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宝库中,京剧是一朵绚烂的奇葩。
曾几何时,贵为“国剧”的京剧似乱花迷眼,摄国人心魄——三尺舞台生旦净丑齐上阵,唱念做打竞风流;上扮帝王将相,下演故事古今,吟叙风花雪月,演绎家国情仇;不大一块地可国可家可天下,有限几个人能文能武能鬼神;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三两句道尽千古事,五七步走遍万里程——多少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
又曾几何时,京剧舞台群星璀璨,名伶辈出,引来票友无数,追星如火如荼。其中最著名者,有并称“老生三杰”(亦称京剧“三鼎甲”)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小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南麒北马关东唐”——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唐韵笙;“四大须生”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相继递补);“活赵云”杨小楼,“活武松”盖叫天,“美猴王”李万春;“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后李世芳因飞机失事辞世,北平部分报馆推举优秀“尚派”男旦杨荣环递补);“四大坤旦”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坤旦“四块玉”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茹、李玉芝……群星争辉耀人眼,百花吐艳自流芳。
在京剧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颗星是不该被人们忘却的。她就是自幼学艺,四五岁即登台,活跃舞台近六十载,武艺精湛,绝技在身,被广大观众誉为“女猴王”“活哪吒”“神文龙”的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宁夏京剧团女武生俞鉴。
京剧有史二百余年间,女武生历来十分罕见。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中国的京剧,男扮女装比较普遍,且出了梅兰芳等名扬中外的旦角;女扮男装亦非罕有,如梅派名旦言慧珠等,也曾串演过武生戏。然而,女性专工武生、专演“猴戏”者,连广大戏迷和票友也都说鲜有。尤其是近百年来,到目前为止,包括京剧在内的我国戏曲演员中,女性工武生并且成名者,据有人粗略估算,总人数当不超过十五名;而似俞鉴这样功底深厚、技艺精湛的女武生,更是寥若晨星。
据史料记载,最早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女武生,较有名气的当推余紫云。她武功扎实,起打勇猛,嗓音甜美,唱白有韵,除勾脸武生外,凡京剧行当,十、九皆精,为当时女伶中的佼佼者。稍后的女武生赵紫云,扮相英武,凛凛有丈夫气,曾搭刘喜奎班演戏。再一杰出女武生梁春楼,勇武骠悍,起打猛烈火爆,动作如疾风骤雨,令人不敢逼视,得号“女振庭”,曾称绝一时。
1920年代活跃在济南京剧舞台的女武生筱月山,体格魁梧,颇有男儿风范。她饰演《铁公鸡》中的张嘉祥,斜露半边膀子,“开打”真刀真枪,火炽惊险。延至1930年代,同是活跃在济南等地的女武生韩月樵擅演《长坂坡》《四杰村》《连环套》等出,尤以《挑滑车》中的“挑车”见长。
1940年代,常演于山东一带的女武生攀斌卿(艺名“小王虎辰”),英武矫健,走“扫堂”“旋子”又冲又帅,《淮都关》中耍大刀、背花如风驰电掣,顺、快兼备;沈阳女武生陈麒麟,嗓音洪亮,扮相英武,曾与袁世海合演《连环套》。
轰动京华的原河北梆子(后改行京剧)女武生裴艳玲,更是“演唱称双绝”,她演的《宝莲灯》《哪吒》《林冲夜奔》脍炙人口。近年,京剧女武生挺秀而出,如上海京剧院三团女武生潘瑛在《乾元山》中扮演的哪吒小巧玲珑,身轻似燕,舞枪、耍圈技巧圆熟……
我国戏剧女武生虽然代有人出,但像俞鉴这样七岁正式拜师学艺,十余岁正式登台演戏,一生担纲,直到五十六岁还领衔主演,六十二岁仍能登台的女武生,却如凤毛麟角。
今年已届七十九岁高龄的俞鉴,自幼工长靠、短打和箭衣武生,功底深厚扎实,在表演上吸收海派(亦称南派,以上海为代表)和北派(亦称“京派”,以北京为代表)各家武生之长,将武打动作与人物性格融为一体,表现了武功绝技的艺术之美。
俞鉴一生先后主演《乾元山》《陆文龙》《十八罗汉斗悟空》《金钱豹》《长坂坡》《战马超》《岳云》(全本)《骆马湖》《连环套》《劈山救母》《卧虎村》《四杰村》《花蝴蝶》《铁公鸡》《雅观楼》《锤镇四平山》《周瑜归天》《伐子都》《闹天宫》《安天会》《驱车战将》等近五十出武生戏(涉演剧目总数逾六十出,见附录“俞鉴剧目汇览”),尤以“猴戏”和饰演哪吒见长。
凭着卓绝的武功、英俊的扮相、精湛的演技和清澈纯净的嗓音,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俞鉴不仅演活了“美猴王”孙悟空,还将《乾元山》中的哪吒演绎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博得了几代观众的喜爱;更以耍圈、耍双锤、挑刀出手和手足并舞的“耍四样”(旗、圈、锤、棍)等绝技,慑服几代京剧观众,年逾花甲时仍雄风犹在,翻跌扑打,洒脱自如。
然而,俞鉴的成功与成名绝非偶然——熏陶、师承、幼功;挚爱、苦练、求精……诸多因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