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得上是一个倒霉的母亲。看上去健康活泼的儿子到4岁时还不会说话,到医院一检查,她才知道孩子是先天性聋哑儿。
儿子将一生生活在沉默的世界里,她感到既自责又绝望:儿子的一生将怎么过?又将怎么去面对别人的异样目光?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不想让儿子这一生都过着一种充满遗憾的生活。她想为儿子做点什么。好在,经过专家的测试,儿子还有残余的听力。专家告诉她说,聋儿通过助听器的帮助,再加上特殊的语言康复训练,还是有开口说话的可能的。
儿子接受专业语言训练的培训,还需要花费一笔不少的费用,婚后全靠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她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无奈之下,她决定自己开发儿子残余的听力。
她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为儿子买了一对最便宜的助听器,开始用“对口形”这种笨办法教儿子发音。但没有想到,她让儿子摸着自己喉咙,让他感觉自己说话的气息,一个字往往要说几百遍,她念得嘴皮都麻木了,可儿子就是发不出一点声音。耐心达到极限的时候,她也会对儿子生气,骂儿子笨。可是看到儿子哭得伤心的样子,她又暗自伤心流泪……她边哭边教,5岁时,儿子终于发出了“啊”音!再过一个多月后,儿子终于开口叫“妈”了,听到儿子叫出第一声“妈”时,她高兴得满脸都是泪水。此时,她心里对儿子能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语言表达能力满怀着希望……
她按照自己的方法逐渐教会儿子一些简单的句型。但是,这种“对口形”的方法很快暴露出了问题。她慢慢发现:儿子很多发音都不准,人家说的话儿子根本听不懂,儿子说的话别人也听不懂,一定要通过她重复一遍双方才能明白。儿子好不容易会说话了,别人却听不懂,原本充满信心的她,一下子又感到了绝望。
但她不愿就这样放弃,她决心找出原因,另想办法。于是,她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书店买来了一些关于聋儿康复、聋哑儿发音的所有教材、资料,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按照书本上的方法重新教儿子发音。她欣喜地发现,儿子虽然对声音不太敏感,但和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的观察力特别敏锐。于是,她决定经常带儿子到户外从认识动物植物开始,教儿子说出他看到的世界……
仅仅教儿子说出“鼻子”这个词,她就整整花了一个月;她指着水果摊上的草莓教儿子说“草莓”,儿子却说成了“倒霉”,而光是矫正儿子把“倒霉”说成“草莓”,她就花了五六年时间——她完全不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心血,心中装满的全是儿子一言一语带给自己的自豪和满足!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儿子问她:“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要戴助听器?”她说:“你这样多好啊,你的耳朵可戴上去摘下来,可别人就没你那么好,他们永远都生活在吵闹声中,而你如果觉得外面吵闹,或者不想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就可以摘下助听器安心休息;想知道别人说什么的时候,又可以戴上助听器。”听了她的话,儿子信心大增,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说起话来更加字正腔圆,听起来很有一股“京味儿”。
一位普通妈妈创造出了听力残障康复的奇迹,不少家长便跑来向她取经,有的甚至一定要把小孩交给她教。面对眼前不幸的孩子,她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想:我为何不创办一个聋哑儿语训机构,用教儿子的经验,让那些天真活泼的聋儿回到精彩的有声世界里去呢?2004年,她自费成立了一个聋儿语训工作室,从开始时的一个聋哑儿,到现在的47个,她用对儿子的耐心、恒心和爱心教会这些聋哑儿从嘴里吐出一个又一个词汇,到今年,已经有5个孩子先后从她的语训班康复,和正常人一样走进了学校。
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倒他们?
把“倒霉”说成“草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