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档案:
花木兰,隋代人,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侵犯北魏边疆,地保持军帖命花弧应征入伍。花木兰想到父亲年老多病,决意女扮男装,以弟弟的名字,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花木兰屡建功勋,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被封为尚书。唐代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一方民歌绝唱《木兰诗》,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生平大事记:
北魏时期,柔然突力子侵犯边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胜利归来后,花木兰谢绝了可汗封赏的尚书郎官职,着战袍快马还乡。
花木兰换回女儿装,留在家园,孝敬父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立,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符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北魏结束了“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了黄河流域。经过五位皇帝,北魏政权八十六年后传到了孝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然而,此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不得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展开大战。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木兰诗》开头就表现了当时紧急的军情,然而此时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好女郎,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即将出征,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行动急促紧张,但士气却很激昂。由于军情紧张,行军紧急,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何等荒凉而悲壮的情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事频繁,岁月漫长,许多将军喋血疆场,花木兰若能活着回来实属不易。
残酷而艰辛的战争终于结束,花木兰回来了,她凯旋而归。历经艰苦的征战,花木兰更加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她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只愿驰骋千里足,早日回到故乡。
花木兰到家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朝向猪羊,全家老幼兴高采烈地迎接花木兰的归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她感到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十二年的乔装不露痕迹,都为这一刻的到来。
日子安定下来后,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刚刚对镜梳理好的木兰面对惊讶的伙伴,突然昂首挺胸,粗里粗气地说:怎么样!没想到和兄弟们一道血战沙场,不做尚书郎的人是个女孩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