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造纸术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是沿用6世纪的历史学家范哗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在105年发明的。其实蔡伦不过是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又有所发展而已。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罗布淖尔烽燧遗址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造纸早了一个多世纪。1957融合,的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西汉初期的古纸,又一次证明了早在蔡伦造纸之前200多年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造纸术。西汉初期的古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的,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西汉古纸比较粗糙,不便于写书。到了公元2世纪,在宫中任尚方令的蔡伦,总结了前人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他们把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水浸,用斧头剁碎,用水洗涤,而后用草木灰水浸泡蒸煮(草木灰水具碱性,这可以说是后世碱法化学制浆的先导),除去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用清水漂洗后加以春捣,捣碎后的细纤维用水配成悬浮的浆液,用纸模捞出脱水,干燥后就成纸张。
105年,蔡伦把这种纸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便在国内推广起来。蔡伦对造纸术的重大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