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崇尚“以和为贵”,不论是与人交往,还是做生意,他们始终保持“谦和”的态度。
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清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这个时候,那个人肯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
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之间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就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
有的时候,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见了面都视而不见,互相躲避,那么,与他们都很熟的老人就会主动上前,使其中一方首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平息怒气,甚至握手言和。
“谦和”的传统让犹太人,尤其是犹太商人受益匪浅。
经商就是一个处理与合伙人、供销商、顾客、员工等各种关系的过程。犹太人的这种“谦和”,恰似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润滑剂,减少了摩擦的发生,营造了和谐的气氛,为他们在商海赢得了旺盛的人气和财气。
和气生财
一次,犹太国王举行盛宴招待圣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国王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会场寂静,倒是这位国王轻抚士兵肩头,说:
“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
全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即使是身为国王也对人客气谦逊,态度柔和,整个犹太民族的谦和可见一斑。
“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和哪里的人和谐相处。”第一个提出“不满意,可以退货”的犹太后裔罗森沃尔德如是说。
犹太商人与人合作,总是呈现一副笑脸。不管生意是否做成,甚至为合约而发生不同意见时,他们也总会以笑脸说出其否定的态度。有时对方发脾气双方不欢而散,犹太人还是会跟对方说声“再见”。要是第二天再相遇,他们也仿佛没有过不高兴那回事,仍以微笑的面孔问候“早上好”。
对此,许多人会表示不解。
犹太人是这样解释的:“人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天都会更新。昨天生气的细胞,已为今天新的细胞所代替。酒足饭饱之后所思考的内容,与饥肠辘辘时所考虑的也不一样。我仅仅在等你的细胞的更替。”
犹太商人认为,和气才能生财。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失败的根源。你以蔑视无情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是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你会失去支持者或合作者,失去广大的顾客,你的生意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了。
事实上,和气的态度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体现,如热情地招呼顾客,真诚地关心顾客,询问顾客的需要等。有时候,一些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商家的“和气”,比如随时对顾客保持微笑。
把笑容赠给他人是犹太人的一种传统。不管天气如何,心情怎么样,见面时,犹太人总会笑容可掬地对你说“您早”。
犹太商人更是明白微笑的魅力。希尔顿每天对服务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对顾客微笑了吗?”他要求每个员工不论如何辛苦,都要对顾客投以微笑,即使在旅店业务受到经济萧条的严重影响时,他也经常提醒员工:“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挂在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
希尔顿能够成为在经济危机中幸存的20%的旅馆中的一个,微笑服务功不可没。微笑还让刚刚度过经济萧条期的希尔顿旅馆率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
人们也许会怀疑,微笑能有这么大的魅力?不妨听听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人们满意时,就会自觉地付出高昂的代价。”
不容置疑,和气,的确是一个不需要花费多少精神和力气,甚至不需要投入物质就可获得成功的经商妙计。
以柔克刚
与强硬的对手交锋,是以牙还牙,以硬碰硬,还是采用温柔之计,是许多商人都面临过的两难选择。
犹太人认为,世间只有两种武器,一个是力量,另一个是温柔。神开始的时候,把力量给了男人,而把温柔给了女人,但是拥有了力量的男人要娶女人,就是说男人也想拥有温柔。
也许是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面对强硬的对手,犹太商人往往表示出柔和的态度。他们认为,在这种时候,柔和的方式往往比强硬的态度更管用。
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有不少以柔克刚的成功范例。
早年奥地利奉行十分顽固的反犹太人政策,但后来奥地利政府出现了财政上的困难,为了筹集军费和发行政府公债,不得不借助犹太人的金融头脑和理财能力。
在与奧地利的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和谈判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时机已趋成熟,于是派遣次子萨洛蒙到奧地利开辟新天地。
罗斯柴尔德家族之所以没让才干非凡却稍嫌莽撞的三子尼桑去,没让漂亮机智的五子杰姆斯去,却派为人谦恭、长相憨厚朴实的次子萨洛蒙只身前往,是工于心计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知道外憨内秀并有大智谋的萨洛蒙更适合担当此任。萨洛蒙是一个谦谦君子,亲切和蔼,彬彬有礼。萨洛蒙奉行的原则是:以柔克刚。
奧地利官方见只来了一个萨洛蒙,多少有些失望。舆论界极力声讨罗斯查尔德家族,对于舆论攻击,萨洛蒙只管回避。
考虑到奧地利政府看上了投资的巨额税金和连带效果,萨洛蒙只管着手募集奥地利国家公债,并对公债附上新的形式,以使其具有很高的利率。
最初对于公债,奧国公众极力反对,并采取抵制运动。萨洛蒙小心翼翼,以忍让为主,决不触动反对派。只在报纸上展示公债发行的经济及收益宣传,让公众明白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激发公众的投资欲望。
情况的发展最终完全如萨洛蒙所预料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显赫名声消除了人们的顾虑,国家公债开始暴涨。结果是政府筹到了大笔的钱,而买债者也得了利,当然萨洛蒙更是狠赚了一把。
就这样,遵循着“以柔克刚”的原则,萨洛蒙在强烈反犹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扎下了稳固的地盘,甚至成了该市的荣誉市民。
在矛盾激化的形势下,面对“交战方”,以硬碰硬,往往会导致鸡飞蛋打的不良后果。反之,采用柔和的应对措施,常常能扭转局势,让事态沿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和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表达自己的意思,可采用不同的态度与语气。采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通常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效果。
一般而言,和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容易被人接受,容易让事情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相反,粗暴、强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915年,洛克菲勒成为科罗拉多州的众矢之的。
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最血腥的罢工,在科罗拉多进行了两年之久。愤怒而粗暴的矿工,要求科州煤铁公司提高工资,劳资关系极为紧张,公司财产被破坏,军队镇压导致多起流血事件。该公司正属于小洛克菲勒所有。
在那种充满仇恨的气氛下,洛克菲勒竭力使罢工者接受他的意见。他先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去结交朋友,然后对工人代表进行演说。他的演说词里流露出了真诚与善意,他的话甚至比面对一群传教士还要谦逊和蔼。
“今天,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日子”,洛克菲勒开始说,“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见到这家伟大公司的劳方代表、员工和监工齐聚一堂。我可以告诉各位,我很荣幸到这儿来,而且有生之年将不会忘记这场聚会。这场聚会若在两星期以前召开,我对这里的大多数人一定很陌生,我只认得几张面孔。上周我有机会到南区煤矿所有的工棚去看了一遍,并且和各代表有过个别谈话,除了不在场的代表外,我统统见过了。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见过各位的妻儿,今天我们是以朋友的身份见面,不再是陌生人,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友善互爱的精神,我很高兴有此机会和各位一起讨论有关我们共同的利益问题。既然聚会本来是由厂方职员和劳工代表共同参加,我能在此,全靠各位的支持捧场。因为我既非员工代表,也不是劳工代表,然而我深深觉得,我跟你们关系十分亲密,因为就某一点来说,我代表了股东和董事们。”
演说中,洛克菲勒所表现出来的坦诚、友善的态度平息了要吞噬他的仇恨风暴,而且赢得了不少崇拜者。此后,罢工工人们便回到各自的岗位,绝口不谈提高工资的事。可以说,洛克菲勒的演说效果是神奇的。要知道,就在前几天,工人们还想把他吊死在酸苹果树上。
这也表明,人们不可能被强迫或被威胁而同意他人的观点,但他们往往会接受和蔼而友善态度的开导。
假如洛克菲勒运用强硬的手段而不是谦和的态度,与工人们争辩,用严重的事实来吓唬他们,用暗示的语气指责他们错了,那只会激起更多的愤怒、仇恨和反抗。
犹太人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意见,也尽可能地用委婉的方式表达。
比如,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时,他们通常会以询问的方式提出,“你这样想过吗”、“试一试看看如何”,而不是“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必须这样做”。如此一来,被征求意见者的自尊得以维护,感觉会很舒服,同时还会以为发问者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建议。
这就是“谦和”的妙处。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处处保持“谦和”的态度,必定能够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事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