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
据报载,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已全部结束,大多数专家“赞同三峡工程应该兴建,早建比晚建有利”。有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异议,认为“三峡工程不宜早上,应该缓上”。现在工程上马与否,只待中央决策和人大审议了。
笔者在读报之余,掩卷长思,感到三峡工程的论证,不惟应从三峡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入手,从整个长江流域着眼,从国家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去考虑,而且还应从全国一盘棋上,把三峡工程与教育工程等放在一起,作全局性的比较评估与论证。联想到教育,不禁涌现出一个大问题:“三峡”、教育,先上哪个?由此产生了一些断想。
一、比比三峡工程论证之气势,教育被人忽视得实在可怜。三峡工程的论证,从50年代开始的三十多年中,一直被列为重大的调研项目。但是教育呢?虽然中共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战略重点”,十三大上又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与三峡工程论证的气势比,教育却从未得到如对三峡工程那样实际的关怀和长期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与考察论证。
二、比比投资,一个三峡工程等于10年教育经费。在我国,一提教育问题,总说国家财政困难,以至每年实际用于教学的公用费,中学生均5元,小学生均仅1元。平均只有几个鸡蛋的钱,怎么办教育!?现在全国有2畅28亿在校学生急需教育培养,还有2亿多文盲、半文盲有待扫盲脱盲。既然办教育如此困难,为何办“三峡”如此慷慨?既然教育是国本,那么教育是否可向“三峡”借钱,将准备给“三峡”的投资让教育先用20年?
三、比比海外,为了搞现代化,在建水库、抓电力与办教育之间,谁着先鞭的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从世界经验看,当代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西德经济振兴以及亚洲四小龙的腾飞,都是因为他们把办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最大投资。由此我想,如果我们20 年内不建三峡工程,而真正致力于抓好教育,不愁中华不振兴。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搞好。”在现时中国的财力条件下,让“三峡工程”忍耐一下,“牺牲一点速度”,以便集中更多一点钱来办教育,这是中国在21世纪达到小康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世纪中国命运之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