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900000012

第12章 两宋时期的教育制度(2)

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地方学校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这些学校就其性质而言,有普通性质的学校,有专科性质的学校;就其程度而言,有相当于初等的学校,也有相当于高等的学校。而且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间还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制,州县学生可以逐级升入太学。

(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宋代教育行政制度沿袭唐制,并有所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官学的发展,至徽宗崇宁年间,全国州县普遍设立了学校。为了加强对地方教育的管理,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或提学),负责管理所属州县教育,包括遴选考察教师,督察学生课业,主持和协调科举事宜。这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开始。

(三)创行“学田制”

汉唐官学由政府拨给经费,数额是不固定的。宋自仁宗始,经神宗、高宗各帝,除赐给官学缗钱外,还赐给土地,称为“学田”,由学校经营,以田租赁收入作为固定办学经费。此项制度,元明清三朝皆袭用之。学田制的建立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促进了宋元时期地方官学的大发展。对学田的经营管理也就成了学校一项重要事务。南宋时学田四界普遍树立石碑,言明亩数、佃户及地租,学校有专门机构掌握地租钱粮。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1.对教师

宋代严格选任教师,太学选聘着名学者如石介、孙复、胡瑗等为教授,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每一课程由两人讲授,“以较优劣善否”。地方官学教师则实行考试选差,熙宁八年(1076年)“诏诸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试大义五道,取优通者选差”(《文献通考》卷四十二)。从此,在地方官学教师的选任上改变了以往由地方官聘任的办法,形成一种新的“考选教官”制度。

宋代学官还实行定期考核,三年一任制度,满一年一考,根据三考结果,决定其升迁或贬斥。学官考核纳入全国官吏考核体系,注重结合教学实绩。如大观元年(1107年)规定“以地理远近,生徒寡众,量其难易、劳佚,旌别教官”(《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

2.对学生

第一,放宽了入学等级。宋代官学对学生的等级限制逐渐淡化,并有科举“当选擢寒俊”之说,一般平民子弟有了更多的读书仕进机会,和隋唐比较有了很大进步。以国子学为例,唐朝国子学限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宋改为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俊秀者均可进入太学。南宋高宗时规定,州学生修满一年及落第举人经考试入太学肄业,则进一步打破了太学的官品限制。

第二,制定了严格的学规。宋代太学及州县学均制定有学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元丰元年(1078年)颁布了《太学令》140条,规定太学生升舍必须参考行(操行)艺(学业成绩),设学正执行学规,有犯规矩者,处以“五等之罚”:轻者关暇数月,不许出入;重者前廊关暇;再重则迁斋;再重则下自讼斋,自宿自省;又重则罚以夏檚(楗),屏斥终身不齿。措施虽严厉,仍体现教育为主的精神。州县学规以《京兆府小学规》为例,其中规定:生徒入学,先见教授,交出家长履历及保证书,然后注册;在诸生中选若干学长,代师授业并检查诸生过失;教授每日讲说经书三两页,出课诗赋题令生撰答;诸生学课分为三等,按程度制定学习进度;学生犯过按年龄及过大小惩罚,或扑挞,或罚钱、记过;岁时给假各有日限,违假过限报告家长。从该学规内容可知宋代地方官学并非虚设,学校有完整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3.对教学

教材的更新。宋代普通性质学校的教材仍然以“五经”为主,王安石兴学时颁行《三经新义》为标准教材。南宋以后,朝廷推崇理学,由于理学家提倡“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于是“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朱熹着《四书集注》后,《四书集注》成为必读的教科书。

“三舍法”和“积分制”的实行。“三舍法”是按学生学业水平实行分舍教学,按学生平时操行及月、岁等考试成绩决定升舍的教学管理办法。这种教学管理办法是王安石创立的,目的在于整顿太学,提高学校教育的地位和教学质量。以后各专门学校及地方官学也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三舍法。崇宁兴学恢复太学三舍法,并将三舍法推行到州县学及其附属之小学。通过逐级升舍,县学生可升为州学生,州学之上舍每年秋贡入辟雍。这样,州、县地方官学通过推行三舍法与中央官学联系了起来,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的学制,在教育管理史上属于首创,改变了以往中央和地方官学没有直接联系的状况。

南宋时,为配合三舍法创立了“积分制”:月考优等积1分,一年10次月考累积8分以上者作为升舍的重要依据。此类似今日学分制的计分方法与平日行艺的考查,皆强调平日的教学与管理。平日“行”指率教不戾规矩,“艺”谓学业成绩。其考查由斋长或学谕负责,逐日登记,一季末送学谕、学录、博士及司业、祭酒处逐级审阅评定等级。崇宁三年(1104年)规定,外舍生入学5年不曾公试入等第,及内舍已降舍又一试不合格者,除籍退送。三舍法进一步同降级制度和学籍管理结合起来。

(第三节)两宋时期的书院制度

一、宋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主要是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当时有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实际就是皇家图书馆,与专门进行教育学术活动、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是有明显区别的。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聚集大量图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书院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的动荡和需要。唐末五代数十年间,“兴干戈,学校废,而礼仪衰”,许多读书士子穷居草野,无由显身,私人书院有所创立、发展。第二,书籍集聚和传播。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积书、藏书多,而在唐朝以前,书籍非常难得,唐以后造纸术达到一定水平,书籍才有了印刷、复制的条件。第三,私人讲学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秦朝虽禁私学,但私学禁而不止。汉朝以后,私学一直与封建官学并行发展,遍设于全国城乡各地,成为培养人才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唐代私人设置的书院有聚徒讲学活动,正是历史上私学的继承和发展。第四,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开始传入中国,至魏晋隋唐而大盛,佛教徒每就山林名胜之地,建立禅林作为修道讲习之所,并定有详密的学习和讲授佛经的规程,使用记录大师讲学语言为“语录”等办法,书院学则的制订,教学活动方式均受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专门进行教育学术活动的书院最先出现在民间。民间藏书的书堂、书屋、书舍与私人教学的书馆、精舍不断发展,逐渐演化成学者讲学说书、学子读书求学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这就是民间最早的书院。这些书院的出现,大约在唐代的贞元、元和年间(785——820年),比较着名的有:贞元间进士张九宗在四川遂宁创建的遂宁书院;贞元进士幸南容在江西高安创建的桂岩书院;元和年间李宽在湖南衡阳创建的石鼓书院,亦称“李秀才书院”,后成为宋初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唐末五代以来民间出现的书院,多由重视文教学术的士大夫或文化人兴建,负责人山长和教师都不是国家任命的学官,而是聘请有学行的学者担任。教师可自由讲论,学术研究也充分自由,学术空气非常民主。学派可自由讲学,问难辩论。可见,书院是继先秦私学和两汉精舍之后一种新型的私学。

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书院的组织和讲学形式,不同程度地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书院山长与寺院的禅师、方丈职责极为相似。书院的教学颇似寺院之学,组织管理比较全面、规范,其教育管理水平要超过传统的私学。其次,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着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许多学术思想和着作都是在书院产生的,所以书院对古代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古代书院最大特点之一。再次,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等,而且书院的建筑设施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布局也很讲究,一般包括照壁、泮池、讲堂、斋舍、祠堂、藏书楼、启圣殿、明伦堂等。

二、宋代着名的书院

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士心向学。然而,当时的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以满足立国之初对于大批治术人才的需要,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至在立国之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它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要求,又受到统治者的赞许。

宋初书院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六大着名的书院: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和茅山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洛阳人李勃、李涉兄弟隐居庐山读书,养一白鹿,其地遂称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年),就其地建学馆,置田产,以国子监教授李善道为洞主,有学生百余人,称庐山国学。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江州知州周述请赐国子监印本九经供学子研习。当时称白鹿国庠。何时改称白鹿洞书院史载不详,只笼统地说是宋初。白鹿洞书院的发展,是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知南康军重修以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请皇帝赐《九经注疏》,增购图书,置建田庄,亲定学规,亲自讲授,质疑问难,使其盛极一时。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辟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诏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匾额及各种图书,岳麓书院因此而名闻天下。后大师张栻主教,以“造就人才,传道济民”为办学宗旨,使之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基地。朱熹曾会讲其中,听讲者多达千余人。

同类推荐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热门推荐
  •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本书介绍了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传统企业理论、企业产权理论、企业代理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企业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内容。
  • 降凡之路

    降凡之路

    一念,乾坤变。世界,在荒芜,在毁灭..听,命运轮转之间,是谁在笑,谁在哭?众生,用鲜血向‘命’乞讨了千年,只为埋藏自己。他们徘徊在绝望的深渊,他们忘了,他们不是仙,他们是凡,被降罪的。。。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不灭凡仙

    不灭凡仙

    地球是仙侠世界中妖族圈养的小世界之一,地球人生来没有魔脊,无法修炼,一个偶然的机会,苏摩进入仙侠世界。
  • 腹黑拐卖小白兔

    腹黑拐卖小白兔

    天庭九公主坠入凡尘,一不小心落入某个大灰狼手中。初见时,大灰狼光着身子,九公主,把某人看了个遍。“你家有东西吃吗?”某个小吃货问。“当然有。””什么好吃的?”“我不介意你吃我。”“………”仙术在手,打架无忧。这是一篇专门虐白莲花的,宠无极限的宠文,而且男主超帅,腹黑,女主超美,呆萌。欢迎大家入坑,欢迎欢迎,热烈欢迎。!!!?(ˊ〇ˋ*)?~
  • 死神傀儡师

    死神傀儡师

    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却有着无法言说的过去。
  • 魔界王后之无魂守护者

    魔界王后之无魂守护者

    她叫尹婉儿,今年二十有三,是个上班族,性格有点胆小,喜欢上网,练“太极”偶尔写点幻想的小说,就是这样的普通人结果被选中成为魔界王后,让人匪疑所思,在拥有魔力的魔界中,要想在魔界学会生存都难,更合况还要当好王后,让她如何应付,她会接受这个身份吗?该如何才能做好王后的职责?
  • 天脉神轮

    天脉神轮

    一代天骄,沦落凡尘!一路荆棘,铺就传奇!不平凡的人生之路,造就永世的传说!
  • 天雷血炼录

    天雷血炼录

    面对亲人的背叛,修为的遗失,少年得传承,重起步,创奇迹……在众多天才林立的世界之中,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坚毅的心智,抒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规则——永远是给弱者制定的,只有强者才能屹立在山巅之上,俯视众生。他。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天才,怎奈坠落崖底,险象环生。天威浩荡,天之威严不可侵犯!且看陈星如何以天雷淬体,以血脉伐骨,迎战千载之后的那场未完的依始之战……吾以天之名,号令百万生灵,成就天之道!
  • 穿越青楼皇后之曲尽天下

    穿越青楼皇后之曲尽天下

    京城第一美人,吏部尚书之女却遭白莲花陷害,最后上吊而死。看巨星穿越,虐渣男,踩白莲。