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坚守独立思考
独立,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存在;思考,是指开动脑筋想问题。独立思考,就是遇到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到真正的答案,形成独到的见解。思考的过程,包含着探索、认识和解剖———对社会的探索,对自己的解剖和认识。
巴金告诉我们,所谓独立思考,就是借由解剖和认识自己进而建立自己的过程。这个“自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巴金说:“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卢瑟福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他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大科学家之后,仍然很重视读书和思考。有一天深夜,卢瑟福看到实验室亮着灯,就推门进去,看见一个学生在那里,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当他得知学生从早到晚都在工作时,很不满意地反问:“那你什么时间思考问题呢?”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被作为独立思考的偶像。
显然,如果一个人处处事事和别人一模一样,亦步亦趋,如出一辙,那肯定是一个依附性的人,他不可能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在学习和事业上有所开拓,有所创新。一个喜欢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理性判断事物,才能超越别人,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索罗斯是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知道意识的障碍,明白头脑总是制造偏见,不能客观判断现实,但这并不能表明可以漠视思考能力。他知道思考能力是他决策时唯一可以使用的工具。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必须树立自己独立思考的投资习惯,这是确保投资盈利的基础。他深入研究哲学,哲学来自思考的结果。在思考中获得哲学构架,然后运用哲学构架于现实当中。思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他认为思考可以给他带来智能,这是投资成功最重要的资产。他把思考提高到哲学推理的层次上,使表面简单的事情显现出哲学的深度。经常独立思考使他总能比其他人更快把握到现实的真相,而不被其他人迷惑。
大多数投资者觉得专家的分析有分量、有影响,会给自己带来好的收益。索罗斯从来不盲目听信所谓投资专家的建议,索罗斯认为,相信投资专家的评论,只会造成一种随趋势现象(即当某一种股票上涨或下跌时,其他人跟着买进或抛出),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在相信股评家的话,其他人也在照着投资专家的指点去做。而在随趋势现象发生时,普通股民是无法从中赚到钱的,只有那些大户才可以。索罗斯说:“更多的时候,股评家是通过他们的评论宣传某个公司的股票,使这种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应该亲自收集投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才能保证投资信息的准确性。所以,在一些投资的合作项目上,索罗斯总是坚持独立研究,很少与那些规模较大、拥有大量股票的投资机构合作。
金融运作和股市投机也要讲独立自主,不能随大流,从众投资是一种不赚钱甚至亏本的投资。索罗斯说:“我们从不局限于狭隘的投资观念,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力去进行投资。因为只有拥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正是索罗斯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在投资过程中不会跟随市场潮流进行操作,而是保持理性,按照自己独特的分析来决定投资方向,最终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丰厚利润。
案例1·明察秋毫
索罗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便想方设法说服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的老板,让其在海外成立两个投资公司,并让他担任领导之职进行管理,结果,他如愿以偿。
在第一期海鸥投资公司和是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中,第一期公司是在华尔街享有盛誉的长期投资公司,始于1967年;第二期则带有套头交易性质,创建于1969年。第二期公司的形式组织是购买各种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公债和通货等。索罗斯可以使用股票、公债作为辅助手段,然后当他用自己的资金建立此公司时,仅仅只有25万美元,此后不久,索罗斯所认识的欧洲大款们便为索罗斯的公司注入了近3万美元的巨资。
虽然有很多的美国投资客都想投资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但索罗斯却不为所动。他的目标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客户,虽然他们性情轻浮,但如果公司有极大的税收利益则会换取他们的忠诚。果然不出所料,他吸引了大批包括欧洲、阿拉伯和美洲等国际性富豪追随者。他在纽约总部建立起了这家和其他许多海外投资公司一样的投资公司,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以荷兰统治下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库拉索岛为基地,在这里可以逃避证券与汇兑委员会的复查税和资本增值税这两种税。
索罗斯敢为人先,提出除了他自己,建立海外套头交易投资,排斥美国客户的大胆设想。索罗斯这样做绝对是一种职业性的冒险。因为美国人十分新奇地在60年代末把套头交易投资引进海外投资,作为他们业务量的一部分。
乔治·索罗斯是所有套头交易投资者中最大的领袖。所谓的套头交易投资,在20世纪的6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更没有人能够理解。沃伦·巴菲特在1957年率先踌躇满志地实施他的套头交易投资,到了1969年,也就是经过12年之后,索罗斯着手套头交易投资,这个世界对这种投资还是一无所知。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索罗斯作为套头交易投资领域的先驱和最先使用所谓派生物而有争议的金融证券的人,这些派生物与套头交易投资群体是紧密相连的,他将两个领域利润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亚历山大·温斯诺·琼斯,生于1949年的,担任新闻记者和大学教师之职,因为注意到一个组织的某些部分运行得很好而另一些部分运行较差设计了投资限度,这就是最早的套头交易投资。
套头交易投资在刚开始的时候仅限于与股票类的买进或抛出类似的证券,目的就是求得全面赢利。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投资客充分利用残存的套头交易投资应用于其他领域而四处寻找自己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在股市行情看涨的时候可能会增加他原有80%的资产投入,仅缩减其余20%资产投入;而当投资者在股市行情看跌的时候可能会缩减其原有75%资产的投入,仅增加25%资产部分的投入。减少投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理念和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套头交易投资引起了宣传媒体的注意,引来各方投资者纷纷的仿效,但盈利不能持久。到了1970年以后,利润开始渐渐减少。而到了1971年,随着允许汇率浮动政策的出现,利润又呈回升势态。然而,大部分的套头交易投资公司在1973—1974年下跌风暴中,纷纷中途倒闭了,而且在此后的10年间,套头交易投资一直没有明显的起色。
与索罗斯共事两年的勒鲁回忆说:“乔治是个严厉的监工,迫使你很投入地工作。他能控制让我眼花缭乱的世界。他甚至可以从发生在A地事件中预料它在B地的影响。我不能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因为我和他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人。在宏观上,他是我所见过最优秀的投资家,至于微观领域,他并不十分投入,似乎没有发挥他的潜力。”在60年代末期与索罗斯共事的亚瑟·勒鲁解释说:“乔治很早就指出,人的思维必须带有全球性而不能带有狭隘的地方性,你必须了解此地发生的事情将会给其他地方带来什么影响。因此,通货并不那么至关重要。他需要的是以不同渠道得来的基本信息和在头脑中对它们进行加工,然后,他会提出一套在长时间内行之有效的方案。”
乔治·索罗斯在公司里与众不同,独具特色,见多识广,是个典型而出色的办公室知识分子,给人印象深刻,但谁能理解他呢?在整个的华尔街地区,他总是处于思考之中,思考着一些重大的问题,然后用一些十分简洁的语言说出来,但仍然有大多数同事捉摸不透他的意思,就连勒鲁,也需要思索良久才能明白他的意思所在。
还在第二期海鸥公司的索罗斯仔细考察的第一家分公司是一间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索罗斯在1969年整合了大量的房地产信托投资资料,对企业各方面做了调研,并对房地产信托投资的优势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经过分析,索罗斯将房地产信托投资业的运行周期喻为一部三幕剧,正确地估测房地产进入暴涨期后将会保持一段较长时期,最后会直接进入破产阶段。由此他总结了房地产运行的规律性:“第三幕至少要在三年之后,我买进这些股票很保险。这表现极强的预测力。”果然不出他所料,房地产在度过了它的鼎盛的巅峰期后,索罗斯看准时机,开始有计划地抛售股票,所得利益近100万美元。这些早期的市场经济理论得到了实践性的成功验证,极大地鼓舞了索罗斯对金融领域的探索的热诚,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深入的调研和理智的分析,是索罗斯在华尔街金融领域进入辉煌时段的阶梯。
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柏荣·文总结了索罗斯的投资技巧后说:“乔治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有某种规则,他能很实际地观察市场,并且知道哪些力量会影响股市价格。他懂得市场的理性方面和非理性方面? ?”
案例2·独立分析,开创事业
罗杰斯196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他发迹于阿拉巴马州的德马波利斯。罗杰斯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是一个饱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的全方位综合型人才。罗杰斯在服军役的三年时间里就获得了炒股专家的声誉,他甚至掌管了他上司的股票业务。
他给索罗斯的印象非常深刻:是一个狂热的亲英分子和自诩的哲学家。
罗杰斯于1968年在华尔街贝奇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并在股票市场仅仅靠600美元的本钱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两年以后,他供职于索罗斯所在的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两人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接触。在当时,因为新实施的经纪业条例不允许索罗斯和罗杰斯从公司的股票经营中获得利益,尽管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极力挽留,索罗斯和罗杰斯他们还是辞了职并建起了自己的公司,只为实现独立经营的梦想。
索罗斯与吉米·罗杰斯在1970年开始联手一起涉足金融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债券、期货和证券。他们是黄金组合,无论是股市利好呈牛市势态还是在呈熊市时的动荡时期,他们都能够运作自如,所获的大笔利润源源不断,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和理智的判断,还体现了他非同一般的对金融市场的触角和智慧。索罗斯和罗杰斯,绝对是最佳的投资合作伙伴,是华尔街地区的最佳拍档。
他们在1973年成立了索罗斯资金董事会,董事会的办公室共有三间房子,位于纽约,可以俯瞰整个中央公园的美景,地理位置极佳。
为什么要远离华尔街地区呢?一个人为什么对投资极感兴趣却又使自己远离权力的中心呢?吉米·罗杰斯有着不一样的解释,他认为他和乔治·索罗斯一样,并没有典型的华尔街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非得置身于繁华的华尔街管区不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办公室设在哪里,而是办公室在中央公园西部的社交合作社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索罗斯资金董事会创办之初,仅有索罗斯和罗杰斯两个人,索罗斯担任经纪人,罗杰斯负责市场调研,后来加了一个秘书,就这样组成了三个人的公司,工作的气氛很轻松,比快节奏的华尔街轻松多了。在夏天,公司的职员们都穿着网球鞋上班,有时候,包括罗杰斯本人在内,还骑自行车上班。索罗斯和罗杰斯都喜欢办公室里这种和谐随和的气氛,他们希望能长期地将这种愉快的工作氛围维持下去。另外,他们每周都坚持工作80小时,而不管是不是能够赚更多的钱,虽然公司的规模小,但他们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做手头上的活,不必担心群体忙乱而造成的失误,也不必处理太多的文件,不必因为要处理办公室扩大而产生的无穷无尽的零碎琐事。从1970年开始到1980年他们合作期间,他们赢得了很多顾客,他们经营股票投资、利用期货交易或贷款,并在日用品和证券市场上下赌注,其经营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包括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如证券、日用品、公债和股票等。索罗斯和罗杰斯合作期间,年年盈利,从没有过亏损现象的出现。华尔街管区的人一谈到他们就肃然起敬,认为他们是绝佳的黄金组合,有着比一般人对市场经济更智慧和更敏锐的触角。
索罗斯资金董事会于1971年其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1250万美元,1972年达到了2010万美元,公司从1969年12月31日至1980年12月31日期间,共赢利3365%,而计算在同一时期的其他一般的公司和经营较差的公司的总盈利的复合指数仅有47%。到了1980年年底,公司资产达到3畅81亿美元,成绩婓然。
对于私人合伙的公司来说,他们公司比其他私人合伙公司具有更为便利的优势,运作起来相当方便,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卖空,这对其他投资者来说,这种操作相当简便,但所承担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非一般投资者所能承受。
对于索罗斯和罗杰斯二人的黄金组合,罗杰斯精辟地解释说:“一般地,如果我们意见不一,我们不会轻举妄动,然而,也有例外,如果谁强烈地想做某一生意,他可以去做。事情做完了,这笔生意做得对与不对,就显而易见了。经过仔细考虑,我们就会看法一致。我不喜欢使用这个词语,因为看法一致的投资是一个灾难。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能达成共识。”这就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独立思考,但也因为这样,最后导致了他们的分化瓦解,他们都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以致最后都彼此认为对对方误解太多。
虽然索罗斯和罗杰斯合作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他们合作期间的配合度却是罕见的非常合契,就像一台上足了润滑油的机器,以致他们后来都认为,从华尔街地区的分析家那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因为他们认为华尔街地区的人们都只知道人云亦云。因此,他们亲自选择了自己认为可盈利的股种。“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这是他们选股的原则。
索罗斯和罗杰斯都喜欢看书,他们熟读那些一般人感兴趣的杂志,寻找那些可能有社会价值或文化价值的内容。他们甚至订阅了近30种的商业报刊,其中包括枟纺织周报枠和枟化肥浴解枠,而在数百家公司的通信录上都录有索罗斯资金董事会的名单,而董事会也存有与国内外1500家公司发生业务往来的记录,罗杰斯每天都会从这些杂志和记录中仔细研究20或30份年度报告,以期从中发现一些有关公司发展的材料或感知一些别人尚未清楚的在较长时期内股市的走向趋势。
罗杰斯说:“对于公司最近能赚多少,或在1975年铝的载运量怎样,我们并不那么关心,因为我们正在考虑的是: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会怎样改变着将来的产业和股票族的命运。如果我们所预料的和股票的市场价格差异很大,那一切都好了,因为那时我们可以大赚一笔。”索罗斯认为:百折不挠的追求的就是一种突变。为了验证他的理论,他密切注视着在股票族中还未有人意识到的突变。
索罗斯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银行业中发现了一例“突变”,并充分利用,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1972年银行业信誉极为槽糕,银行职员被看做是庸俗而又呆笨的,几乎没有人相信银行业能从酣睡中觉醒,因此投资者对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然而,索罗斯却从中敏锐地感觉到在这一领域将要发生的突变。
最后经过索罗斯的深入研究,发现高等商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已成为新一代的银行家,银行业正力图变化。
1972年的第一国家城市银行的股市分析家展览活动没有邀请乔治·索罗斯,这惹怒了他。索罗斯在这次宴会举行的同时写下并发表了题为“发展银行之事实”的经纪报告,提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看法:当银行股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股票将会降价。索罗斯的报告是通过对银行股票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后写成的。这个观点,在发表之前就曾向一些经营得较好的银行管理者提出忠告,这些银行管理者听从忠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银行股票开始上扬,其业绩终于走出了低迷的状态,而索罗斯也从中获得了近50%的利润。
银行业从萧条转向繁荣转变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经济大繁荣的开始,经济大繁荣的背景加速了80年代美国公司的扩大和合并,索罗斯以反馈理论为根据,将繁荣作为繁荣与萧条循环周期的新起点。
索罗斯对那些不成熟的市场极感兴趣,例如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新兴的经济市场,他希望比其他投资者早6~18个月进行投资,索罗斯投资国外市场是希望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大规模的效益。
正因为如此,索罗斯大胆购买了日本、加拿大、荷兰和法国的证券,并于1971年动用了索罗斯总资产的四分之一用于购买了日本股票,另外,索罗斯和罗杰斯对选择股种非常精明而准确,这场赌博式投资使他的总资金量翻了一番。
1972年,索罗斯又再次获得一个赚钱的机遇,因为一个偶然的相遇,他的一个熟人向他提及商业部的一份私人报告里美国的发展必需依赖外国的能源这个信息。索罗斯敏锐地捕捉到这信息中的商业信息,索罗斯基金董事会因此大量收购了石油钻井、石油设备和煤炭公司的股票。一年之后,即1973年,阿拉伯原油开始禁运,由此导致能源业股票的飞涨,索罗斯因此又大赚了一笔。
1973年和1974年,很多大机构都显得异常沮丧,因为他们所持有的股票价格被削减了一半。而与此同时,经过一系列成功的投资,索罗斯公司却于1973年赢利8畅4%,1974年赢利17畅5%,这是同行中少有的奇迹,而奇迹的出现,无不来自索罗斯个人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非凡的冒险精神。
索罗斯和罗杰斯靠着他们独特的分析能力和独到的判断力,成为华尔街闪耀的双子星,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的金融帝国。
本章启示
你有多久没有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见解了?又或者,你有多久没有真正按照自己想法去完成一件事情了?细想起来,你也许会惊出一头冷汗,原来,你已经随波逐流、亦步亦趋那么久了,更可怕的是,你竟然一点都没有发觉。
目前,社会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铺天盖地的工作和现实生活的压力几乎填满了人们所有的时间,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逐渐迷离了人们特立独行的思维,蒙蔽了人们追求自我的内心,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快餐式”的便捷发展方式。但殊不知,这样的选择固然轻松、舒适,但同时也丢掉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每个人都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正是由于世界上还有独立思考的人们,他们用孜孜不倦的思考探索着人类实践的真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些人,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成功者。没错,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素质,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成功的佼佼者。
高尔基说:“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所以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富有智慧的朴素。”高尔基所强调的“自己富有智慧的朴素”便是标榜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思考的结果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也是智慧的凝结,是足以“令人倾倒”的。而索罗斯之所以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功,也与他独立的思考、独到的眼光密不可分。作为一个投资者,他不相信任何投资专家,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思考结果才是最专业的意见。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这种习惯,长时间的深入思考和现实积累让索罗斯深谙投资的规则和诀窍,他真的成为比专家还要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中屡屡大获全胜。
在金融市场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所谓的股评家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噱头而已,而所谓的从众投资则仅仅是一个最多保证不赔不赚的传说罢了。所以,我们唯一能相信的只能是自己的思考!因为,这才是让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终极令牌。正像索罗斯所说:“只有拥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开始独立思考的亲身体验吧,首先就让我们看看索罗斯是怎么做的:
第一,明察秋毫,理性分析,迈出成功一大步。要知道,独立思考绝不是闭门造车、固执己见,而是建立在充分分析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学会用犀利的眼光和精准的分析,收集和捕捉金融市场中每一个重要而细微的信息,像索罗斯一样明察秋毫,那么你便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但是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在收获了重要信息的指令之后,必须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深入的调研才能最终产生正确的投资意向。索罗斯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完美,他用不争的事实向我们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成功投资者的智慧———无懈可击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第二,力排众议,相信自己,坚持自己合理的原创思考。有时候,当一个新的想法活生生地冒出来时,很多人都会怀疑它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我们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声和嘲笑声,甚至是善意的规劝声:“别冒险了,还是按照常规的路子走吧。”这时,我们究竟该不该坚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呢?有的人动摇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重新回到了亦步亦趋的大众队伍中,继续随波逐流的生活;而有的人则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就像索罗斯一样,牢牢把握住现实的真相,绝不被其他人所迷惑。结果是:前者庸庸碌碌终其一生,后者则脱颖而出一鸣惊人。讲到这,你一定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吧。
第三,独立分析,精诚合作,开创事业新辉煌。1970年,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的首次携手合作为两人日后闪耀华尔街的辉煌埋下了伏笔。同样精准的分析能力,同样独到的判断力,同样拥有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两人的合作在为彼此的事业锦上添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意见不一,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短暂的精诚合作中收获了大笔的利润,实现了事业的又一次飞跃。可见,在金融界,独立分析的能力确实是一件制胜的法宝,由于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均具有这种品质,所以他们的强强联手,必定所向无敌。只可惜,他们并不是彼此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也许在现在或未来,你能足够幸运,找到一位精诚合作的伙伴,共创事业的辉煌,但是在此之前,请首先让自己具备独立思考的特质吧,因为,我们现在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导读
很难说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能看到多远,这与一个人的阅历和见识有关。世间所有事物都有所关联,古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有“蝴蝶效应”。关键是看出其内部关系,立足长远,目光如炬。长远的打算与考虑,从来都不嫌早。
1985年,英国的牛津大学在进行工程检查后发现,有350年历史的学校大会堂中的20根巨大橡木横梁,已经风干朽化,急需抽换。但这么大的橡树去哪里找呢?其实,在350年前,设计该会堂的建筑师就已经想到后代面临的困境,所以早早请园艺人员在学校所拥有的土地上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一棵橡树的尺寸,早就超过了横梁所需。建筑师的远见造福了后人,让人肃然起敬。
立足长远是人们对事物的远大眼光和高明见识。唐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立足长远的人,就像站在一个山顶上,视野会更为开阔,目光所达的地方也会更为遥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便能更好地分析局势,从整体上运筹帷幄,因而最终获得成功也不足为奇了。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金融市场更是瞬息万变,我们只有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足长远,不断超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反观成功者,他们看事物都是具备战略眼光,高屋建瓴,统观全局。能获得投资成功的往往就是那些能够通过各种信息、凭个人的商业敏锐性来判断事情的发展,从而做出超前投资的人。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开发汽车新品种之前,首先从解决城市的汽车与道路的矛盾入手,成立了“丰田交通环境保护委员会”,就城市交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在东京车站和品川车站首次修建“人行道天桥”;又捐资3亿日元在东京以银座为中心的主岔路上,设立了120处电子计算机交通信号系统,使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和,等等。乍看起来,丰田公司的这些做法似乎与产品开发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其实,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实施了一种立足长远经营战略,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这一招值得众多企业的决策者们学习和借鉴。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立足长远,如同登山,当到达山顶,回首俯瞰,壮景尽收眼底,山径蜿蜒可见,必定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无论什么复杂的事情都会看得比较清晰。索罗斯并没有预知的能力,但是他看问题总是从长远出发,发掘未被发掘的投机机会。
20世纪70年代初,粮食市场还是非常冷门的市场,极少人会去关注粮食生产企业的股票,但是索罗斯认为从长远来看粮食市场是很有投资机会的,所以一直关注着粮食股票的变化。他提前跟踪粮食市场的变化,发觉气候变化异常将造成世界性粮食的减产,未来粮食危机会对美国粮食的出口大有帮助,政府扶持业绩好的粮食企业成为可能。果然,1972年,全球气候异常,在很多国家受到气候影响粮食大量减产的情况下,美国立即采取措施加大出口量,很多粮食企业受到政策的扶持。索罗斯迅速大批购进粮食加工企业、农业设备企业、化肥生产企业的股票,不久,这类股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焕发生机,索罗斯大获全胜。
索罗斯对阿文公司的投资也是如此。索罗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调查,发现美国阿文化妆品公司的股票正处于高峰时期,但这种局面不会是长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老龄人口的增加,使人口日益老龄化。索罗斯再次分析了国家人口的状况,确认了化妆品企业会衰落的这一事实。可是,这时候的阿文公司,依然得到银行业和其他企业界大力扶持,并扩大规模,加大投资。股价的上扬使公司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到来。大量的投资者还是疯狂购买他们心中的“优绩股”,把股价继续推高。索罗斯由此判断,未来的几年,阿文公司的股价必将下跌。而他也在考虑怎样让自己在其中做出一篇好文章,索罗斯采取了行动。他在股价的最高峰每股120美元的时候,向阿文化妆品公司借了1万股股票,随后,他就在市场上卖掉了这1万股股票。两年之后,阿文公司的股票果然一路下跌,降到每股20美元的时候,索罗斯仅仅花了20万美元就回购了1万股阿文公司的股票。
索罗斯说:“洞察行业先机,见人所未见,是最大的秘诀。”索罗斯之所以能洞察先机就在于他能立足长远,判断事情的发展,从而做出超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