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发现了原子核裂变,向人们展示了原子能利用的前景。1942年12月2日15时25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装置—“芝加哥一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投入运转,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序幕。1954年,前苏联首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6年和1958年,英国和美国也相继建成了核电站,从此,世界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第一座原子能发电装置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费米主持的,它建在芝加哥大学运动场西看台底下的一个9.14米宽、15.6米长的房间里。中间堆着一层又一层的黑色石墨砖和木块,共有30层石墨,每隔一层石墨放一层铀燃料,每层石墨块都围上一层木块。这个装置被称之为“芝加哥一号”反应堆。
反应堆用吸收中子能力很强的福棒来控制。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采取了几套预防措施,将堆内控制棒分为3组,一组是电动的自动控制棒;另一组是用绳子拴着一个重物的紧急安全棒,当发生故障时,立即砍断这根绳子,使安全棒迅速掉入堆内;最后一组是一根控制棒,移动这根棒可以使链式裂变反应开始发生、加速或停止。1942年12月2日上午9时45分,试验开始,直到11时35分,试验并未成功。下午2时30分试验又重新开始,反应堆自持链式裂变反应开始,成功地运行了28分钟。至此,揭开了原子能利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