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友谊境界最高的当属伯牙子期。俞伯牙与钟子期因“琴音”而成为“知音”。一位朝中高官,一位山野樵夫,因一首琴曲即成至交,不幸的是,一次交往之后再次赴约时,樵夫钟子期病卒。俞伯牙悲伤痛哭,在其墓前抚琴一首:“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随之摔琴叹知音。如此超然于现实,直接深入到灵魂里的千古友谊,却又如此短命和脆弱,着实可叹可赞。
在近代史上,也存在着这样一段知音之交,就是秋瑾和徐自华。
秋瑾大名鼎鼎,已经成为一曲轰轰烈烈的绝唱。相对来说,徐自华的光芒有些黯然,却依然低调地闪耀着,如一湾暖融融的流水,轻轻淌进知情者的心里,感染着每一位了解她故事的人。
在革命的文学社团南社众多社员中,姐妹同参社的有三组,其中就有徐自华、徐蕴华姐妹。但这姐妹俩的关系似乎远远比不上秋瑾和徐自华的金兰之交。说徐自华是秋瑾最亲密的战友和最可靠的姐妹,绝对是没有一点夸张。有时候看朋友的交情,真的不是看生前,而是看其死后。
秋瑾去后,徐自华冒死完成其安葬西湖的夙愿,并亲自守墓,自己死后也随之葬在附近。从命运上看,徐自华与秋瑾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徐自华字寄尘,号忏慧,1873年出生在浙江石门县浯溪(今桐乡县崇福镇)。徐自华家族也属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套路。其祖父徐宝谦,号亚陶,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曾任安徽庐州知府;父徐多镠,号杏伯,国学生,诰封奉政大夫。
家族里都是读书好学之人,徐自华从5岁开始跟着舅父学习,到10岁时已会五言八韵诗。光绪十三年(1887),其叔父徐多鉁任广东顺德县令,15岁的自华随父亲赴叔父任所,与堂姐惠贞切磋诗学,朝夕对吟。
徐自华在《听竹楼诗稿·自序》中写道:“余年甫五龄,即从学舅父。性寡慧,日受书六、七行,常恐诸兄姊先背诵,勤读不辍。晨兴间或少晏,色便不豫。”徐自华天赋极好,学什么进步都很快,而且敢于尝试做一些事。想来古代有才女子不少,胆敢出头做事的却寥寥无几。其祖父徐宝谦看在眼里,赞叹不已,有《示女孙自华》诗云:“果然一介比书生,修到梅花骨格清。我已三更幽梦醒,楼头犹听读书声。”并将一方印文为“一介书生”的翡翠图章赠给徐自华。后人《文稗类钞》文学门中有条目记载:“自华、蕴华尤著称于时。”
徐自华在19岁时曾随父赴安徽探望在庐州做知府的祖父,并代阅童生诗卷,品评等第,可说是头头是道,以至于祖父常暗暗惋惜:“是女倘投身作男儿,必木天中人也。”木天就是翰林院。
近年来,关于江南女性的诗词研究越来越繁荣,在《江南女性别集》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里就收录有动辄上百万的清秀文字。以前,提及江南文化,无疑是才子或是入朝为官者的天下,女性则多为两种,一是窝在家里如《浮生六记》里芸娘一样与夫君“过家家”,吟诗作赋也是“玩票”;另一是则为风月场里的女子,即便玩点文艺腔,也属于“花红柳绿宴浮桥”间或的小插曲、小玩意,助助兴而已。
胡文楷先生《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清代女性达3660余人,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历史学系教授曼素恩据胡著统计的数据显示,“长江下游”的清代女作家有2258人,占清代女作家总数的70.9%。其中以江苏最多,浙江其次,安徽再次。她们大多出身名门,或是有书香气的富绅之家,她们不甘庸俗,不愿意就此默默逝去,留下了清灵文字的时候,也听到了意外的心灵声音,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沉重苦难的诉求,只有随意的感想,如同山涧溪流在花草中汩汩流过,无意间累积出洋洋千万言中国女性心灵史。
张令仪就是一位。她生于桐城派所在地,父亲张英曾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弟弟张廷玉任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时有“父子双宰相”之说。她最早时期的创作多达十几册,传至今日,不到百阙,其数量仅次于老乡吕碧城。其人诗词远没有吕碧城凛冽肃穆,更多的是私人化写作,记录女性细腻心情渐变过程,不大涉及公共,如:
眼儿媚(雨窗即事)
料峭轻寒不卷帘。细雨压重檐。莺慵燕弱,花欹柳软,特煞堪怜。替花愁绝花知否,空自锁眉尖。天应入梦,人如中酒,常则恹恹。
踏莎行(金钱卜欢)
鹊语无灵,灯花难卜。心期暗向青蚨祝。龙文掷罢费端详,依稀似许归期速。黛减螺痕,臂消红玉。寒衾一束和香宿。高楼独上更销魂,陌头杨柳参差绿。
翻阅早期江南女性的诗词,可见她们无论经历苦难,还是命运多舛,文字中总是呈现着泰然和安稳。如叶小鸾,出身文士家庭,父亲既为官又为文,但家境流变,她亦早嫁,不到17岁就夭亡了。最喜她的那首《虞美人·看花》:
阑干曲护闲庭小,犹恐春寒悄。隔墙影绕一枝红,却是杏花消瘦、旧东风。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伊、惜流年。
是这样清冷的文字,任你天雷地火,任你落花飞蝶,我自我的韵致悠远。在没有女权佑护的那个时代,这样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自立和品质。现代的江南才女杨绛,仍然保持着这样笃定的文风和气质。
以徐自华的才气,留下百十阙空灵的文字,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在她早期所处的时代,以其女子之身,就算才气再大,也没有机会做官。她的人生升级就是嫁人。
1893年春,21岁的徐自华出嫁了。嫁的人是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南浔镇富绅梅谦吉之子梅韵笙,婚后生了一子一女。婚后七年,丈夫病故。中年丧妻是男人一大伤心事,而女子丧夫呢?不亚于天塌下来了。那时维新变法还在前期的酝酿中,对于28岁就守寡的徐自华来说,这意味着从此要一个人寂然下去。又七年后,其女亦夭亡。才女,是否就要如此凋零?
幸她遇到了秋瑾,使得两人的人生都得到了改变,这是后话。
从一个女人的常理来说,徐自华丧夫后是极其悲痛的。但徐自华的悲痛却有着别样的滋味。
首先,从史料上分析,徐自华是属于思想先锋派的女性,打小就远离脂粉,性格像男孩子,有意做一番事业。其次,这桩婚姻是遵照封建社会的婚嫁原则,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小妹徐蕴华曾撰《记忏慧词人徐寄尘》介绍:
1894年,寄尘22岁,嫁南浔梅氏。翁姑善居积,富资财,爱钱如命,事事刻薄,即细小的新妇零用,亦要取之母家。婿韵笙,性庸懦,不劳而食,无所用心,文学无基础,工作又怠忽,入泮以后,便把诗文束之高阁。两人情好不洽,原因就在于此。
“寄尘”是徐自华后来的名号,据说是仿效同为南社成员的吴江袁希谢的晚号。公婆家虽是有钱人,但平时吝啬,且不染文才,不免令徐自华失望,自此影响到婚姻质量。
她在婚后一年写道:
寂寞闲庭欲暮时,疏帘细雨织愁思。
忏除慧业拼焚稿,感触乡心又赋诗。
瘦影怕临明镜照,吟怀剩有短檠知。
比来悟得安心法,处世无才且学痴。
1897年,也即是徐自华出嫁后第三年,疼爱并看好她文才的祖父徐宝谦去世了,她作了《哭祖父大人》四章,悲痛之中,似乎也在感叹着自己的命运无奈。
而在谭嗣同就义的那年,她写下了“我望燕云挥热泪,无心赏菊再衔杯”。谭嗣同在菜市口被砍头的那个时节,正是金秋黄花开。
诗词化为一种无形的海波,不断撞击和推波着这位不甘心的女子。就在丈夫病逝后,她的《悼亡》诗也是悲中有愠:
黄鹄哀鸣泣赋歌,一场恶梦七年过。
红颜大半才名误,恨抱千秋薄命多。
七载相依共唱随,可怜聚首两年期。
书来从未催归棹,眷恋庭闱体寸私。
七年的婚姻,却只在一起过了两年。除了说感情不和外,还能有什么说法呢?
这一点倒与秋瑾有些相像。
徐自华的丈夫去世的那年,正好是八国联军入侵之际。这时,随夫在京城生活的秋瑾也受影响回到老家。两人都感受了国运衰败,前途茫茫。而后,丈夫再次前往赴任时,秋瑾就与丈夫出现了分歧。
秋瑾的婚姻也属封建产物,这个骨子里追求自由平等的剑气女子,怎会甘心就范呢?那个时候的男子不是一头扎进仕途苦苦钻营,就是酬应于歌楼酒榭。秋瑾的丈夫已经是仕途中人,热衷权贵却懒于国事,恐怕也不是什么大恶事,但秋瑾是烈性女子,她追求的不是一家的安乐享受。两人的思想很快背道而驰,据说后来两人干脆分居了。秋瑾曾记录夫妻生活:“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在其《满江红》中也有记其黯然心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
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后来,秋瑾索性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并很快加入了革命组织。再后来,她从夫家获得一笔办报的经费后,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后人考证,秋瑾夫君王家对秋并不薄,多次给钱资助,并把两人合葬在一起)。在对丈夫彻底失望后,秋瑾曾提出离婚,被夫家拒绝了。但秋瑾从此醉心革命,不再寄情婚姻,一直到就义。在这期间,秋瑾的一个好姐妹陈阙据说因为婚姻不幸早逝,只有21岁,秋瑾悲吟长挽诗为其“招魂”。
同病相怜。这个时候,秋瑾遇到了徐自华。有人甚至断言,若没有这场相遇,秋瑾可能还是秋瑾,但徐自华可能就是那个被赐予贞节牌坊的旧式女子。
夫君去世后,徐自华并没有立即走上社会的前沿,仍旧循着旧规──不能相夫,仍要“教子”:“大地茫茫,看白战、终宵未歇。帘卷处,彤云密布,朔风凛冽。世界三千都变玉,霜闺一色空疑月。唤娇儿、且读旧楹传,柔肠裂。熊丸课,期望切;三迁教,惭难及。叹凄凉身世,那堪重说。旧事已随流水去,新愁只付鹃啼血。剩寒宵百感上心头,乾坤窄。”(《满江红·雪夜课儿感从中来爰赋长调》)那几年,徐自华经历“五载之仲,连遭四丧”,“至光绪壬寅,家运欿轲,迭逢凶变。大兄受沅,嫂氏胡、王,侄益尊相继沦逝”。亲属的猝然离世,让她感到对孩子教育的重要,还有对自身的蹉跎纠结。
徐自华在丈夫死后三年写诗曰:
荏苒三年眼泪枯,虽生犹死益伤吾。
深尝艰苦空人世,反羡安眠在冥途。
剩有啼鹃千古恨,可能化鹤一归无。
忍哀营奠营斋事,还课双雏膝下孤。
同年(1903)七夕夜,徐自华孤枕难眠,陪伴着她的似乎只有或悲愁,或解忧的文字。那首《贺新凉》填得令人心凉:
此夜难成寐,步闲阶、露凉人静,微风乍起。瘦影凭栏清似水,相对自怜憔悴,那更堪、年来情思。触景伤心心易感,蹙双蛾损尽眉峰翠。愁如许,愁如醉。抹空纤月如钩细。听桐阴蛩声唧唧,满阶秋意。离合悲欢供领略,寸寸柔肠断矣。怎禁得、千行红泪。乞巧何心增怅望,问双星奚地埋忧处。思往事,皆情累。
苦闷至极的秋瑾,遇到了郁闷至极的徐自华。
1906年春,同盟会会员、南浔乡绅张弁群在南浔东栅创办浔溪女校,慕自华才学,聘请她担任校长。这时,正在谋求革命的秋瑾得知家乡开办了一所女校,有意去结识几个女界同志,以扩大革命队伍。
这年的春天,秋瑾去浔溪女校参观,徐自华作为校长自然要亲自接待。仅仅是一次见面的交谈,真正再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无论是谈封建婚姻,还是混沌的国事,皆是慷慨激昂,越谈越对脾气,一下子深入到了灵魂里,相见恨晚。
一个是一身剑气,一个是一身义气。
按照民国作家郑逸梅的描述:“两人一见各相倾倒,日夕欷歔,纵论家国,遂订金兰契,自华年长为盟姊,秋瑾为盟妹。”此后,徐自华还力邀秋瑾在浔溪女校任课,秋瑾心里似乎只有革命,哪里是个教书匠呢?但她还是在校数月教授日语、理化、常识等课。可见她是舍不得这位新交往的知音姐妹。在校期间,秋瑾还收了一位女弟子,正是徐自华的小妹徐蕴华。
秋瑾教授徐蕴华写诗,嘱其不要无病呻吟,要实质性地关心国事和革命。1906年夏,秋瑾还赠给徐蕴华一首诗(《赠徐小淑二章》):
况复平生富感情,《骊歌》唱彻不堪闻。
重来敢爽临歧约,此别愁心增为君。
此身拼为同胞死,壮志犹虚与愿违。
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
也可以说,在校期间,秋瑾已经表露出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慨然心态。
徐自华深谙诗词之意,这首竞雄之诗,不但深深影响了徐蕴华,更深刻影响了徐自华。
徐自华在当年曾赠诗秋瑾(《赠秋璿卿女士》其二和《晚窗同璿卿妹小酌叠前韵》):
萍踪吹聚忽逢君,所见居然胜所闻。
崇嘏奇才原易服,木兰壮志可从军。
光明女界开生面,组织平权好合群。
笑我强颜思附骥,国民义务与平分。
风催花信始萌芽,轻暖轻寒万物华。
携得清樽消寂寞,懒随浊世斗豪奢。
兰言畅领倾忱久,萍迹欣逢告慰差。
欲促春光有诗檄,唐宫羯鼓不须挝。
秋瑾离开浔溪女校,有说是因其宣传革命思想,校方受迫辞退她。之后不久,徐自华也辞去了浔溪女校校长的职务,回了娘家。秋瑾还赶去看望了金兰姐姐。徐自华父亲病逝后,秋瑾专门前来吊唁,居住在徐家半个月。她们常常彻夜长谈,对外面的世界了解日渐增多,徐自华有了入世的心,她与妹妹徐蕴华都在秋瑾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和光复会。秋瑾提到,她要在上海办报纸,宣传革命,许徐自华一个位置。
当得知办报经费缺乏时,徐自华捐资1000元,徐蕴华捐资200元,据说是卖掉家里田产和首饰得来的钱。“我劝红闺诸姐妹,添妆略省买花钱”,徐自华入股《中国女报》后,不断呼吁女界觉醒自强。
《中国女报》宣传的是女权运动和革命思想,这份刊物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民主革命起了很重要的舆论作用。
有人说,徐自华和秋瑾女侠相识、相交,是她人生路上的重大转折。在这之后,徐的诗风都为之一变,不再是闺阁缠绵,而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从上引徐自华所赠秋瑾两诗可窥一斑。1907年春,徐自华与秋瑾游览杭州西湖时,写下了《满江红·感怀用岳武穆韵》:
岁月如流,秋又去、壮心未歇。难收拾、这般危局,风潮猛烈。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奈吴侬身世太悲凉,伤心切。亡国恨,终当泄;奴隶性,行看灭。叹江山已是,金瓯碎缺。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怀时事喷心血。愿吾侪炼石效娲皇,补天阙。
这次西子湖畔的约会,成了历史上一段凄美的绝唱。
二月的寒风依然凛冽,一对巾帼携手登上凤凰山,吊唁了南宋的故宫,望着西湖不禁凄然。两人当时还在趁机侦察城乡内外的出入道路,绘制了军用地图,以便将来起义时用。
南宋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杜甫的《春望》缓缓流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秋瑾、徐自华拜谒了湖畔的岳飞墓地,吟咏起岳飞的《满江红》时,秋瑾声泪俱下。徐自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谁让她是秋瑾的知音呢?
徐自华不禁疑问:“难道你要死葬在这儿么?”
秋瑾答曰:“倘得埋骨于此,我愿足矣!”
徐自华接话:“如你死我前,我定葬你于此;然如我先你而死,你也能葬我于此乎?”
秋瑾一笑:“这就看我二人谁先得到这个便宜了。”
四个月后,秋瑾在绍兴轩亭口惨遭斩首。
此前,应该说徐自华的内心是充满纠结的,一方面她无条件地支持秋瑾的起义,有一次听说秋瑾筹备武装起义经费,她倾己所有支持,这个细节,日本学者永田圭介在《秋瑾:竞雄女侠传》中曾有描述。那段时间,秋瑾正忙着光复军和策划在杭州起义的事宜,当时还受到一些保守派的不支持不理解。
而另一方面,徐自华也与秋瑾发生了分歧。根据郑逸梅的记述,徐自华与秋瑾游览西湖时,秋瑾秘密侦察场内外出入径道,绘为军用地图,以备日后之用。当时徐自华看到秋瑾如此激进心切,就以时机尚未成熟讽她,不该如此心急,秋瑾倒是接受了。
后来,秋瑾曾邀请徐自华去代她打理《中国女报》,时间要几个月,徐自华就说母亲生病在家需要照顾,就没有答应。秋瑾却有些不悦,说她忽视公事,太恋家了。
还有一次,她俩同游上海张园,小憩品茗时,秋瑾见一名留学生挟一名雏妓乘车而来,在这花娇柳媚之地,露出一副轻狂放浪之态,她忍无可忍,立刻上前用日语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那人还算识相,赶紧灰溜溜地走了。徐自华静观这一幕,不由得打趣秋瑾横加干预是“真杀风景”。秋瑾则爽爽脆脆地回答道:“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同样是在徐自华所作的《秋瑾轶事》里,有一次,秋瑾酒后耍大刀,问徐姐姐看她是历史上的哪位,徐回答是刘备家的孙夫人。结果说着说着,就绕到了两人婚姻上,秋瑾竟说要帮徐自华介绍对象。这对姐妹或许是酒喝多了,但内心对正常婚姻生活的渴望,却与常人无异。
秋瑾曾有《谢道韫》一诗:“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有人说是赠予徐自华的,但其实也是映射她自己。
“客星同聚暂游春,触目湖山几怆神!死后名希无上品,生前知己不多人。欲浇垒块还凭酒,甘作牺牲岂惜身?忍向凤凰山上望,宋家陵寝没胡尘。”这是徐自华与秋瑾游览西湖时的随笔。
“生前知己不多人”成了残酷的现实。
秋瑾就义后,徐自华几乎哭昏过去,并因此生病。想起起义前的最后相见,徐自华慷慨地将自己的全部积蓄约值三十多两黄金捐出。秋瑾将自己身藏的翠钏回赠:“事之成败未可知,此区区物畀阿姊纪念何如?”并临别赠诗:“此别深愁再见难,临歧握手嘱加餐!从今莫把罗衣浣,留取行行别泪看。”
莫忘将我的遗骨安葬在杭州西泠!乱世中一对思想独立的女子紧紧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翠钏在手,睹物思人。徐自华尝到了俞伯牙猝失钟子期的千古悲痛。
清政府仍在加紧搜捕余党,徐自华姐妹自然也在其列。这个时候,无人敢领取秋瑾的尸体,仅由善堂草草成殓。灵柩先放在绍兴府山山麓,后又移至严家潭殡舍暂厝,但舍主得知这是杀头的女革命党棺木,断然拒绝,后只得移放在偏门头大校场近旁。柩上只覆以草苫,借以避风雨。凄凉野祭,毅魄难安。
徐自华耳边响起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句。“岳王坟前诺言可信么?”
徐自华站在雨中,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于是,她赶赴上海,找到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陈去病面商落葬之事,这个时候,恰逢她的女儿蓉患白喉不治而亡,只得急归,悲上加痛。
这一年的冬季奇寒无比。徐自华赶赴西湖,在苏堤春晓处为秋瑾相墓,正好与苏小小墓、郑贞女墓成美人、节女、侠女三坟鼎足。于是,徐自华多处托人,购得西泠桥畔墓地。
12月31日,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徐自华拖着病体与义女濮亚华冒风雪,渡钱塘,至绍兴。在漆黑的夜里,点燃烛火进入文种山,摸索寻找到秋柩,以重金雇夫役潜移至常门外严家潭丙舍,等待秋墓建成,再择日会葬。
1908年初,秋墓建成。墓志铭由徐自华撰,吴芝瑛书,著名篆刻家洲泉胡菊邻刻石。“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立于墓门。当年2月,徐自华携秋瑾孤魂落葬西子湖畔。
当时足有400多人前往秘密拜谒送祭。秋瑾不寂寞。
徐自华如释重负,吟诗一首:“湖云山树总悲凉,春晓苏堤柳未长。添个鉴湖秋侠墓,游人凭吊泣斜阳。”
徐自华还与陈去病一起秘密创立“秋社”,众人推徐自华为社长(民国后孙中山曾任名誉社长),决定每年秋瑾殉难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一个地下组织誓要继承秋志。
可是很快就走漏了风声。是年9月,清廷巡查御史常徽到杭州,在西湖发现了秋墓,大为恼火,立即上章弹劾,奏请平墓。后来,平秋墓获准,并缉捕徐自华、吴芝瑛。徐自华一面密遣徐蕴华到杭州去,与朱瑞、徐自华母等收藏墓碑于秋社,一面急电催陈去病商量对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非但墓已毁,灵柩也被挖出。无奈只得先由秋兄宗章迁回绍兴落葬,后再由湘潭王氏专丁运湘,与其夫王廷钧合葬一处。
而徐蕴华冒死前去埋藏墓碑,竟被清廷巡逻队击伤。至于被通缉的徐自华,只得暂避上海。
徐自华牢牢记得岳飞墓前的约定和承诺。从此,她对革命更加投入。1909年,革命的文学社团南社在苏州虎丘山下成立,徐自华与徐蕴华共同加入。南社领袖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将徐自华比作忧国忧民的李清照。柳亚子赞词曰:
奇才如许,有青绫障外,谢家琼树。生小女儿溪畔路,弄月评花闲住。漱玉新词,断肠旧恨,谁辨今和古?蛾眉绝世,人间脂粉如土。伤心风雨联吟,江湖结客,往事休重数。抔土西泠留未得,剩尔骚坛一旅。翠羽萧条,梅花零落,迸入哀弦去。因缘文字,一编珍重曾睹。
陈去病诗赞其云:
天生风雅是吾师,拜倒榴裙敢异词?
为约同人扫南社,替君传布廿年诗。
很快,辛亥革命爆发。当时浙江相继光复,而石门仍为清吏所据。当时居住在苏州的徐自华,急电浙江都督府民事部长褚辅成救援。褚派革命军200人攻下石门,至此全县光复。
看着手里的翡翠镯,她心里想的还是秋瑾何时回到西子湖畔。
革命成功后,徐自华再次来到绍兴,参加绍兴军政府为秋瑾举行的盛大追悼会,登台发表演讲,会后搜集秋案及大通学堂档案携回秋社保存。她写下《中原光复重人越中有悼璇卿》诗四首和《满江红》词一阕。
这个时候,革命后的湖南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修建了烈士陵园,已经将秋瑾的墓迁葬于此。徐自华提出迁秋墓,遭到了湖南方面的婉拒。
徐自华姐妹与陈去病多方奔波呼吁,此时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经民国政府批准,又有陈去病前去湖南斡旋,两省商定,迎送秋瑾的遗骨至西湖。
革命人拘捕了昔日怂恿平毁秋墓、曾任浙抚的张曾扬幕府章介眉。徐自华见到章介眉,义愤填膺。章似乎也知错了,愿捐田三千亩,取其一部分作秋侠祭产。于是,徐自华决定以此联名请浙新政府允建秋祠。后建成秋祠、秋心楼和风雨亭,以供凭吊。1912年年初,徐自华组织举办秋瑾追悼大会,白马素车,三四千人参加,盛况空前。同时,她还搜集了众多秋瑾遗物充实秋社。
秋瑾字竞雄,于是,徐自华又与革命人士在上海创办竞雄女学,校长为秋瑾女儿王灿芝。徐自华还邀请了陈去病、胡朴安、黄宾虹、庞树柏、徐蕴华等执教该校,培养了众多人才,称一时之盛。
看着王灿芝成长,徐自华暗自欣慰,但更挂念秋柩尚在湖南。徐自华嘱陈去病去湖南,至长沙护秋柩归浙。是年12月4日,秋柩抵沪,徐自华、徐蕴华及各界人士迎灵。36名竞雄女学学生陪护灵柩,数万民众肃立江岸,含泪致敬。数百女学学生白衣素服,执绋前导,沿途哀乐声声。灵柩护至绍兴会馆,举行追悼大会。徐自华主奠,泪流满面。次日,徐自华护送秋柩抵杭,灵柩暂停秋社。8日,孙中山到秋社祭秋,面允自任秋社名誉社长,并撰挽联一副:
江户矢丹忱,垂居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3年秋,秋瑾被重新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的原墓地。徐自华心愿得了,一曲知音终得圆满。
此后,徐自华继续秋志,参与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她资助同志亡命海外;其遇害者陈尸市曹,无人敢收殓,则遣人经纪其丧。袁世凯称帝后,徐自华奔走于苏州、上海间,策应讨袁斗争。后来,袁世凯督冯国璋任江苏都督,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和江苏反袁力量镇压,徐自华与陈去病在上海竞雄女校谋划在苏州起义抵抗。当时,徐、陈躲在苏州阊门一间旅社内指挥,事前与警察所长说通了,结果所长突然变卦,很快警察将其包围,徐自华秘藏重要文告、旗帜暨印信于裹腿之内,空手从边门脱险。陈去病等人则乔装逃去。
1920年,徐自华追随孙中山到了广东,后奉命回杭州葬苏曼殊于西湖孤山,当时徐自华为了实现与秋瑾陪葬的诺言,曾在西子湖畔购得墓地,并为好友陈去病同购一墓地。苏曼殊去世后,陈去病主动提出将其墓地让与苏曼殊。身体不适的徐自华自此留在了西子湖畔,长期待在秋社,为秋瑾守墓。
1927年,北伐军底定东南。徐自华召集秋社同人联名请愿,收复了军阀孙传芳当政时被刘氏夺占的秋祠,筹措资金把严重毁损的秋祠重新修葺。在秋瑾逝世20周年纪念日,由徐自华主祭,重举升主人祠典礼。
这一年,她与秋瑾分别已20周年。这一年,秋瑾女儿王灿芝正好大学毕业。徐自华拿出当年秋瑾赠与的翡翠钏交与王灿芝,嘱言:“此汝母物,亦汝王氏聘礼中物也。而予为之外府,日月已迈,今老且病,不完璧归赵,将欲奚为?子其宝之,见钏犹见汝母也。”
1935年夏的一天,徐自华坐在秋墓前,追随秋瑾的英灵,安然而去。
据说徐自华去世的那天正好是农历六月六日,正是秋瑾的第28个祭日。那天,徐自华早早起来,穿上崭新的辑里丝衣裙来到秋瑾墓地,动作迟缓而虔诚地跪在秋瑾的十字碑前,小心地擦拭着墓碑。
天堂里的秋瑾看着疾病憔悴的姐姐徐自华,必是心疼到了极点,于是,她决定接姐姐而去。这一年,徐自华63岁。
徐自华去了,但由于北伐期间杭州禁葬,其灵柩只能安放在秋祠,一放就是两年,后被安葬在杭州公墓。日本占领杭州后,公墓变成靶场,徐蕴华将姐姐的灵柩安放在孤山之麓的原定墓地。
按说从此这对金兰姐妹该咫尺相守于西湖了。结果,“文革”的时候,徐自华墓遭到破坏,秋瑾墓也未能幸免,遗骸还被迁至鸡笼山。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上书邓颖超,秋瑾墓才得以迁葬回西子湖畔。
今天,徐自华的遗骸还在鸡笼山脚下的茶园里,她在远远地看着姐姐秋瑾。这辈子有一知己,足矣!
杨荫榆(1884─1938)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鲁迅一生的骂战中,或许再没有第二个女人能够被他如此重视地骂,如此狠心地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