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800000009

第9章 道德论

王廷相的道德论是在宋明理学道德论的发展中形成的,而成为宋明理学道德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廷相的道德论继承了宋明理学道德论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和道德修养追求目标的思想,具体讨论了天理与人欲、尊德性与道问学、动与静之间的关系,并有所深入发展,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一、无欲者作圣之要

王廷相的道德论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在他的重要著作《慎言》中有“作圣篇”。他认为,人格依道德修养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其一是“圣人”。“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其二是“亚圣”。“契道之真,以命令于一世焉。”其三是“大贤”。“严于守道,不惑以异端九流,以乱道真焉。”其四是“随波徇俗,私智害正者,纯疵交葛”。《慎言·作圣》。例如:“颜子近圣人之资,孟子近圣人之才,仲尼兼之而敦粹。”认为唯有孔子是圣人。在论及颜回时,王廷相说:“‘省其私,足以发’,明道之几也。‘不迁怒,不贰过’,进德之涂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动以时矣。‘簟瓢陋巷,不改其乐’,纯乎天矣。是故颜子亚圣。”《慎言·作圣》。

王廷相认为,作为圣人,其最基本的品格是“无我”。所谓无我者,圣学之极致也。至于圣人与物的关系,是同体的。王廷相说:

圣人之于物也,无喜、无怒、无好、无怨、无得、无丧、无智、无功。《慎言·作圣》。

天下无一物能动其心,则无一物宅于心。死生大矣,顺而不计;有天下不与,又不足云也。无一物宅于心,则虚、则明、则正、则公、则和,研虑处物,罔非顺应矣。《雅述》上篇。

王廷相认为,人心中不著一物,则虚明和静定;有物,则逐于物而心被扰乱。《大学》所谓人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使心不得其正,不能正心则不能修身。正是由于“无我”,圣人可与“天地同体”。王廷相说:

天地无所不容,故大;圣人与物无较,故与天地同体。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与万物合其情性,能同体故尔。《慎言·作圣》。

这就是说,圣人与天地同德。由于圣人“无我”、“与天地同体”,因此圣人“‘温’和而不暴戾,‘良’善而不险狠,‘恭’敬而不患肆,‘俭’约而不多欲,谦‘让’而不好胜”(《雅述》上篇。),具有至高的德性。

至于如何成为圣人,王廷相提出,要依照儒家所确立的方向,通过向内心追求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庸》所谓的“诚”。王廷相说:

作圣之涂,其要也二端而已矣:澄思寡欲,以致睿也;补过徒义,以日新也。卒以成之,曰诚。《慎言·作圣》。

这就是说,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澄思寡欲”、“补过徙义”。所谓“澄思寡欲”,是相对多欲讲的;只顾个人利益、唯利是图,就是多欲,多欲就会不仁不义,湮没了人的本性,因此要澄思寡欲。王廷相特别强调“澄思寡欲”。他说:

人心澹然无欲,故外物不足以动其心,物不能动其心则事简,事简则心澄,心澄则神,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故无欲者,作圣之要也。《慎言·见闻》。

只有寡欲才能不动心,使自己的心不致因物质利益的刺激而有所迷惑,因而才能达到心澄则神,明白天下之事理。因此,无欲是成为圣人的关键所在。圣人的养心之要即是无忿懥、好乐、忧患、恐惧。如果把这些发挥得不偏不倚,达到中庸状态,即是圣人矣。王廷相又说:

学者于贫贱富贵不动其心,死生祸福不变其守,则天下之事无不可为矣。《慎言·见闻》。

可见,在王廷相的道德修养论里,无欲是圣人的基本要求和素质。只有无欲才能“天下事无不可为”。然而,要达到无欲,首先要从寡欲入手。他说:

无我者,圣学之极致也。学之始,在克己寡欲而已矣。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则能大同于人而不有己矣。《慎言·作圣》。

王廷相认为,从“克己寡欲”入手,进而达到无欲,就可进入“大同于人而不有己”的境界,成为圣人。寡欲就是少欲,不断地进行修养,“寡之又寡”,最终达到极致,成为圣人。王廷相说:

心为道主,未有不能养心而能合道者,未有不能寡欲而心得养者。《慎言·见闻》。

王廷相强调,贪欲是众恶之本;寡欲是众善之基。通过寡欲,就能使心中逐渐达到无有不善。因此,不能寡欲就不能达到养心,全善在心中就树立不起来。寡欲是成为圣人的基础和起点。

人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伦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老子则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章》。“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三十七章》。庄子也主张无欲:“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礼记·乐论》更明确把天理与人欲作为一对伦理道德范畴提出,强调“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宋代周敦颐将孟子的“寡欲”说推向极端,认为“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养心亭说》。)。这是主张灭欲。程朱理学则进一步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程颐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自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王守仁也说:“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传习录》上。

显然,王廷相提出的“无欲”说是直接对孟子“寡欲”说的进一步引申,他的“寡之又寡,以至于无”,与周敦颐所谓“寡焉以至于无”是有一些差别的。在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上,王廷相强调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个“不偏之中”(《慎言·潜心》。),找到合乎理性的状态。因此,王廷相不完全像其他宋明理学家那样将天理与人欲完全对立起来,主张带有禁欲主义色彩的“存理灭欲”。

在程朱理学那里,“天理”是纲常伦理。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卷十三。至于“人欲”,在朱熹那里并非指人的一切欲望,而是指与天理相违背的欲望,因而是与天理相对立的概念。王廷相也是沿着理学家的这一思路,主张“道义者,心之天理也……戾乎道义者,心之私欲也。”《慎言·潜心》。王廷相也认为,纲常伦理即是天理。父子兄弟为天性之亲,仁也。君臣朋友为人道之宜,义也。夫妇齐体而易气,介乎其间,同育而承宗,仁也;犹可以离之,义也。因此,《易·系辞传》上就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仁为天之性,义为道之宜。王廷相还说:“欲多涂:好功、好名、好文章、好安逸、好诸非性分者皆是也,不直好富贵耳。”《雅述》上篇。认为人欲即是一切非分之想,是人的本性以外的东西。

朱熹认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卷十三。这就把天理与人欲看成是完全对立、不能同时存在的。王廷相则说:

君子惟义是嗜,故守道而不渝;存心仁恕,故与物而不害;不与人私竞,有所竞者,公家之事耳,非求利己焉……小人惟利是嗜,故犯义而不耻;存心妒忌,故隐忍以害物。

守道者,可以信义相期。嗜利之人,惟知利己,少有亏损其所欲,则乖变遂作,难保其弗改于义图矣。《雅述》上篇。

在这里,王廷相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即道义所对立的是私利,如果是为“公家之事”,则不是利。王廷相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公利亦是义,却包含了这种思想。而在孟子那里,公利亦是利,亦是与义对立的。在王廷相看来,唯义是嗜的守道者,其一切所作所为“非求利己”;而嗜利之人“惟知利己”,“犯义而不耻”。王廷相关于义利相互对立的思想是很有特点的。王廷相还说:

君子有不必计于心者,有终身不可不计于心者。世间万事,变化起伏,浮沉得失,转盼之间,尽为陈迹,浮云散灭,何与太空?但当随寓而安,不足置之胸臆以汩乱神明可也,此不必计于心者也。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此守道尽性,死而后已之事也,虽造次颠沛,一时不可违者。故仲由结缨,曾子易篑,至终身不倦,此不可不计于心者也。《雅述》上篇。

王廷相认为,诸如个人得失之类属“不必计于心者”,而“守道尽性”属“不可不计于心者”;前者属人欲之事,后者为天理之事,二者是不同的,不可混为一谈。

在王廷相看来,天理与人欲虽为互相对立,但在一般人那里,二者又互相共存。他认为,人性既具道心,即天理,又具人心,即人欲;即使是有修养的君子也不例外,有人欲之私。王廷相说:

君子平生惟义是集,则于天下之事固无不敢为者矣。然亦有慑于祸患,惜其生命,而自私之心胜于义者。《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七《答孟望之论慎言》。

王廷相认为,“惟义是集”的君子亦有“自私之心胜于义者”。集是积累,就是正义的行为有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树立起来的。因此,在未达到成圣之前,自私是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王廷相说:

人心如椟,虚则容,实则否。道义者,心之天理也,知之必践之,以为宝而椟之;戾乎道义者,心之私欲也,知之且禁之,以为砂砾而弃之。椟之未盈,犹足容也,故私欲之感,或可以乘隙而入;至于天理充满,无少亏欠,椟盈而无隙可乘矣,夫安能容?故学者当蓄德以实其心。《慎言·潜心》。

他认为,人心如匣子,既可容纳天理,亦可容纳人欲;天理未盈,则人欲“乘隙而入”;充满天理,则人欲“无隙可乘”;所以道德修养“当蓄德以实其心”,而把人欲当作“砂砾而弃之”。显然,这与宋明理学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强调“存理去欲”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涵养与致知

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关注。仁且智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而且孔子还认为,仁与智二者相互促进。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强调知对于仁的作用。《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君子必须是道德与知识兼备。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八。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朱子语类》卷九。)。他还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语类》卷九。就道德修养过程中致知与涵养的先后而言,朱熹提出“须先致知,而后涵养”(《朱子语类》卷九。),强调知识对于道德的优先地位。陆九渊则主张,首先要“发明本心”。明代的王守仁认为,道德修养是“致良知”的过程。他说:“欲正其心在诚意,功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传习录》下。将致知阐释为致“吾心良知”,实际上否定了向外求知识对于道德修养的作用。

王廷相主张道德修养必须是道德与知识二者的兼备。君子主敬以养心,精义以体道。“穷理养才与气,不可偏一也。穷理在致知之精,养才气在行义之熟。”《慎言·见闻》。王廷相又说:

君子之学,贵闻道与行义。闻道则动合夫礼则;行义则德由乎天性,其相取相劝以自善者,莫大于此。夫世之人探六籍,尊仲尼,其于道义之说,孰不习而知之?竟不能实践诸途者,志卑而习污也。《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一《叙齿录后序》。

在这里,王廷相不仅认为知识与道德二者必须兼备,而且还认为,闻道最后还必须落实到道德践履上,他把道德践履看作是最终的目的,成圣的途径。

就致知与涵养二者的关系而言,王廷相认为二者互相促进,明道莫善于致知,体道莫先于涵养,致知、涵养二者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一方面,王廷相强调格物致知,必从格物致知始,则无凭虚泛妄之私;必从洒扫应对始,则无过高躐之病。王廷相又说:

穷理致思,非物事之应也,能致如应之诚,可以体物而养心也。物交于前,顺理而应,无意无必,不惟利事也,可以养性矣。物交之后,有得有失,安于所值,而喜愠不蒙焉,不惟明道也,可以养德矣。《慎言·潜心》。

这就是说,穷理致思、应事明道可以使人的心、性、德得到治养。他认为,“古人之学,先以义理养其心”(《慎言·君子》。)。强调穷理对于治养心性的重要性,是不可缺少的。

在另一方面,王廷相又主张涵养的优先地位。为学如果不先治心养性,决无入处。人之性情苟不合道,则百行就皆失中庸之度。因此,学者当先养心性。王廷相说:

学者始而用功,必须立敬存诚,以持其志,而后有进;久而纯熟,动静与道为一,则诚敬不待养而自存,志亦不待于持而自定矣。《雅述》上篇。

他认为学者必须先“立敬存诚,以持其志”,“当先养心性”。他还指出,“古人之学,先以义理养其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也”(《慎言·君子》。)。显然,王廷相首先强调的是治心养性。读书虽多,性偏执而嗜胜,遇时得位,必乱天下,较之清谈祸世者更为严重。这就是说,读书必须以治心养性为前提,为出发点。

然而,当王廷相强调治心养性的优先地位时,他又反对空谈心性,认为空谈心性,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却不见体之于行为,是毫无意义的。王廷相说:

心乃体道应事之主,故程子曰:“古人之学,惟务养性情,其他则不学。”虽然,君子欲有为于天下,明经术,察物理,知古今,达事变,亦不可不讲习,但有先后缓急之序耳。《雅述》上篇。

在王廷相看来,在“立敬存诚,以持其志”的前提下,还必须讲习修治之实学。由养性以成其德,应事而合乎道,这样的学问才是圆满的。只有把治养心性与应事明道二者结合,才可谓之学问。

王廷相主张致知与涵养二者兼备,二者互相促进。他在强调治心养性的优先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学问必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问题。王廷相认为,学有变其气质之功,因此通过学可以达到性善;如果不通过学,徒事乎口耳讲论之习气,那就不可能有入圣的时候。王廷相说:

气质弗变,而迷谬于人事之实,虽记闻广博,词藻越众,而圣哲不取焉。

古人之学,内外一道,达于治绩者,即其学术之蕴;修于文词者,即其操行之余。今之儒者,学与事恒二之,故讲性者,有不能变其质矣;论命者,有不知要于义矣;修仁义者,功利之媒矣;明经术者,刑法之资矣,皆蔽也。故习于己而不能达于事者,谓之腐儒,厥罪小;援圣假经而循利于时者,谓之俗儒,厥罪大。《慎言·潜心》。

他认为,学问必须与变化气质和道德践履结合起来,不可将学问视作谋取功利的手段。王廷相还将学问与道德修养相脱节者称作“腐儒”;将援圣假经而循利于时者称作“俗儒”。

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的关系,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有过争论,且对后世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朱熹虽主张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朱子语类》卷四十九。),但较多地注意了从道问学入手。陆九渊则说:“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四《语录上》。对此,朱熹认为,从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而陆九渊所说的专是尊德性事,朱熹自己平日所论的却是道问学上多了。对于朱陆在尊德性与道问学问题上的争论,王廷相却说:

朱子之论,教人为学之常;陆子之论,高才独得之妙。陆之学,其弊也卤莽灭裂,而不能尽致知之功;朱之学,其弊也颓隋委靡,而无以收力行之效。盖言学二子者,其流有偏重不举之失矣。《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在王廷相看来,朱陆在尊德性、道问学上各持一端,均有失偏颇。他认为,只有“合二子之道而一之”,才能“近圣人之轨”。《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就朱陆之争而言,朱熹后来对自己偏重于讲论而轻于日用功夫有所悔悟,陆九渊亦非否定讲论。对此,王廷相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

文公先生亦曾悔悟自己偏于讲论文义之非,子静先生亦非不曾讲学者,但其门人无识,各竞门户之胜,自相排诋,遂致二先生有支离、禅定之异。后学不能深察详考,随声附和,眇无会通之见,崇朱者以讲论为真诠,守陆者以禅定为要执,终身畔于圣人之学而不自知,由之各相沿习,误天下后学,至于今尚然。《雅述》上篇。

这是认为朱陆之争在后来已渐趋一致;之所以在各自门人之间愈演愈烈,与崇朱者和守陆者的门户之见以及后学的随声附和有关,以致于“各相沿习,误天下后学”。王廷相此论是较公允的。

从王廷相对朱陆就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的评价来看,他反对将二者割裂开来,各持一方,而主张将二者统一起来。

王廷相在道德论上强调致知与涵养兼备,这与他在认识论上强调“知行兼举”是一致的。在认识论上,王廷相讲“明理而躬行之”(《慎言·见闻》。),讲力行,讲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强调“行”;而他的“行”,或“力行”,实际上是指道德践履。所谓“深省密察,以审善恶之几也;笃行实践,以守义理之中也;改过徙义,以极道德之实也”,即是“力行之道”。《慎言·潜心》。王廷相将学问与道德结合起来,既讲致知又讲涵养,既反对虚谈心性,以致不能尽致知之功,又反对泛然讲论,无以收力行之效,对于宋明理学的道德论是一大进步。

三、动静交养

在道德修养上,宋代的周敦颐主张无欲说,王廷相也主无欲说。但是,王廷相并没继续步周敦颐后尘,沿袭周敦颐的“主静”说,而是主张动静交养。“主静”说源自道家的老、庄思想,早期儒家并未涉及。直至周敦颐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太极图说》。),主静说才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程朱既主静,又以“主敬”释“主静”。朱熹说:“濂溪言主静,静字只好作敬字解。”《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明代陈献章专讲静坐,声称“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可商量处”(《白沙子集·与贺克恭》。)。

对于周敦颐的主静说,王廷相说:

周子倡为“主静立人极”之说,误矣。夫动静交养,厥道乃成,主于静则道涉一偏,有阴无阳,有养无施,何人极之能立?缘此,后学小生专务静坐理会,流于禅氏而不自知,皆先生启之也。《雅述》上篇。

王廷相认为,后儒独言主静以立大本,而略于慎动,遂使孔子克己复礼之学不行,“而后生小子以静为性真,动为性妄,流于禅静空虚而不自知,悲哉!”《雅述》上篇。可见,王廷相是把主静说归于“禅静空虚”,与禅宗的明心见性联系在一起,诘之为禅,而加以批评的。

正是在对周敦颐主静说的批评中,王廷相提出了“动静交养”的道德修养学说,把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论推向一个新的水平。王廷相说:

存养在未有思虑之前,省察在事机方蒙之际。《大学》心有所忿懥,有所好乐,有所恐惧,有所忧患,则皆不得其正,是教人静而存养之功也。能如是,则中虚而一物不存,可以立廓然大公之体矣。《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克去己私,是教人动而省察之功也。能如是,则己克而一私不行,可以妙物来顺应之用矣。圣人养心慎动之学,莫大于此,学者当并体而躬行之,则圣人体用一源之域,可以循造矣。《雅述》上篇。

王廷相认为,在未有思虑之前的“静而存养之功”和在事机方蒙之际的“动而省察之功”,是圣人养心慎动之学中最为根本的功夫,学者当并体而躬行之。在这里,所谓“静”,是指“未有思虑之前”的虚静,无忿懥、无好乐、无恐惧、无忧患,即达到无欲的境界,以至于外物不能动其心,“可以立廓然大公之体”。所谓“动”,是指“在事机方蒙之际”的省察,以义、礼为准则进而衡量,“以克去己私”,以至于“可以妙物来顺应之用”。王廷相又说:

“夫何以谓存养?”曰:“心未涉于事也,虚而无物,明而有觉,恐恐焉若或汩之也。”“夫何以谓省察?”曰:“事几方蒙于念也,义则行之,不义则否,履冰其慎也,恐一念不义,蹈于小人之途也。”《慎言·潜心》。

可见,“静”,即是“心未涉于事”时的虚而无物;“动”,即是“事几方蒙于念”时的省察。这些都是人的内省工夫。

在道德修养上,王廷相主张学者于动静交养,必须当并体而躬行之。因此,他提出“动静交相养,至道也”(《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七《答孟望之论慎言》。)。王廷相进一步说:

静,寂而未感也;动,感而遂通也,皆性之体也。圣人养静以虚,故中心无物;圣人慎动以直,故顺理而应,此皆性学之不得已者。《雅述》上篇。

动静者,合内外而一之道也。心未有寂而不感者,理未有感而不应者,故静为本体而动为发用。理之分备而心之妙全,皆神化之不得已也。《慎言·见闻》。

王廷相认为,“养静以虚”与“慎动以直”都是道德修养所必需的,皆性学之不得已者。就动静关系而言,静为本体而动为发用,二者合而为一。针对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的说法,王廷相认为,“此非圣人语”,并说:

静属天性,动亦天性……且性者,合内外而一之道也。动以天理者,静必有理以主之,动以人欲者,静必有欲以基之。静为天性,而动即遂于人欲,是内外心迹不相合一矣,天下岂有是理!圣人德性养成,无欲无为,至虚至一,静亦以天,动亦以天,物来应之而已,夫何有欲以将迎于外?《雅述》上篇。

在这里,王廷相认为将“静”视作天理、“动”视作人欲的说法实际上是将动与静割裂开来,离开了圣人之道。因此,王廷相予以了批评。

在王廷相的道德论中,他主张“动静交养”,因此他非常重视“静”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于静中求圣,即能排除外界的引诱,就能诚意正心。王廷相说:

无事而主敬,涵养于静也,有内外交致之力;整齐严肃,正衣冠,尊瞻视,以一其外;冲淡虚明,无非僻纷扰之思,以一其内,由之不愧于屋漏矣。此学道入门第一义也。(《慎言·潜心》。)

但是,“静”不是不要“动”。对张载所谓“心宁静于此,一向定叠,目前纵有何事,亦不恤也”,王廷相认为,心在本质上是贵静的,但是,贵静并不是不动,“目前之事有不得不动而应者,虽细小之感,亦当起而应之,所谓常静常应是也”(《雅述》上篇。)。王廷相说:

《易》曰:“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岂有事至目前而不恤者耶?若然,类禅定而无应矣,于道也奚益?《雅述》上篇。

这就是说,既要静定,又要应事而动,由动中求静,使动终归于静。王廷相又说:

静为有用,非固恶夫动也。世儒以动为客感而惟重乎静,是静是而动非,静为我真而动为客假,以内外为二,近佛氏之禅以厌外矣。《慎言·见闻》。

王廷相不仅认为道德修养中“动”与“静”一样,均不可缺少,而且还认为“动”与“静”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交相养”。他认为,静是生之质,非动非灵;动是生之德,非静弗养。王廷相进一步说:

静而无动则滞,动而无静则扰,皆不可久,此道筌也,知此而后谓之见道。天动而不息,其大体则静,观于星辰可知已;地静而有常,其大体则动,观于流泉可知已。《慎言·见闻》。

“持其志”者,存其心而不放也;“无暴其气”者,视听言动以礼而不任情也。心存,则所发者自不肆;气不暴,则所守者愈固。此内外一致之道,故曰“交相养”。《慎言·潜心》。

对于当时学者沿袭周敦颐的“主静”说,王廷相予以批评。他认为,今之学者,笃守主静之说,一概不体察于具体事物,是把主静绝对化;而只有提出以动求灵,才能救其偏颇之弊;所以,静不是不要动。王廷相说:

儒者以虚静清冲养心,此固不可无者;若不于义理、德性、人事,著实处养之,亦徒然无益于学矣。故清心静坐不足以至道,言不以实养也。《雅述》上篇。

世之人知求养而不知求灵,致虚守静,离物以培其根,而不知察于事会;是故淡而无味,静而愈寂,出恍入惚,无据无门,于道奚存乎?《慎言·见闻》。

王廷相并不否定“静”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但是,只有“静”并“不足以至道”。他要求在“静”的同时,“于义理、德性、人事,著实处养之”,做到动静交养。

同类推荐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西方将帅简说

    西方将帅简说

    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将领。他们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威风凛凛。因此,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强悍的一面,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当然,成功的将领是用战争来证明的。除此以外,那些威名赫赫的将帅,也和我们一样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各种性格的缺陷。当然,如果在战场上表现出缺陷的话是非常致命的。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热土群英

    热土群英

    本书入编100个人物(含英雄模范群体),主要包括2001至2010年期间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获省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省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受省以上表彰的英雄群体、先进组织;在全市社会各界、各系统、各行业中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在省内外知名度高,对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等。
热门推荐
  • 神岭

    神岭

    神岭,太虚星海之外,神所在之域也。-------------------------------出生便已夭折的他,被丢弃深山,却因消失神岭的一枚神秘晶核与其融合,意外复生。而今,已是少年的他本欲做个平凡之人,安稳一生,却因一次变故,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尘世滚滚浪潮之下,小小少年撑着他弱小身躯,立志踏入修真之界,在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中,战出属于他的一片天地,踏上属于他的修道巅峰!前方,一个未知的疑团、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惊天的阴谋正等着他的到来……(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 玄空战神

    玄空战神

    星河时代,诸文明碰撞的大争之世,人族、蛮族、虫族、闪灵族……无数智慧种族中谁才是真正的万物之主?地球联邦中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无意中得到了一块源自太古的神秘石碑,却被卷入这时代的漩涡中……
  • 殇溯

    殇溯

    开始的开始,温馨;中途的中途,背叛;最后的最后...七狼的背叛,突然的袭击,本源的存在,虚无的宇宙...再次归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郎不在多

    郎不在多

    投生在一个以学为本,学霸横生的女尊国度,女主表示很苦逼;为了过上好日子,只能一路考考考往上爬。什么妖孽美男、清纯正太通通不要扑上来,郎多肉少,女主表示压力很大!还是紧紧抱住小竹马,郎不在多,有你就好!
  • 侯门出逃妻

    侯门出逃妻

    苏沫以为自己就这么病逝,一睁眼却发现身在花轿中!被迫拜堂成亲,本以为上天给了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那么相夫教子也无不可。没想到,自己的丈夫却心系嫡姐,对自己恨之入骨......既然相夫相子梦破碎,那么努力讨好祖母,敛财准备逃跑吧!管他什么侯爷公主,都拦不住苏沫向往自由的心!逃第一次,被抓回来!第二次,还是被抓回来!第三次,就不信自己逃不掉!
  • 花开两世界

    花开两世界

    两个世界,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也可以是同一个世界内两个不同的阶级,也可以是同一个世界内两种不同的生活状况,还可以是,两个人的,不同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阶级,还是不同的生活状况,一旦他们发生交融相通,就会出现混乱,不安,无秩序等状况。那么,如果是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交融相通,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平生只愿有同一种白色茉莉,能够盛开在你我两个世界之中,灿烂而静美,清香且悠长。“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我一直在找的世界……”
  • 绝品高手在都市

    绝品高手在都市

    山里来的绝品小子陈阳,奉师父之命,下山只为迎娶美女总裁老婆。奈何总裁老婆性格冰冷,不肯履行夫妻之实。陈阳表示很蛋疼,只好找更多的老婆解闷,清纯校花、漂亮空姐、绝色女主管,温柔女秘书……到最后,陈阳开始为后宫太大发愁!
  • 苕溪渔隐词话

    苕溪渔隐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一个活宝神仙

    好一个活宝神仙

    若问神仙最怕什么?仙魔大战?起死回生?生死虐恋?不不不不,这些在遇到薛小铃时都显得如此不堪薛小铃没成仙时,六界一片和谐,当薛小铃成了仙时,六界顿时鸡飞蛋打,鸡犬不宁……一天惹出一小事,三天惹出一大祸,仙界各路神仙纷纷想方设法,把薛小铃请出仙界一次又一次,而某人一次又一次地带回一个又一个牛逼的人物神仙们集体泪奔了,这还有完没完了……啥时才是个头啊……
  • 不当炮灰

    不当炮灰

    她叫沈晓婉,已经在这幽冥河旁活了上千年,可穿梭于各个时代。在不同的时代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有着精彩的人生。她的职责便是引渡这生死簿上寿命终止的人的灵魂,把他们送往奈何桥。她便是这幽冥界的,勾魂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