一次俞见荣到浙江著名的渔港沈家门演戏,当地一家烟馆老板的独生女儿看上了他,放言“非他不嫁”。无奈之下,俞见荣在烟馆被招了亲,据说还生了孩子。这是他的第一次婚姻,但时间不长。
俞见荣的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听说儿子在外被人招为上门女婿,十分生气——依当时的风气,入赘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俞母来到青坛村附近的下求村,打定主意要在这里给儿子挑个相貌好、人品好、女红好的女孩做媳妇。经一番挑选,她相中了村里的姑娘梁银花。
梁银花特别能干,八岁就会做饭,小小年纪就把家中伙房的全部事务一应操持起来。银花的父亲是跑街的生意人,十分喜欢这个能干的女儿。银花小时候裹脚疼得直哭,父亲心疼女儿,啪啪啪拆去裹脚布,说:“我们不裹脚了,我就不信嫁不出去!”于是,梁银花便成了“解放脚”。
母亲把俞见荣从烟馆老板女儿身边拽回来,让他和梁银花成了亲。
俞见荣和梁银花就是俞鉴的双亲。
对于襁褓时代便被母亲抱离家乡的俞鉴来说,美丽自然与人文胜迹交汇的故乡只是一个符号。有关故乡、家事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她年纪稍长后,听父亲和母亲讲的。
青坛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村中有一道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将村庄劈为两半,一边是俞姓人家,一边是石姓人家。
听母亲和村里的老人说,青坛村的水特别好,水里的石头是白色的,夏季里早晨煮的饭,在村中的池塘里“过”一下,一整天都不会馊。
父亲说,俞家祠堂立有女孩子的牌位,过年时,族中的女孩可以像男孩一样,到祠堂去领年糕,旁姓的女孩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可见俞家门比较开明,没有重男轻女的陋习。
母亲说,她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孩子落生时父亲不在家。回来后在岳母家看见这个孩子,父亲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这孩子长不大”。外婆将父亲骂了一顿,说:“这么胖大、这么漂亮的一个儿子,你这不是咒他吗?”
谁料想父亲一语成谶,没过多久,这孩子果然得肺炎死了。后来有人问父亲:“你怎么看出这孩子长不大?”父亲说:“这孩子眼犄角里没有眼肉,太干净太漂亮了,所以不好养活。”
转年,母亲又怀了第二胎,她的婆婆认定第一个孩子夭折是因为她把孩子生在了娘家。母亲牢记婆婆的话,暗自发誓:这次一定要把孩子生回婆家。
一天深夜,母亲的肚子开始阵痛,她知道这是动了胎气,便不顾一切从山上的娘家往山下的婆家狂奔,一口气跑了五里地。路上肚子疼得厉害时,就蹲下歇一会儿,起来再跑。这样跑跑停停,赶到婆家门口已是清晨时分,人早已累得筋疲力尽。母亲冲进堂屋,抓住八仙桌腿就蹲在了地上……只听“哇”的一声,一个小女孩就这样急促地来到了人间。
这是公元1928年农历八月十七日上午,俞家祠堂里又添了个小小的牌位——俞月芬。
这个被母亲生在八仙桌腿下的孩子,便是后来的俞鉴。
那时的人迷信,南方人尤其迷信。生下月芬,母亲便请人测相。看相的说父亲命中无儿,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后来果然又给俞鉴生了个妹妹);又说月芬命好——母亲属龙,她也属龙,又生于辰时,这叫“三龙合一”。
看相的还说,世上很难有这样的巧合。可惜是个女孩子,若是男孩,日后必定做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