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学校位于帕萨迪纳市无轨电车线的起始点上。校舍是一套红木构筑的平房,有草坪环绕,不远处还有一个不小的操场。这是一所富人子弟学校,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州富贵家庭的学生都在此就读。
入学不久,巴顿不得不比别的学生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苦。学校生活的沉闷使许多同学把不满发泄到这位新来的同学身上,他们对巴顿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阅读和拼写上的错误加以嘲笑和羞辱。“喂,巴顿同学,再来一遍,就像这样……”有些同学模仿他发音不准的朗读,不时引起哄堂大笑。有些同学还在黑板上模仿他不规整的拼写。巴顿感到很愤怒,但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千万不能辱没家族的荣誉,勇敢地战斗。”他仿佛感觉到祖先一直站在峰巅上,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评判他的言谈举止,考测他的意志能力。想到这些,他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碍,要以祖先们的标准检验自己的言行,不断地督促自己奋发向上,力争有资格继承巴顿家族的传统。他写道:“我们家族的祖先一直在催我奋进。如果我稍有迟疑,我就可能玷污我的血统。”
每天早晨,巴顿在锻炼结束以后,都要拿一本父亲给他精心挑选好的著作,在附近的树林中找一块僻静之处,模仿父亲给他和妹妹朗读时的姿态,放开喉咙,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诵。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他的阅读和拼写能力大为提高。父母及安妮姑姑纷纷来信向他表示祝贺。他们的拳拳爱心和大力支持鼓舞了巴顿,振奋着他的精神,促使他决心取得成功。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更主要的是为了报答父母和效法祖先。
在学校,巴顿最喜欢的功课是历史课。他认为历史是由伟人们的个人品质所决定的。他们以其爱国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每堂历史课上,巴顿都是一个异常活跃的人物。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而且对于其中涉及的某些军事知识,他也经常能够提出富有创意的观点。这些都得益于上学之前父亲给他讲的历史故事、伟人的经历和军事家的功业及进行军事游戏时,父亲向他灌输的一些军事知识。巴顿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敏锐的分析、思考能力令教师惊讶不已,称他为“本校有史以来最具资质的学生,前途不可限量”。
每年巴顿的历史成绩都在所有同学中列第一位。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顿在数学、几何等其他科目上的成绩却始终不是很好。他对历史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经常手不释书,即使在其他课上也是如此。
巴顿的体育成绩也很出色。入学后不久,巴顿就入选了校橄榄球队。
那年秋天,树叶开始发黄。巴顿和一大群孩子在草坪上参加了橄榄球选拔赛,争夺加入校橄榄球队的资格。
教练在队前踱步,缓慢地巡查着这些初次参加秋季橄榄球比赛的孩子们。他走到巴顿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会儿:“你被录取了。”
巴顿被选入球队后,一开始先担任“阻挡”。
但巴顿喜欢打线上球。对他来说,这就像在天堂里举行婚礼一样令他感到刺激:两个人碰撞在一起,一个要向前跑,另一个则要阻挡他;一个与另一个的对抗往往采用封锁、阻挡、突破边线等战术。
终于机会来了。在赛季中期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教练对一名“一线卫”队员的场上表现不满意,于是在更衣室召开的比赛方案会议上,他审视了首批上场队员,然后说:“巴顿准备上,担任右边卫。”
巴顿一旦得到这个角色,决不会让别人把它夺回去。在本赛季的其他比赛中,这个“一线卫”的角色一直由他担任。在一次比赛中,他一人独得30多分,为本队战胜客队确立了绝对优势。一夜之间,他成为校际橄榄球比赛中的叱咤风云的人物。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造就的良好的身体素质,也为巴顿日后步入军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学校的6年中,巴顿几乎看遍了身边所能接触到的全部历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既包括诗歌,也包括个人传记、战争回忆录等。
苏格兰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最受他的欢迎。他的史诗描写了苏格兰的生活、传说、部族、格子呢、风笛、侠士等等。这些都加强了巴顿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了人类为反抗悲惨命运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它引导年轻的巴顿去思索人类如何去与命运抗争,把握自己的未来。色诺芬的《远征记》刻画了万人军克服重重险阻的远征及其统帅小居鲁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又为巴顿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冲突,揭露了一部分人自私丑恶的灵魂,赞扬了人间的真善美。《旧约》谈到了公正与邪恶的斗争。麦考利的《古罗马诗歌》和吉卜林的史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乐趣无穷。所有这些都使他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这些著作和诗歌对巴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产生了某种神灵崇拜意识,相信灵魂转世和精神感应,并形成一种幻觉:他仿佛生活在其他历史时代,是一名斗士——一名古希腊的重甲步兵、古罗马兵团的战士、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拿破仑的勇士等等。
军事统帅们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故事更使巴顿迷恋不已。汉尼拔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作战行动充分显示了用兵自如、胆量超人和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的敏锐感觉。恺撒率第10兵团在高卢的征战、圣女贞德在奥尔良抗击英军、拿破仑统军在意大利对反法联盟作战、华盛顿率部在北美大陆上的对英作战等等,都展示了充满活力的个人领导才能和神秘莫测的军事指挥艺术魅力。对于在南北战争中因防御顽强而号称“石墙”的美国南部同盟军将领杰克逊,巴顿也尤为崇拜,其中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巴顿家族的几位成员都曾在杰克逊的麾下任职。这些人作战勇敢,指挥有力,充满自信,战绩赫赫,成为巴顿效法的楷模。每每阅读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故事,巴顿都会激动不已,不自觉地置身于战争之中。
18世纪的拿破仑·波拿巴一直是巴顿最崇拜的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最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于他的军事谋略思想,巴顿尤为欣赏。
巴顿认为,拿破仑用兵的超人之处即在于充分地运用和发挥自己军队的特点,迅速地、机动地运用军队,在出色的运动中发动坚决的进攻,歼灭敌军兵力,夺取战役的胜利。
曼都亚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这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拿破仑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共同特点是兵贵神速,出奇制胜。巴顿对这两次战役大为惊叹,称为拿破仑的经典之作。在曼都亚战役中,拿破仑统帅4万多缺吃少穿的部队,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越过阿尔卑斯山天险,进入意大利。此时奥地利集中了8万余人,企图一举消灭4万法军。而拿破仑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取速战速决、各个击破的战法,首战告捷;尔后连续6天打了6个胜仗,攻占了意大利北部重镇——米兰。一个半月后,拿破仑以2万余人的兵力,再次击败了6万余奥军,并攻占了具有钥匙之称的曼都亚要塞,迫使奥军提出和谈,签订了和约。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一生获得的40多次胜仗中最光辉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是拿破仑自始至终直接指挥的,是最能体现拿破仑军事指挥艺术的战役。对于这位18世纪的军事天才,巴顿深为折服,这从巴顿为这次战役所做的注释中可清晰看到。文中录有拿破仑在这次战役结束后向其部队发布的嘉奖令:“在奥斯特里茨一天之中,你们完成了我要求你们以果敢精神完成的一切。俄奥皇帝指挥的10万军队,不到4小时就被你们打得落花流水……不朽的光荣归于你们。”在文末注释处,巴顿一改作文评述的习惯,而仅在大片空白处打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因为在他看来,对于这一军事史上的杰作,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拿破仑,少年时期的巴顿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迷恋情结。在阅读间隙,巴顿曾试着专门撰文分析拿破仑的军事指挥生涯。为此,他几乎查遍了所能接触到的有关拿破仑的资料。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私下里独立完成的。动机仅仅是出于对拿破仑这一军事天才的痴迷。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巴顿的意料。这篇文章完成后,在学校引起很大反响,老师们对其大为褒扬,称此文“文笔优美、看法独到……是一篇少见的佳作”。巴顿本人也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在一片赞扬声中,巴顿的虚荣心和表现欲大为满足。
校园生活在日历上一页一页地被翻过。一晃入校已近3年。巴顿变了许多:个子长高了,身体更加结实。但唯有一点始终未变:还是那样爱出风头。体育场上、辩论会上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由于在某些方面的出众表现,巴顿不仅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而且也变成了爱情的“靶子”。
一天,巴顿收到一封折成菱形的信笺。这件突如其来的礼物使巴顿激动不安,连续几小时沉浸在“被关注”的喜悦和神秘想象中。在信中,用华美的句子盛赞了他的作品,并向巴顿表示敬意:“你应该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否则,我就该失望了。”
看完以后,巴顿无法入睡,如一个受宠若惊的领奖者,开始一点点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
她叫安妮,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孩,齐肩的金发用一根碎花的带子松松地扎着。白色的上衣配一条同样碎花的吊带短裙,未脱离学生的那种极纯极纯的书卷气。
巴顿的心弦被拨动了。那天晚上,在校园那条林荫路上,他们再次相遇,一切尽在不言中。于是,校园中又多了一个爱情故事。
恋爱的帷幕一旦拉开,他们便大大方方地走上台来,不在乎有无观众,一丝不苟地演起来了。歌德有句名言:“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热烈浪漫的爱情故事既会在玫瑰园内吐出郁郁的浓香,也会在绿草间散着淡淡的暗香。巴顿和安妮很快便进入角色。尽管他们没有扣人心弦式的传奇过程,但也如小桥流水,温润明朗;似亭台飞阁,错落有致。当你左手把着一杯香茗,右手用杯盖轻轻地将和着淡香的热气拂开的时候,其中的“三味”便在这不经意间化开了。
渐渐,“关怀”的日子久了,巴顿竟发现这丫头身上有许多“瑕点”——或者说是无法忍受的地方。比如并不像信中所说的“欣赏你的每句话”。比如她的私人信件特别多……另外,这丫头太热衷时髦了,服饰包装层出不穷地变,有时上下午便判若两人。
这使巴顿很难和那个“热爱你”的“她”联系起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竟有如此表现,这太不可思议了。除非她是个天才的演员……
巴顿感到内心隐隐作痛,就像花丛里突然冒出冷漠的荆棘一样。在潜意识中,他感到某种危机正悄悄降临。他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演绎感情的人,他第一次明白了爱有甜蜜也有苦涩。
在这段初恋故事的起点——长长的林荫路上,巴顿和安妮平静地分手了。
初恋的洗礼令巴顿学会了掩饰自己,他把自己紧紧包在坚硬的外壳里面。
在同学们面前,他仍如平日一样以新奇的发言语惊四座。当他看到教室里的眼睛都放大了,沉醉在他那过于跳跃和突兀的思维片断之中,就像羊群停止了吃草,齐刷刷盯着牧人奇异的表现,他忘乎所以,陶醉在难以压抑的欢乐中。仿佛血液里奔涌着一群不安分的小精灵,它们群情激昂,跃跃欲试,一簇簇啤酒花似地炸开……
在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学校,巴顿总有一种优越感。虽然同是富人子弟,巴顿却从心里对同学们不屑一顾,自小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拥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
巴顿自幼受到父母和安妮姑姑的溺爱,有爱尔兰和墨西哥仆人伺候,周围所接触的都是当地显要人物,生活养尊处优,应有尽有,所有这些使他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尽管患有阅读失常症,但巴顿还是认为自己位于上流社会的顶层。因此他从心眼里藐视同学,也看不起普通百姓,视广大民众如草芥。他在日记本中写道:“古代的普通百姓愚昧无知,其实现代的绝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两样。”
在巴顿看来,所有的伟人不管是好是坏,都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和驾驭而达到显赫地位的。为了出人头地,他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并得到社会承认。他认为他本人的专长就是在军事领域有所作为。为此巴顿不断地阅读军事史,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都是过去时代的伟大将领。
巴顿重视荣誉和声望胜过生命。他认为,只有继承了家族那种伟大、崇高和辉煌的传统,只有向社会显示出超群的才干,并为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才能获得荣誉和声望。他期望有一天能像弗吉尼亚的祖先一样担任军官,像历史上的伟大统帅一样成为伟人,这就是他——巴顿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
夏天,巴顿兄妹俩常常在姑姑安妮或者父母的陪同下,乘船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没有受到污染的原始森林散发出缕缕清香。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迷人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和飘飘欲仙之感。这里有供游泳的浅滩、供划船的防波堤和供打猎的山地等等。巴顿在这里游泳、划船、打猎、捕鱼,玩得痛快淋漓。累了,就躺在柔软、温暖的沙滩上看大朵大朵绚丽的云彩从他们头上飘过,云朵投在水面上,水天一色,天空一片湛蓝,清澈明净,让人产生出双翅上去翱翔一番的欲望。
每天凌晨,天际霞光初现时,巴顿和尼塔坐在岸边,看潮涨,看日出。傍晚,又坐在岸边,看潮落,看西沉的夕阳突然钻进飘荡的乱云。壮观的金光照彻东南方,在天空堆起层层柔和的黄色晚霞,整个世界瞬间被金黄色的晚霞映得发亮,慢慢地那纷纷碎裂的金黄色的彩云随着暮色渐浓,汇成了一大片玫瑰色的断层云。火一般的金黄色变成了鲜红色,仿佛情人脸上的红晕,接着鲜红色褪成了玫瑰红,继而又变成深红。很快,上天那股火一般的热情平息下来,整个世界融入一片苍茫,一轮弯月悄悄半悬在天边。
在巴顿的记忆中,只有童年时在外公牧场中的落日曾令他流连忘返,而今大海中落日迷离的色彩再次令他心动,他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
在圣卡特林纳岛度过的第一个假期给巴顿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清新的空气、雪白的沙滩以及海上落日都令巴顿着迷。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又来到圣卡特林纳岛休假。同时来此度假的还有他们的好朋友拜林和艾尔两家人。就在这时,巴顿结识了比他小两个月的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比阿特丽丝长得小巧玲珑。她的面庞清秀而亮丽,金色的短发、淡淡的眉毛、碧蓝的眼睛、玲珑的鼻子、极富性感的嘴唇,把她装扮得如同出水芙蓉。她的身材苗条而柔软,一件紧身的连衣裙,把那线条优美的胸部勾勒得格外动人。“真是一个美丽得像天空、白鸽般纯洁的女孩子。”
比阿特丽丝也以少女的敏感注意到了面前这位青年——乔治叔叔家的长子。他身材修长,黄昏的微光映出他脸上俊美的线条,站着时优美的姿势像雕塑家手上的大卫,有一股使少女们倾心的男子气。
巴顿和比阿特丽丝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其实,两人在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巴顿喜欢运动和展示力量,性格粗犷;而比阿特丽丝则是大家闺秀,喜欢高雅,感情细腻而浪漫。巴顿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加利福尼亚家乡;而比阿特丽丝则游历了欧洲,并在法国和瑞士的学校就读,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巴顿是个乐盲;而她却能弹奏一手好钢琴。如果说巴顿代表了野蛮的西部生活的话,那么比阿特丽丝则是东部海滨文明的产物。
虽然比阿特丽丝已年满16岁了,但还是有点孩子气,喜欢玩洋娃娃。在家中的沙龙里,她是一个活跃分子。由于自幼受到父母的宠爱,她养成了固执、骄傲和目空一切的个性。很难想象,这两个性格基本相像的人会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走到一起成为恋人,也许这正是爱情力量的伟大之处。
3个家庭的8个孩子在一块尽情地玩耍。他们一起游泳、划船、演戏、跳舞,个个精神愉快,穿着时髦,玩得十分潇洒痛快。
一次,这几个孩子跑到岛上的原始森林里面,玩起“抓特务”的游戏。游戏开始后,谁都不愿主动提出作“特务”。因为扮作“特务”的一方必须是独自一人,孤身作战,把自己隐藏在森林深处。在一定时间内,躲过其他人的抓捕,才算胜利。
巴顿自觉胆子很小,心中却又跃跃欲试,尤其在比阿特丽丝这样一位漂亮女孩的面前。他主动请缨,率先向森林中跑去。这是很大一片林海。参天的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使得在林子里大白天也感到一股绿幽幽的凉气。越向前行,林木越茂密,横生出的枝杈不时挡住去路,巴顿用猎刀劈开路障,艰难前行。突然巴顿双脚踏空,垂直落入一个废弃的陷坑内。一阵颠簸,他发现自己坠入井底没膝深的污泥中,膝盖紧紧地绷在一起,人向前倾倒,污泥的气味熏得他动弹不得。过了一会儿,他才缓过气来。他松了一口气,抬头望去,坑口距坑底两人多高。他看了一下表,此时是下午1时30分。
巴顿试图再站起来,但腰部和臀部的剧痛侵袭着他。不久,左脚开始阵阵疼痛。他脱下鞋放松一下,以减轻疼痛。他注意到他的踝部有一道深长的伤口。
过了一会儿,他自勉道:“我至少得试试!”他用背顶着坑壁,脚蹬着对面的坑壁开始向上挪动。爬了大约10尺后,他无法顶住易滑的坑壁,坠回底部。像这样持续努力了一个多小时,他感到筋疲力尽。
巴顿时醒时睡,直到早上的一束微光从坑口照下,他才清醒了。“他们一定在林子里四处找我……”他感到肚子饿,“我必须得从这里出去。”
环视一下坑壁,巴顿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如果他用随身带的猎刀在坑壁上凿出坎儿,左右交换依次向上,脚趾就有了攀援之处,从而就能爬出坑去。
坑的四壁虽因受潮而膨胀,但仍很坚硬。巴顿费了很大力气才凿开两个小立足点。休息一会儿,他又振奋起精神。“我不是半途而废的人!”他大声说,“我不能让我一家人失望!”他又继续凿。越往上凿越艰难,当他一只脚停在小立足点时,不得不以另一只脚和手靠在对面的坑壁上取得平衡,另一只手挥动着沉重的猎刀……这样敲敲打打,终于,他攀住了坑沿,使尽全身力气,一条腿往上翻,接着长嘘一口气,身体就跃落在厚实、松软的地面上。当他踉踉跄跄走出林子时,第一感觉便是肩上阳光的温暖。
巴顿终于靠自己的意志脱离困境;但也使其他人虚惊一场。对于父母的申斥,巴顿并未太在意,重要的是他已经赢得了比阿特丽丝的敬意和好感。
在圣卡特林纳岛的这个假期,比阿特丽丝似乎更愿意和巴顿待在一起了。清晨,他们常常一起出去踏海。灰蒙蒙的黎明,远处各种色彩的沼泽地以及铺满细沙的海岸,都足以使他们感到心旷神怡。穿过沙丘中的一条小路,便来到海滩上。他们脱下鞋子,脚丫接触地面的感觉新奇得让人慌乱。脚板下的沙子又细巧,又松软,满满地嵌在趾缝间,痒酥酥的。那沙子开始时干干的,后来变得潮湿起来。抬眼望去,在曙光照耀下,漫长空旷的海滩在海水下呻吟着;远处的海洋变成一条长长的带白边的黑带。苍茫的大海上空渐渐红光微露。云彩立即被染成了红色,一片片分散开去。颜色渐渐地由绯红色变成棕红色,再由棕红色变成暗金色。而太阳就在这一片金光中冉冉升起。顿时滚滚的波涛上被洒上了无数的碎金,好像有人走过海面,一边走,一边从身边的桶里不断地洒下许多金光。在这圣卡特林纳岛上的晨光中,大地万物似乎仍未从宁静中醒来,平坦的海岸上只有他们俩在尽情地观赏着浩瀚的大海。初升的朝阳下,只有他们在忘我地倾听着海浪的轻声呻吟及海鸥的亢奋的鸣叫。自海面冉冉升起的朝阳沐浴着这一对青年男女。
在比阿特丽丝的身边,在充满奇幻的色彩中,巴顿有一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冲动,他滔滔不绝地向比阿特丽丝讲起自己童年牧场的生活,憧憬着自己宏伟的人生目标。“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出色的将军。小乔治·巴顿将军将会创造一个时代……”
望着巴顿慷慨激昂的样子,比阿特丽丝感到他很有男子汉的魅力,也许这正是她一直追求着的。
两人分手后,都有意识地相互通信。圣诞节快要到了,她寄给他一个领带夹作为圣诞礼物,并真诚祝他圣诞快乐。他写信表示感谢,说:“这是我最需要的东西……当我第一次戴上它,照照镜子看看它是否是笔直的,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帽子。”在信中,巴顿又提及准备明年报考西点军校的想法。她看过信后,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年秋季,巴顿征得父母同意,准备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但要跻身这个人才辈出、世界闻名的军校,又谈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