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应用了18800斤电子管,体积像个大房间。电子管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故限制了计算机的发展。晶体管异军突起,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第一个设计晶体丁几极管的是美国人邓伍迪。1906年,他用一小块辉铅矿或金刚砂晶体和一根金属针相接触,这一简单的装置就是矿石检波器。但因性能很不稳定,而此时真空二极管已经诞生,其性能优于矿石检波器,使得矿石检波器稍露峥嵘又被蒙上了尘沙。
真正的晶体二极营是1940年诞生的。它的原理和矿石检波器一样,只是所使用的是人工提纯的锗晶片或硅晶片,而不是天然矿石晶体。
第一只晶体三极管是1947年12月23日诞生的。在这以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等科学家已对此付出了两年多的心血。那一天,巴丁和布拉顿在一块锗晶片表面安置了两根非常细的钨金属针,其中一根是固定的,另一根是加有负电压的可精密移动的探针。锗片背面焊有一根粗一点的金属丝。他们发现,当探针移动到距固定针0.05毫米处时,流过探针的电流发生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固定针和锗片背面粗金属丝之间电流的大幅度变化。也就是说,通过两个接触电极的电流可以用馈入第三极的电流来控制,并且电流放大倍数非常高。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于是,第一只晶体三极管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