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
多年来,关于周恩来家世的不少文章或专著,都说百岁堂周氏始祖(一世祖)周茂就是柯桥后马村周氏始迁祖周茂,百岁堂周氏是后马周茂后裔。对此一说,笔者经反复查究百岁堂周氏传世的两个祭簿、后马周氏等宗谱、有关方志以及实地考察,认为上述所说有悖史实。事实是,百岁堂始祖周茂系元代人,世居今柯岩柯山村,而后马周茂于明代初才适居后马,两个周茂完全不同。在此,先从百岁堂祭簿及其有关记载说起。
关于百岁堂周氏的家乘谱籍,迄今未有发现。但他们有手写的枟老八房祭簿枠和枟破塘祭簿枠传世,两个祭簿所记的历代世系吻合一致,有的互为补充,为研究这支周氏渊源世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枟老八房祭簿枠誊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内列宗系图、墓地草图、祭式、祭文、祭主等10 目。至道光(1821—1850)间,因簿本“几成断简”,由周恩来曾祖父樵水公重新“敬录”。祭簿中的宗系图,上起一世祖周茂下及十九世周攀龙(周恩来祖父),按代序直式列有240余人名;墓地草图为五至九世祖的墓地情状;祭主一目写明十四至二十一世各代男丁名字、生日以及字辈等。民国28年3月底,周恩来“因抗战机缘得来故乡扫墓”。是月29日在扫墓间隙,他在祭主一目二十一世项下写了“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云门公长孙,懋臣公长子,出继簪臣公为子,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其时,他还写了同辈族人恩焕等13个人名。周恩来入乡随俗,在祭簿署名,有人称此为续谱,其实续的不是宗谱。枟破塘祭簿枠又名枟周氏破塘祖茔祭簿枠,因四世祖周庆墓地在破塘,故名。这一祭簿内容有:周氏渊源考、历代祖考妣(一世祖周茂至十一世)、各房分地址、墓祭文等八目。祭簿在公议禁约一目中记载:吾宗因一、二、三世祖在明、清两朝以前的元代,坟墓迷失,所以祭扫祖墓从四世祖周庆的墓开始。祭簿中的周氏渊源考誊于道光四年(1824),全文304字,它先概述了世系渊源,说明他们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继而记述了移居绍兴和在绍兴居住地变动的情况。其后者的内容如下:曾居扬州等地,后随宋室南迁,“徙至浙东山阴柯峰亭之阳,居地曰螺蛳湖,土人建周惠王庙奉为香火院。四世祖讳庆避兵入城,居会稽镜水里(当时会稽县衙东二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徙居永昌坊(即今劳动路)”。四世祖周庆为周恩来以上十七祖,他避兵入城时在元至正十八年(1358)冬或次年春。当时明将胡大海从诸暨攻打绍兴,元绍兴守将吕珍移四乡居民入城,坚壁清野以抗胡军。由渊源考这一记载可知,这支周氏自南宋初南迁到山阴后至元代末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柯峰亭之阳有一座周惠王庙的螺蛳湖畔。百岁堂周氏是这支周氏的一个支族,这个支族的一世祖及其子、孙即破塘祭簿所载的一、二、三世祖都是元代人,世居螺蛳湖畔,到这位周茂的四世孙即百岁堂周氏四世祖周庆,离开螺蛳湖迁入城内。那么这位周茂及其子孙的世居地柯峰亭之阳螺蛳湖,今在何处呢?
在绍兴原属山阴县境内,地名冠以“柯”字,可以称“峰”,峰上又有亭的,只柯山一处。柯山,别称柯岭、柯岩山,山上旧有览胜亭。明万历枟绍兴府志枠载:“柯山,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山皆石,其下有水曰柯水,上有览胜亭,今废。”明代进士山阴人黄猷吉枟柯山记枠云:“览胜亭前万峰罗拱。”由此可见,所谓柯峰亭指的就是柯山上的览胜亭,现今的柯山村曾是周氏先祖的居住地。其一,柯山村地处柯山南麓,即当年的柯峰亭之阳。其二,周惠王庙遗存尚在。柯山村有周汇庙。清咸丰(1851—1861)间撰立的枟柯山小志枠载:“周汇庙为柯山村村民之土谷祠。”庙南向,西侧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的泰安桥横卧南北。1956年,庙屋被台风吹倒而成废圮,但前殿危屋尚存,后面庙基地上石条、柱石杂陈,范围不小。前殿临大路的墙上,嵌着一方民国3年重修泰安桥的石碑,碑文第一句为“柯山周汇庙之西有泰安桥”。周氏渊源考所记的周惠王庙与桥碑所记的周汇庙,前者多了一个“王”字,又有“汇”与“惠”之差,但汇与惠同音。同一个周汇(惠)庙,名称有这二字差异,或者是渊源考按当时俗称,或者依据先代口碑所写之故,或者后来重建庙宇时庙名稍作改动之故,又,笔者走访柯山时,许多人都称“周王庙”,说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可见称呼虽有差异,但所指的都是同一个周庙,这是很清楚的。再则,渊源考称该庙被土人(当地居民)奉为香火院,这与“村民之土谷祠”同义。据此,现今尚有残存的周汇庙实为周惠王庙的遗存,这是周氏先祖曾住柯山村的又一确证。其三,柯山之南原称南湖(又名南洋),为鉴湖一大水域。但沧桑巨变,许多水面已成陆地,不过横贯村前的鉴湖大江边上,仍有蛳湖溇、鹅子渡等地名。虽然当年螺蛳湖地名,在柯山村之南已难查实,但柯山村四周环境的变迁和现状,无不给人以当年的螺蛳湖就在此地的历史信息。其四,柯山村南二里有湖南山,山麓有湖南村。在元、明间,湖南山上有许多周姓坟墓;又,今柯山村中有许多世居的周姓村民。综合以上考察可知,当年柯峰亭之阳的今柯山村,确为百岁堂周氏先祖居住地,他们自南宋初年迁入一直住到元代末徙至绍兴城内为止,在这里生息繁衍历200余年之久。至于后马、柯亭,地处柯峰亭之阴,且两者均无周汇(惠)庙遗踪,又柯亭虽曾有亭但无山峰,因此后马、柯亭绝非百岁堂周氏先祖所居之处。
有人只凭百岁堂周氏一世祖和后马周氏始迁祖同名,即都叫周茂这一点,就判定百岁堂周氏是后马周茂之后,这是用同名臆断、牵强附会之说。事实是,这两支周氏始祖虽同名周茂,但两者名同字号不同,人物不同,世系子嗣不同,所处时代及存世资料的记载也不同。现将不同的两个周茂概述如下:
后马始迁祖周茂,字叔芳,号茂(懋)庵,生于明洪武(1368—1398)元年十月十八日,至洪武末从祖居地周家桥迁后马,永乐十二年(1414)十月二十一日卒,有枟茂庵养拙列传枠存谱,生子五:童(早夭)、璇、端、嵩、舜,从其子一代起字辈为:演、乾、坤、兑、坎、师、履、泰、豫、谦、随、观等字。上述内容见存世的枟后马周氏宗谱枠(民国十五年本)和同宗支族的枟前梅周氏宗谱枠(清光绪二十年本)等。
百岁堂周氏始祖(一世祖)周茂,字元泊,元初人,世居柯峰之阳。在相关资料中,都有周茂“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等记载,但在所见史书中未能查实。周茂子名万,字元旮;孙名寿,字葆真;曾孙名庆,字德芳,曾任福建左布政使。
当百岁堂周茂四世孙周庆于元代末从柯山村徙居城内镜水里时,后马周茂尚未出生;当周庆在洪武十四年(1381)又迁家到永昌坊宝祐桥(今劳动路)时,后马周茂年仅十四岁。因此,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后马周茂,当然不是此时率家三易居地的百岁堂周庆的曾祖父周茂。又,两个周茂都是周敦颐后裔,百岁堂周茂为周敦颐九世孙,后马周茂为周敦颐十三世孙,前者比后者高出四世,即以百岁堂四世祖周庆来说,也比后马始祖周茂长一代。由此显而易见,后马周茂绝非百岁堂周氏始祖。此外,百岁堂周氏自一世祖周茂的四世孙周庆起各代字辈为:聪、明??发、强、刚、毅、斋、庄、中、正、文等字,与后马周茂之后的各代周辈无一字相同,这又证明两周茂并非同族。以上百岁堂周氏及其一世祖周茂的资料,见前述两个祭簿的宗系图、历代祖考妣、祭主等项,又见百岁堂周和鼐、周嵩尧、周嘉琛于光绪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八年先后在浙江乡试中举的同年齿录等。
关于两个周茂各不相同、百岁堂和后马两支周氏并无宗族隶属关系问题,周恩来姑夫王子余先生在民国中期为首编纂的枟绍兴县志资料· 氏族编枠有以下记载:
“后马周氏,始迁周茂,号茂庵,明初始迁后马。”
“宝祐桥周氏(今称百岁堂周氏,笔者注)亦以名茂者为始祖,但不言出于后马(后马之始祖茂谱载明初人),此则云元代人。”
又,该枟氏族编枠把两支周氏历代中的进士、举人和累世名人贤达都各有列名,但两下无一相同。
综上所述,百岁堂周氏先祖居地在柯峰亭之阳的柯山村而不在柯峰亭之阴的后马或柯亭,百岁堂周氏为元代周茂之后而不是明初后马周茂之后,百岁堂周氏与后马周氏虽为同宗(都是周敦颐之后),但不同族,两者之间不存在家族隶属或宗主与支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