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父母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他人,在儿童发展中承担着照料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多种角色,对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社会性与个性以及情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均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父母是怎样作用于儿童发展的?本章将对父母影响儿童发展的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对父母影响儿童发展的自身特征及作用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并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和父母素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从父母施加影响的角度看,父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常常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类途径进行。
一、直接途径
父母影响儿童发展的直接途径主要指父母在与儿童的直接互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言语与非言语方式作用于儿童本身。在父母与儿童的直接互动中,父母常通过直接教导、榜样示范、强化和暗示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1.直接教导
直接教导是指父母根据儿童发展的目标,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规范,直接对儿童进行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使儿童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准则,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教养人,扮演着第一任教师的角色。从儿童出生之日起,父母便借助于表情、语言或动作符号对儿童进行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例如,父母通过日常活动、户外活动,告诉儿童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品的名称、功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向他们介绍各种活动、玩具的名称、玩法;在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告诉他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与人交往要有礼貌、乐于分享等。父母通过直接教导,使儿童获得未来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等。
在直接教导的过程中,父母必须注意给予儿童充分的自主、主动思考和行动的机会与空间,注意引导和激励儿童的积极思考、主动尝试和实践,同时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宜、恰当的引导与指导。
2.榜样示范
大量的学习是通过直接与环境接触发生的,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但替代性学习也能在婴儿身上发生。研究证明,婴儿可以通过对成人的模仿(观察学习)获得新的反应和改变原有的反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揭示了榜样在儿童社会学习和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谓观察学习,与直接尝试学习相对,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行为而内化一定价值观念、形成一定行为习惯的间接学习。这是个体学习的重要方式,尤在儿童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儿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进行着大量的社会学习。在婴儿期的亲子交往中,父母随时都在通过自身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情感态度等为儿童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刚出生的新生儿(7~72小时)就能模仿成人的张嘴和伸舌(Meltzoff&Moore,1977,1983),5~6个月的婴儿出现了有意向的模仿。模仿在婴儿的言语获得中有一定的作用,在儿童生命的头一年,我们就可以看到儿童的模仿和父母对模仿行为的鼓励,父母重复婴儿的发音并鼓励孩子学说成人的语音和词语,母亲花大量时间指出物体,说出名称,并鼓励儿童跟着重复这些名称。婴儿有意的模仿如能受到敏感而热情父母的特别关注和有意的教导,婴儿的模仿行为在生理成熟的条件下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说,这些孩子的语言发展得较快、较早。模仿使婴儿获得社会行为,例如,儿童和父母反复玩“挥手再见”之类的模仿游戏而习得挥手告别。儿童能向父母模仿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一般态度和观念,也包括特殊的嗜好和行为。这种由模仿所致类似性在不同情境都会影响儿童行为的基本认知和社会性类型。在生活早期,父母可以说是儿童最重要的榜样。
3.强化
强化指他人(成人、同伴等)借助言语、表情、动作、物品等,向儿童传递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达到调控儿童行为的目的。强化是塑造和调整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一,也是提高儿童认知水平,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是认知发展,还是品德与行为的形成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动机的激励,因此,强化既是父母在日常互动、教育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教育途径,也是有效帮助儿童促进认知发展和建立新行为的重要手段。
强化从性质上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对行为给予表扬、鼓励、奖励等肯定性的反应;负强化是指对行为给予批评、否定、权利撤销等否定性的反应。从手段上,分为言语强化、表情强化、动作强化、代币强化(如小红花、小红旗等)和实物强化(如糖果、玩具等)等。言语强化指的是口头表达对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赞扬、责备;表情强化指的是以表情变化表示对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微笑、目光严肃;动作强化指的是以点头、抚摸或摇头等对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后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时,也被称为身体语言动作强化,主要指运用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对行为发出肯定或否定信息。
强化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化促进了婴儿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低级言语的发生发展,例如,婴儿偶然发出m-m声,母亲就微笑着来抱他,抚摸他并应答他,经过母亲对m-m声的多次强化,婴儿习得了m-m这一发音,并能将之与母亲对应。强化还可以促进婴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例如,当婴儿将玩具分给别人时,父母向孩子微笑、点头,经过成人的多次强化,婴儿推断这种行为是适当的,是被认可的、被接纳的,从而将其逐渐保持下来,相反,被父母多次摇头,或表示失望的行为,婴儿则减少该行为发生的频率乃至消失。父母对婴儿的行为进行强化时,向儿童传达着成人、社会对一定行为所持的标准。父母多次强化的结果会逐渐帮助儿童形成自我内在标准,使其获得自我评价能力,进而用自我肯定或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即根据自我内在的评价标准对其自身行为进行判断、评价,符合标准的感到满意,并进行自我奖赏以增强此行为,反之,减弱或抑制此行为。成人的强化是外部强化)。
4.暗示
《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比较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行为和情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有意或无意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原本一样的小白鼠分成“走迷津聪慧”和“走迷津呆笨”两组,分别贴上标签,让不知情的大学生测试这两组小白鼠走迷津的速度。结果,被贴上聪慧标签的小白鼠速度明显快于贴上被贴上呆笨标签的小白鼠,这就是大学生在测试时有意无意中对小白鼠进行了心理暗示的结果。同理,在育儿的过程中,父母的暗示也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等产生影响,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
暗示可以分为正向暗示、负向暗示、物质中介的暗示。正向暗示是指在儿童遇到困难或取得成功时,成人给予正面的引导或评价。例如,笔者带女儿去打针时会说:“宝贝最勇敢了,咱们打针从来不哭。”正向的暗示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和探究世界的积极性,成为儿童发展的动力,相反,负向暗示强化儿童消极的或不良的行为。例如,父母经常把“你是个不听话的孩子”的判断有意无意灌输给孩子,那么儿童往往会受父母的暗示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缺乏自信等。物质中介的暗示是指成人利用物质奖励为刺激来使儿童表现出某种行为。例如,笔者的一位朋友对她女儿说:“你背一首古诗,妈妈给你吃棒棒糖。”父母在此间接向儿童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做事情就是为了和某种物质进行交换。对婴儿说,运用一定的物质刺激有时候是必要的,但这种方式不宜运用过多。
暗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父母与婴儿每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熟悉,关系比较亲密,形成了双方都很熟悉的传递信息的行为模式,这是运用暗示的一种重要的前提条件。另外,父母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他们所传达的信息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因其个性和生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依赖性强,易接受暗示;暗示具有经常性、隐蔽性,对儿童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上这些使父母运用暗示来影响儿童成为可能。
婴儿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他们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样做,需要父母直接教导,但随着婴儿自我意识的提升,父母一味的要求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父母如能恰当运用暗示,可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手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把自己的意图直接告知儿童,使之迅速无意识地理解、领会。例如,婴儿破坏玩具,家长皱眉,表示对该行为的不满,制止儿童的破坏行为;父母也可以借助行为或其他媒介,将自己的意图或要求间接地提供给儿童,使儿童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例如,女儿2岁多时曾有一段时间喜欢在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在提供画板和言语制止都不管用后,笔者将《婴儿画报》中“小熊在公园墙上乱画”的故事讲给她听,女儿在墙上乱涂乱画的行为就很少发生了。
二、间接途径
父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父母与儿童的直接互动中,还表现在父母对儿童所处环境的影响上。蒙台梭利早在一百年前,就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她反复强调环境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适宜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作为儿童的重要他人,可以为儿童发展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改善儿童生活、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间接而广泛、深刻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儿童所处的生活、活动的重要环境,尤其在儿童早期,家庭几乎是儿童发展的全部环境;即便到了学龄前期,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家庭依然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儿童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父母的主导下进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物质环境,二是家庭心理环境。
1.家庭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是指在家庭中孩子经常接触到的人、事、物等,其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儿童的品德与素质。当今,无论是《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性文件,还是《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我国纲领性文件,都要求家长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确保儿童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
家庭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家长对儿童生活和活动空间的安排、布置,各种游戏、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提供方面。适宜的家庭物质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极大的影响能量和影响价值。例如,父母根据儿童年龄和生理发育特点合理布局家庭环境会促进儿童的发展。整洁有序、色彩明快、线条简单的有序环境给儿童带来心灵的安静平和,同时促成幼儿大脑活动的动力定型,有利于儿童养成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儿童独立的生活空间,单独的小床、自己的床头柜,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信的个性;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玩具,满足儿童爱玩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儿童动手探索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图书、歌谣,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室内富有生活情趣的植物花卉,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增加儿童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家庭物质环境创设的重点在于能够引起儿童强烈的活动动机。只有儿童的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的作用才能内化于儿童的心灵,真正实现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对于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即便是用手触摸东西也是宝贵的体验。”
2.家庭心理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了“适宜的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她所指的“适宜的环境”,绝非仅仅指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环境,而是一种赋予了精神成分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复合型环境,是一个用爱营造的充满安全、温暖和自由的精神氛围。这种环境不是纯硬件的物,而是附加了成人情感(爱与理解)、智慧(文化素质与艺术涵养)等能对儿童心理变化起到直接作用的要素。在这种环境氛围中,儿童心态平和,能够得到安全、温暖、自由等愉快的精神体验,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家庭心理环境是无形的,但是却显著地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并进一步作用于儿童的认知过程、社会性品质、个性等的发展。不同性质的心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显著不同。例如,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Cowan等,1983)。在稳定、温暖、和谐、充满亲情与爱的家庭里,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依恋,相互交流与沟通,这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积极主动的认知探索、友好地与人交往;而夫妻经常吵闹、指责或长期“冷战”的家庭氛围,不仅可能抑制儿童进行主动认知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能造成儿童缺乏同情心、合作性,胆小怯懦、退缩呆板等不良心理、行为问题。
父母是家庭心理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主要内容。父母对儿童关爱、尊重、理解、接纳的情感支持为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良好心理背景。在家庭中,父母不仅要满足儿童进食、排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而且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饭桌上不数落孩子,让孩子愉快进食;生活中,父母要无条件地关爱孩子,经常与孩子身体接触,让孩子体验到来自父母的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满足儿童自尊、自信的需要,多正面鼓励与表扬,少批评与指责。父母与儿童积极主动的交往可以密切亲子关系与情感,并可以使儿童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父母蹲下身子,以平静、自然的声音,像和自己的朋友谈话一样与孩子进行交谈,会使孩子感到父母重视他们的感觉与想法,而且相信自己的能力。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家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物质环境中始终渗透着人文的、精神环境的成分。例如,家庭中为儿童单独划出生活空间,为儿童提供单独的小床、自己的床头柜等物质环境,这种创设中渗透着成人对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这一事实。创设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儿童独立个性的培养,以及独立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