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录
人类难以控制环境,然而却能支配自己。
我们认为别人的环境好,其实还有人正在羡慕我们的处境呢。
不经历更加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会珍惜现有的环境。
我们应当做的就是适应环境,顺应环境,利用环境,让环境为我服务。
艰难的环境正是考验和培养我们毅力和耐力的场所。
一味地苛求环境,不如从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做起。
人与环境
人是自然界物种进化的产物。在漫长的宇宙演化中,地球之上经过了神奇的物种变化,诞生了人类这种高等动物。人来自于自然,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以环境为出发点,完成事业和工作。
环境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人生的成功之路上,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使环境成为事业起飞的平台。无视客观环境,或者过度地要求环境,对于发挥自己的能力,都会形成阻碍。
环境给人提供了生存空间和物质条件。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工作事业都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为保障。离开了环境,人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即使生活在真空中,也是一种环境。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不可须臾分离。我们可以逃离某种环境,但是,不可能脱离环境。人生就是不同环境的转换而已。在一定的环境之下,人们只有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才能完成自己的事业和使命。
古代人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就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古代的山水画中有许多反映人与环境的关系,浩渺的江水,垂钓的渔翁,神秘的山林,自在的隐士,都向人们昭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也暗示了人在自然环境中,体认生命真谛,感悟天地人生的哲理,过一种适宜和诗意的自在的生活。
美好的环境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翻开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隐士?他们或抛弃功名利禄,隐居在山野之中,过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或约志同道合的人,弹琴作画,吟诗赋词,互相唱和。我国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陶弘景,20岁左右就担任南朝诸王的侍读,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后来向往田园生活,挂朝服而辞官,回归于自然之佳境。梁武帝多次请陶弘景出来做官,他都予以拒绝,屡请不出。赋诗《诏问山中所有赋诗以答》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种修为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国家每有吉凶或征讨大事,都派人向他咨询。他从36岁起,在茅山隐居40余年,人们称作“山中宰相”。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蔑视礼法制度,傲视权贵,7个人经常会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饮酒作诗,清谈玄学,研究老庄思想,过着一种逍遥放达的生活。
隐士所要求的无非就是一个与自己的身心性情相结合的自然环境。
但是,人生有许多事情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对于环境的选择也是如此。碰到不利的人生环境怎么办?是怨天尤人,郁郁寡欢,还是面对环境,适应环境,不失青云之志,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各自的选择。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因为对于王安石变法有不同意见,做事受到排挤而离开京城去杭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期间,通过诗文反映社会生活和现实,又被何正臣、舒宦、李定晦等人弹劾为“包藏祸心”、“讽刺皇帝”,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苏轼在狱中备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于流放。但是,在如此艰难的人生境遇中,他没有怨天尤人,被环境所征服,而是以雄健豪放、清旷淡远的态度,抒发了对于生活的热爱情怀,这时期的许多诗词成了名篇。如他创作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通过在春雨中的潇洒姿态,表现出了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寄托着旷达超逸的胸襟、超然世外的情志。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甚至坐牢,从杭州、湖州、密州,一直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儋州(海南),受尽了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折磨,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他没有沉沦,而是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每个人都离不开环境,聪明的人适应环境,把环境作为事业的起点,愚陋的人与环境相抵触,把环境作为事业的阻力,从而止步不前。
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并适应环境;环境的改变还会引起生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其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的原则,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进化学说,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世间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决定了每种生物的命运。
干旱的沙漠,河流稀少,一年四季缺雨。许多植物在沙漠上根本无法生存,然而,有一种植物叫骆驼刺,却能在沙漠上坚强地生存,耐热耐寒,耐旱耐水,抗盐碱顶风沙,成为一道难以替代的风景。原来,这种植物对于沙漠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骆驼刺的叶子很小,呈现为针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根系非常发达,地面上的高度还不到一米,而地下部分竟然深入到了二三十米,长得非常长,可以吸收沙漠地下的水分。沙漠地带茫茫无际,气候变化无常,狂风飞沙,把人都能卷走。可是,在一次次狂风过后,骆驼刺依然坚挺地扎根于沙漠之中,适应了沙漠的恶劣环境。
在非洲草原上,随着人们的猎捕,狼群越来越少了。可是,人们却发现那里的长颈鹿也渐渐减少了,鹿群里的鹿没有以前反应敏捷,看见猎兽迅速地躲开。而且生病率大大提高,繁衍艰难。动物学家进行了考察分析,建议人们禁止猎捕狼,并且在草原上放养了狼。多年之后,鹿群又开始繁衍起来,恢复了以前的健壮的体质、奔跑的速度。这是为什么呢?当狼群追赶鹿群的时候,鹿群只有拼命地逃跑,才能躲开侵袭,虽然老弱病残反应迟缓的鹿被捕食了,但是,整个鹿群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繁衍的后代也身体健壮。而当鹿群的天敌狼群消失后,鹿群的生活优裕,不再经常奔跑,对于草原的适应性和生存力也降低了。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要想在环境中生存得更好,必须适应环境,甚至是去恶劣而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塑造自己的性格和生存力。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自然所淘汰。正所谓温室的花朵经不起狂风严寒,人工的植物园培养不了栋梁之材。人类社会也一样遵循着这样的法则——在竞争中求生存。这种竞争激烈程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如果我们不懂得适者生存,纵然我们有先进的知识与聪明的头脑,在当今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也很难有立足之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通过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能适应环境的生物保留下来,不能适应的生物在自然界的进化中被逐渐淘汰。
《孟子·告子下》道:“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人们常常犯错误,然后认识到错误之后纠正错误。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而后才能奋起;面容憔悴,吟咏叹息,才能明白事理。对内没有守法的臣子和辅佐君主的拂逆之士,对外没有敌对和忧患,国家就会灭亡。因此说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画眉鸟,每天喂食喂水,给它很丰厚的待遇。后来,这只鸟被放飞到自然中了,可是不久人们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画眉鸟的尸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是,这只鸟由于长时间地被人喂养,不用去觅食,也不用去自己筑巢,已经丧失了生存的能力,离开了优越的环境自然就不适应了。
所以,人们必须学会适应环境,有意识地去艰苦的和生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锻炼自己,造就自己,增长阅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生存的竞争比任何时代都激烈,甚至残酷,只有强大自己,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心想事成,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幸福,而这就在于你对身边事物的认同感,能够适应环境,并且利用环境发展,就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寸步难行。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迎合,也不是抹杀自己的存在和个性,而是利用环境发展自己,成就事业。无论任何艰难的环境,都是可以利用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起飞点,环境选择了我们,我们利用了环境,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为艰难的环境而自豪,因为艰难的环境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环境,决定的因素在人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同样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环境。对环境过分地要求和追逐,而不是在现存的环境中,努力做事,为未来铺平道路,这样的话势必做不好事情。
其实,环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而我们总是祈望环境听命于自己,按照自己的心中所想而设置和改变环境,这多半是不现实的。
失败者总是有许多理由,最常见的理由是环境不好。那么,试问,人世间有绝对好的环境吗?回答是否定的。一个人如果处处都要求客观环境,把客观环境作为自己事业成败的根本因素,那么,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也是无所作为的。原因是,每个人首先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是靠想当然的客观环境。环境是成功的一部分,也是靠人去认识和利用的,并不是阻碍人成功的绊脚石。
从环境上找借口的人,绝对不会成功,因为他本身就错了。颠倒了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本来是人的从属物,反而成为人的主宰;环境是为人服务的,人反而被环境所决定。这就是唯环境论的失败所在。
学校是不是读书的好环境?可是有的人在学校里却读不好书,考试名落孙山。人来人往的闹市里是不是读书的环境?可是有的人闹中取静,在闹市里看书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周围的嘈杂之音充耳不闻。监狱里是不是读书的环境?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是,有的人却在监狱里读书学习,成为思想家,写出来皇皇巨著。
什么是好的环境,谁能说清?内心安处是吾乡!
我所在的乡村特别偏远,连个像样的新华书店都没有,学校里破破烂烂,到了冬天西北风呼啸,教室里没有暖气,只生一个时常自动熄灭的铁炉子。小时候读书点的是煤油灯。教外语的老师发音不准,只是个小学毕业生。可是,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每年都有人考上了大学,后来还有人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反观拥有名校名师环境的学生,并不见得个个都优秀,有许多人竟然高考落选。这就说明,决定因素在于人的努力。只要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具备的条件下,主观的努力占了99%以上。
同样是面对社会的动荡,有的人随波逐流,心神荡漾,无所事事,有的人抓住机会利用时间学习知识和文化,当动荡结束后,金榜题名,一鸣惊人。
同样的蓝天下,同样的土地上,同样的人群里,人与人的差别是多么大啊!
同样是乞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江山;同样是读书人,有的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曾国藩却成为一代名将和政治家;同样都在一个教室读书,有的到大街上卖猪肉,有的成为中国百强企业的领袖。
一定的环境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每个人的努力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过分强调环境因素的人,很可能是不用功的人,也是懒惰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放弃主观的努力,对于自己的无所作为寻找种种借口。环境是变化的,天外有天,哪有绝对好的环境?只有相对好的环境。
过分强调环境的人,对于生活中的外在的环境,这也不满意,那也斤斤计较,挑剔别人,挑剔环境,从来不从自己做起。最后不适应环境,而被环境所遗弃。离开了一定的环境,人还能做什么呢?不从自己所在的环境出发,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努力奋斗,必然一无所成。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努力,从他对待环境的态度上就可以判断出来。爱挑剔、爱计较、爱发火的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力差,延伸开来,那么,他做事的能力也就差,成功的机会也就少了。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一种人,纸上谈兵,牢骚满腹,说三道四,冠冕堂皇,这种人对于别人的要求如此苛刻,对于环境的要求如此在意,浮在生活的表面大做文章,而不是很深地融入生活,融入事业,这种人在哪里都有,是很难成功的。而且,对别人的苛刻何尝不是对于自己的苛刻?对别人过分苛刻还会有朋友吗?别人还会接近你吗?对于环境的苛刻何尝不是对于自己的限制?要求越高限制越多,生存能力就越低,成了需要保护的珍稀动物,成为什么都不能做的低能儿。
心远地自偏
面对嘈杂的环境怎么办?
我有一个朋友,对楼上的声音特别讨厌。尤其是晚上休息,一听见楼上有响动,就烦恼不堪,时间久了,对这种声音极为敏感,以至于失眠。多次找邻居协调,对方先是满口答应,后来找得多了,就反感了,产生了不愉快。他对邻居说,只要你上边安安静静,我就是天堂的生活,别无所求。可是,邻居说,我很安静啊,为了不影响你,连椅子脚上都缠了棉布。于是,二人产生了隔阂。
但是,对于安静的环境的要求促使他还要去找邻居理论,可是,这样的事情有理说吗?就是个双方互相体谅的事情。你不可能让邻居不要走路、孩子不要玩耍、不要洗漱,只要走路肯定会有声音,只要洗漱就有水声。他开始反省自己了,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呢?对于自己的孩子的脚步声、外边的汽车声听而不闻,而邻居只要有点小小的响动就注意上了,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为什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邻居的动静上呢?有许多事需要集中精力来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可以滋润心灵,为什么让不愉快的事情在心头盘绕不已呢?为什么不想想美好的事物呢?为什么每时每刻想的就是不愉快的事情呢?
对别人苛刻就是对自己苛刻,不放过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你要求于人的,别人凭什么按照你的意志去做?对于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心存不满,别人也许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许并不在意。可是,自己呢?整天愁闷、生气、不开心,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了事业,阻碍了理想的实现。
关键是让什么占据自己的心灵,在意的是什么。如果你在意的是环境,对环境不满意就停下自己的事业和理想,那么,理想和事业在你的心目中就太轻了。如果因为环境而郁闷烦恼,那就更不值得了。
阻止人们前进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路上的小石子;让人烦恼的不是人生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对小事极为用心,甚至不惜和人争斗,而对于有关前途的大事却听之任之,无所用心,这样的人真是本末倒置。王菊在某机关是个干事,工作努力,但是,成绩不大。有一次,李芳和几个同事提起她的工作,笑话她能力差。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王菊的耳朵里,她听了后登时火冒三丈,去找李芳理论,说李芳侮辱了她的人格,非要让李芳给她道歉不行。全机关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最后领导出面才平息了。
话说回来,即使李芳给王菊道歉又如何?就能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吗?别人无非是一句闲话而已,用得着大动干戈吗?作为王菊来说,工作多年没有多大起色,不反躬自省,严格要求自己,反而因为别人的一句闲话就闹得满城风雨,值得么?与其这样,不如从检讨自己出发,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等自己真的强大了,工作出色了,所有的攻击不攻自破,何必劳师动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句诗:“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自己有一颗悠远而宁静的心灵,所处的环境自然就会是美好的。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具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继续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的抱负。
培养抗力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浪打;高山上的青松,风雪中更加挺拔翠绿。
我们要求于环境的是什么?无非是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需要。可是,环境作为外在的事物,并非能由我们左右得了,并不会处处适应我们、迁就我们。那么,就此谋求改变环境,改变不了环境的话,就进而折磨自己,停止自己的事业吗?
多数人在嘈杂的环境面前,心烦意乱,只有少数心怀高远目标的人,在纷乱的环境中,依然保持自己的一颗清净的心,去执著地完成自己的事业。
抗干扰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人生必须具备的修养和能力之一。
不具备抗干扰力,就不可能特立独行,完成属于自己的事业。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不管不顾地、持之以恒地去做自己认定的事业。稍有干扰就心神不定,一有风吹草动就烦恼不已,这能成功吗?
古代有句名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窗户里的是圣贤书,里边说的是治国安邦之大业,窗户外的市井世界,声色犬马,古代人的境界多高啊!事实上并不是窗外没有事情,没有纷扰,而是志在青云之上的立志者听而不闻罢了。
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特别娇惯,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家里静悄悄的,连电视都不敢开,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她的孩子在做作业时,大人该开电视就开电视,该说话就说话,而孩子似乎不受丝毫影响。尤其是孩子中考期间,距她家不远处正在施工,别人家的孩子受到困扰,家长又是找施工方理论,又是采取措施封闭门窗。中考结束后,尹建莉问起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受干扰,孩子竟然没有记得楼房外建筑施工这回事。
培养抗干扰力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一个大世界,什么样的境遇都会出现。我们一味地苛求环境,不如从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做起。
据说,古代有的人为了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读书时专门到闹市去。闹市里人声鼎沸,人来车往,尚能读书,还有什么环境不能读书的?还有一个传说,以前人们练书法时,让人站在背后出其不意夺手中的毛笔,如果夺不下就说明具有了一定的书法功力,如果轻易夺下毛笔,说明笔者功力尚浅。这都是对于人的注意力的考验,也是试验抗干扰力的方法。
风声雨声,人声车声,鸡鸣犬吠,莺歌燕舞,这世界何尝安静过?要寻找安静的环境除非到深山老林中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我们处处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只有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求得安宁,求得一块净土。只有具备了抗干扰力,才可以抵御这些形形色色的外界对于人的侵扰。
其实,从心理学来看,人的大脑本身就具有选择性。据心理学家实验,选择20个人同时看一部短片,然后让他们叙述,不同的人叙述是不同的。甚至连短片中主人公的衣服颜色、发型都有多种不同的描述。由此说明,人们的大脑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时,对于特定的事物就容易注意,对于它们之外的事物就采取了排斥的态度。
抗干扰力就是要培养我们注意力的专注程度和主动选择性,忽略对于我们不利的环境的影响,从而让环境为人服务。
艰苦的环境往往拯救人生
有的人不是从自身努力,而是抱怨环境。
有的人不是奋发图强,而是止于艰难环境,听天由命,任由命运摆布自己。
春秋后期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战败后勾践投降吴国,成为奴仆,为吴王夫差驾车,他的夫人则为夫差打扫宫室。勾践住着柴屋,吃着残羹冷炙,受尽了国家灭亡的凌辱和打击。3年之后,勾践被夫差赦免,回到了越国。国家一蹶不振,一片萧条,老百姓过着艰苦的生活,每年还得向吴国进贡粮食丝绸和珍宝。勾践睡在柴房里,穿着粗布衣裳,粗茶淡饭,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在大臣文仲和范蠡的协助下,勾践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方针,对内积极发展生产,对外结好秦国、楚国。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奋发图强,一举灭亡了吴国,报仇雪耻。
勾践成就灭吴大业的前提是这样的,一是战败投降,去吴国为奴,国家凋敝,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二是回国后引以为戒,卧薪尝胆,复兴国家。他每天不住宫殿,而住着柴房,甚至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的滋味,用这样的环境提醒自己,磨砺意志,最后完成了复国的大业。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越能尽快地接近成功。所以,对于想成功者来说,艰苦的环境也许是求之不得的。
如果勾践忘记亡国之耻,生活在玉盘珍、锦衣玉食之中,那么,他还能振兴越国一雪前耻吗?
优越的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对于人的成长未见得是好事。一帆风顺的工作也许可以使人少受些苦,但对于人的成长也许不利。
沃尔特·迪斯尼是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创造者,他一生获得了32次奥斯卡金像奖,创造了迪尼斯乐园和庞大的传媒业。迪斯尼家境贫寒,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毕业后带上他的画作到一家报社应聘,被不客气地拒绝了。由于没有钱租房子,他只好住在车库里。他在车库里每天吃饭睡觉,并且坚持作画。画画时老鼠在地上跑来跑去,扰得人心乱不堪。可是,迪斯尼却在老鼠的嬉戏中得到了创作的灵感,他每天观察老鼠的一举一动,完成了米老鼠动画片的创作,于1932年获得了奥斯卡特别奖。如今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动画形象早已深入身心,成为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的动画片。
对于别人来说令人厌恶的环境,却诞生了人类动画片的传奇,艰苦而恶劣的环境下,迪斯尼却建立了美国最负盛名的迪斯尼公司。这不能不令人想到艰难的环境对于人的成功的神奇作用。
是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是,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能够按照你的意愿设计吗?
遇到不如意的环境和恶劣的环境怎么办?成功者的选择是知难而上,战胜艰难,发展自己,强大自己。
的确,人生许多情况下,对于环境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你生气、不安、抱怨、苦闷都无济于事。真正要做的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实现人生的成功而奋斗,而努力。
你太在意环境了,环境不会改变,也许你不在意,环境就改变了。关键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业放在首位。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也许世界就改变了。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心态。换一种心态辩证地来看待以前的环境,你将会发现任何环境都不像我们所抱怨的那么糟糕。
马云说:“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人。”他在创建阿里巴巴的过程中,曾经内外受困,不被人看好,可是,在屡屡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他坚持下来了,如今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成功典范。接受并且善于利用环境面对环境,我们必须学会接受。
接受环境,顺应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自己的事业。
首先,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以一己之力难以改变环境。其次,对环境的种种不满、挑剔、抱怨无济于事。第三,接受环境,才能发展自己,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
与环境对抗,拒绝环境,最终连生活都拒绝了。有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来到了新的工作单位,感到特别失落,因为这个社会和课本上书斋里所说的社会是不一样的。现实与理想总有那么多的距离。
谁适应了环境,谁就有继续追求下去的本钱;谁适应了环境,谁就能够借助环境发展自己。没有一定的环境做保障,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也不具备,何谈理想、事业?
有些人自命清高,与世俗格格不入,那么,世俗也不会容纳你。清高有什么用?自命不凡有什么用?一切在现实面前还不是梦幻泡影,被一一击碎?
生活是特别有趣的。往往理想主义者、自命清高的人,最后在现实中屡受挫折之后,变得更加世俗和庸俗。抛弃理想的人不是没有理想的人,而是整天把理想挂在嘴上的人。回想在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毕业留言,如今还让人感动。翻开我的大学毕业纪念册,上边是一个个青春的倩影,一句句令人热血沸腾的宣言。有这样的豪言壮语:“此生或者轰轰烈烈,或者默默无闻”,“十年后中国将出现一个哲学家,人们到处传颂着他的名字”,“我的理想是改变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等等,这些都是20来岁的大学生的毕业留言,岁月流逝,如今怎么样了呢?
有的人毕业后分配到了乡村中学,如今默默无闻,为评职称而发愁;有的人成为老师,可是,只会照本宣科,想着赚钱,那时的理想早已荡然无存。而另外的两个人,那时看上去很实际,好像没有多少的豪言壮语,如今却令人刮目相看。阎四清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市电视大学,后来自学法律课程考上了律师,奔跑于全国各地办案子,如今事业辉煌,是省城某律师事务所所长、名律师。王立红大学毕业时,分配到了某小城的一所中专学校任老师,学校是工商类的,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可他没有沉沦,而是努力学习,他的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6年后毅然辞职来到了省城,先是当记者,后来打工,再后来成立了文化公司,搞图书和报刊发行,是全国几家知名刊物在山西的总代理,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在业界很有名气。公司事务之余,提笔写作,出版了专著《旅游地理》,实现了多少年前的作家梦。
张晋峰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在大学当老师,业余时间研究哲学和近现代史,思想敏锐,观点犀利,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理论文章,对于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思想史有着深刻的见解,现在为某学报主编。徐国强在大学时学习成绩优秀,不料毕业时分配到某个市级党校,但是,他视野开阔,勤奋好学,关心国家大事,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问题和思想建设,如今在学界颇有声望。
面对现实环境,你也许无能为力,但是,你可以调整心态,改变自己,适应现实,发展自己。环境再不好,你都没有理由放弃。
有梦在,有理想在,一切就是暂时的,未来一定会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怕是为了梦想而挑剔环境,借口环境不好,而放弃了梦想。最后,连人生的底线也守不住了,沉沦下去,放弃了理想和梦想,彻彻底底成为一个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
只要面对任何艰苦的环境,都怀抱梦想,矢志不移,那么,最后不仅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环境也自然改变了。
环境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环境”。同样在一家公司,有的人为别人打工,有的人由为别人打工到让别人为自己打工。同样来到了一家公司,起步是一样的,后来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有的人由于表现突出,成为了公司的管理者。
因此,可以说,同样的环境下,由于心态、方法不一样,“环境”也会不一样。由于努力的程度不同,未来还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实际上,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面对环境时,只要内心的人生坐标稍微改变一下,那么你所处的环境也就改变了。
环境是梦想飞翔的家园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力是因自信而带来的坚持,是事业发展所必须做到的。
地球上的万物事实上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们往往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所以,松树不因为深山寒冷而生长在平原,麦子不会因为春天干旱而播种于夏天,企鹅不会因为热带气候温暖而离开寒冷的南极。
适应环境,强大自己,是万物在生存发展中的规律。
离开环境,不要说事业,就是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也无法解决。
然而,这个简单的规律,却常常被人们遗忘和忽视了。
环境困扰着人们,折磨着人们,甚至摒弃了人们。
有的人借口说环境不好,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借口没有适当的条件,而荒废了事业和学业。
有的人因为环境而毁了自己,有的人被环境淹没了,有的人在环境中失去了自己。
人们赞扬莲花的高洁拔俗,所谓“出污泥而不染”,洁白的莲花尚且在污泥中能够生存,依然散发芬芳,那人为什么不能在不好的环境中提升自己呢?难道人的认识水平还不如植物吗?
有一种瑜伽术叫做冥想。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很有作用,也对于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再不好的环境,通过我们的思维都可以变作有用的环境。只要我们善于想象,善于寻找环境的有利之处,就可以放飞我们的理想。
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是很重视身心修养的。有道是:“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眨,迅雷盈于耳而心不乱。”他们把对身心的修养作为人的重要品格之一。我心里不受干扰,谁能干扰我?
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成功者无论面对任何环境都可以笑得那么灿烂、活得那么漂亮。
我们也许不可以选择环境,但可以选择奋斗。
我们以环境为平台,构筑理想的家园。任何环境下,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都要坚守自己的理想,放飞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