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录
吃亏与便宜之间,隐藏着玄机,潜伏着事物的拐点。
乐意吃亏,别人就喜欢与你合作共事,与你打交道就会放心。
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
吃亏培养了我们的德行,坚定了我们的善念,提高了我们的人品,是人生莫大的福分。
占了便宜,并不一定快乐,反而丢了人品。
吃亏是一门学问,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果连亏都不能吃,还能“吃”什么?什么都不会吃到。
吃亏便宜,演绎人生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人来到世上是赤条条的,第一声啼哭表达了生命的降临,也表达了对衣食的需要。从出生后的生存状态分析,一开始就是索取型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无一不是索取。可以说从出生到未成年前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种至少连续十几年的索取型生活形态,使人们自然养成了索取型的人格特质。看到利益就有索取的驱动力,没有利益会自然逃避。尽管经过文明的洗礼和教育使人具有了公共责任、道义、礼仪之心,但是,不可否认,所有的努力并不可能祛除私心。因为如果没有私心,就失去了人的本性。
生命的延续需要物质财富作为保证,要生存得更好,必须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在对于物质财富的追逐中,在日复一日的无尽的生存需要中,人们养成了占有利益的习惯。一衣一饭,一文一厘,皆与利益相关,怎么能弃之不顾呢?先不要说高尚的道德观和人生的终极价值,就单单从生存需要来说,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力,就没有人类物质文明的建立,就不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当然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文明的进步,就是在大我与小我、公与私之间平衡着。一方面社会在尽力弘扬公心,另一方面如果不兼顾私心,不为人们的利益考虑,也是不行的。所以说,常态的社会,都不会否认人们对于利益追求的权利,也不会无视个人的利益。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对于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你站在城市的街头,人潮汹涌,喧嚣纷攘;车流滚滚,川流不息。你不禁问,这些人、这些车都为什么那么忙碌?答案是:利在其中。看到满头大汗仍然不肯休息的人,那背着大包小包坐在列车上的人,那冒着酷暑或者严寒奔波在路上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难道不是在追逐利益吗?
再从精神的层面看,精神的鼓励也体现着利益的诉求。荣誉、名利、表彰、晋升等,都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不然的话,为什么有的人为了荣誉和名利争来争去,欲取之而后快呢?为什么有的人因为没有得到而灰心丧气闷闷不乐呢?
利益的得失,就是吃亏和便宜;利益的追求,就是得到而不愿意失去。
在人们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受到种种社会文明、伦理道德、法律规范、市场规律的限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然而,这些东西却是不能量化的,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社会交往和利益诉求。这样,吃亏便宜就滋生了。因此就要靠人们互相调节,由此也显示了个人做人的风范和道德观,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评价。
因此,人生在世,来来往往,优劣得失,利益纠葛,不可能那么公允。必须注意,吃亏便宜之间,隐藏着玄机,潜伏着事物的拐点。何况,每个人也不能随身带着天平,处处称量,计较得失,于是在吃亏和便宜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演绎出不同的人生,反映了人生的境界和做人的艺术。
吃亏是福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吃亏是福。许多人不明白,吃亏就是吃亏,为什么还是福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吃亏是福,这是个哲学命题,需要辩证地看待、灵活地把握。这句话作为格言,妇孺皆知,肯定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亏和福,看似对立,其实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吃亏蕴含着幸福,幸福也许蕴含着意想不到的灾祸。对待吃亏,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事一情,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就会明白人生的许多得失,全在于对于利益得失地看待和把握上。深深品味这句话,含义丰富,意境深远,是人们历经世事、看尽坎坷后的经验总结,也是智者教导人们的处事方式,理解了这句话,一生就会平坦许多,将给事业带来无穷的裨益。
试想一下,这世上既然许多人都是为利益而往来,以得到便宜为目标和快乐,那么,在与人们交往中,你吃点亏不是免去了不必要的纷争了吗?
古今中外,凡是那些受人拥戴的人都是放弃一己私利的人。那些卓越的领袖人物首先是勇于吃亏、为别人考虑的人,斤斤计较一己之得失,与人争利,如何能够得人心?如何能够受到人们的拥戴?正是由于对私利的贪婪和追逐,造成了社会的动乱和战争,人们梦想中的社会就是无私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篇》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孙中山书写“天下为公”书法,就是告诫人们要以天下人的利益为利益,献身于全民族的事业中。一句话,干大事、成大业者,就是甘于“吃亏”的人。
吃亏是福,如果自己的“吃亏”能使别人幸福,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话,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为别人考虑,别人才会为你考虑,一味利己自私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没有朋友的人是无所作为的。这个世界,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对别人苛刻刁钻,喜欢占便宜,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一旦处处受别人提防、受别人排挤,就会被孤立起来,在这个信息化合作共赢的时代,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干成什么?这样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吃亏并不见得是吃亏,得便宜也许是吃亏。现在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乐意吃亏,别人就喜欢与你合作共事,与你打交道就会放心,坦诚相见,全力合作。这样在合作中成本就会减少,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何况,如果别人占了便宜,只要是个明白人,会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报,比原来你吃的亏会更加多。
吃亏是在种福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友爱就会得到友爱,种下财富就会获得财富。爱人者人爱之,助人者人助之。人们所做的每件事,所遭遇的每件事,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你对别人的好,别人不会忘记。即使有人占了你的便宜,从良心上讲也不会无动于衷,大多数人都会思谋着如何报答,在适当的时机就会站出来帮助你。
有一个“5块银元打败坦克”的故事。1926年初,冯玉祥与张作霖在居庸关一带决战。在决战关头,冯玉祥去前线视察,不料路上碰到陈姓兄弟拦住车辆,要求救救生命垂危的女儿。冯玉祥看着不忍,就顺手掏了5块银元送给他们。又不放心,就派医生给他们的女儿治病。当时,张作霖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数辆坦克,打击手持步枪的军队所向披靡。张作霖的坦克把冯玉祥的军队打得节节败390退,士兵一个个倒下了,眼看阵地就要丢失。关键时刻,突然有两个中年人几步跃到坦克侧翼,端着猎枪对着坦克一阵猛射,散弹四散打进了坦克的望孔。坦克晃动了几下就不动了。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冯玉祥打退了张作霖的部队。这两人原来就是陈姓兄弟,他们是当地的猎户。战争胜利后,冯玉祥感叹万分,在日记中写道:“岂惟天意,亦在人力!”他没想到自己一时无心的善举,竟然挽救了整个军队。
其实,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毋庸置疑,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好的方式,也是做人处世的法宝。人人心里有一杆秤,每个人都是明白人。吃亏便宜谁人不知?你帮助了人,别人是不会忘记的。
我常常看到那些在生活中爱占便宜的人、爱斤斤计较的人、爱锱铢必较的人,生活得紧紧张张、可怜巴巴,总是在生活中挣扎。一生也就至此而已,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而那些讲求信义、助人为乐的人,丰衣足食、家大业大,得到人们的拥戴,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世人总怕吃亏,总是躲着吃亏,其实已经吃亏了。因为,在费尽心机的百般算计中,已经付出了心血和脑力,却一无所获。
吃亏培养器量
“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看不到更远。
器量大小,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就和格局。器量大,追求的目标必然大,取得成就也大。器量狭小,鼠目寸光,在吃亏便宜中掂量,心灵就会被蒙蔽,失去人生的远大目标。要培养器量和心胸,就要从吃亏做起。
所谓器量就是一个人的容人之量、待事之方,反映了对人对事的容忍度。容忍度从什么方面来看?说白了就是看能否“吃亏”。
吃亏者有人缘,爱占便宜者被疏远。和朋友打交道,事事想着占便宜,那么就会失去朋友;和同事打交道,争多论少,就会被小看;和陌生人打交道,想占便宜,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坏了。
在荣誉面前吃点亏,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重。该是你的荣誉跑不了,如果是与别人争来的荣誉,这荣誉就已经贬值。而且在争执的过程中,有可能争不到,而且还会失去人心。让一让,显示了你的气度,显示了你的风格,也为你的人格打了高分。
在小利面前不与人争,不仅团结了人,也避免了矛盾。如果计较小利,往往因小失大,不仅争来的是鸡肋,而且会引起其他难以预料的后果。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丈夫做大事,计较小利本就把自己给降低了。
在说话上吃点亏,就可避免了争执,避免了矛盾激化。有的人不仅争利,而且争说话。在说话中一句话也不肯让人,连一点“亏”也不吃。所谓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强三分。人和人的矛盾是怎么起来的,就是在说话中。你一句,我一句,高一声,低一声,由谈话变为争执,由争执变为吵闹,由吵闹升级为打斗,小至人与人的矛盾,大至国与国的战争,还不是谈不成才升级为战争的吗?
战国末期,信陵君窃得虎符打败秦军,解救了赵国的危难,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信陵君的朋友唐且是个胸襟开阔的人,他听说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有些事不能知道,有些事不能不知道,有些事不能忘记,有些事不能不忘记。”信陵君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愿闻其详。”唐且告诉说:“别人恨我,不能不知道,以便自己反省;我恨别人,不能让人知道,这样仇恨就会加深;别人对我有好处,不能忘记,以便报答;自己对别人有好处,不能不忘记,若不忘记,就会居功自傲,希望别人报答。现在你救了赵国,立了392大功,赵王亲自迎接,我希望你忘记这件事。”信陵君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
有人恨你,自己反省自己,而不是报之以嗔恨;对别人有恩,不存别人报答之心,更不要说让人报答了,这样的人真是会“吃亏”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够赢得人们的敬重,可以担当大事。
器量大小,决定一个人能否担当,能否完成重任。干大事,成大业,都是从“大”来考验人,而吃亏便宜往往都是着眼于小事上,都是“小人”计较的事情。要完成伟大的事业,具有大的格局,必须把吃亏置之于度外。
有句话说心强命不强,就是指这么一些人,事事逞强,不肯让人,抱定目标,不肯妥协。不知道生活中有“吃亏”二字,该吃的亏不吃,该低头时昂得更高,总是碰钉子,撞墙头,一生磕磕碰碰。一个性格要强、事事不肯吃亏的人,对于他人的态度是苛刻的、不懂得谦让的。这样的人真是心强命不强啊!
想想那些人们所谓的吃亏,真的吃了亏吗?能有多大的亏呢?无非是蝇头小利、鸡毛蒜皮而已。如果重视这些小利,而舍弃了道义,岂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精力和心力耗费在吃亏便宜上,必然格局狭小、器量有限。
吃亏便宜,德在其中
便宜不能占,亏可以吃。
吃亏培养了我们的德行,坚定了我们的善念,提高了我们的人品,是人生莫大的福分,只是暂时看不到,隐藏在你的命运中,时时护佑着你的人生事业。
什么叫品德?品德就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做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衡量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就是看他为人处世是否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对于社会有所贡献。任何社会中对于人的评价,都重视人品如何,是否具备道德品质。有的人老想占便宜,总怕自己吃亏,怎么会帮助他人呢?怎么会主动为社会做贡献呢?人们对于这样的人是鄙视的,把他们的人品看得很低。由此,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时一定要培养孩子正确看待吃亏和助人的观念,不要害怕孩子吃亏。看淡吃亏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有出息,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都至关重要。
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和人的纷争无非是利益的纷争。因为点小事,就想不开,就互相争执,是不会和谐的;因为小利,就争来争去,扩大矛盾,也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和谐就是谦让,就是看淡吃亏,不要占便宜。有矛盾的地方、关系不融洽的单位,正是对于吃亏没有深刻认识才造成的后果。因为点小事,矛盾激化,沸沸扬扬,丢失的是人品和人心。
头上三尺有神明。占了便宜,并不一定是快乐,反而是烦恼。有的人占了便宜,感到内心有愧,良心不安,睡不好觉,老怕别人惦记,一有风吹草动就心慌意乱,惶恐不安,时时受到良心的折磨,对于自己的健康也不好,一旦东窗事发,赔偿损失,受人责备,把自己的人品降低了。这样的人很多,如果能够改掉爱占便宜的毛病,生活就会和谐幸福、自自在在。
吃亏德自高,事事都顺利。能够吃亏的人,在人面前站得直,腰杆挺得硬,说话有分量,做事有权威。因为无私,别人挑不出毛病,查不出问题,自然有威望,受拥戴。事业顺利,做事有人帮助,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点小便宜,而失去人心,丢掉事业,失去职位,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为人处世,千万不能养成爱占便宜的习惯。爱占小便宜,必然发展至占大便宜。一般人倒罢了,如果手握权力,或者担当重任,必然就会发展到贪污、渎职,因为爱占便宜而酿成恶果,痛不欲生。
有人说:是你的,别人拿不走;不是你的,拿来也会失去。天理人心,自有公道。
想当年,和出身贫寒,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后来通过自己394的努力一步步成为朝廷大臣,乾隆宠信之极,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势倾朝野。起初,还比较清廉,可是,就是爱占便宜,由小贪污到大贪污。嘉庆即位后,将和囚禁,并令自尽。查抄家产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20年的税收。和辛苦经营,家业富比皇室,原来都是替皇帝暂时保管的,到后来不仅又原封不动归于国库,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在狱中写诗道:“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真是辛辛苦苦,枉劳心机。人心无尽,占多大的便宜才是够?因果相连,哪里来的便宜最终会回到哪里。
世间万物都是平衡的,遵循平衡的原理运行。茫茫宇宙,星罗棋布,天地运行,悬浮空中。这中间都是引力在平衡着和排列着天体,如果引力不平衡,就会失衡,发生可怕的灾难性的后果。假若地球与太阳之间引力失衡,地球就可能向太阳飞奔而化为灰烬,或者离太阳而去,在茫茫宇宙中横冲直撞,令人恐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其实是吃亏。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复杂的,充满了神奇的变化,并非人力可以控制,自有其发展的轨迹。我们看到有些人似乎一时占了便宜,其实,便宜的背后也许隐藏着灾难。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螳螂只看到了蝉的小利,却不提防黄雀,也许把生命丢掉了。黄雀看到螳螂将成为口腹之物,可是,也许背后还有猎人的眼睛,当扑到黄雀时,猎人的枪声也就响了。事物的发展就是这么一环套一环,短见的人,只看到了一环,智者看到的是整个过程。
《淮南子》记载了一个故事,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是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是好事。说的是北边的边塞地方,有一个善于推测吉凶的人叫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马从马厩里逃跑了,人们们知道后都安慰塞翁,塞翁却不难受,说:“我的马虽然走失了,也许是福分啊。”几个月后,丢失的马回来了,还带着一匹骏马。人们纷纷向塞翁道贺,塞翁担心地说:“这也许会带来灾难啊!”他的儿子喜欢骑马,一次骑马时不小心跌断了腿。人们去塞翁家慰问,劝他不要太伤心,塞翁却洒脱地说:“这也许是福啊!”人们听后莫名其妙。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青年男子都去当兵打仗,塞翁的儿子因为腿伤不能当兵,许多男子都牺牲在战场,塞翁和儿子反而在战乱中得以保全了生命。
不要因为一时的损失或者得到而喜怒无常,得失都是相对的,也是互相转化的,要从长远的观点看待人生的得失。
有一个乞丐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冷得浑身发抖,有个富商看到乞丐可怜,就随手给了一锭银子,并把褡裢里的一件皮衣送给了乞丐。乞丐穿上皮衣不冷了,对富商千恩万谢,心想遇到了好人。可是,当乞丐走到一个岔路口时,遇到一个壮汉。壮汉看到乞丐穿的皮衣,欺负乞丐弱小,就抢夺了乞丐身上的皮衣,并把银子据为己有。壮汉高兴啊,凭空得来了皮衣和银子,心里说老天有眼,让我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其实,老天正看着他呢,禁不住为壮汉唉声叹气。壮汉穿着抢来的皮衣得意洋洋继续赶路,来到一片树林边,这时林子里窜出几个强盗,见壮汉穿着皮衣,带着银子,以为碰见富翁了,可以大大发一笔横财。二话不说,就把壮汉给杀了,将皮衣和银子据为己有。
世事变幻,正是这样的奇特。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秦建华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财务科长,在一次竞选单位副总时落选。由于总经理看不惯他,顺手把他的财务科长也免了,让他去保卫科做了个科长。整个保卫科就他和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对于建筑颇为懂行的秦建华,特别苦闷,下班后就与一些退休职工杀杀象396棋,聊聊天。万般无奈下只好辞职了。于是,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建筑队。正赶上建筑处于高潮的时期,经过几年的发展,秦建华的建筑队壮大起来,成为当地声名显赫的大型企业。在一次建筑项目投标中,竟然和原单位竞争同一个标的。人生竟然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啊,原总经理恳求他手下留情,因为单位现在亏损严重,职工工资快开不了了。而此时的秦建华,实力已经超过原单位,身价上千万元了。面对原总经理的恳求,秦建华叹口气,说道:“谢谢你当年对于我的‘关照’,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我也和其他职工一样快领不上工资了,这个标的我放弃了。”
面对人生,世事变化,我们不可因为一时一地而纠结于心,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
吃亏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人活在世上,哪能不吃亏?
在竞争激烈节奏紧张的社会中,为理想而奋斗,为创造财富而奔波,人们之间互相交往,荣辱、名利、得失存在其间,也就是吃亏便宜存在其中。名利、财富、荣誉谁不想得到?谁不在为这些东西而奋斗拼搏?要奋斗就会有得失,谁也不能幸免。
人在社会上首先要学会吃亏。吃亏是一门学问,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果连亏都不能吃,还能“吃”什么?什么都不会吃到。
街头上屡屡发生的事情让人好笑。两辆车不小心蹭了一下,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赔礼道歉,补偿点损失就算了。可是,双方互不相让,大打出手,住了医院,出了人命,事情闹大了。几句话几百元就能解决的问题,演化到成千上万,还得到监狱法院去解决。
原因是什么?这些人学不会吃亏啊!如果人人都懂得“吃亏”的道理,这个社会必定是和谐美好的社会,人生要少走多少弯路。
有句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当确实拧不过时就不要拧,不然胳膊就可能断了。何不暂时放弃,充分发展自己,当有一天可以抗衡时再作对抗。
有些亏必须吃,吃是一种姿态。有些亏吃了就吃了,必须想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以为一时想不开,反而伤害了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失。
能否吃亏,不仅看出一个人的涵养,而且反映了能力如何。不肯吃亏的人和吃不起亏的人,不能做大,也是不能担当大任的。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按说周瑜雄才大略,在赤壁之战中镇定自若,战功卓著。可是,却由于气量狭小,吃不了“亏”,而成为悲剧人物。一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为夺取荆州,在攻打江陵时与曹仁大战后中箭落马,疼痛难忍,饮食惧废。等到后来再夺江陵时,只见城头站立着赵子龙,说道:“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经取城了。”又听说诸葛亮派人取得襄阳,周瑜气得箭伤复发,半晌方苏。二是周瑜设美人计,劝说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以便把刘备长期囚禁在东吴。可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刘备不仅招亲成功,而且设计逃到了荆州。正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知道后气得金疮崩裂,大叫一声,倒在船上。三是周瑜再次用计,带领5万水陆大军以收取西川为名,想趁刘备出来犒劳军队时,一举夺取被刘备占领的荆州。不料诸葛亮早有提防,当周瑜路经荆州时,率领大军一起杀到,声言要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伤崩裂,坠于马下。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倒地身亡。
既然已经吃亏,那就认了算了,何必和自己过不去,那不是更吃亏了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了再来,何必那么怄气?何必把自己气得倒地身亡?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周瑜在与诸葛亮斗争中,吃不了亏,受不了气,结果把生命葬送了。
人生做大事,成大业,首先要学会吃亏,懂得吃亏,认识吃亏,吃得起亏,不然,难成大事。
吃亏的学问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忍气吞声的吃亏,逆来顺受的吃亏,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吃亏,也不是无原则的吃亏,而是要正确看待吃亏,在利益和道义面前选择道义,在利益和友情面前选择友情,在利益和公德面前选择公德,把得得失失看淡一点,看开一点,姿态高一点,风格高一点,助人为乐,舍弃小利而向大义,才能为了人生的远大目标投入全部的精力,成就一番事业。
吃亏是主动的、有理智的选择,不是糊里糊涂的、无可奈何的吃亏。有的人明明该是自己的东西,由于面子上过不去,被动地让给别人,这种亏不能吃。吃亏不仅无益,而且会助长别人得寸进尺;有的人性格内向软弱,别人专拣软柿子捏,这是欺负,这样的亏不能吃,你第一次让他,第二次他还要欺负你,面对这样的吃亏,必须迎头痛击;有的吃亏涉及做人的人格,如别人一味辱骂攻击,你默认了、承受了,不做任何解释,也不敢还击,这就会使自己遭到玷污,你必须还击,捍卫人格的尊严。
吃亏是以道义为前提的,不能违背了做人的原则。违背道义的事情不能做,这样的亏不能吃。比如作为财务主管,上级让你做假账,明明知道违背财务制度,却要忍气吞声地做,吃这样的亏后患无穷。又如,明明上级决策是错误的,为了顾全面子,违心地附和,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要敢于站出来纠正,即使不被人理解,在面子上下不来,也无所谓。
吃亏是以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为前提的。经过判断后,感到该吃亏就吃亏,不该吃亏就不要吃亏,不能为了取悦于别人一味地吃亏,到最后把自己的阵地都丢失了。尤其在事关人生重大问题上,绝对不能没有是非观念,一团和气,不断退步,迁就了别人,委屈了自己,影响了前途。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在吃亏中增长了见识,增加了人生的阅历,慢慢地聪明起来。我们在吃亏中学会了人生的趋利避害,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吃亏中成长壮大,人生变得历练通达。
我们的吃亏不是弱小,而是证明了我们的强大;不是软弱,而是坚强;不是傻瓜,而是聪明和睿智;不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是目光远大,为了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
不贪便宜,不占小利
贪小便宜吃大亏。
看到小便宜的人看不到更远,也看不到便宜背后的隐患。
受骗的故事层出不穷,听得人耳朵都生茧了,可是,故事还在翻新,每天都在发生。有的骗子带着假文物,说是价值上万元,家里困难,给一千元就可以了,那些爱占便宜的人,禁不住忽悠,就倾囊购买,结果到文物部门一鉴定不值一钱。有的骗子把钱包丢在地上,故意让人捡到,声称里边至少几千元,见者有份,爱贪便宜的人赶快掏钱解决。回家打开一看,全是假币。更有一些大骗子,搞集资搞传销,声称利息如何高,成千上万的人都把养老的钱、买房的钱投进去了,结果石沉大海,有去无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悔不当初。
其实,不管大骗子小骗子如何狡诈,花样如何百出,不受骗的法宝就是不占小便宜。是你的就是你的,是别人的就是别人的,据为己有是要付出代价的。
便宜不占为上,不贪为福。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占便宜就把你看扁了,人格马上就低了。肯吃亏才会幸福,占便宜可能招灾惹祸。
不要羡慕那些爱占便宜的人,不要羡慕那些颐指气使的人,不要羡慕那些前呼后拥的人,在社会上生活,有些东西总是要回归的,回归之日,才是真的。前边的都是浮云。
人常说有福之人不在忙。那些忙忙碌碌、眼睛发绿的人,强占的会失去,白得的会丢失。而凡事达观让人一步的人,看上去好像吃亏了,却并不见得。他们的人品、风格为人生加分,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们都喜欢与他在一起共事,得到的何至于数倍。
《易经》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做好事、肯吃亏的人,必是有福之人。《论语》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有智慧的人是乐观的,有仁爱之心的人是长寿的。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进一步阐发孔子的“仁者寿”的思想:“仁者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已,取天地美以养其身。”具有美好善良的心,乐于成人之美的心,必然是纯净的,能够顺乎自然之道,无忧无虑,享受天地之美,对身体的健康大有益处。
有个故事,很能说明道理。话说有两个灵魂要到人间转世,上帝让他们选择两种人生,一个是接受,一个是付出。结果选择接受的人,投胎到一个乞丐家,终其一生都以乞讨为业,受尽了别人的冷眼,终日辛辛苦苦,不得饱食。选择付出的人投胎到一个富贵人家,一生都乐善好施,为别人付出,帮助穷人,受到人们的夸赞。两种人生观,两种结局,一个伸手向人要“便宜”的人,一生一无所有;一个甘于付出、总是帮助人、肯“吃亏”的人,一生很富有,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世事无常,却有准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吃得太饱就会噎着。在人生的长河里,每个人起起伏伏,一方面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所决定的。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淡吃亏,笑看吃亏,受人推崇,深得人心。活得潇洒自在,心无挂碍,才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和理想的奋斗中。被小便宜、小利益所绊倒的人,注定是走不远的。即使侥幸由于某种原因得意于一时,得到一定的高位和荣誉,但是,道德的缺陷会使他们爬得高摔得重,人生更失败。电视剧《村官李天成》主题歌《吃亏歌》道:“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亏、多吃亏、一直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赔;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包袱背;吃亏吃亏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吃得你人格闪光辉!”这是做人的普遍道理,道出了吃亏的必要性,说透了吃亏的道理。
人生要学会吃亏,勇于吃亏,甘于吃亏,乐于吃亏。吃亏是乐于奉献,吃亏是识大体顾大局,吃亏是一种人生哲学,吃亏是人生的艺术。当我们学会了吃亏,认识了吃亏,善于吃亏之日,就懂得了人生的许多道理,认清了世事,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徜徉于人生之河,击水千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